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收藏

编号:21366436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19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5-26
15
积分
关 键 词:
青花 元素 现代建筑 设计 中的 运用
资源描述:
青花瓷元素在现 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姚梦园;周俊良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技术工艺的不断提高,中国传统青花瓷元 素使用领域不断延伸,从工艺、首饰、服装、创意产品逐步延伸到了室内装饰、大 型建筑设计当中.现代建筑设计师通过对青花艺术的概括和提炼,从青花瓷婀娜多姿 的曲线造型、青白相交的色彩与花纹,破碎而又完整的肌理质感,为建筑设计带来了 无限的灵感,使得陶瓷工艺与建筑设计之间摩擦出了无数的火花.笔者通过对青花瓷 元素的研究,分析青花瓷的造型、图纹、质感在建筑艺术中的设计运用,探讨两者之 间的艺术特色与魅力. 期刊名称】《陶瓷》 年(卷),期】2018(000)011 【总页数】4页(P67-70) 关键词】 青花瓷;现代建筑;设计;运用 【作 者】 姚梦园;周俊良 【作者单位】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南京 210000;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北京 100020 正文语种】 中 文 中图分类】 TQ174.74 前言 青花瓷的历史悠久,延续至今都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它的制作过程需要通过高温 烧制,而后用青花色的颜料描绘在素白的器皿上,出窑后呈现出晶莹剔透、青翠欲 滴的艺术效果。南梁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有记载:“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歌谣文理,与世推移”[1],说明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任何艺术所表现 出来的内容和形式都会改变,同样青花瓷在发展中所涉及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自身, 这些艺术特征在与现代建筑设计相融合时,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气息,两者的结 合向世人展现出了浑然天成的艺术表现力。 1 器型之美在现代建筑中运用 青花瓷的造型大多简洁大方,外形圆润光滑,线条轮廓流畅、秀美,呈现出清晰淡 雅的风格,符合东西方追求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的审美心理,反映出了中国传统 哲学文化讲究的中和圆满。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内构建的江西馆“东渡•青筑”, 设计师保留了青花瓷大方简洁的整体造型美感,并在建筑形式上采用了新的变化, 整个馆的造型取自于中国最为传统的青花瓷元素,并处处体现出了瓷的风貌,3个 鼓型的青花容器,大小不一富有层次变化,从顶面可以看3个鼓面有机融合在一 起,建筑外形线条柔和,质朴庄重的美感,内部也是由陶瓷做的风铃装饰,地面上 铺的陶瓷碎片,从内到外有着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独特的造型让人印象深刻,过 目难忘。此次的江西馆不仅彰显出了独特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陶瓷文化,也充分 体现了景德镇千年瓷都的独特魅力与风貌。 图1江西馆“东渡•青筑” 图2湖南醴陵市陶瓷艺术城 如果说世博会中的青花瓷建筑设计只是小试牛刀,那么南昌万达城设计的“青花瓷” 建筑群,则把青花瓷与现代建筑设计两者相结合,不但凸显出了十足的中国传统文 化韵味,而且陶瓷本身的造型赋予了建筑造型设计的灵动感。在设计器形时运用了 中国传统造型中的“观物取像”[2]的造型方法,通过观察套系本身的原形,进行 加工,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对陶瓷本身正经有了一个整体把握,通过“取向”,才 设计出了既具有美感又符合大众审美的全球首个世界最大青花瓷建筑,这是一个既 复杂而又精心设计的过程。建筑主体较之以往,不再是单调的鼓面造型,入门口的 器型有碗状、瓶状等,这次展现的是由26 个不同造型曲面的青花瓷罐子组成,造 型彰显出了青花瓷的古拙、丰满、敦厚之美。建筑外墙是高科技与青花瓷图案相结 合,在注重外型设计的同时,完善了青花瓷的表现。南昌万达城处处紧扣瓷器文化 主题,从造型的瓷器组合,到立面材质的青花纹理,甚至连地砖饰面都是瓷质,充 分展现出了青花瓷的古韵古风。 同样,与之临近的湖南省醴陵市也是以陶瓷而远近闻名,其中陶瓷艺术城建筑群同 样是以陶瓷器皿作为外观设计,综合一体化的建筑群环绕成一个中心圈,11 栋单 体建筑之间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构成了最大的异型建筑群。这些单体建筑造 型设计灵感来源于花瓶器皿设计,建筑造型有凹有凸,勾勒出来了陶瓷曼妙的曲线, 也展现出了每个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在单体数量不变化的情况下,烘托出了不断 变化的外部空间。建筑外形的自然形态生动自然,将优美的建筑外形,通过高度的 概括提炼,建筑本身与抽象的形体相融合,从形似上升到神似的艺术境界。建筑之 间遥相呼应,曼妙的身姿,让观众在观的同时可以探索其中的乐趣。整个建筑群的 造型变化在整体中得到统一,平易和谐,充分彰显出了陶瓷的器形之美。 2 材料肌理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考工计》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也就是需要结合四者,才会有优良的工艺。青花建筑中的选材以瓷为主,肌理艺术 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明如镜,肌理光滑,保持釉面的上色效果,体现了 晶莹剔透的青花瓷美感,能很好的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成为人们眼中景色的视 觉焦点。第二种是以破碎的陶瓷堆积而成的独特肌理表现形式,层层堆积,厚重的 陶瓷积累,带给人丰富的视觉层次感体验,这一类建筑融合了艺术创作,表达出了 设计师内心强烈的艺术情感。 图3 景德镇余姚瓷宫 图4天津瓷房子 从室内延伸到大型建筑设计,陶瓷装饰用于建筑空间中,与四周环境相互融合,比 如北京地铁北土城站的室内装饰就是运用典型的青花瓷装饰,地铁内的圆柱,还有 墙面,统一用瓷的材质作为点缀装饰。景德镇的青花瓷发源地新平,也默默地矗立 着一座瓷宫,整个建筑造型以永定土楼为原形,三层楼分别设计成为不同主题,一 层楼的设计主以青花为主,二层和三层是以老茶花盘子和古典粉彩为装饰。一楼的 青花瓷装饰展现出来的设计墙面、柱面的瓷砖的青花纹在墙体的映衬下,如同跳跃 着的音符,恰如其分地起到了点缀作用。青花瓷作为大型釉面砖为铺装,陶瓷的特 殊属性在于具有抗腐蚀性,平整度好,抗压等物理属性,通体光滑整洁,展示了瓷 釉面的自然之美;再以青花图案做装饰,青白相交,呈现古朴典雅的气质。瓷材质 和光滑的肌理打破了地铁内沉闷的空间,青绿色的花纹也为现代工业风格带来了明 快淡雅的视觉感受,既融合了社会时代精神,也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心理审美需求。 运用青花材质作为建筑装饰,装饰的独特新颖要属天津瓷房子,建筑的大门、门柱 窗户、房顶、屋檐、目力所及之处全被瓷片和瓷器覆盖,各种瓷片光彩夺目,形成 了极其强烈的肌理层次感和空间立体感。整个房子的肌理大部分是用骨瓷碎片堆积 而成,这些碎片以青花瓷居多,正门入口围墙的部分有很多青花瓷镶嵌于墙内,以 青花瓷的点连成线、最后整面墙水泥浇注,以体块为主固定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墙 面通过青花瓷的编制形式,以及堆砌的方向和位置,面积大小的不同,形成高低起 伏、错落有致的面肌理,相互之间的层次对比鲜明。建筑的肌理、景观环境、整体 风格上的统一,各种材料和元素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单调而又简单的墙面,因为瓷 器而充满了生命力,变得生机勃勃。 青花瓷作为现代建筑装饰,不论是作为破碎的肌理还是完整的瓷画,都将建筑设计 提高到一个与人的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新高度,因为瓷画它可以拼接之后成为故事, 凸显主题又具有叙述性,而破碎的瓷片元素则传达出了建筑内在的生命力,使其更 好地贴合人们的情感体验,传达出文化的传承以及社会审美意识的提高。同时青花 瓷材质在一定程度上还满足了社会功效,符合现代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了建 筑设计的内在品质。 3 色彩纹样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色彩作为视觉审美核心,不仅具有审美和装饰性,同时还具备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 色彩影响着人们对自身的情感探索,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象征寓意,带给人们不 同情感体验。青花瓷建筑的色彩通体以青色为图、白色为底,图底之间平衡协调, 保留了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的质感,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每一个瓷片 上面都刻画的细致逼真。就连清代龚轼有诗:“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赞美了古代画技的高超技术,以及洁白无瑕 的釉面。 图5 江西南昌万达茂建筑群 青花瓷的绘制如同中国水墨画讲究用墨,唐代书画理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有 云:“运墨而五色具”[3],通过水的调配,墨可以分为五种颜色,浓、淡、干、 湿、黑,而青色通过“分水法”,颜料也产生反应,变幻出很多微妙的颜色,有湖 蓝、群青、深蓝、普兰等青色。正如以往人们所评论的:“同一色也,见深见浅。 —瓶一缸,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考工记•画缋之事》中有记载: “青与白相次之。”其中青色是我国最为传统的颜色,具有浅淡素雅之美,也是五 色之一,同时青色为东方,东具有木的属性,木为生命,所以青色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象征着希望之意,具有欣欣向荣之意,这也是传统器物和服饰常常采用青色的原 因。 青花瓷建筑都有单独的瓶身,每一个建筑像单独的青花瓷罐,绘画有唯美图案;整 体建筑墙面在设计时,比如,南昌万达城的建筑群,对传统纹样进行创新,立面纹 饰图案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也都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祥瑞主题。祥瑞图案的 绘制,用的笔墨虚实相生,浓淡不一,疏密有致,意境深远。有的墙面上画的是 “福寿绵长”寓意着长生不老,有的墙面画着“喜上眉梢”寓意着春天到来,好事 临门,还有的绘有“凤戏牡丹” 、“年年有余”、“欣欣向荣”等美好面画,表 现出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富贵花开、金玉满堂图案花纹详尽刻画出人们对 美妙生活存有祈盼的意境,青花瓷的美被永久定格在建筑上。 4 结语 现代建筑艺术与青花瓷元素的结合,充分展示了中国悠久的陶瓷文化和深厚人文底 蕴,陶瓷材质肌理、妙曼的形状、色彩与图案都彰显了陶瓷的艺术魅力,让人们感 受到青花瓷建筑的独特人文情怀。现代建筑中青花瓷的运用是对中国传统青花元素 文的延续与传承。青花瓷的白玉无瑕,素雅清新,同样使中国建筑设计充满新的生 机。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梁)刘勰、王志彬译.文心雕龙.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2 2 (商)姬昌、(春秋)孔子. 易经尚书.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3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 4 吴玲.浅谈青花瓷的造型美与装饰美.景德镇陶瓷.2012(5):21 5杨冰•刘晓阳•谈青花的文化艺术特点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景德镇陶瓷.2013(5) : 121-122 6 姜小萃.中国吉祥图案的文化内涵与设计表达:[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青花瓷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366436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