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创新

收藏

编号:20785396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50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5-08
12
积分
关 键 词:
网络文学 传统 文学 继承 创新
资源描述:
试析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创新 试析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方便 易获取的重要特点使得很多读者越来越热衷于阅读网络文学作品 ,不可否认,网 络文学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传统文 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文学在本质上与传统文 学是共通的,而不是相对立的,它们存在的价值都是为了发展我国的文化,因此, 网络文学的出现对于传统文学而言,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和 发扬,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形式。 一、网络文学概述 1. 网络文学的概念 1998年3月,台湾人蔡智恒用"痞子蔡"的网名连载了一部长达34节的小说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这部原本只为满足个人写作欲望的练笔之作,却一再被转 载,竟然风靡了整个华语文坛,"网络文学"这个概念也随之声名鹊起。从《第一次 亲密接触》的成功,到今天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网络文学网站和数以十万计的网 络写手群体的出现,从少数人把"网上晒字"当作娱乐消遣,到现在数以亿计的网 络文学作品诞生。网络文学已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要认真去研究它。网 络文学主要是指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所进行的一些文学创造,这些文学作品以网络 为载体,是读者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阅读的一种新型的文学形式。 传统文学主要是指在我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所存留下来的文学作品 ,大多是 一些主流文学作品,我国的传统文学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有着成熟的 写作技巧,是我国的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化时代快速到来,网络文学的出现,对 传统文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冲击,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主要起着继承和 发展的影响,两者之间并非完全对立,相对于传统文学的存在形式,网络文学具有 一定的技术优势,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对我国未来文学的发展也将产生 一定的影响。 2. 网络文学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文学而言,网络文学主要具备以下两大特点,一是文学作品的创作 主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全体的平民百姓都可以成为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二是使得 文学爱好者发表作品可以更加随意自由。在传统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只有那些具 有一定地位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的人才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字,编辑出版单位 对于文学作品的要求也很高,对于创作者的专业水平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限制了 很多文学爱好者的文字创作,而网络文学作品的发表不需要经过出版商和编审的 严格审查,创作者可以在网上尽情发挥自己的创作热情 ,实现了文学爱好者自由 创作、自由发表的权力,网络文学的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一定程度上削减了 传统文学的功利意义和审美意义,网络文学大多是创作者一时的情感宣泄 ,篇幅 较小,并带有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二、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 首先,进行网络文学创作的作者大都是在传统文学书籍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 他们有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其创作的作品中也富含大量的传 统文学因素。我国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渗透在每一个领域和环节中,对网络文化 的发展也是如此 ,网络文学作品的成长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 ,从网络文学作品 中也同样体现着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例如著名的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中, 就容纳了很多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意蕴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体 现的一个标志。 其次,传统文化是现代网络文化创作的源泉,很多网络写手在进行文学创作时 会引用到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典故或历史故事等元素,来丰富自己的创作作品, 如《唐僧传》、《我爱上那个坐怀不乱的女子》、《李煜的悲惨世界》等等经典网络 小说,就借助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来表现故事。这样的手法一方面丰富了网络文 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继承作用。 再次,网络文学还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学的形式和技巧,诗歌、小说、散文等 传统形式和创作方法在网络文学中照样存在。文学评论家刘庆邦说:"与传统文 学一样,网络文学的本质还是文学,不同的只是发表的平台和交流的媒介。归根结 底,网络文学最核心最实质的所在还是语言、形象、情感,同样要坚守观照 现实生活、激发人类情感、抵达人性深处这些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 三、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创新 1.网络文学的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学的表现形式 网络文学的出现使得文学艺术的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文学形式对文 学艺术的划分极其明确,网络文学使得艺术形式的划分逐渐变得模糊,从文学样 式来看,网络文学出现了许多新样式,如小说接力,散文诗接力、诗歌跟贴赛等。 网络文学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极大地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和 类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最大不同在于,其表现形式上融入了先进的多媒体 数字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艺术表现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读者 喜闻乐见的艺术构成,使得文学作品的表现更加生动和有趣,增加了文学作品表 现的丰富性。这样的技术支持使得文学作品脱离了纸质的限制,是文学作品在表 现形式上的一大突破。 2.网络文学的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学的语言形式 从我国古代的文学创作到我国现代的文学创作,作者的创作形式始终没有脱 离文字创作这一形式,他们将文字写在竹简、帛布直至纸张上,文学作品的表现只 有借助于文字这一艺术元素进行表达,而网络文学大大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语言形 式,在文字和口头语言之外,又增添了很多的图像因素和语言因素,拓展了文学作 品的语言形态,对传统文学的语言表达进行了全面的革新和整合。例如,伴随着网 络技术的进步,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中逐渐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即网络语 言,其中的一种就是数字语言,比如数字886意思就是拜拜,而数字520意思就是 我爱你,555代表哭。语言就是可以用表情符号来表现人们的心情,喜怒哀乐各有 不同,形象而生动,这些新兴的网络语言被人们称作"网词",在网络交际中,"网词 "具有很强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3. 网络文学的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学的创作手段 网络文学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单手写字的传统写作手段 ,而是要求人们 掌握先进的网络操作技术,用机器来代替人的双手,实现"以机换笔"的跨越,使原 来创作者的单手创作变为双手书写。传统的文学创作基本属于是一种个人的行为, 网络文学的开放性使得文学创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集体创作的行为,一个文学主 题可以由多个文学创作者来进行创作或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集体性的文学创作 构思,集中集体的智慧来完成一个主题的文学创作,超越了传统文学个体创作的 形式。 如今,网络文学如雨后春笋,充满生机和活力。然而由于其发展还未成熟,故而 良莠不齐。如何更好地吸收和传承传统文学中的那些优秀之处,相信是网络文学 未来发展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研究之处。 对于网络文学的逐步发展 ,我们一方面认识到网络文学的发展存在着良莠不 齐的问题,要建立有效的机制来及时解决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网络文学为我国的 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对我国传统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创 新的作用,我们必须看到,网络文学的公平性和开放性使得很多的网络写手迅速 成长起来,深度挖掘了一批有实力的文学创作爱好者 ,我们应该秉承公平公正的 正确态度对其进行评价,为网络文学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推进网络 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试析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0785396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