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一体化电源散热设计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553500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室外一体化电源散热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室外一体化电源散热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室外一体化电源散热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室外一体化电源散热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外一体化电源散热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室外一体化电源散热设计室外通信电源产品的热设计;G时代的到来,通信网络更趋向全面化覆盖、智能化;室外电源产品核心技术;1、室外防护技术;室外产品大多数场合下处在露天环境,需要进行防水、;2、热设计技术;对于室外电源,如果采用一体化机柜,电源仓部分和电;、风道设计技术;设计良好的风道可以使冷空气或者热量均匀地流动,达;在通信电子设备中,热功率损失一般以热能耗散的形式;1、通信电室外通信电源产品的热设计3G时代的到来,通信网络更趋向全面化覆盖、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发展,通信电源随着着通信主设备的发展而迅速发展,10近年来通信(特别是移动通信)正从都市逐渐走向城乡和农村地区。在都市通信设备一般设立在市区

2、的室内,通信电源也放置在室内,运营商一般采用自建机房或租赁;而在城乡、农村等非都市化地区,人员相对分散,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为了节省建设成本、加快建设周期,往往不采用建设机房的方式(涉及移动方舱),主设备及电源设计采用室外机型,直接安顿在户外。这种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运营商越来越注重室外电源的投资建设。室外电源产品核心技术1、室外防护技术室外产品大多数场合下处在露天环境,需要进行防水、防雨、防尘等设计,往往电源柜部分规定防护级别达到P55级别,电池柜部分至少要达到P4级别,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力求达到以上指标,还要兼顾热设计效率、系统成本等多种因素。2、热设计技术对于室外电源,如果采用一体化机

3、柜,电源仓部分和电池仓部分都要进行散热、加热解决,机柜内部的温度控制成为技术难点。高、低温控制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高温控制可以采用空调、热互换器或者电扇等,低温控制采用加热器等技术,但是空调、热互换器、加热器的供电问题又是一种重要问题。一般来说直流供电的空调、加热器设备较少,采用交流供电方式居多,但是一旦交流停电或者其他交流故障,空调、加热器无法正常工作,机柜内部的温度偏离通信设备、蓄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设备会自动关机保护、电池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目前行业的趋势是,普遍采用直流供电的热互换器或者电扇散热,加热采用交流供电的加热管;对于电池仓部分目前采用电扇散热、加热膜加热来控制电池仓温度。随

4、着着通信主设备与电源产品的技术不断发展,其适应环境温度能力不断扩大,可以达到-4570,工作温度较蓄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范畴(25左右)要宽得多,并且蓄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范畴涉及在设备工作温度范畴之内,因此可以考虑产品可以分为设备仓、电池仓区别看待、解决,产品的设备仓、电池仓的隔离构造设计也为灵活的热设计方案提供了便利。金旗舰铜制散热器60圆jnqijian、风道设计技术设计良好的风道可以使冷空气或者热量均匀地流动,达到机柜内部温度平衡,因此在热设计时需要使用某些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热设计仿真,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以目前的设计技术,热互换器散热方式下,环境温度和机柜内部温度达到011温差;电扇散热

5、方式下,环境温度和机柜内部温度达到5温差。通信电子产品热设计在通信电子设备中,热功率损失一般以热能耗散的形式体现,而任何具有电阻的元件都是一种内部热源。当通信电子设备进行工作时,由于功率损失,器件自身温度会有所上升,同步通信设备周边的环境温度亦会影响设备内部温度,从而影响到电子器件工作的可靠性。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热设计越来越受到注重。对的的热设计是设备可靠性保证的重要措施之一。1、通信电子设备热设计的一般流程所谓热设计就是把设备输入的热量降至最低,并提高散热效果,把设备内部有害的热量排出到设备的外部环境当中,获得合适的工作温度使其不超过可靠性规定的限值,保证设备可靠、安全的工作。通信

6、设备的热设计可分为3个层次,如图1所示。图 通信电子设备热设计的层次对通信设备机箱、机柜及方舱等系统级别的热设计,即系统级(YSTS)的热设计;对于电子模块、散热器、C板级别的热设计,即封装级(PACKGES)的热设计;对于元器件级别的热设计,即组件级(COMPONENTS)的热设计。 系统级的热设计重要研究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温度对其影响,环境温度是电路板级热分析的重要边界条件,其热设计是采用措施控制环境温度,使电子设备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工作,环境对通信电子设备失效的影响如图2所示。图 环境对通信电子设备失效的影响通信电子设备封装级的电子模板和PCB电路板热设计是与设备的电路设计、构造设计

7、密切有关同步进行的。对于C电路板基材进行合适的选择是电子设备封装级热设计的重要内容,除了一般规定的强度、绝缘、介质系数等外,耐温特性与导热性能是重点考虑项。通信设备各个部件是由多种不同材料的元器件构成,其热膨胀系数各不相似,温度变化会在不同材料的交界面上产生压缩或拉伸应力,因此产生了热不匹配应力,简称热应力。材料热性质不匹配是产生热应力的内因,而温度变化是产生热应力的外因。通信电子设备元器件级的热设计是为了避免器件浮现过热或温度交变而失效。通信电子设备的热设计环节可概括为:)拟定设备的加热、冷却需求;2)边界条件拟定、初始数据计算;3)模型建立、分析;4)选择材料、热设计方式;5)制定程序调试

8、、分析;6)输出文献、温度分布图验证。2、通信电子设备冷却方式及其选择通信电子设备的冷却方式可分为2类形式:自然冷却和强制冷却散热。根据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是热设计的重要方面。冷却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诸多因素,如:设备总发热量、设备的容许热量、工作环境及设备元器件的组装方式及布局等。21、自然冷却散热自然冷却是运用设备中各个元器件的空隙以及机壳的热传导、对流和辐射来达到冷却目的,此措施广泛应用在中小功率设备上。自然对流依赖于流体的密度变化,所规定的驱动力不很大,因此在流动途径中容易受到障碍和阻力的影响而减少流体的流量和冷却速率。因此在清晰干净且畅通的状况下,自然对流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冷却方式

9、。在功率密度越来越大的通信设备中用此种冷却方式往往满足不了需求。2.2、强制冷却散热强制冷却分为空气和液体两种方式。诸多通信设备的冷却采用强制对流风冷却形式,这是由于空气强制对流冷却的换热量比自然对流和辐射的要大到1倍。这也是目前通信设备较普遍的一种散热方式。空气逼迫对流冷却技术较自然冷却减小了电子设备冷却系统的体积,使其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高的热点温度。一般,风源的产生有两种措施:)设备内部用电扇(常用的有离心、轴流、螺旋桨等形式),以加大空气流量,强化器件、部件、设备的散热;可以直接将热空气排放至外界环境,也可以通过热互换器形式,通过内部、外界两个循环风道进行热互换散热;2)风源不在设备

10、内部,这种形式只使用在移动式通信设备上,机体自身开设了多种通风孔,在运动过程中外部气源经通风孔鼓风,从而达到冷却的效果。目前液冷技术正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用来解决设备产生的热量使器件温度和器件温差限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另一种是使器件和电路处在极低的温度状态下以提高器件开关速度和减少金属布线电阻,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超低温冷却技术为液冷应用开辟了一种新的领域,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提高电子设备性能的有效手段。相变过程随着有大量热量的释放和吸取,采用相变冷却的措施可以对电子设备进行有效的温度控制。运用相变材料的相变过程作为热控制的基本形式有两种:液体的气化和固体的熔化。液体的气化冷却是一种很有效的冷却方式,重要应用于高能量密度的部件或者处在常温蒸浴状态的电子器件。固体的熔化冷却是采用一种合适的材料作为冷却手段,如塑性化合物,当它从发热部件吸取大量的热量时就熔化。材料熔化时温度并没有升高,所吸取的热量转化为材料的熔化热,起到冷却发热电子部件的作用。这种冷却措施的长处是原理简朴,并且不耗费能源。由于熔化过程是可逆的,若发热器件的温度降下来,则已融化的物质可以再凝固。缺陷是冷却能力限制在吸热材料的热容量以内。这种冷却措施特别合用于处在脉冲工作状态下的电子器件设备。选择相变材料时应注意材料的熔化点,其数值应等于或接近于发热部件的正常工作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