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光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66页)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382494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69.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哈尔滨光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6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哈尔滨光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6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哈尔滨光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6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资源描述:

《哈尔滨光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6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光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66页)(7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哈尔滨光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背景及必要性7一、 VR/AR领域光学镜头市场现状及趋势7二、 光学镜头产业链概述9三、 光学镜头行业发展概述11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4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15一、 业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15二、 业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17三、 行业市场情况19第三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28一、 项目选址原则28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8三、 创新驱动发展33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6五、 产业发展方向38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1第四章 发展规划42一、 公司发展规划42二、 保障措施48第五章 SWOT分析说明51一、 优势分析(S)51二、 劣势

2、分析(W)53三、 机会分析(O)53四、 威胁分析(T)55第六章 运营模式59一、 公司经营宗旨59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59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60四、 财务会计制度63第七章 安全生产分析70一、 编制依据70二、 防范措施71三、 预期效果评价74第八章 原辅材料分析75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75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75第九章 经济效益分析77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7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7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78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79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8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82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8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8

3、4三、 偿债能力分析8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86第十章 项目风险评估88一、 项目风险分析88二、 项目风险对策90第十一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93一、 项目招标依据93二、 项目招标范围93三、 招标要求94四、 招标组织方式94五、 招标信息发布94第十二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95报告说明安防视频监控产品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已将其作为优先发展的鼓励项目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十二五”以及“十三五”期间,“平安城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全面推进以及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也为我国安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

4、的政策环境。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也发布了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促进视频监控产业发展:“促进视频监控行业向更高清方向迈进”、“力促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融合”、并实现视频监控与实体防护、安防报警、防爆安检、出入口控制、生物特征识别等专业领域的融合与互联互通。中国“十三五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也将同时推动工业机器人相关行业机器视觉产业以及VR/AR产业的发展。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0831.9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402.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57%;建设期利息234.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7%;流动资金2194.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

5、0.26%。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9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5943.58万元,净利润2450.4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5.95%,财务净现值2633.57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57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 VR/AR领域光学镜头市场现状及趋

6、势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指结合多领域前沿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接口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借助专业设备,让用户进入虚拟空间,实时感知和操作,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简单地说,虚拟现实技术就是用计算机创造以假乱真的世界,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沉浸感,当置身其中时,接受视觉、声音、触觉乃至嗅觉的多重虚拟信号令人难辨虚实,产生身临其境的错觉,从而大大提升了人类的感知体验。VR设备倾向走娱乐化路线,占比日益提升的文娱消费是巨大的市场蓝海。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简称AR)多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两者在虚拟

7、信息的3D模型构建、传感器交互领域高度重合,但增强现实技术在空间感知和“虚实融合”显示技术方面提出了“进阶要求”。AR设备有潜力成为提高生产力的辅助工具,将首先为企业级用户采纳。目前比较常规VR/AR设备套组由4种组件组成:头戴式显示设备(HMD)、主机系统、追踪系统、控制器。头戴式显示设备(HMD),俗称虚拟现实眼镜,是一种硬件设备,放在用户眼前,让用户看到AR或VR效果。HMD硬件通常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显示屏、处理器、传感器、摄像头、无线连接、存储/电池、镜片。其中,摄像头是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必要组成硬件之一,部分VR/ARHMD设备通过前置摄像头进行拍照、位置追踪和环境映射,必要时也允许用

8、户“看透”HMD设备;部分ARHMD则采用内部摄像头来感知环境和周围目标。因此,光学镜头是VR/AR常规组件。VR/AR在消费级市场应用广阔。VR在消费级市场上可以广泛应用于游戏、影视、教育、房地产、旅游、汽车、电商、广告、医疗、社交等领域。AR在消费级市场上主要应用于实景应用游戏(如PokemonGO)、商场立体营销、旅游等,未来还可以延伸到社交等领域。目前,市场咨询机构普遍认为VR/AR与泛娱乐行业的结合是产业的突破口及重要营收来源,而消费升级将推动泛娱乐行业的发展,从而带动VR/AR市场增长。现在,随着80后、90后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最重要的消费群体,该群体追求个性化与新鲜感,在物质及

9、精神层面消费的追求将进一步推进消费结构转型。他们在成长中见证了游戏机、影视剧、电脑、手机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对新事物新科技的接受能力极强,也在文化娱乐等精神领域有着高消费和高追求。游戏、影视是年轻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VR/AR技术与游戏、影视的天然结合将大大提升用户的感知体验,最先进入此类消费群体的视野。此外,由于增强现实(AR)的工具属性更强,因此在企业级市场上也有较广泛的应用。AR在企业级市场上,如军事、安防、工业维修等领域,可以辅助进行远程的专家指导。在医疗领域,可以通过佩戴AR智能眼镜进行第一视角的手术直播或者辅助教学等。在教育领域里,可以利用AR将二维图像三维化,并在此上

10、面叠加一些信息,能有效解决知识传递的问题。目前国内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明确领跑者,参与到相关领域的企业大幅增加,主要集中于硬件研发及应用配套领域。同时,VR、AR等新兴技术产业发展被列入“十三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将大力推动涵盖上下游的整个产业链发展,有利于VR、AR技术的普及,以及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有望形成“VR+”“AR+”的新趋势。对于国内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将达到56.60亿人民币,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超过556.30亿人民币;中国增强现实市场规模也将持续上升,2016年市场规模约为33.90亿人民,预计2020年可增至1

11、,187.70亿人民币。二、 光学镜头产业链概述光学镜头研发与制造处于产业链中游,其上游为光学镜头生产所需的设备仪器及原材料,原材料主要包括玻璃镜片、塑胶镜片、电子零件、塑胶原料、金属部件等。下游为光学镜头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安防监控设备、手机相机摄像头模组、车载摄像头模组、机器视觉系统、VR/AR设备等。1、上游行业发展对行业的影响光学镜头的生产主要使用玻璃镜片、塑胶镜片、塑胶原料、金属部件及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上游行业所提供的原材料对于本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价格因素和品质因素。例如,电子元器件等材料的价格上涨,将会导致光学镜头的出厂价格上涨;光学原材料的品质若不能达到本行业的工业标准,则将

12、导致光学镜头的品质难以得到保障或者镜头出货量降低。2、下游行业对行业的影响光学镜头行业的下游根据产品应用领域主要分成三大类型:安防监控系统制造商、手机摄像头模组生产厂商和车载摄像头模组生产厂商。安防视频监控领域,镜头行业下游主要面向的是安防视频监控设备生产制造厂商。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平安城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大型项目的全面推进以及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为我国安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全球角度来看,随着全球恐怖主义和破坏活动不断发生、世界局部地区的局势动荡以及各种组织机构面对的安全风险日渐增多,安全议题得到空前重视,

13、全球对安防产品的需求量逐步扩大。近年来,在安防需求市场的强劲带动下,安防监控设备的生产制造商保持了快速的发展。手机摄像头模组近年来进入了激烈的差异化竞争。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摄像功能成为了各大手机厂商的竞争关键。手机镜头模组生产商也积极向着双摄像镜头、广角、超薄、大光圈、光学防抖等高端领域发展,这也对中游的光学镜头生产商提出了更高的品质和工艺要求。在车载电子等消费电子领域中,镜头行业下游主要面向的是车载摄像头模组生产类厂商。随着欧美等国家对于道路交通安全和汽车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ADAS和未来无人驾驶市场的兴起,车载摄像头模组生产商迎来了发展的良机,也对车载镜头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要求和出

14、货量要求。综上,随着终端应用产品市场的迅速兴起,下游行业的发展对光学镜头的设计水平和精密生产加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其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也为光学镜头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契机。三、 光学镜头行业发展概述光学镜头一般称为摄像镜头或摄影镜头,简称镜头,其功能就是光学成像。光学镜头是光学成像系统中的必备组件,直接影响到成像质量的好坏,影响算法的实现和效果。1、全球光学镜头发展概述从1812年最早的新月形相机镜头问世至今,光学镜头已经走过了二百多年的发展史。19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乌拉斯顿发明了新月形镜头,只有一片凹面朝前的新月形凸透镜片是世界上最早的摄影镜头。从此为始到20世纪60年

15、代,相继出现双片镜头、三片库克镜头、双高斯镜头、四片天塞镜头、五片海狸亚镜头、六片松纳镜头等。在此期间,1950年前后,美国的弗兰克拜克博士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款用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从1970年始,日本宾得率先研发出SMC多层镀膜技术;同时,民主德国的卡尔蔡司耶拿推出MC多层镀膜镜头,随后该技术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佳能研发出世界第一款带有IS防抖功能的内对焦35mm相机镜头,随后尼康(Nikon)、适马(Sigma)、腾龙(TAMRON)纷纷研发出自己的光学防抖技术。时至今日,在相机数码化之后,镜头厂商针对数码相机的特性设计了数码镜头,及围绕感光元件的特性进行设计并改进。经过百年发展,光

16、学镜头行业已经较为成熟。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工业国家的光学镜头制造工艺较为领先,尤其是德国和日本在镜头的研究与制造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造就了莱卡(Leica)和卡尔蔡司(CarlZeiss)等光学巨头,其中卡尔蔡司镜头至今仍为世界镜头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日本光学镜头产业自二战后飞速发展,凭借更高性能价格比,在全球镜头行业市场逐渐占据优势,其主要生产企业有佳能(Canon)、尼康(Nikon)、富士(Fuji)、奥林巴斯(Olympus)等。2、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发展概述我国光学镜头产业的发展与军工技术密不可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光学企业主要为云南、四川、福建等地的军工企业。国产民用光学

17、镜头产业起步较晚,2000年后才有部分光学企业涉足民用光学镜头市场。2008年之前国内光学镜头市场基本上被日本、德国品牌所垄断,安防监控市场、手机市场、医疗影像市场的光学图像设备上基本没有中国大陆自主生产的镜头,中国台湾企业生产的镜头产品也仅出现在少数较为低端的设备上。随着日本光学镜头制造工业的成熟和应用产品的日益增加,光学产品成本降低,日本的光学技术也逐渐扩散到邻近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韩国以及中国大陆在光学镜头生产上规模日益扩大,涌现出了像台湾大立光、亚洲光学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企业。近几年来光学镜头产业迅速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正逐步成为世界光学镜头的主要加工生产地。成像像素升级的

18、放缓,给中国大陆的光学镜头企业留下追赶空隙,安防、车载等应用领域以及其他新兴应用市场产生了一批差异化竞争企业。目前,中国安防市场迅速发展,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国内安防龙头企业与博世、安讯士等世界知名安防企业展开充分竞争,国产化替代正在加速。在高分辨率定焦、星光级定焦、大倍率变焦、超高清、光学防抖、安防监控一体机镜头等中高端光学镜头方面,以舜宇光学、联合光电、宇瞳光学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经过持续研发积累,逐步打破了日本、德国技术垄断,迎来发展良机。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

19、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业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光学镜头是应用于安防镜头、车载镜头及消费类电子镜头行业的高度精密产品,其质量水平是各类终端成像系统的重要参考依据。光学镜头的设计、制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融合了光学、机械、电子和软件等一系列技术。同时,由于不同终端所应用场景的不同,对于成像质量与应用环境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对于镜头制造厂商在镜头设计、生产工艺和精密加工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光学镜头行业高端产品如相机镜头等,主要还

20、是集中在日本和德国等光学镜头起步早的发达国家。1、跨学科的先进制造技术不断融入镜头加工技术中随着安防监控镜头成像质量的提高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半导体加工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先进制造技术不断融入镜头加工技术中,使现代精密光学元件的加工技术、工艺、设备等较传统光学加工技术发生较大变化。目前,数控加工技术(CNC)、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精密切割技术等已经开始应用到安防监控镜头加工的生产工序中,这不仅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品质保证能力,而且正在改变光学加工技术依赖个人的操作技巧和经验的局面,为安防监控镜头加工能够进入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2、光学薄膜技术成为关键技术由于现代安防终端镜头向功能集成化

21、和高精度方向发展,镜片的分光光谱特性等只有依靠光学薄膜才可以实现。精密光学薄膜的偏振分光、减反射、光谱波长准确定位(通常在纳米级)等特性是目前其他任何技术无法替代的,所以光学薄膜技术是安防终端镜头加工的关键技术。3、大口径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镜头的通光量就要加大镜头的口径,其在环境昏暗和夜间模式下的画面亮度相比小口径镜头有更优质的表现。小型化是指镜头结构紧凑,可以适用不同产品安装和减小产品的体积。相比国外的百万像素监控镜头,其非球面技术的应用成熟,往往同一款镜头,其焦距足、口径大、结构小,清晰度高。国内各大镜头厂家已逐渐应用于百万像素监控镜头新产品的使用上,与国外厂家一争高下。4、高清化、

22、网络化、智能化对技术的要求日益提升随着安防监控视频技术应用范围和场景的逐步拓展,以及安防监控在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加强,安防监控镜头产品在大倍率变焦、光学防抖、超大光圈、透雾、红外夜视、超广角、虚焦处理、高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水平要求日益提升。二、 业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光学镜头是应用于安防镜头、车载镜头及消费类电子镜头行业的高度精密产品,其质量水平是各类终端成像系统的重要参考依据。光学镜头的设计、制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融合了光学、机械、电子和软件等一系列技术。同时,由于不同终端所应用场景的不同,对于成像质量与应用环境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对于镜头制造厂商在镜头设计、生产工艺

23、和精密加工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光学镜头行业高端产品如相机镜头等,主要还是集中在日本和德国等光学镜头起步早的发达国家。1、跨学科的先进制造技术不断融入镜头加工技术中随着安防监控镜头成像质量的提高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半导体加工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先进制造技术不断融入镜头加工技术中,使现代精密光学元件的加工技术、工艺、设备等较传统光学加工技术发生较大变化。目前,数控加工技术(CNC)、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精密切割技术等已经开始应用到安防监控镜头加工的生产工序中,这不仅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品质保证能力,而且正在改变光学加工技术依赖个人的操作技巧和经验的局面,为安防监控镜头加工能够进入规

24、模化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2、光学薄膜技术成为关键技术由于现代安防终端镜头向功能集成化和高精度方向发展,镜片的分光光谱特性等只有依靠光学薄膜才可以实现。精密光学薄膜的偏振分光、减反射、光谱波长准确定位(通常在纳米级)等特性是目前其他任何技术无法替代的,所以光学薄膜技术是安防终端镜头加工的关键技术。3、大口径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镜头的通光量就要加大镜头的口径,其在环境昏暗和夜间模式下的画面亮度相比小口径镜头有更优质的表现。小型化是指镜头结构紧凑,可以适用不同产品安装和减小产品的体积。相比国外的百万像素监控镜头,其非球面技术的应用成熟,往往同一款镜头,其焦距足、口径大、结构小,清晰度高。国内各大

25、镜头厂家已逐渐应用于百万像素监控镜头新产品的使用上,与国外厂家一争高下。4、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对技术的要求日益提升随着安防监控视频技术应用范围和场景的逐步拓展,以及安防监控在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加强,安防监控镜头产品在大倍率变焦、光学防抖、超大光圈、透雾、红外夜视、超广角、虚焦处理、高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水平要求日益提升。三、 行业市场情况如今,光学镜头已经不仅仅是应用于相机,其应用广度和深度,已经有了本质上的进步和改变。首先,光学镜头在工业领域有着非常广的应用,其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机器视觉的机械零件测量、塑料零件测量等方面。相比工业领域,光学镜头在消费级市场有着更加广泛的

26、应用,包括专业相机镜头、手机相机模组镜头、安防监控镜头、车载镜头等诸多领域。目前,从全球光学镜头的应用看,手机、视频监控、车载摄像机是三个最大的终端市场,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光学镜头模组行业的整体趋势。TSR2018年镜头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全球光学镜头模组在手机、视频监控以及车载镜头领域的合并收入将维持增长趋势,2018年合并市场收入约为59.16亿美元,预计2022年可达约88.00亿美元,其中全球手机摄像头的营收将达到60.45亿美元,全球监控镜头营收将达到11.42亿美元,全球车载镜头营收将达到16.13亿美元。此外,全球机器视觉市场,作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下游应用领域近年来增长迅速。随着

27、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如何采用机器视觉来帮助生产线实现识别、检测等功能,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相关报告显示,到2020年全球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5亿美元,2025年将超过192亿美元。1、安防视频监控市场现状及趋势(1)全球安防视频监控市场增长迅速欧美发达国家近年的安防视频监控市场持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且目前已进入产品“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升级换代阶段。与此同时,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安防视频监控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对于加速转型的亚洲、中东及中南美洲地区等新兴经济体而言,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并行,中上阶层人口膨胀、社会流动性增大等诸多因素致使社会治安防

28、范复杂度不断提高,预计未来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投资将呈快速增长趋势,新兴经济体的安防视频监控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整体而言,未来随着各国政府对安防问题的持续关注,IT通讯、生物识别等相关技术的进步,以及安防监控市场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来自欧美地区的升级换代需求及新兴国家市场的新增需求将促使安防视频监控市场保持稳步增长。近五年来全球视频监控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2016年市场规模达3,010亿元。根据西南证券研究所预测,未来全球视频监控市场需求将随着高清、智能产品的持续性渗透而扩增,预计2021年全球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可达4,600亿元。(2)中国成为全球安防视频监控最核心市场近

29、年来,中国视频监控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从2011年290亿元迅速增长至2017年的1,1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1.95%。目前中国安防视频监控系统逐步升级,迎来智能化“2.0”时代。在安防“1.0”时代,同质化现象明显,市场集中度更趋向于在价格战中具备规模优势的大中型专业设备商。而智能化“2.0”时代对于视频监控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价格竞争将向技术竞争良性转变,产业核心竞争力转移,技术门槛提高,产业集中度将提升,相关产品将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结合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对不同安全防范级别的要求,人工智能也将在产业中得以应用。未来,根据安防产业“十三五规划”的产业发

30、展目标:到2020年,安防企业总收入约达8,000亿元,年增长率10%左右。安防行业整体市场需求将稳步上升。而作为安防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视频监控市场也将受到利好影响。此外,视频监控的下游应用主要是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楼宇,而这些领域都处于快速发展期,加之政策支持,因此未来视频监控市场将大力扩张。(3)安防视频监控镜头市场稳定增长,中国制造商占据主导在全球安防视频监控市场持续扩张的带动下,安防视频监控镜头市场近年来发展较快,未来也将保持增长趋势。根据TSR2018年镜头市场调研报告,2018年全球监控镜头出货量达2.52亿件,预计2022年出货量可增至3.30亿件。全球监控摄像机镜头销售收

31、入预计将从2017年的6.40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11.4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28%。目前全球市场更加青睐高品质、价格合理的产品,如定焦镜头依旧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高像素镜头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监控摄像机镜头是少数垄断型市场,中国供应商正占据主导地位。2018年前三位供应商监控摄像机镜头的出货量占全球监控摄像机镜头出货量64.9%的市场份额,分别为宇瞳光学(33.0%)、舜宇光学(17.9%)、联合光电(14.0%);前五位占84.3%,前十则占97.6%。未来,领头供应商将会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竞争会日趋激烈,因此新公司进入市场更难。2、车载摄像头市场现状及趋势(1)全球AD

32、AS系统与车联网市场高速增长目前,车载摄像头处于无人驾驶与车联网市场的双风口。一方面,车载摄像头是ADAS系统的主要视觉传感器。现在自动驾驶时代来临,ADAS系统作为无人驾驶的“桥梁”存在,也迎来了高速增长时期。全球范围内ADAS规模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速增长。根据长城证券研究所预计,在中国,ADAS市场规模将开始迅速增长,从2015年到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可高达58%,2020年规模将增至757.83亿元。另一方面,车载摄像头未来将是车联网信息处理的重要入口。根据埃森哲的预测,虽然2016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仅为77亿元,未来十年将开始高速成长,在2025年增长至2,162亿元。(2)全

33、球车载摄像机镜头市场持续扩张,准入门槛较高车载摄像机市场分两类,成像式摄像机和感应式摄像机。目前图像式相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感应式镜头需求也在保持增长态势,包括混合镜头。美国、欧洲、日本是车载镜头的领先市场,未来中国市场需求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市场竞争方面,车载摄像机市场及其镜头是少数垄断市场。如感应式镜头市场2018年前三家供应商出货量超过市场份额的70%市场份额,甚至前五家供应商占据89.7%,技术难关大,市场门槛比较高。而2018年成像式镜头前三家出货量占据39.9%的市场份额,前五家供应商占总市场份额的51.3%,因为技术难度比感应式要低,供应商多竞争激烈。车载镜头,作为车载摄像机的主

34、要部件,是指安装在汽车上以实现各种功能的光学镜头,主要包括内视镜头、后视镜头、前视镜头、侧视镜头、环视镜头等。2018年车载镜头出货量为11,738.4万件,相较于上一年增长43.6%;TSR预计市场将持续扩张,到2022年市场规模扩至23,468.9万件。全球车载摄像机镜头收益也将持续上升,预计2022年收入规模将在2018年4.71亿美元的基础上增长约83%至16.13亿美元。(3)中国车载镜头市场发展迅速,未来增长潜力大近年中国车载镜头行业处于扩张期,产业发展迅速,2011年中国车载镜头产能为400万件,2013年增长至860万件,2015年扩产至1,880万件。未来,中国车载镜头市场也

35、将受到ADAS与车联网市场爆发的大力推动将持续扩张,增长潜力巨大。3、机器视觉市场现状及趋势(1)机器视觉应用领域广泛且渗透率将逐步提升,光学镜头是其重要组件机器视觉是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类视觉功能,以让机器获得相关视觉信息和加以理解,即用机器代替人眼做测量与判断。机器视觉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获取、处理与分析、输出/显示图像。具体操作则是通过图像摄取装置,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得到被摄目标的形态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特征识别,从而控制现场设备的动作。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即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被誉为智能制造

36、的“眼睛”,是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智能自动化水平的关键。机器视觉主要指计算机图像识别,即用算法软件对数字图像进行识别。机器视觉的软硬件构成一般包括光源、光学镜头、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单元和视觉处理软件。其中,光学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对成像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影响成像质量的主要指标:分辨率、对比度、景深以及像差。目前市场上镜头种类繁多,质量差异大,成像质量低的镜头可能导致系统开发失败。机器视觉应用渗透各个产业,其中包括工业、农业、医药、军事、航天、气象、天文、公安、交通、安全、科研等领域。从规模来看,国内机器视觉应用下游中,电子制造、汽车、制药以及包装机械市场份额占比接近70%。其中

37、电子制造行业整体规模最为庞大,而机器视觉在汽车行业渗透率已增至30%。未来随着消费电子领域需求的爆发、汽车行业与食品行业质检要求的提高、制药行业与印刷行业自动化升级改造提速,机器视觉的渗透率将不断上升,发展空间巨大。(2)全球机器视觉技术逐步成熟,国家级政策推动产业持续扩张20世纪60年代,机器视觉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被正式提出,研究人员开始深入研究三维结构;20世纪70年代,机器视觉有了初步发展,完整的视觉理论首次被提出,同时出现了一些视觉运动系统的简单应用,以及由图像传感器提供的清晰图像;20世纪80至90年代,机器视觉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处理器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机器视觉的高速发展奠

38、定了基础条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机器视觉行业开始真正起步。21世纪后,机器视觉技术逐步走向成熟,机器视觉产品在下游行业,尤其是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市场的迅速扩展和技术的迅速成熟,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因此将很大程度上利好机器视觉产业发展。原本以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逐渐向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转变。工业大国提出机器人产业政策,如德国“工业4.0”、日本机器人新战略、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中国“十三五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级政策,皆纳入机器人产业发展为重要内涵,将促使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增长,从而带动机器视觉市场发展。(3)中国机器视觉处于快速成长期,未

39、来成长空间大中国机器视觉处于快速成长期。国内机器视觉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引进,半导体和电子行业是较早的应用行业之一。2006年以前,国内机器视觉产品应用主要集中在外资制造企业,规模很小。2006年国内机器视觉市场开始启动。虽然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起步较晚,但得益于下游行业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应用市场。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机器视觉行业目前处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拐点,未来发展空间大。随着各行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加深,未来五年机器视觉市场将继续增长,预计2018年将达到200亿左右(包含系统集成)。中国高精度制造及其相应的自动化生产线应用逐年增长,机器视觉正快速地

40、取代常规的人工视觉。从行业公司来看,中国的国际机器视觉品牌已超100多家,中国自己的机器视觉企业也超过102家,机器视觉产品代理商超过200家,专业的机器视觉系统集成商超过50家,涵盖从光源、光学镜头、图像采集卡以及智能相机等所有机器视觉产业链产品。第三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原则。2、符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原则。4、保障公共利益、改善人居环境的原则。5、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的原则。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原则。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

41、哈尔滨,简称“哈”,是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哈尔滨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9个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531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76.3万人,城镇人口709.3万人,城镇化率65.9%。哈尔滨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起点,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哈尔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国两朝”发祥地,即金、清两代王朝发祥地,金

42、朝第一座都城就坐落在哈尔滨阿城,清朝肇祖猛哥帖木儿出生在哈尔滨依兰,金源文化由此遍布东北,发扬全国,是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2018年10月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4%。投资、消费、进出口额分别增长7.3%、5.6%和19.9%。登记失业率为3.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0.9亿元,下降3.5%(剔除政策性减收影响,可比增长7.5%)。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

43、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进一步解放思想、整顿作风、优化环境,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在加快建设“六个强省”中充分发挥省会城市龙头带动作用。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三五”时期,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地缘政治复杂变化,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44、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总体判断,我市既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必须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和不利因素迭加同在。发展机遇: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国家出台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突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加快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市进一步补齐短板,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打赢全面振兴硬仗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国家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优势,抢占科技与

45、产业深度融合制高点,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作用,重塑地缘优势,拓展以俄罗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合作新空间,加快实现从开放末端向开放门户转变,带动全面开放,进一步增强利用两种资源、拓展两个市场能力。国家支持建设“哈长城市群”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国家实施哈长城市群发展战略,有利于我市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发挥哈尔滨在哈长城市群中的核心带动作用,与长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提升在东北亚区域的辐射

46、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我市加快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综合整治等项目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发挥好特大中心城市辐射作用,与省内各地市共同打造哈牡鸡七双佳、哈大齐北绥环形城市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支持建设哈尔滨新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建设国家级哈尔滨新区,有利于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在更多领域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加快集聚资金、人才、技术等高端生产要素,壮大产业集群,培育竞争新优势。体制机制创新优势将全面释放,产业集聚高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全面增强。省全力支持哈尔滨率先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哈尔滨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

47、在落实“五大规划”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与“大齐牡绥”等地市形成发展合力,共同为全省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新贡献。面临挑战:改革攻坚面临严峻挑战。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市场化改革不到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多年积累的体制机制矛盾有可能进一步凸显。国有企业活力不强,非公经济发展不充分,部门履职尽责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存在,从根本解决制约我市全面振兴发展的体制粘性问题复杂而艰巨。优化结构面临艰巨挑战。产业发展面临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减弱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不充分的双重压力,工业比重偏低、牵动力不强,仍是制约加快发展的最主要的结构性矛盾,结构刚性

48、问题短期内难以化解,新旧动能协同拉动的格局尚未建立。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度不够,集聚资金、人才、技术能力不强,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面临严峻挑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递减,消费增长趋于平稳,对外贸易规模偏小,保持中高速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工业反哺农业作用不突出,县域经济规模小、对全市发展带动能力弱,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改善民生面临艰巨挑战。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财政收入放缓与民生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突出,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难度加大。三、 创新驱动发展抓住国务院批准设立哈尔滨新区的重大发展机遇,

49、把建设好哈尔滨新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开放动力,激发创新活力,积极扩大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畅通对外贸易通道,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构建外向型产业体系,努力把哈尔滨新区建设成为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体制机制新、生态环境好的新城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探索道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到2020年,新区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合作和自主创新发展环境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大幅增强,经济增速在黑龙江省处于领先地位,基础设施承载力明显提升,对俄产业、经贸、科技合作全面升级。坚持“一江居中

50、、两岸繁荣”战略构想,以松花江北部地区为核心区,以哈南工业新城平房区部分为新区产业支撑区,推动临空经济区、哈东现代物流产业带与哈尔滨新区联动发展,构建“一核、一带、三组团、双枢纽”协调发展新格局,把新区建设成为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一核”:哈尔滨新区核心区。以大松北为核心,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科技、信息、金融、国际商贸、文化旅游合作平台,打造国家对俄合作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区、重要的健康产业基地。“一带”:沿松花江现代服务产业带。重点建设中俄文化合作交流中心、东北亚商务中心、太阳岛国际冰雪避暑旅游区等现代服务

51、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特色旅游、金融商务、文化、健康养生等高端服务业。“三组团”:以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为支撑,着力打造松北科技创新组团、利民健康产业组团、哈南现代制造业组团。松北科技创新组团。依托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新技术研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发展金融商务、国际商贸、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利民健康产业组团。依托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功能性食品、医疗器械产业,加快发展医疗服务、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哈南现代制造业组团。依托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绿色食品产业等现代制造业,培育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双枢纽”:依

52、托临空经济区打造国际航空物流门户枢纽。重点发展面向俄罗斯、北美、东北亚、欧洲的国际航空物流,培育发展电子信息制造、国际商务服务等产业。依托综保区、内陆港打造东北亚国际铁路物流门户枢纽。充分发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综保区、内陆港、传化公路港、华南城在加快对外开放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放大哈欧国际班列、中亚班列开行的带动效应,大力发展国际商贸、电子商务、商务服务、会展博览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保税加工产业。创新新区体制机制。着力改善外贸发展环境,在全面实施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基础上,逐步向“单一窗口”转变。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功能,试点建立与之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跨境支付、物

53、流等支撑系统。推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创新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发展模式,推动服务贸易便利化。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技术交易市场,率先推进新区内相关科研院所改革,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发展。创新金融服务,在人民币跨境结算、外资金融机构设立等方面积极创新,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支持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在新区设立子公司并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鼓励央企、省属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财政对新区的投融资支持机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支持新区发展。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建立行政审批清单管理指导和动态调整机制,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创新新区开发建设运

54、营模式。统筹推进新区“多规合一”、“园中园”管理运营,探索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企业化运营新机制。组建新区投资控股集团公司。鼓励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大投资效应。创新生态文明管理制度,推动建立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和生态修复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围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确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

55、年均增长6%6.5%。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经济增长实现内外需协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5%,经济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民生福祉稳步提高。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积极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和谐。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56、,在关键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逐步形成。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国企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营商环境更加优良宽松,“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全面完成,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开放型经济实现突破,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利用外资年均增长6%以上,成为东北亚地区开放程度高、发展活力强、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

57、护进一步加强,节约型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五、 产业发展方向把振兴工业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增量调结构、创新促升级作为提振工业的根本途径,落实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哈尔滨市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打造“哈尔滨智造”品牌。加快发展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石化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到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超过1400亿元,年均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全员

58、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左右。(一)加快发展优势产业1、食品产业。依托优质高效生态农产品的资源优势,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以资源招产业,以市场招项目,重点发展功能食品、生物食品、绿色食品、营养食品和方便休闲食品等,支持龙头企业制定食品安全行业标准,推动传统食品产业向绿色、有机、高附加值转化,叫响“寒地黑土”食品品牌,建设国家重要的食品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2、高端装备制造业。坚持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采取升级技术、合资合作等方式做大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以“制造服务”的模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鼓励制造业企业从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推动高端装备产业走

59、出去。重点发展民用航空、汽车、新能源装备、智能装备制造、增材制造、海洋装备、新型农机等产业,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800亿元。3、石化工业。依托中石油哈石化、蓝星化工等重点企业,争取国家增加原油指标,规划和建设化工产业园区,推动市区现有化工企业迁移、升级。重点发展千万吨炼化或乙烯、CPP项目,谋划向油、气、烯烃等下游产业延伸发展高端精细化工产品。(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哈经开区、哈高新区和利民开发区为依托,重点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2、生物产业

60、。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推动生物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培育区域特色生物产业集群。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50亿元。3、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石墨及石墨烯、高性能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化工新材料等新材料,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00亿元。4、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环保产品等产业,鼓励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咨询、设计等服务在各个行业推广应用。引进建设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哈尔滨寒地节能产业示范园等园区,打造具有寒地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品牌。到202

6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三)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发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作用,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技术改造,促进生产手段向数字化、模拟化、智能化转化,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和精细化转变。实施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分类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方面试点示范。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组建全市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四)增强制造业发展支撑力实施基础能力提升行动,建设“四基”产业发展平台,提高工业基础领域创新能力。实施绿色制造示范行动,建设绿色制造技术推广平台,推动工业绿

62、色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建设质量技术标准平台,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办法,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品牌培育战略。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应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满足项目科研、生产要求,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发展。 第四章 发展规划一、 公司发展规划(一)发展计划1、发展战略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正在转变发展思路,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公司顺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品升级和节能环保为重点,致

63、力于构造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质优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推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经营目标目前,行业正在从粗放式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将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提升公司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染整技术,保持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按照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规范公司运行,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益,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二)具体发展计划1、市场开拓计划公司将在巩固现有市场基础上,根据下游行业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特点,以新技术新产品为

64、支撑,加快市场开拓步伐。主要计划如下:(1)密切跟踪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建立市场、技术、生产多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2)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加强销售队伍建设,优化以营销人员为中心的销售责任制,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品牌建设,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途径,扩大公司知名度,增加客户及市场对迎丰品牌的认同感; (4)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推进省内外市场的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2、技术开发计划公司的技术开发工作将重点围绕提升产品品质、节能环保、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展开。公司将在现有专利、商标等相关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将技术研发成果整理并进行相应的专利申请,通过对公司无形资产的保护,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的维护。为保证上述技术开发计划的顺利实施,公司将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研发队伍素质,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积极参加行业标准的制定,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开发能力。3、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培育、拥有一支有事业心、有创造力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随着经营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