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数列求和》学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538090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一轮《数列求和》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一轮《数列求和》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一轮《数列求和》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数列求和》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数列求和》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课堂、三核心、整体化、周循环”教学模式工具 高三数学组设计数列求和学案 设计人 董萍娟 审核人 韩斌 【考向分析】(1)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以及以数列求和为载体,考查数列求和的各种方法与技巧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是高考中每年必考内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均有涉及,所占分数在1218分.(2)综合考查数列和集合、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的综合问题【考纲要求】(1)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容易)(2)数列求和的各种方法与技巧(中档);(3) 数列和集合、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的综合问题(中档偏难)【考点聚焦】 考点 1: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复习回顾】 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

2、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常用的分式变形:(1) ; (2) ;(3) (4) 归纳领悟 : 考点2:错位相减法(等比等差)都有哪些方法?一般地,如果数列an是等差数列,bn是等比数列,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法.【课前热身】:例1.求思考: 错位相减法的基本步骤:【实践突破】:(1)求(2)归纳领悟 错位相减法求和时,应注意: 【考点真题,展示自我】:例2(2013湖南卷)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2,N(I)求,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数列的前项和。变式2(2014全国卷)已知是递增的等差数列,是方程的根。(I)求的通项公式;(II)求数

3、列的前项和.【反思小结】1.我的问题 2.我的收获【作业】求(1)要善于识别题目类型,特别是等比数列公比为负数的情形;(2)在写出“Sn”与“qSn”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错项对齐”,以便下一步准确写出“SnqSn”的表达式.1 究 疑 点裂项相消法的前提是什么?2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时,应注意抵消后并不一定只剩下第一项和最后一项,也有可能前面剩两项,后面也剩两项,再就是将通项公式裂项后,有时候需要调整前面的系数,使裂开的两项之差和系数之积相等归纳领悟 用乘公比错位相减法求和时,应注意:数列求和答案变式1变式1.(2013全国卷)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满足,。()求的通项公式;()求数列的前

4、项和例2.变式2 解:(1)方程的两个根为2,3,由题意得因为设数列的公差为d,则,故,从而所以的通项公式为(2)设的前项和为,由(1)知,则 -得所以,(典例学习) 求和:Sn=+.解 (1)a=1时,Sn=1+2+n=.(2)a1时,Sn=+ Sn=+ 由-得Sn=+-=-,Sn=.综上所述,Sn=.16.(2014湖南卷)(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设,求数列的前项和.16. 解:()当时,;当时,故数列的通向公式为()由()知,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记,则故数列的前项和为(2014福建卷)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比数列中,。(I)求数列的通

5、项公式;(II)若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解:()设的公比为,依题意得解得因此()因为,所以数列的前项和 (第1题) (第2题)2(2012高考湖北卷)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3 C. D63.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一个直径为1的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全面积为()A. B2 C3 D44(2011陕西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是( )ABC D5(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 cm,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 cm,如果不

6、计容器厚度,则球的体积为()A. cm3 B. cm3 C. cm3 D. cm3 (第5题) (第4题 ) (第9题)【考点二: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6(2012高考浙江卷)设l是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A若l,l,则 B若l,l,则C若,l,则l D若, l,则l7.(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4)已知,为异面直线,平面,平面,直线满足,l,l , l,则( ) (A) 且 (B)且(C)与相交,且交线垂直于 (D)与相交,且交线平行于8.(2013高考广东卷)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 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考点三:空间角、距离

7、的计算】9(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则CD与平面BDC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A. B. C. D. 10(2012陕西卷5). 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则直线与直线夹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11(2013江西卷19)如图,四棱锥中, ,连接并延长交于.(1) 求证:;(2) 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12(2013高考四川卷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三棱柱中,侧棱底面,分别是线段的中点,是线段的中点。()在平面内,试作出过点与平面平行的直线,说明理由,并证明直线平面;()设()中的直线交

8、于点,交于点,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反思小结】1.我的问题 2.我的收获专题四第2讲(空间几何体与空间向量)学案(答案)1.C 解析:选C.由于该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相同,且上部分是一个矩形,矩形中间无实线和虚线,因此俯视图不可能是C.2.B 解析:选B.由三视图可知,此几何体(如图所示)是底面半径为1,高为4的圆柱被从母线的中点处截去了圆柱的,所以V1243.3 A 【解析】选A.依题意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半径为、高为1的圆柱,其全面积为2()221,选A.4 A5解析:选A.如图,作出球的一个截面,则MC862(cm),BMAB84(cm)设球的半径为R cm,则R2OM2MB2(R2

9、)242,R5,V球53 (cm3)6.B解析:选B.设a,若直线la,且l,l,则l,l,因此不一定平行于,故A错误;由于l,故在内存在直线ll,又因为l,所以l,故,所以B正确;若,在内作交线的垂线l,则l,此时l在平面内,因此C错误;已知,若a,la,且l不在平面,内,则l且l,因此D错误7.D8D9.解析:选A.法一:如图,连接AC,交BD于点O,由正四棱柱的性质,有ACBD.因为CC1平面ABCD,所以CC1BD.又CC1ACC,所以BD平面CC1O.在平面CC1O内作CHC1O,垂足为H,则BDCH.又BDC1OO,所以CH平面BDC1,连接DH,则DH为CD在平面BDC1上的射影

10、,所以CDH为CD与平面BDC1所成的角设AA12AB2.在RtCOC1中,由等面积变换易求得CH.在RtCDH中,sinCDH.法二: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AA12AB2,则D(0,0,0),C(0,1,0),B(1,1,0),C1(0,1,2),则(0,1,0),(1,1,0),(0,1,2)设平面BDC1的法向量为n(x,y,z),则n,n,所以有令y2,得平面BDC1的一个法向量为n(2,2,1)设CD与平面BDC1所成的角为,则sin |cosn,|.10.A11.(2010陕西7).若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C】A. B. C.1 D

11、.2 1(2012陕西4). 已知圆,过点的直线,则( )A . 与相交 B. 与相切 C.与相离 D. 以上三个选项均有可能2(2011陕西2)设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则抛物线的方程是 ( ) A B C D3(2010陕西8).已知抛物线的准线与圆相切,则p的值为( )A. B. 1 C.2 D.4 4.(2009陕西4).过原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被圆学所截得的弦长为( )A. B.2 C. D.25.(2009陕西7)“”是“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2012高考湖南卷)已知双曲线C:

12、1的焦距为10,点P(2,1)在C的渐近线上,则C的方程为() A.1 B.1 C.1 D.17(2012高考四川卷)已知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并且经过点M(2,y0)若点M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3,则|OM|() A2 B2 C4 D28(2012高考天津卷)已知双曲线C1:1(a0,b0)与双曲线C2:1有相同的渐近线,且C1的右焦点为F(,0),则a_,b_.9.已知双曲线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为右支上一动点,点Q(1,4),则|PQ|PF1|的最小值为_10.(2012安徽名校模拟)已知P是双曲线1(a0,b0)上的点,F1,F2是其焦点,双曲线的离心率

13、是,且0,若PF1F2的面积为9,则ab的值为()A5 B6 C7 D8【考点综合】考点4: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向量与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利用数形结合法或将它们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韦达定理来求解或证明。)11.(2012高考广东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1:1(ab0)的左焦点为F1(1,0),且点P(0,1)在C1上(1)求椭圆C1的方程;(2)设直线l同时与椭圆C1和抛物线C2:y24x相切,求直线l的方程12.(2011高考江西卷)已知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斜率为2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x1x2)两点,且|AB|9.(1)求该抛物线的方程;(2)O为坐标原点,C为抛物线上一点,若,求的值自我小结与体会:亲爱的同学们!艰难的时候总会过去,只要你能坚持,我们一定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