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幻灯片

收藏

编号:20923423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07K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3-05-13
10
积分
关 键 词:
最新 反应物 如何 尽可能 转变成 生成物 幻灯片
资源描述: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在在同一条件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进行,同时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一一.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可逆反应:特征:特征:存在:在适宜的条件下,几乎所有的反应都可能存在:在适宜的条件下,几乎所有的反应都可能是可逆反应。是可逆反应。概念:概念:小结: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小结: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列举反应列举反应mA(g)+nB(g)pC(g)+qD(g)是否为平衡状态是否为平衡状态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反应混合反应混合体系中各体系中各组分含量组分含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总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一定总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一定V正正、V逆逆的的关系关系压强压强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平均式量平均式量体系密度体系密度其他其他m+n p+q,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m+n=p+q,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m+n p+q,一定一定m+n=p+q,一定一定密度一定密度一定体系颜色不再变化体系颜色不再变化同一物质的同一物质的 V正正=V逆逆 0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化学平衡的三大特征化学平衡的三大特征:(3)(3)变变:外界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并在新外界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2)(2)定定: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1)(1)动动:动态平衡动态平衡,V V正正=V=V逆逆00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状态:条件条件改变改变破坏破坏原平衡原平衡V V正正V V逆逆建立新平衡建立新平衡新的条件下新的条件下 新平衡新平衡V V正正=V=V逆逆0破坏旧平衡破坏旧平衡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移动一定一定时间时间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原平衡原平衡V V正正=V=V逆逆00(一一)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移动 由于由于外界条件的改变外界条件的改变,原化学平衡被,原化学平衡被破坏破坏,并过渡到,并过渡到新化学平衡状态新化学平衡状态的过程。的过程。(二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1 1、浓度:、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平衡向_方向移动。方向移动。“我们来猜一猜我们来猜一猜”:探究浓度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探究浓度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FeCl3+3KSCN Fe(SCN)3+3KCl无色无色 血红色血红色演示实验演示实验P47现象现象移动的方向移动的方向混合液中滴加混合液中滴加KSCNKSCN浓浓溶液溶液 混合液中滴加混合液中滴加FeClFeCl3 3浓浓溶液溶液红色加深红色加深 溶液颜色加深是因为增大反应物的浓溶液颜色加深是因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度,使V V正正V V逆逆,平衡向,平衡向正反应方向正反应方向移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加。动,生成物浓度增加。红色加深红色加深FeCl3+3KSCN Fe(SCN)3+3KCl无色无色 血红色血红色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正反应方向移动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_方向移动方向移动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_方向移动方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_方向移动方向移动正反应正反应逆反应逆反应逆反应逆反应加入某种反应物是否必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加入某种反应物是否必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如:如:2C(s)+O2(g)2CO(g)的平衡体系中加碳的平衡体系中加碳90.5%8.002.00387.5%6.002.00262.5%2.002.001COCO的转的转化率化率起始浓度起始浓度(mol/L)CO H2O编号编号CO(g)+H2O(g)CO2(g)+H2(g)2、压强、压强 2NO2 (g)N2O4(g)红棕色红棕色无色无色演示实验演示实验P482体积体积1体积体积正反应气体体积缩小,正反应气体体积缩小,逆反应气体体积增大逆反应气体体积增大 活塞往里推活塞往里推现象现象:分析分析:气体颜色先变气体颜色先变深深,又变又变浅浅。(但比原混合气体颜色但比原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加深)由于体积变小由于体积变小,气体浓度增大气体浓度增大,所所以先变深以先变深;然后由于平衡向气体然后由于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所以再变所以再变浅一点。但总体颜色还是变深的。浅一点。但总体颜色还是变深的。2NO2 (g)N2O4(g)红棕色红棕色 无色无色 活塞往外拉活塞往外拉现象现象:分析分析:气体颜色先变气体颜色先变 ,又变又变 。(但比原混合气体颜色但比原混合气体颜色 )由于体积变大由于体积变大,气体浓度减小气体浓度减小,所以先变浅所以先变浅;然后由于平衡向气然后由于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再变深再变深一点。但总体颜色还是变浅的。一点。但总体颜色还是变浅的。变浅变浅浅浅深深 2NO2 (g)N2O4(g)红棕色红棕色 无色无色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化的可逆反应,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发生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发生变化的反应化的反应,改变压强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平衡不移动。增大增大压强压强,化学平衡向着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气体体积缩小积缩小的方向移动的方向移动;减小减小压强压强,化学平衡向着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气体体积增大积增大的方向移动。的方向移动。2NO2 N2O4+Q 红棕色红棕色 无色无色 条件条件 现象现象移动方向移动方向升高温度升高温度降低温度降低温度红棕色加深红棕色加深红棕色变浅红棕色变浅3 3、温度、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升高温度,平衡向_方向移动。方向移动。吸热吸热放热放热 升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方方向移动向移动;降低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方方向移动。向移动。结论结论:4 4、催化剂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催化剂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 可逆反应中可逆反应中,催化剂能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同等程度的增大正、逆反应速率。的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只因此,它只能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并不影响平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并不影响平衡衡,即不能改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即不能改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的反应混合物的百分组成。的反应混合物的百分组成。改变反改变反应条件应条件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变化的变化平衡移动平衡移动的方向的方向平衡移动平衡移动的结果的结果 V正正 V逆逆 V正正 V逆逆 V正正 V逆逆正反应方向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增大气体体积增大 的方向的方向吸热的方向吸热的方向减弱减弱C反反的增大的增大减弱减弱P的减小的减小减弱减弱T的升高的升高同等程同等程度改变度改变不移动不移动(各组分浓各组分浓度,转化率不变度,转化率不变)C反反P T 催化剂催化剂V V正正V V逆逆V V增大增大V V缩小缩小V V吸热吸热V V放热放热(三三)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勒沙特列原理勒沙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反应的条件如果改变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就被破坏,压强、温度等),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对着干对着干”1.1.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加入催化剂有利于SOSO2 2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氧化反应 B.B.久置的氯水颜色逐渐变浅久置的氯水颜色逐渐变浅 C.C.对对 H H2 2(g)+I(g)+I2 2(g)2HI(g)(g)2HI(g)平衡体系加压平衡体系加压,混合气体颜色加深混合气体颜色加深.D.D.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ACAC2.2.使使H H2 2(g)+I(g)+I2 2(g)2HI(g)(g)2HI(g)平衡体系的,混平衡体系的,混合气体颜色加深的方法有哪些合气体颜色加深的方法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最新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幻灯片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0923423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