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振动实验报告材料

上传人:do****y1 文档编号:21300175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19.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强度振动实验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强度振动实验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强度振动实验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强度振动实验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度振动实验报告材料(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结构强度与振动实验技术报告学 院:能源与动力学院姓 名:学 号:SX1导 师:指导教师:沈承同组人员:2015 年 6 月实验一 单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吸振实验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单自由度系统施加动力吸振器,减小其振动量,观察实验现象,灵活 掌握动力减振实验方法。二、实验内容 基于二自由度反共振原理设计动力吸振的基本理论,测试单自由度系统的固 有频率,了解动力吸振器的设计过程,采用动力吸振器后单自由度系统的减振效 果。三、实验原理 所谓吸振就是将原系统的振动能量转移到附加 系统,从而使原系统的振动减小。动力吸振器利用联 结在振动系统上的附加质量的动力来实现吸振,即将 原振动系统的振动能量转移到附加

2、的弹簧质量振动 系统上了。单式动力吸振器是一个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与单自由度振动主系统一起构成二自由度系统,力学 模型如右图所示。主系统质量m,刚度k,位移y。111吸振器质量m,刚度k,位移y。激扰力为F sinw t。my +(k + k )y -k y1 2 1 2 2=F sin w t-y1 )=0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如下(无阻尼):设其稳态响应为y = A sin w t11y = A sin w t22代入得到:F (k - m w 2)1 (k + k - m w2 )(k 2- m w2)- k 21 2 1 2 2 2-k 21 2 1 2 2 2令& = k /m主系统的固有

3、角频率;1 1 1w = k / m 动力吸振器的固有角频率;2 2 26 = F / k主系统的静位移;st 1p = m / m 质量比值;21上式可以改变为无量纲形式:Ast1-(w /w )221 + p(w / w)2 -(w / w)2 1 -(w / w)2 |-p(w / w)2212 L2 21/w2121A6 二st1 + p (w / w21w、alw丿2w )=1+号+罟 )2 _(w / w)21 _(w / w)2 |-p(w / w)22 L2 21当单式动力吸振器的固有角频率w等于外力的角频率w时,外力正好等于2动力吸振器的弹性恢复力 k A ,此时设备不振动,

4、从而达到了减震的目的。因此,22可以调节动力吸振器的质量m或刚度k,使其起到减震的目的。设备安装了动力 吸振器后,整个系统变成了两个自由度。共振峰对应的整个系统的固有频率wa,w,当w = w时,整个系统的固有频率w为:b 1 2w2丿动力吸振器主要用在外力角频率不变的场合,或者当外力角频率改变时,能 控制动力吸振器的固有角频率w随外力角频率成正比变化的场合。四、实验仪器本次实验主要采用江苏联能力学教学装置、力锤、位移传感器、YE6251数 据采集仪、计算机、激振器等。五、实验步骤1、将系统安装成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利用锤击法,得到系统的大致固有 频率。2、将激振器对准单自由度系统,将信号源设

5、置为输出正弦信号。3、在固有频率附近调节信号源的频率,观察输出幅值为最大时的频率为单 自由度系统的共振频率,同时记下加速度的幅度。4、将吸振块安装于第二个质量块上,用电涡流传感器对准此质量块,打开 一个FFT视图,并调节附加质量块杆的长度使其与上面的单自由度系统的固有频 率一致。5、将吸振块安装于第一个质量块上,打开信号源让其对第一质量块激振, 这时记录下加速度的幅度。六、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1)试件原固有频率由图1 可知: 42.6HZ嗣万式|斂 3 p三IIIKiiiit |T、-t -M :-7. :L-i I |=:- |H i i.: IJtf) ia矗I阳慮I要口中堂宜叹他風0FI

6、好術MSt电平阪lldti& |庾冈YL Wt f -削團c e|c|屮|干比竝乐棚已上p sw弧F 存瞪垢径胳时问建飛1IE卜乎噩曲直质昱快的朋晏I询为I.非吐曲扳9KC动力收tf 5H的喷星ZKS.T JT驚碇 10图 1(2)吸振器固有频率由图2可知:39.7HZst电平|T干比竝乐棚已上I皋耳万式I示谀二IIKiiilt粹?紳严工JSW弧p ?EI&4|i:U3CC9U-S试吐自矗厂 就号i3再3W嗣斶廉时朗口 z WftW:加-I鱼目也Blml输|:dOS叹i好術XSilM|kolite 1Kfl 34OJ1201ICCO旳gm40 itMAT胡 tSt?1=0. IHi43 dit

7、rtritlceiniiEZ.:1=D.EJC+ I” Fku亍常H.F-20&.OS 阳足比 DN.球FIJP. 3 MX IHjI r-dl8.D-3.73新如 MX lHl 时為.旳 珈比 D-I.3OG;牧取力曲r自議由事爲 幵歯只无亦 慢帶霍睛苗果I眄.i阶按型动iS图 63)单点激励多点响应(激励 5 号点)频响函数和相位图,可以分析前 4 阶频率:图 74)单点激励多点响应(激励 5 号点)前 4 阶振型:凄徹孚拿蛋世臺肺樹写按鬼动武55示圄画|动 IBiU规图删*屈诵 三 肋药|丽| |m I- ii* 1阶撮塑动画3断乘塑功画2阶孫型动画s5SfWE iHdF=6H6 阴尼比

8、D-3L3ra!f fHdF-207.E 阴尼比 jU 衆1阶据型功画几闫直slflieff IT也!*厂 啪时I首 FWST-卿:恤 F-?15.Jj5)两种方法结果对比本次实验中,试件梁的结构尺寸:长l = 610mm ,宽b = 49mm ,厚度h = 8.8mm。材料参数:45#钢,弹性模量E = 210GPa,密度p = 7800Kg m349 乂 8 83横截面积:A=49x8.8=4.32104m 截面惯性矩:I = 2.8x 10-9m4。12据此可求出一端固支一端简支梁的理论固有频率。下表为利用多点激励单点 响应和单点激励多点响应两种方式测得的实验值和理论值的比较。表 1 两

9、种方式实验值与理论值的比较固有频率(Hz)一阶二阶三阶四阶理论值87.3283.2590.73998.57实验值多激单响63.48205.48439.45729.98单激多响63.48207.52441.89715.33、口 误差多激单响27.3%27.44%25.6%26.89%单激多响27.3%26.7%25.2%28.36%七、实验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利用多点激励单点响应方法以及单点激励多点响应方法得 到的梁模态参数差别不大,除了第四阶相差稍多之外,其余阶差别可以忽略。这 说明,用两种方法测模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可以得到准确的试验模态。从实 验测得的频率与理论频率对比,可以发现各阶实验

10、值均比理论值小,原因可能是 未考虑转动惯量与剪切变形对频率的影响。由于共振法略去了相邻模态的影响, 因此得到的模态不纯,其精度较差,特别在识别模态阻尼比和振型时,可能引起 很大的误差。底座-支承 盘- 轴_支承_联轴器一nA via实验三 转子临界转速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转子在亚临界、临界及超临界的工作状况2、计算转子的理论临界转速,并与实测值作比较3、分析研究在实验中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了解影响转子临界转速的各种 因素。4、熟悉实验设备及其操作方法;熟悉软件应用。二、实验内容 通过对电动机转速的无级变速,得到转子的实际临界转速,并与理论计算值 进行比较。三、实验原理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11、光电转速传感器-电动机-图 9图9 为临界转速实验装置示意图,其结构为单盘转子以简支形式支承在滑动 轴承上。实验圆盘安装在轴的跨度中间。整个转子由变速电动机带动旋转,电动 机的转速通过调压变压器控制,可无级变速。转速测量:本实验系统采用的是光电转速传感器,在转轴上贴有反光条,转 轴每转动一周光电转速传感器感应一个脉冲。此脉冲就是键相位,反光条所在的 位置就是振动相位零角度对应的实际位置。同时,转速脉冲信号输入测量系统的 转速输入通道用于转速测量。转速的测量可以通过计数器测量单位时间内键相位 脉冲的个数得到(计数法),可以测量 2个键相位脉冲之间的时间 T 得到(测周 期法)。振动传感器:旋转机

12、械的振动测量有多种传感器,其中电涡流传感器为非接 触式,用于直接测量旋转轴的振动位移。振动测量模块可以给电涡流振动位移传感器提供工作电源、对反馈的振动信 号进行测量、分析。等角度数据采集:不同于一般数据采集系统的是旋转机械的振动数据采集必 须保证等角度,即:在转子的每个转动周期T内采集Kph个数据,称之为等角度 采样或称整周期采样。轴心轨迹:旋转机械振动实验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旋转轴的水平、垂直两个方向分别安装两只互相垂直的位移传感器,两路信号分别输入示波器的 X、Y 轴,可以合成显示转轴轴心的运转轨迹。实验中采用软件中的重采样时间波形,即可看到转子轴心轨迹。四、实验步骤1测量参数设置分析模式:

13、瞬态阶次上限: 64X阶次分辨率: 0.125X转速控制:通过转速控制数据采集的进行 起始转速: 1000rpm结束转速:6000rpm (应大于临界转速)转速间隔: 50rpm显示阶次: 1X (显示工频振动)2. 测量通道参数设置测量通道各参数见下图图 103. 信号选择对照图 11 的信号选择对话框,选择需要显示的信号类型1W号选择已选信号,_脳狂團可选信号w-ls-=ls-=ls-=ls-=lE-I&倍号类型 吋间減形FFT实时谱璋重采祥时间波戒阶次谱X转速團Bode 團Uh I-ch X三维谱 坎贝尔图忖普通绘图方式肘丫记录方式帮助图 114. 调出 Bode 图的相频曲线(1)首先

14、建立显示 Bode 图的幅频曲线窗口;(2)在 Bode 图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图形属性”弹出右边的对话框(3)进入“坐标”在右下“Y轴”选项下拉菜单中选择“相频”如图12圉形属性颤芭字怀选项坐标默认刻度自动刻度固定刻度固定刻康的Y轴最值-轴第丿卜值|10CS. 35M轴垠犬值|4M0. 04丫轴绘小值Fi丽Y轴毘大恒I価数据小数点后有蝕位X轴坐标轴显示类型X轴I其他 信号类型时间轴加权相频线性幅值 对数幅值 曲幅值厂毎条曲线具有曲立的丫方向刻縻厂应用于同类型窗口取消 I 应用图 12(4)显示转速 由主菜单“显示”中选择“转速显示”,调出转速显示框,显示框大小、位 置可调整。(5)测试

15、 由主菜单“控制”中选择“启动采样”,进入数据采集。图13所示的测试界面分别显示了重采样波形、阶次谱、Bode相频曲线、Bode幅频曲线。亘EI右Gpiiff -J,! 匕妥科 2m3 w 1 M| q Atlw j rqx pi4 r 型w B r| X |13MCVYAdBilin.Lt EU.- D . M |3IJR1j*kernjiKi宁翔直対I-D u 口 D 口 口 S noF?JXi*HpF厶:r :a DMJrti Kh :fl145-QB肋CbflB 112BK9連理仙P此:込叶沖I IWIEMPB FHf AI4HK塁! fcs WJDwuavntv w4 3o4tmq

16、vdBLdaial rf r-D- - . =E3 丄XJ1 -1 1V如 N:iI:、皿和号|ifl嗚爭* |迥a宁直鈕|图 13五、相关材料数据及理论公式该实验轴径d二9.5mm,跨度l二24cm,质量m = 800g 。1. 无盘有重轴的临界转速wcr轴2) =cr轴2 丫 Ap式中: J 截面的惯性矩,兀J二 d4,其中d为转轴的直径,m ;64E 弹性模量, 210Gpa ;P 转子材料密度:7800 kg / m3;A 转轴的截面积,4 , m 2A “12 Ap24 x 24 x10-2 x10-2210x109 x x(9.5x10一3彳曲U= 21099.5 x10-3 丿x

17、 78002.单盘无重轴的临界转速w48 x 210x109 x 晋x(9.5 x!03(24 x;0-2)800 xl0-3=603式中: c 装盘处的刚性系数,48EJc 二13,N m2 ;其中E、J、l同前式;m 盘的质量, kg盘3.单盘均质轴转子的临界转速wcrllW 2crl+w 2 w 2cr轴cr盘ncr30二 w兀 cr式中 : n 理论计算临界转速, rpm cr因此,wcrw wcr轴 cr w 2+w 2cr盘cr轴2109 x 6036032+21092=579.77n = x 579.77=5539.2 rpm cr n即理论临界转速为5539.2rpm,由图13

18、可知,实测临界转速为4096rpm,实测值比理论值小。六、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表 2 实验记录数据转 速350040004500470049005000510053005500570059006000挠 度16(um)20.819.419.517.316.614.910.97.2248.213.7图 14 实测转速 -挠度曲线轴心轨迹如图 15,百声艮I ME 立去-CWil二1也宣 ra.1 15HJ(E V-SW口也 I MHJiQ?3QJ1*tR皿玩A*?g屮!4工口 w IjKsiaa! |priOT、盯町冃町宁対叫 I- XSlJU也3!厂mxi*H pXrfiiHt: iii任-Si

19、茹厶:r :a dmi/%3 JCjh. :35B 工帖Im*5*IElAIB 师ITELM.-r as5图 15 轴心轨迹七、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及误差分析1、在转速达到 5700rpm 时,挠度突然增大,初步分析为实验设备的问题;2、理论临界转速比实测转速大,是因为系统的阻尼较大,阻尼系数越大,则两 者相差越大;八、改进意见1、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设备在多年的操作中,出现了损坏,导致实验数据 不准确,软件系统存在一部分bug,因此建议更新设备及系统;2、通过数学力学分析,建立模型对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进行修正,以便 两者更好的吻合。实验四 材料疲劳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材料试验机对某一材料

20、进行疲劳动强度测试,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动强 度实验中试件设计和试验设计的过程。二、实验内容对某一材料(金属或复合材料)进行疲劳实验的试件设计,说明试件设计的 力学原理,对不同的试验设计方法(如力、位移、应变控制下的加载方式)进行 分析,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三、试件设计将 2.5 维机织复合材料板切割成试验件所需的形状和尺寸,静载拉伸和拉 - 拉疲劳试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如图16所示。加强片采用2mm厚的铝片,使用AB 胶将其与试件粘结。试件制作完成后,对每根试件按 GB-1446 进行外观目视检查, 然后按国标 GB/T 16779-1997 进行试件厚度和宽度初始尺寸的测定。图 16

21、四、实验观摩本次观摩的实验为疲劳裂纹预制实验,掌握复合材料的裂纹扩展抗力,即断 裂韧度。只要满足小范围屈服和平面应变条件,断裂韧度就不再与试样或结构的 几何尺寸形状有关,而仅为材料的常数。它表征材料所固有的平面应变裂纹扩展 抗力。由于它代表了实际结构中最常见和最危险的裂纹顶端约束情况,所以平面 应变断裂韧度在安全设计中有重要地位。五、实验仪器及试样图SDS50 型电液伺服动静万能实验机图 17 实验仪器及试样六、实验步骤1.打开计算机,运行“动态试验机试验软件”。进入读取条件模块,选择试验方 式(静拉伸试验选择静态,疲劳试验选择动态)。2.将控制方式选择为“位移”,状态(拉、保持、压)选择为“

22、保持”。3. 将应变仪电源打开并运行 DHDAS.exe 软件。4. 打开滤油器,然后开启油泵和冷却装置,将 SDS50 横梁调至适当位置(根据试 件装夹要求)。5在DHDAS软件中选择应变片的通道(本实验选择了 1、2、5、6四个通道),将 测量类型选为“应变”,应变片连接方式选为“方式 2”(半桥连接)。进入“图 形设计区”模块,打开 4 个记录仪,分别对应 4 个应变片的输出。6在“动态试验机试验软件”中通过拉压按钮调节,使得位移回到0”,然后选 择“保持”状态,切换到“负荷”调零,再切回“位移”控制。7.装夹试件,先位移控制夹试件的上端,将应变片连接到应变仪(记得接补偿片)。再负荷控制

23、夹试件下端,最后在调回“位移”控制。8为了试验安全,一定要设置“限定条件”(位移、负荷、变形)。9调节应变记录仪,先平衡(F1),再清零(F2),点击“采集”。10在“动态试验机试验软件”中点击“开始画线”,选择“拉”,开始试验。11试件断后,“位移”控制,状态选为“保持”,关闭采集。拆卸试件,关闭油 源,关闭计算机。七、实验结果疲劳试验件为 2.5 维机织并带有预制孔,经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到 相关图。由于此次实验是观摩实验,时间很短,对于疲劳实验,时间不够,故没 有得到完整的实验数据,因而无法做出图像,也无法做出相应的实验分析。査申的班若一*3. H3 Jlr 湘 g Hit13-3 45 Ifxf9. Hait- lA5i JIflUffi动.百 卿他議2)多点激励单点响应(5 号点)前 4 阶振型:翌It学臓置椚茅*瑪片#空劭鼻乐口固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