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学教材的伦理价值

收藏

编号:21380239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9.51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3-05-27
10
积分
关 键 词:
论蒙学 教材 伦理 价值
资源描述:
论蒙学教材的伦理价值 杨 宏 摘要 蒙学教材内容体现出明显的儒家伦理价值取向,其体现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主要有人伦纲常的道德原则、孝悌忠义的道德规范、谨信自律的修身养性。蒙学教材的伦理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初步奠定学生的文化底色;二是可以使学生初步获得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三是使个体社会化进程更趋于完整。 关键词 蒙学教材 伦理价值 伦理文化 蒙学教材是我国封建社会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主要凭借,对启蒙教育的认识,早在《易经》中就有所论及,“蒙以养正,圣功也。”(《易经·蒙卦》)即点明了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启蒙教育活动在秦汉已经开始,秦朝李斯作的《仓颉篇》、西汉史游的《急就篇》都是比较著名的影响深远的蒙学教材。蒙学教材在封建社会的教育活动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对儿童的启蒙教育有奠基的功能和性质。一方面,其集中识字认字的教学功能,使儿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另一方面,蒙学教材蕴涵的伦理道德,对儿童伦理价值观的形成有潜在的深刻影响。“封建社会的儿童教育,从不放松它的为封建政治服务的要求。从童年开始就注意培养儿童符合封建社会的伦常道德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儿童教材也是与这一要求结合着的。”①蒙学教材的伦理价值在当代仍未丧失,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然具有启示。 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类型、社会条件中产生,形成一种自身特点鲜明突出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中心的系统,宗法等级伦理纲常贯穿于中国历代社会的各个层面,使社会生活各部分都打上人伦色彩,纳入伦理意识系统中。“半封建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文化系统相适应,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②伦理本位的传统文化精神非常突出。 这种伦理文化涵盖在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伦理意识也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对幼童的教育,蒙学教材就体现了这样的意识。 在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基础之上,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自然也是以伦理为核心的,教育的伦理色彩非常突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可以认为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伦理本位的教育,因而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③这种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以人伦道德为核心内容的儒家文化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中国的教育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后,建立起官方学校教育制度,私学也高度发达,儒家经学的教育内容逐渐垄断了官学和私学,蒙学教材内容也体现出了明显的儒家伦理价值取向。在现存最早的蒙学教材《急就篇》中就有“治《礼》掌故砥厉身”的记载,随后一系列不同类型的蒙学教材都在儒家伦理道德教化方面作了规范和说明,“今教童子,惟学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明·王阳明《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从儿童识字认字始,就把教学内容的核心确定为伦理纲常的教育,以达到蒙以养正的目的,继而化民成俗。“忠臣孝子,从此而生;节妇义夫,亦因此起。”(《新集文词九经钞》) 蒙学教材虽然是为儿童的启蒙而编写的,其作为教材的功能主要是识字,但其中蕴涵了丰富而复杂的伦理内容,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融注了伦理道德的教育。我国蒙学教材数量比较多,编撰者的角度也有一定的差异,但其基本价值取向,体现的伦理价值观念有共同的地方,大都是以儒家的伦理观念为准绳,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为教育的指导思想,这是一种先成人、后求学、再成才的教育指导思想,成人教育是我国伦理道德教育的基础,也是我国伦理道德文化的精华,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在蒙学教材中体现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人伦纲常的道德原则 蒙学教材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凭借,启蒙意味消除暗昧,或称之发蒙、训蒙、养蒙、开蒙,主要是向儿童进行知识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使儿童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遵循社会需要的伦理道德规范。“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中国教育也可以说是伦理型教育,重视人的道德修养。”④这样的道德训蒙教育,符合社会对个体的道德要求,蒙童从一开始接触文字、接受教育基本上就被灌输这样的教育目的:为学过程是掌握伦理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蒙以养正”,而要真正体现“蒙以养正”的教育功能,其蕴含的伦理道德规范遵循的即是儒家的人伦纲常的伦理原则,就是孟子所阐明的“教人以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即所谓的“明人伦”,这是蒙学教材在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时贯穿始终的一种基本思想,所以,《三字经》在阐明了儿童要进行教化的必然后,立即明确提出“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2、孝悌忠义的道德规范 在蒙学教材中有不少的内容是涉及孝悌忠义的道德规范的,这是蒙学教材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具体化体现,“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三字经》);“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称长者,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弟子规》)告戒学童要孝敬父母,敬爱长者。 这种孝悌忠义的道德规范是儒家伦理道德日常生活化的体现,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逐渐占据了正统地位,儒家倡导的秩序等级观念和仁爱学说也得到了统治阶级和普通百姓的推崇,孝悌忠义,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社会化和世俗化的体现,蒙学教材的孝悌忠义的道德规范,是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在教育上的反映。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基本价值的蒙学教育重视道德的养成教育,在梁漱溟看来,道德养成要有个依傍,便是“礼”,道德养成由两个方面的因素起作用,“一、安排伦理名分以组织社会;二、设为礼乐揖让以涵养理性。”⑤这种伦理名分体现在世俗生活中,便是孝悌忠义的道德规范。 如果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道德规范,就会觉得它是我们文化演变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从教育的立场来分析,我们将看到其中既有利于儿童成为社会人的合理性,也有阻碍儿童个性发展、创造能力培养的消极因素。作为一种伦理文化,它应该是有一定价值的,只是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智慧来选择、继而扬弃。 3、谨信自律的修身养性 蒙学教材在对学童的修身养性方面有很多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一方面要求学童的立身处世原则要遵循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对学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习惯也作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虽然各种蒙学教材对学童在修身养性方面的具体阐述不一样,但基本的原则是相同的,体现的基本精神也是一致的,谨信自律,克己奉礼,是蒙学教材对学童在修身养性方面的基本要求。这在很多蒙学教材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规定,如:“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雪,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三字经》)“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幼学琼林》)“勿诌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弟子规》)。朱熹在《童蒙须知》中,从儿童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事做起,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以此树立伦理道德观念,“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他把这样的习惯养成与今后的研习学问联系起来,这样的教育思想无疑是有教育价值的,《童蒙须知》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有较大影响的蒙学教材。 蒙学教材的有关学童修身养性的道德规范在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可谓良莠并存,精华与糟粕参杂,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种修身养性的道德要求是建立在儒家的仁爱思想基础上的,而“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这样,就使得谨信自律、克己奉礼的道德规范具有教育的价值而非单纯的封建道德说教,做人的谨严、诚信、理性和克制,是在任何时代都不失其教育意义的价值观念,我们绝不能以封建糟粕为由弃若敝屣,在那些谆谆的教诲中,我们可以挖掘出一些有利于青少年学生道德成长的伦理价值。 二 蒙学教材体现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不无裨益,那么,确定蒙学教材的伦理价值就显得必要。从教育的角度,蒙学教材的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蒙学教材的伦理文化可以初步奠定学生的文化底色 在传统的学童启蒙教育中,伦理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是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的。蒙学教材把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历史文化知识、生活知识联系起来,编写了许许多多易读易记的韵语,教儿童背诵,铭记在心并要求他们按照所学的韵语、格言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的蒙学教材也就不是单一的具有教材功能,它往往也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些蒙学经典教材至今仍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魅力。渗透在蒙学教材中的伦理文化使学童在开始学习之初就浸濡在文化之中,这样,可以初步奠定学生的文化底色。 要实现“蒙以养正”的教育功能,文化的教化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个体生命文明化和社会化的必然过程,而其间的启蒙教化的奠基作用是很重要的。蒙学教材中丰富的伦理内容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始就浸濡在文化教育中,其间虽有一些糟粕,但综观蒙学教材的伦理道德观,还是有相当多的内容具有恒定的价值,即使在今天,其中的仁爱思想、做人的基本道理(如孝道亲情)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所以,199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才将《三字经》选作儿童道德丛书之一。 2、蒙学教材伦理文化中所蕴藏的民族意识可以使学生初步获得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目前,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的道德心理问题,尤其应引起关注的是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带来的社会意识、文化心理的复杂演变已经潜移默化地甚至比较深刻地影响了当代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当代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与精神面貌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与生长,他们似乎正在偏离既有的道德轨道而离父辈们的期望越来越远……”⑥青少年学生在道德价值观念上表现出来的困惑与冲突,自然有其复杂的因素,但毫不否认的是,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青少年学生如何认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如果学生没有在民族文化中奠定民族意识的底色,而新的道德价值观又没有建立起来,那么,学生自然会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迷惘,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面临诸多的难题。蒙学教材中的伦理内容包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其间体现出独有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在对这些民族文化的涵咏熏陶过程中,学生会逐步体认到作为民族一分子的基本价值取向。蒙学教材根据汉语的语言特点,偶句韵语,整齐和谐,学生易于上口记诵,这样,儿童把蒙学教材蕴涵的民族文化潜移默化于那朗朗的背诵之间了,其功能可以“引导学生感悟汉语之美,感受正确而自如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快乐,建立与母语的血肉联系,将母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根扎在心灵的深处,并在此基础上构造起自己的精神家园。”⑦这种精神家园的建立,可以说是在蒙学教材中获得了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这对学生确立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是极其重要的,而民族文化身份的确立意味着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逐步形成一种归属感,使他以后的社会实践与个体生命的完成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3、蒙学教材的伦理价值使个体社会化进程更趋于完整 个体社会化的完善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其道德完善程度,道德的教育从一出生就可以说开始了,以前的研究认为,儿童根本不理解道德,所以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但据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年幼儿童是‘直觉的道德家’,他们更多地是知道一些道德、习俗及如何运用它们的知识,而不是有意识地论述它们。”⑧蒙学教材中韵律优美、节奏鲜明的语句,在进行识字知识教育的同时,蕴涵的伦理道德意义,就非常适合儿童对道德的直觉领悟,有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对儿童社会化的完成有积极的意义。蒙学教材中蕴涵的伦理价值,在今天应该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去开发利用,山东省莱西市月湖小学创造性地把蒙学经典的诵读与韵律健身操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自编“经典健身操”, 如“千字文徒手操”、“百家姓广播操”、“三字经校园舞”等,甚至把蒙学经典的诵读融注进传统的游戏中,如丢手绢、跳皮筋儿等,“诵读经典由此变得妙趣横生”“他们是在背诵也是在抒发情感,是一种全身心的快乐。”⑨这样,可以充分体现蒙学经典教材的伦理价值,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蒙学教材在传统教育过程中,发挥的识字认字功能和道德教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蕴涵的伦理道德规范,对儿童的养成教育是有奠基作用的,所以,历代的著名学者都意识到了蒙学在其中的重要性,朱熹认为“新学小童朝夕讽之而问其义,亦足以养正于蒙矣。”(《朱文公文集·叙古千文跋》);章炳麟在1928年还修订增改《三字经》,认为“若所以昭小子者,则今之教科书固弗如《三字经》远甚也。”“于是重为修订,所增入者三分之一,更定者亦百之三四,以付家塾,使知昔儒所作非苟而已也。”(《重订三字经·序》)虽然蒙学教材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糟粕,特别是一些有悖于青少年个性健康成长的约束规定应该剔除,但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蒙学教材,有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当代,如果我们在实践中能创造性地运用蒙学教材,并融注社会时代对儿童的道德要求,那么,蒙学教材的开发利用就是有意义的,也彰显了蒙学教材的伦理价值。 注释: ①熊承涤:《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11页。 ②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347页。 ③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74页。 ④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03页。 ⑤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108页。 ⑥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4页。 ⑦曹明海 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10页。 ⑧陈帼眉 冯晓霞编:《学前心理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428页。 ⑨陶继新:《国学经典诵读成为“文化名片”——山东莱西市小学国学启蒙教育侧记》,《中国教育报》,2008-01-19(2)。 (此文发表于《教育评论》2010年第2期)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论蒙学教材的伦理价值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380239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