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5篇.doc

上传人:古*** 文档编号:21524798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5篇.doc(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5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5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344页例1 1、例1 2和“练一练,第46练习七第910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倍数及公倍数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倍数,理解公倍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究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展考虑,开展分析p 、推理等才能。3使学生主动参加考虑和探究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良好品质。教学重点: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难点:理解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揭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今天这节课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提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你对公倍数有哪些想法?对最小公倍数呢?引导:大家交流的想法,实际上是联络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进展联想,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好数学。那刚刚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呢?如今,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认识公倍数。1出例如11,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提出的什么问题。引导:用长3

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铺两个正方形,哪个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看图想一想是为什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算式来说明理由,并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交流:哪个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提问:联络铺满长方形的图形,观察列出的算式,你觉得6和3、2这两个数有怎样的关系?说明:6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是3和2公有的倍数。2引导: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交流: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明确可以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你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厘米数只要满足什么条件,就能用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 像这样能被正

4、好铺满的正方形有多少个,能找得完吗?3 引导:如今你发现,6、12、18、24这些数和2、3都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想法。 指出:同学们的理解还真不错!大家发现6、12、18、24这样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2和3公有的倍数,我们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追问:8是2和3的公倍数吗?为什么不是?那哪些数是2和3的公倍数呢?板书:6,12 ,18,24是2和3的公倍数为什么公倍数里要用省略号?你还能任意再说几个2和3的公倍数吗?2求公倍数。出例如12,明确要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让学生独立找出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与同桌交流自己的 方法。 交流:你是怎样

5、找出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的?结合学生交流,老师板书用不同方法找的过程和结论,使学生领会。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了6和9的公倍数有18,36,54其中最小的是18。 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追问: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说明: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里最小的一个,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3用集合图表示公倍数。引导:你也能用圆圈图表示6的倍数、9的倍数和公倍数的关系吗?自己画一画。 学生交流,呈现集合相交的图,图见教材,略分别标注出“6的倍数”“9的倍数”“6和9的公倍数”,并强调三个局部都有无数个数,都要用省略

6、号表示。让学生看直观图说说,哪些数是6的倍数,哪些数是9的倍数,哪些数是6和9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几。指出:从图上可以直接看出,6和9公有的倍数,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三、稳固深化1做“练一练”第1题。2做“练一练”第2题。3做练习七第9题。4做练习七第10题。四、总结提升引导:今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可以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写公倍数时要注意什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以及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7、的应用题。教学重点:名数之间的互化。教学难点:名数之间的互化的本质理解。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课件156 1425 1212 1835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课件21235= / =4/7 =a/b 8 = /9 17=7/ 1 = /d3,把5个饼分给9孩子吃,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课件34,小新家养鸡30只,养鸭10只。养的鸡是鸭的几倍5,填空。课件430分米= 米 180分= 小时二,变式类推,深化理解1,教学P91 。例4: 1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217分是几分之几时考虑:A,这两题与复习题有什么区别 有什么一样B

8、,第1题要把分米数改写成米数应该怎么办 怎样计算板书: 310=3/10米C,第2小题是要将什么改写成什么 怎样求得板书: 1760=17/60时 P91 。做一做2,教学P92 。例5: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的鹅是鸭的几分之几1提问:A,用谁作标准 该怎样计算B,与复习题比照,有哪些不同点和一样点2归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用除法计算,除数都作标准数,得到的商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都不能写单位名称。 P92 。做一做习前提问:说说用什么作标准数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1,P93 。4要求说说题目的思路和单位之间的进率。2,P93 。6提问:这两

9、个问题中的标准量一样吗 请说说标准量分别是什么3,P93 。7四,全课小结,抽象概括1,本节课所学的两个内容分别是什么2,你还有问题要问吗五,家作。P93 。5,8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3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详细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向”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开展分析p 、综合和进展简单推理的才能。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历,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进

10、步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教学新课1、教学例1。1出例如1。假如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入乙杯,这两杯果汁的数量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进展操作演示。回忆操作过程,出示完好示意图。2解决实际问题。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入乙杯后,两个杯子的果汁总量有没有变化?一共还是多少毫升?那么如今每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知道了如今每个杯子中的果汁数量,可以怎样求原来两个杯子中的果汁数量?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3汇报方法。假如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看来“再倒回去”是个好方法,用这个方法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原来两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

11、回想一下,我们刚刚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把课本上的表格填写完好吗?边填边说每个数据各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有什么优点?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例2。1理解题意,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将题目的意思更清楚的表达出来?2解决问题。指出:可以按题意摘录条件进展。出示示意图。你能根据示意图说说题目的大意吗?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你能仿照示意图的样四,表示出“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吗?尝试画倒推的示意图。展示作业。根据示意图写出倒推后每一步的结果。你能列式解答吗?说说自己的想法。怎样才能知道我们推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

12、呢?怎样验算?3归纳。解决上面这个问题时,是怎样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的?你认为合适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3、完成练一练。理解题意。尝试将题目中的条件,展示学生作业。你是怎样想的?你打算用什么样的策略角度解决这个问题?“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是什么意思?你能换种手法表示这样的意思吗?回列式解答吗?说说推想的过程。二、稳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你能通过列表的方法题目中的信息吗?你会列式解答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完成第2题。你能画图题目中各个条件的示意图吗?学生根据示意图列式解答。交流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三、课堂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13、?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91页,练习十六第38题。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思路,感受所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实际应用价值。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开展分析p 、综合和简单推理的.才能。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历,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应用什么策略?板书课题:用“逆推法”的策略解决问题。二、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你能把题中的条件进展吗?可以运用什么策略解决呢?你能在图中标出其他几个景点和大门的位置吗?展示作业,说说自己的思路。2、完成第4题

14、。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方法,你是怎样解决的?应该怎样倒过来想呢?3、完成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方法,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样检验所填的数据是否正确?4、完成第6题。读题,理解题意。下午6时的气温是18,根据比中午下降了7,你能推算出中午12时的气温吗?你是怎样推算上午8时是多少的?5、完成第7题。理解每幅图中显示的相等关系:5个桃子的重量2个梨子的重量3个梨子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1个菠萝重600克小组中交流思路。说说是怎样想的?6、完成第8题。你能根据题中的条件进展吗?根据的条件列式解答。应该怎样倒过来推想呢?三、课堂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在生活中,在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时,都可以

15、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第9、10题、考虑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所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实际应用价值。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开展分析p 、综合简单推理的才能。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历,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板书课题:用“逆推法”的策略解决问题。二、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十六第9题。理解对帐单每一栏的含义。4月份的结单余额和上月比,是多了还是少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可以算出张阿姨信誉卡3月份的结单余额是多少元?小组讨论方法。汇报交流想法。2、完

16、成练习十六第10题。要知道这四张牌原来是怎么放的,可以运用什么样的策略?逆推法根据第四幅图,你能知道第三幅图中的牌是什么顺序吗?10、9、7、8原来的牌是什么顺序呢?7、9、10、8分组活动:拿出四张牌,任意交换两次位置,再翻开看结果,猜猜原来四张牌是怎样放的。小组活动。3、完成考虑题。理解题意及【关键词】:p 的意思。“遇店加1倍”,遇到店将加成壶中酒的2倍。你能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吗?原有?斗加1倍喝1斗加1倍喝1斗加1倍喝1斗喝完逆推为:01斗0.5斗1.5斗0.75斗1.75斗1.75斗0.875斗三、课堂你觉得“逆推法”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什么作用?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4 教材

17、内容分析p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次品”的情况各不一样,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质量不合格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就是外观完全一样,但是质量有所差异,并且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教学目的1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画图、推理与合作交流验证等学习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可以借助抽象记法对“找次品”问题进展分析p ,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天平测次品的过程,体验实验探究、发现运用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优

18、化思想,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习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才能。学情分析p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程度总体上还处在详细运算操作的开展阶段,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优势。由于在前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积累了探究数字规律的根本方法与策略,使学生学会灵敏地、有序地考虑,及时引导学生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浸透优化思想,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才能。进步学生数学思维才能和解决问题的才能。本节课以“找次品”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方式感受生活中解决问

19、题方法的多样性,在此根底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最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具学具:12个小方块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交流视频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进展飞行时发生爆炸,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化作碎片坠入大西洋,造成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剧。据调查,这次灾难的主要原因是一个不合格的零件橡皮圈引起的。同学们有什么要说的吗?不合格产品又叫次品,次品虽小,可危害宏大。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看似完全一样的物品中混着一些质量不同轻一点或重一点的次品伤害着我们。假如我们提早发现他们就能防止一些伤害。说到次品老师想起了一位世界名人?你们想认识吗?生:想出示比尔盖茨的图像,让学

20、生说说对他的理解。师赞美同学们知识真丰富一定是一群喜欢读书喜欢学习的好孩子。老师给你们点个赞。看到比尔盖茨那充满自信的笑充满智慧的笑我希望我们同学和比尔盖茨一样时刻充满自信的笑智慧的笑,同学们能做到吗?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1.出示情景生成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去寻找外观一样,只有轻重不同的次品。比尔盖茨公司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出过一道找次品的题目,想看吗?生:想出示课件:这儿有81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比其他的稍轻。假如只能用没有砝码的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把它找出来呢?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生没砝码的天平怎么用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师小结用没有砝

21、码的天平去称的时候次品可能在左边,也可能在右边,还可能在旁边,刚刚同学们提的问题没砝码天平怎么使用如今明白了吗?生明白谁还有问题吗?师:保证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生:自由答复,师小结保证找到就是一定找到,那怕最坏的情况下也要找出来,不考虑运气好的情况,要考虑运气最坏的情况。师:如今题目的意思理解了吗?谁来大胆的猜想猜想。学生自由答复。这只是我们的猜想,那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呢?是不是感觉有点难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呢?课件展示老子的话老子告诉我们沉着易的开场,沉着易的研究解决过程之中找到规律发现方法然后再去研究解决难的问题。那你们认为从几瓶找一瓶次品最好找呢?生;有的说2瓶有的说3瓶那就从2

22、瓶开场可以吗?2.探究规律1从2瓶中找1瓶次品假如从两瓶中找出一瓶次品请问怎么用没有砝码的天平去把它称出来呢?生:两端各放一瓶上翘的那瓶就是次品。再找一名学生汇报答复的真好,掌声鼓励)【设计意图从2瓶中找一瓶次品稳固学生对没砝码天平的运用。】2从3瓶中找1瓶次品二瓶好了接下来我们研究三瓶行吗?课件展示生考虑,那谁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掌声有请学生边说边演示看谁听的认真,观察的仔细,谁再来说说?看一看电脑是不是这样做的,在数学上老师把它记录下来可以这样记录:板书刚刚交流的时候大家用了一个词特别好假如那么假如天平平衡那么剩下的那瓶是次品。天平不平衡那么上翘的那瓶是次品。【设计意图:从3瓶中找一瓶次品稳

23、固学生对没砝码天平的运用,初步感受找次品前先把待测物品分一分。】称一次就知道次品在哪份中,还知道那两份中没次品。接下来研究从5瓶中找一瓶次品,独立考虑,同桌交流,全班汇报。比拟从3瓶、5瓶中找次品让说发现?师生共同总结。带着我们的发现接下来我们增加点难度,同学们你们敢去挑战吗?从你们答复的声音中老师听到了你们的信心。3从8、9、11、12瓶中找1瓶次品那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课件找学生读提示。我希望我们同学在小组内可以发挥团队的力量,开场学生操作交流。老师巡视时非常感动,同学们很会合作学习,分工明确,认真研究,发挥了团队的力量,找到了找次品的不同方法,我们找一组上来分享他们的成果。这个小组研

24、究的是从九瓶糖中找一瓶次品,让学生说一说每种方法是怎么分的?怎么称的?用了几次?仔细观察这组数据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保证找到次品所用的次数最少?为什么?4总结规律小组交流汇报结论分成三份,并且平均分保证找到次品所称的次数最少用十二验证。通过验证我们知道分成三份的,并且平均分保证找到次品所称的次数最少。那不能平均分的又有什么规律可寻那?让研究八瓶的小组上前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仔细观察这组数据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保证找到次品所用的次数最少?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怎么分的?怎么称的?学生汇报的根底上,得出不能平均分的也分成三份,并且尽量平均分保证找到次品所称的次数最少呢?用十一去验证。通过验证

25、我们知道不能平均分的也分成三份,并且尽量平均分保证找到次品所称的次数最少。通过我们同学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找次品的行程中完成了一次飞跃找到了找次品的最优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找次品的方法,共同优化出最优方法,感受优化过程,并且明白为什么这种方法最优化。】三、稳固应用内化进步如今我们找到了找次品的技巧,那么我们应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去比尔盖茨的公司应聘好吗?八十一能平均分成三份吗?我们应该怎么办?自己完成。照应猜想。【设计意图:应用回归】四、回忆整理内化提升让学生说收获,生自由说。老师总结:【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思想,探究思路是一生的财富。】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5 教学

26、目的: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展分析p ,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已有的统计经历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p 数据和合理推测才能。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喜

27、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时机的。 在中国,自20xx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开展,青少年中敢于进展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20xx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xx年,参赛队伍到达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老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1老师:请同学们考虑,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答复老师:刚刚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老师引导学生考虑

28、: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适宜呢?2根据学生的答复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3老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三、探究新知1认识折线统计图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老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xx-2023年。老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

29、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老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老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一样吗?学生答复一样老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老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6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考虑、合作交流的才能。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质数、合数的意义。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什么叫因数?

30、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老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新课讲授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写,老师注意指导。(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展分类。(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老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假如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判断以下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22、29、35、37、87、93、96老师

31、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质数:1、7、29、37合数:22、35、87、93、96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2)汇报: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用挑选法排除。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7 设计说明1加强动手操作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拟与记忆,动手理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设计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强对用天平称物和画图的动手操作训练。使学生经历称物、分轻重的过程,理解和考

32、虑称物的不同情况,逐步把思维条理化、逻辑化,并想方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开展。2自主探究,体会优化思想。本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试验、汇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如何分份是优化“找次品”方法的关键,从而总结出最正确的分份方法和最正确的图示方法,浸透优化思想。课前准备老师准备 PPT课件 天平 药瓶学生准备 天平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你们每天上学通常要走哪条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生自主答复)2你们真聪明,在平时做事的时候就能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都有一种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我们把它叫最优化的方法。这节课就

33、让我们带着优化的思想走进课堂。(师出示2瓶钙片)师:老师这里有2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们能不能想方法帮我把它找出来呢?(生答复想法)师:老师准备了一架天平。假如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里放上质量一样的物品,天平就会平衡;假如一边重一边轻,那重的一边就会沉下去,轻的一边就会翘起来。今天我们就借助天平来完本钱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详细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情况对托盘两端的物品进展判断就可以了。理论操作,自主探究1提出探究要求。师:同学们很容易就从2瓶钙片中把这瓶次品找到了,假如是3瓶钙片,你还能从中找到这瓶次品吗?

34、同桌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2动手操作,汇报方法。学生动手试验后汇报。(先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上1瓶钙片,假如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假如天平不平衡,轻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3总结归纳记录的方法。组织学生把用天平称的过程用图表记录下来。合作交流,研究讨论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容易就从3瓶钙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实你们已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例2又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理解题意,动手操作。(1)先让学生读题,说说“至少”的含义。(2)小组分工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尝试用图示和表格表示摆的过程,完成下表。(合作要求:2名同学摆学具,1名同学用图示法作记录,1名同

35、学填表)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8 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外表积的过程,可以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2、可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才能。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重点难点:可以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老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展开成6个面并观察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学生举手答复以下问题。长方体的外表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二、讲授新课老师出

36、例如题,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外表积?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外表积。学生同组之间互相讨论,老师巡视指导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老师提问学生如何求长方体的外表积。学生答复: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外表积。老师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纸盒展开,看一看长、宽、高有什么关系?组成长方体外表积的6个面,等于长宽+长高+高宽2=长方体的外表积老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外表积是多少?学生列式:75+73+532老师让学生考虑正方体的外表积如何求?学生同桌之间进展交流,老师提问学生。正方体的外表积=边长边长6三、

37、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答复板书设计:长方体的外表积长方体的外表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外表积=边长边长6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9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属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最后一节的内容:有趣的测量求不规那么物体的体积。教材分析p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体积的知识,理解了容积的内容的根底上呈现的。要使学生通过观察、比拟,掌握不规那么物体的体积的求法,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浸透了转化的思想。学情分析p :本班级学生,大局部学习认真、踏实、自觉,根底扎实,好学上进,局部男生活泼好动,爱考虑。对于探

38、究数学问题有着极其浓重的兴趣,喜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在他们身上还明显地存在着儿童的天性,好动、好奇等。对于本单元的知识,大局部学生掌握得比拟扎实。教学目的:1、经历测量芒果、石头、水瓶的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究不规那么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浸透转化的思想。2、掌握不规那么物体的测量方法,并能测量不规那么物体的体积。3、在理论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步灵敏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规那么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灵敏运用排水法和溢出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魔方、芒果、圆柱体量杯、长方体水槽、石块、苹果醋假设干瓶教学过程:一、 导入1、同学们,周末老师在整理房间

39、的时候,从柜子里发现了一个魔方,我特别喜欢。从数学的角度来讲,魔方是一个什么样的物体?正方体怎样求出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呢?板书:V正=a它的棱长是10cm,体积是多少呢?1000cm2、除了正方体,你还会求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板书:V长=abh3、像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都可以直接通过公式求出它们的体积,这样的物体,我们把它们叫做规那么物体。板书:规那么物体4、如今请同学们再观察老师手中的魔方,它还是正方体吗?旋转一下那它是什么形状的物体呢?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0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P6062教学目的:1.明确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单位“1”等概念。2.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分数是什么,分数

40、有什么作用,体会认识事物的一般思维方式。3.在学习中能运用观察、分析p 、比拟、辨析等方法,会符合逻辑,较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和观点。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单位“1”等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教学过程:一、引入1.理解起点: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在自学中,你又理解到哪些概念,又有什么困惑?2、明确学习目的。3.揭题:今天让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的产生与意义。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与意义二、展开一分数的产生1、出示主题图1,介绍:古时候,人们在结绳计数时,遇到了困难,请看:你觉得剩下的长度用什么数表示比拟适宜呢?为什么?2、出示主题图2,说一说:每人分到个月饼,包饼干。3、:在进

41、展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4、介绍分数的演变过程:据记载分数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出现了分数记号;在0多年前,我国用算筹表示分数;后好,印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数,在公元12世纪,阿拉伯人创造了分数线,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二感受分数的意义,建立单位“1”的概念1、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1/4(理解了分数的产生过程,你会用分数来表示吗?)*学生涂一涂并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反应:说说你的想法*质疑:观察:刚刚在用1/4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小组交流:说说一样点和不同点。引出一个物体、多个物体学生汇报、老师追问:为什么都是平均分成4

42、份,取其中的1份,可相对应的是1、2、3呢?总数的不同2、感知概念:单位“1”、分数的意义挪动说明:一个圆,一条线段,我们把它叫做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还有哪些是一个物体?挪动它们为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注意引导辨析:一个计量单位例:1米长的线段的1米,就是计量单位,哪些是一个整体?)3、提醒概念: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多个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单位“1”。4、强化延伸。这几幅图中,单位“1”可以指什么?(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单位“1”指什么?单位“1”指什么?5、分数概念:(1)除了我们刚刚表示过的以外,你知道用还可以

43、表示什么?(2):能用1/4表示的有很多很多,只要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都可以用1/4来表示。你们都已经能正确地表示1/4了,那么别的分数你们能表示吗?(3)其它分数课件演示谁能用分数表示出阴影局部的大小?你是怎样想的?这一局部呢?这一局部呢?为什么都用表示?(4)归纳意义:通过上面的学习,像这些把单位“1”平均分成假设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板书概念)6、稳固练习:1用分数表示空白局部,并说一说。里面有个里面有个里面有个里面有个观察:有什么发现?知道叫什么?追问:为什么是分数单位?:整数我们学过计数单位,6里面有几个一,60里面有几个十。个、十、百是

44、计数单位,分数也应有分数单位。7、分数单位:看看书上是怎样定义分数单位的。读一读三、练习1、5/6分数单位是,5/75/100,51/100,2、在四幅中选一幅表示出5/6。(1)学生活动。(2)反应。(逐一反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第4幅,还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分数大小(一样),什么不一样?(意义、分数单位)第一幅,去掉“”,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想用表示,怎样表示让人一眼就可看出?(每个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可以用很多个分数表示,它们只是大小相等,意义、分数单位不一样。四、拓展:出示两朵笑脸,是同学这学期所得笑脸总数的1/5,这学期他得了朵笑脸,是同学这学期所得笑脸总数的1/

45、8,这学期她得了朵笑脸。设疑:同样是2朵笑脸,为什么一会儿是1/5,一会儿是1/8,你是怎么想的?五、收获?这节课你的表现用一个分数表示?假如表现非常棒可得10分,那你能说说你根据自己的你能的几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1 教学内容:教材 89,90页。教学目的: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展计算。2能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3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2提醒课题。1提问:猜猜今天我们研究什么?分数加减法2出示课题:分数加减法3提问:这些算式都一样吗? 你能给它们分类

46、吗?哪一类比拟好做?4补充课题:同分母二、探究新知1提问:谁知道它们都等于怎么计算?这节课大家一起来研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出示课本第89页教学例题1。1课件呈现情境图。见课本第89页2提出问题。师:爸爸和妈妈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3四人小组讨论,学生自主探究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a你是怎么想的?b.计算的结果是多少?4汇报探究结果。a.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应该用加法。b.1/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3/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一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c.课件显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d.对于这样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同学的?5归纳同分

47、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板书: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3出示课本第90页教学例题2,课件呈现情境图。师:爸爸和妈妈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1怎样列式23/8和1/8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3独立完成计算过程4对于它们的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4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补充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5自己随意找两个分母一样的分数,组成一道加法算式或者减法算式,先计算再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和想法。三、稳固练习1下面的计算对吗?请把错的改正过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反应方式: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意见,对有疑问的提出来,集体分析p 。2神机妙算 对又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48、教学设计3解决问题我能行。小丽方案一天练习写30个毛笔字,实际上午完成了计划的十五分之七,下午完成了方案的十五分之十一,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反应方式:学生分组作完后,指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4进步练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五、作业:课本P90做一做1、2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2 教材与学情分析p :“观察物体”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前面经历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集合组合体的学习根底上,进一步学习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借助操作,实现从二维到

49、三维空间的转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例1是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例2是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图。学生经过二年级下册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单个立体图形的学习,以及四年级下册从3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组合体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的方法、培养了一些操作的才能,积累了较丰富的数学根本活动经历。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想、分析p 和推理等过程,进一步积累活动经历,同时侧重积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经历,进步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才能,进

50、一步开展空间观念。教学目的: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性。2.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复原立体图形。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想、分析p 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历,进步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才能,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学难点:借助空间想象复原立体图形。教学准备:课件、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提醒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新闻:郑州(播放“纸片楼”新闻视频)师:在刚刚的视频中,为什么有人会看到“纸片楼”呢?(学生答,老师随机点评

51、。)师:看来我们观察一个物体,只从一个方向去看,是不能看到完好的形状的。那我们要从几个方位去看呢?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观察物体。(课件出示,再板书贴)(设计意图:“纸片楼”新闻导入,激发兴趣,唤醒学生观察经历,为后续学习做准备。)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1.根据一个面摆放,体会摆法多样性。(1)出示探究内容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出示正面观察图)师:假如这三个正方形是老师用正方体摆出来的,你知道我是怎么摆的吗?你能想象一下吗?学生想象,说可能性。师:如今老师要再告诉你们一个信息,其实我是用四个小正方体摆起来的,如今你们能确定我是怎么摆的吗?(2)龚婷婷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公开课学生操作

52、探究:用4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的图形。(3)全班汇报交流。小结:从正面看到这样三个小正方形的图形,用四个小正方体有很多种不同的摆法。(4)拓展空间想象。师:假如如今再增加一个5号小正方体,要求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仍然是三个小正方形,可以怎么摆呢?(请生上台演示)小结:看来从一个方向观察,我们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因为会有很多很多种情况出现。【板书:一个方向,有很多很多种情况】2.根据两个面,仍然不能确定摆法。师:那如今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从其他方向看)小结:看来从两个方向观察,虽然可以缩小一些范围,但仍然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因为它还是存有多种情况。【板书:两个方向,仍存有多种情况】3. 根据

53、三个面,确定摆法。(1)三个方向,确定摆法。师:如今老师再告诉你从上面看到的图片,你能确定是哪个立体图形了吗?说说看,你们是怎么确定用4个小正方体摆出的图形的?请生上来摆一摆,并说想法 。师:为什么如今你们摆的都是一样呢?(出示确认4号位置的PPT)小结:看来,我们通过对三个面的逐次观察,就能确定老师摆出的立体图形。(2)应用体验。师:老师直接给大家三张图,你能复原出这个立体图形吗?(先让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象出来的图形,再动手摆一摆。)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请生上台演示)预设:先根据正面看到的图形摆出1号和2号,再根据侧面的图形确定3号可能的位置。小结有序观察的方法:“先”从正面看,

54、“再”从左面看,“最后”从上面看。(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想象与交流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动手理论、动脑考虑的过程,企图实现让学生由依赖几何直观逐步过渡到空间想象。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联络比拟、分析p 推理、归纳概括的才能,获得根本的数学活动经历。)三、理论应用,拓展提升1. 哪些立体图形符合要求?师:刚刚我们一直在借助小正方体复原立体图形,这一次我们不摆了,只在脑子里考虑?看能不能复原出原来的立体图形!来看图。哪些立体图形符合要求?【出示课件】学生答复,老师再结合图示再次强调从三个面观察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2. 把9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摆在一起,假如从正面和后面看,所看到的图

55、形面积之和是( )平方厘米。3. 小组合作复原出较复杂立体图形。(1)出示题目及合作要求(2)学生活动:先观察、想象,再摆放交流。(3)拓展:看来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来摆放立体图形,有时候复原的形状也不是唯一的,下节课我们在深化研究。(设计意图:通过3道练习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开展空间观念。)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作业设计:(见学习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3 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

56、形成勇于探究、擅长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教具运用: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老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二、新课讲授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

57、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板书:面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知名称。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1面的认识。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老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

58、相对的面的特征。板书:相对的面完全一样。请学生完好表达长方体面的特征。2棱的认识。老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4 教学目的:1、理解等式的根本性质一,并能较纯熟地运用它解形如x+a=b的方程。2、能较为纯熟地运用形如x+a=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给出的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某方程的解。4、培养学生标准书写和自觉检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 对等式的根本性质一的理解和运用。2、 掌握解形如x+a=b的方程的根据、步骤和书写格式。3、 能较为纯熟地运用形如x+a=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 掌握解形如x+

59、a=b的方程的根据、步骤和书写格式。2、 较为纯熟地运用形如x+a=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时由复习方程的意义入手,在出示情境图后提出问题,学生最先想到的是算术方法,此时引导:你能列方程解决这一问题吗?在列出方程600+x860后,怎样求x呢?在学生渴望解决这一问题的内在需求的驱使下,展开合作探究活动。在教学等式的根本性质时,可利用实物演示,通过提问: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以引导学生考虑,启发学生把两组图的内容归纳成一句话。这样,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详细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考虑、探究x的值的求法,然后在小组讨论后汇报。学生在陈述自己的想

60、法时,不仅要说出自己是怎样推算的,还要请学生说出这样推算的理由。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解方程的每一步得到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教学中还要重视对学生书写的要求,初学时,可要求学生等号对齐。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的计算过程,开场练习时也要求学生写出来,待纯熟之后再简写。无论是解方程还是检验,都要从一开场就强化书写标准,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最后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时,要强调: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区别这两个概念。形式方法:观察实验讨论交流概括结论作业设计:自主练习13题。讨论要点1、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天平,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根本性质一。2、 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算术思维向方程思维的转变。3、 在检验的问题上,要注重引导学生由算术法的验算向方程法的检验转变。4、 教学时,要加大引领力度,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一要做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引领,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二是对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及格式的引领。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使老师们更加清楚地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较为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较为实际的教学环节,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也为老师在教学中围绕重点、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