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现状、原因、解决处理方案

收藏

编号:21477431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3.42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5-31
15
积分
关 键 词:
义务教育阶段 辍学 现状 原因 解决 处理 方案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阶段辍学 ——现状、原因及解决措施研究 课程:学校社会工作 姓名:xxxx 学号:xxx 专业:xxxxxxxxx 任课老师 xxxxx 摘要 :辍学是指中途停止上学,指学生没有完成规定学业发生的中途退学 行为辍是指中途停止,废止。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在校生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极大的阻碍了我国义 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初中生,其辍学现象更加严重,对农村 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首先,高辍学率这一问题的产 生,既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享受教育条件不均衡引起的 ,又是学生学习权利得不 到保障的典型表现,从而直接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其次,辍学率一旦升高,教育 成本也会跟着上升,教育资源也会遭到极大的的浪费,更加谈不上教育收益了, 教育产出率也会每况愈下;再次,高辍学率的产生,使大量中途辍学的学生流入 社会,他们不学无术,整日游手好闲,使社会主义民主化及法制化建设受到了严 重的影响,直接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更为严重的是 ,高辍 学率长期存在 ,家长对于子女应该接受教育的基本常识将会更加淡化 ,而且会 使《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 把不执行教育义务、忽视青少年正常成长视为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这样一 来,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得不到一个相对的制约条件,长期 发展下去就会造成恶性循环。 关键词:辍学农村初中生现状原因 正文 : —、现状分析: 我国辍学率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辍学率的变化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存 在怎样的关系?就这些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教育报发表华东师范大学 文新华教授的研究报告,并采访了上海教科院原院长胡瑞文,力求用事实和 据说话,客观反映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状况。 S1 1999年到2010年全国小学錢学人数推算 (单也万山 —年!8. 二卿 EKS 五戦 t网年 22W4 2547$ 26085 256B.1 24^.3 145t4 2T17 斗 1曲年 2023.5 2090.1 22BC.1 2533.8 2573.B 250朋 560.4 313.7 脚純年 19465 ig的甸 3099 J0 2288.7 25135 2&Z7.5 t5948 2A^2 754769 2阿年 M44.2 T9ft^,3 2006.1 2123 .T 2283.3 雾弟2 T®5,4 2^SQS 29&11B 礙月 1581.5 5S742 2027.7 2123 j6 2351J9 35鬲眄 为聽年 阳J5 1飓』 1G&B 1983.0 2ffi46 2111S 1舲 沁卫 J3?520 30W4 年 1747 fl 1774.7 tB22.6 1960.4 W754 2Qoae 1704.3 21352 71■&75B 167T.7 16^.5 T742.G 1332.3 1^J6 1^51.4 ism 2Q«5 499747 17294 175€.2 诩9月 17S7.4 ?ma 阳50 17144 W2BJ5 <(S520 flsaf V61.9 WB0J W1.0 176S.7 1B45.7 W7.7 1盹2 4436 BB 却閃年 16957 1721,2 1706.0 1695.3 1^90.9 17G6.O 18026 1665.0 閒腐M W37J8 1^9 169A6 W2 1682.9 1K3.& 513645 23唐 1601.7 1611.1 1(46.7 ®77S 1674.3 16162 1?39£ S2 1999年到2010年全国小学舉学率推兗 JhrlA 4HX1 SSAS U) 曙瀬年 遐953旳対 也99年 13 舸 7S&2 竝船839 0.$5 2W强 1O8M€55 4987^7 0,46 更)00年 1301325^6 75^769 0.5S 2006^ 107-115S46 強5G2C C39 2001 年 125434667 28B11B 0.2^ 2007年 105640027 4436BB 0 42 2002S 121567006 352545 0.29 200肝 103315^22 4S46B7 0^4 500誓 11W97395 432530 0.37 300孵 羽切磁1 513&45 0.51 2004 11246Z256 7197-S8 4B7095 Q49 鴛据岀自历年£中汨战自统计年聽 我国义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公平始终受到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也会 引发不同的声音。我们认为,人们关心义务教育尤其关心农村义务教育,这 种精神值得肯定。但必须指出,这不仅关系到对21世纪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发 展的评价,而且事关义务教育政策的未来重要走向,有必要认真对待和科学 分析。 其一, 2006年—2010年,小学辍学率处于0・39%—).51%之间,大大低于20世纪 90年代末期的水平,而不是如一些人士所称的与1997年1998年1999年的辍学水 平大体相当,,更不是如一些人士渲染的“小学辍学率出现大幅回升。” 其二.2006年—2010年期间的小学辍学率要高于2001年 ( 0.24%). 2002 年(0・29%)和2003年(0.23%)的水平,这是因为在本世纪期,国家对尚未完成 “两基的地区加大I作力度,辍学现象得到为有力的预防和制1L 其三,2006年以来,小学学率大多处于0.4%以上,虽然这在世界上也是非 常低的比率和了不起的成就,但由于我国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基数大.所以辍学人数的绝 对数仍然不K这说明预防和制止辍学必须始终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来抓> [1] 辍学潮正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和部分城镇愈演m潮涌之下■被改变的不仅是一 个个中学生的命运,这些过m学校■进入就u市场的年轻劳动力■正在用他们动 的轨迹■传达出被扭&但却意味深长的信号。 (REAP) 2QQ9年卿 跟踪的西咅B46所学校 < 学生数据 (%> 盛園蛊瘟 中等收人盂瘟許他磁\家是 巧 辍学并非新鲜话题,但近几年出现的辍学率大幅上升值得警醒> 根据审计署2013年公 布的数据,在调查涉及的1155所学校里,辍学人数由2006年的3963人上升到2011 年的8352人,增加了 1.1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 昉认为,事实上这期间辍学率增加了 1・6倍。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 验经济研究所组织的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也发现了辍学率上升的迹 象。该项目自2009年跟踪调查西部4627名初一学生和3175名初二学生发 现,贫困、中等收入和较高收入家庭的初一样本学生的辍学率分别为6・8%、 5.8%和4.3%。到了初二年级,辍学率分别增加到12.5%、7・7%和5・0%。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査组去年年底检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实施情况所做的报告表明,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及少数 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辍学率较高,有的地区超过10%。[2] 二原因分析: (一)学校原因 造成农村初中生厌学直至缀学的客观原因中,教育的失败占非常重要比例。 究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水平低 农村不少学校还没有真正的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走出来 ,使用比较全的评 估机制,而是单纯以文化课或者主要学科的考试成绩评价老师 ,从而导致部分 学习较差的学生受到“特殊待遇”,得不到公平的学习机会和应有的权利 ,倍受 师生的冷落和岐视,即使部分学生有特长也无法得到发挥,日积月累,就对孩子 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逐渐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和信心,越来越讨厌学习,一致 很反感学校和学习这两个字眼,锡学也就只能是最终的结果了 2. 教学水平低 调查发现:有 60%以上的缀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不满,教学方法不适应, 那种面向优等生或大部分学生“一刀切”的教法,使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同时, 学校只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知之甚少 ,老师引导学生的 只是一味的死学,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 ,对学习逐渐失去兴 趣。 3. 管理水平低 有的学校上瞒上级部门,下瞒学生家长,根本没有真正的贯彻让学生开心快 乐学习的学校管理方针。要么管得特别松,任其发展,要么强求学生,按照学校 的“规定”,许多学生被逼的出现了缀学倾向。而且出现这种情况时不少老师还 非常高兴,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学生往往是“朽木”,是“害群之马”。 4. 装备水平低 一方面,教室不够,学生又太多,由此引发老师辅导很难跟上,造成摄学。另 一方面,基础设施不足,教学实验、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不配套,学生的爱好和 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该镇初二有一名女学生,她辍学的原因是因为老师瞧不 起她,学生都歧视她,觉得学校缺少温暖,根本不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最终缀 学。 (二)社会原因 1. 防止学生缀学的法律缺少实施细则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每个孩子都有接 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任何人都不能强制干涉和破坏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这是国 家规定的。虽然《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确实提到社会、学校、家长必须 保障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而当孩子因为各种原因缀学时,法律并没有规 定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3] 2. 社会不良风气的侵烛 我国农村地区前些年由于经济落后 、人们的思想跟不上等原因,中学生的 入学率普遍很低,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各样新 鲜的事物给农村的中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诱惑。由于他们年龄还很小,各方面 还不够成熟和健全,见到新鲜事物很好奇,因此特别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因素 所影响,从而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最后职能放弃学业,学生的兴趣转为社会的不 良活动后,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 (三)家庭原因 1.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和家庭教育观的影响: 学生家长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法律意识淡薄;父母离异或病故,造成 孩子性格内向,孤僻,不群;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不能从思想上正确教育孩 子,怕孩子 吃苦,支持或默许孩子退学 ;父母外地打工,子女多交给文化 知识水平不高的老人抚养,造成心理变化,产生厌学想法。 2.家庭经济原因 家庭孩子数量过多,父母单方或双方失业,由于家长思想传统,孩子不 得不辍学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大多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经济 难,无法供孩子读书 (四)自身原因 ①厌学, 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 对各门功课没有兴趣, 学习成 绩差导致辍学; ② 娇生惯养,承受不住学业负担,不能吃苦,导致中途学; ③ 没有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容易受他人影响, 攀比心理严重; ④ 勰删,ilAfi途,做一些^致»后果甚至犯法的*H; ⑤ 身体状况不佳, 长期生病, 不能继续学业。[4] 三、 解决措施: 1. 实施素质教育,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来吸引学生。 素质教育的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 把着眼点放在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上 ,而不是放在几个尖子学生的专门培养 上。巩固“普九”成果的着力点也是保障适龄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所以我们 应该坚持面向学生的大多数 ,让每位学生都充满自信,平等地受到初中教育这 样一种理念。初中教育应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活 动,多给学生创造展示才华、表现个性的机会,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尝 试成功的喜悦,发挥自己的特长,认识自己的价值。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不能只用学习成绩这一把尺 子来衡量学生, 不管学生在哪方面做出了成绩都应同样受到肯定或奖励,这样 才能让学生对初中学习生活更加向往,对自己充满自信,自主发展。 2.提高教师素质,用真挚的师爱和精益求精的教学感召学生 控辍工作,领导要重视,学校要有一定措施,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师德高 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有了良好的师德,教师就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 感,就会自觉地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就会时时注 意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觉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因此,要使每位教 师都牢固树立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服务学生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 农村初中教师业务素质,克服在一部分教师中存在着的底子薄、能力差、方法 观念旧的问题。其一,应积极开展教师业务培训,积极搞好岗位练兵,不断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其二,要严格教师业务考核制度,对于那些确实不胜任教学 工作的,要通过双聘工作分流到别的岗位或待岗学习 。实践证明,教学水平越 高的教师越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他所带的班级辍学生就相对较少。 3. 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用师生的关爱挽留学生农村中学贫困生是控辍工作的重 点对象之一,而贫困生毕竟是少数人,只要我们能注意到,多一点关爱是可以帮 助他们度过难关的。对那些确实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做到了解情况,及时做 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正确看待眼前的困难 ,具体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生 活困难。这对控辍保学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4. 加大控辍工作管理力度,提高控辍的成效 (1) 建立控辍工作责任制,做到人人重视,齐抓共管,明确职责,层层把关。要让每 位教师都充分认识到尽管辍学现象的发生有很多是社会的因素和家庭的因素, 但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必须承认厌学是造成辍学的最主 要的原因,而这一原因又有很大一部分是教师造成的。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 学,学习信心本来就不足,又 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还要承受教师的讽刺、挖苦甚至体罚,自尊心受到 极大伤害,心理压力得不到解脱,只好辍学,所以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 须让教师负起责任,使控辍工作成为人人关心、人人重视的一项工作。 (2)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奖罚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把控辍工作作为 教师工作考核内容之一。 (3) 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促进控辍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每学期都应召开一次 控辍工作经验交流会,使那些工作责任心强、控辍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得 到应有的肯定和奖励,使他们的经验得到及时总结和推广 ,从而促进控辍工作 的扎实开展。 5. 改革教学内容,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要解决农村中学存在的辍学问题,就要 提高农村教育的实效性,加大农村教育的吸引力。一方面要满足部分农民子弟 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满足一部分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 需求,让他们的子女学了能致富,学了能就业。现在的课程完全是为升学服务 的,不能升学者学的东西用不上,毕业后需要的又没学,试想没有学习动机的学 习活动能持久深入吗?难怪那些没有升学希望的学生厌学弃学。 农村教育教学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这是早已明确提出的办学方向问 题。但除个别典型学校在一定指导和扶持下有所作为外,许多学校并未有实质 性进展。大部分农村中学都有学农基地,但这些基地并没有发挥对农业生产的 科研、示范和指导作用,更多的是落后于当地的实用技术水平 ,有的基本承租 给个人耕种,把学农基地当成一种负担,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挡箭牌 。各地政 府要把握好政策导向 ,真正给农村职业教育一定的政策 ,在师资 、教材、资 金、设备等方面给予有力度的支持,使农村职业教育真正兴旺起来。只有使农 村的职业教育真正在农村的经济活动中体现出先导性、方向性、效益性,才能 真正使农民信你的、听你的、学你的,农村中学才有发展的可能性[5]。 参考文献: [1]文新华 . 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研究均表明 [J]. 中国教育报 . 2013 年03月01日 ⑵王羚•辍学率上升背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信号[J]•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04月16日 [3]梁少锋.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社会工作干预研究D・中国知网.2012年 [4] 董小苹魏莉莉•上海初中辍学生研究个案调查与发现D・中国知网.2010 ⑸宫洪德•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成因及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2年第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现状、原因、解决处理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477431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