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是流量仪表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研究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20226653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是流量仪表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是流量仪表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是流量仪表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是流量仪表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是流量仪表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是流量仪表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研究以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重点,着重于全产业链的系统推进;解决行业主干产品智能化、网络化、可靠性、安全性等关键问题;完成一批高精度仪表和新型传感器的自主设计、开发及产业化;重点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物联网、环保和食品安全、文物保护和传承等领域需求;建立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行业自主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强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

2、产业化应用四大工程。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应用,大幅提升主干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开发急需的高端产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前沿技术并实现产业化,通过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实现本计划的各项目标。年度行动计划、支持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以指南和实施方案等形式发布。一、 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是流量仪表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当前,全球正在掀起新一轮能源革命,能源结构向着更清洁、更低碳、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转型。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化石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过渡能源,发展天然气对于碳减排、促进能源安全转型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至2021年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快速发展,天然气

3、消费量由2017年的2,373亿立方米增至2021年的3,726亿立方米,较2020年同比增长127%。预计未来随着供暖领域煤改气进程的不断深入,叠加双碳目标下压减燃煤发电的刚性要求,未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或进一步上升。预期2022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延续增长趋势,达3,958亿立方米。同期我国天然气产量从2017年的1,4804亿立方米增至2021年的2,0758亿立方,比上年增长78%,预计2022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达2,1865亿立方米。由于中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导致煤炭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主要能源消费来源,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568%,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84%。

4、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由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巨大,天然气在能源结构占比提升必将带来流量仪表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燃气普及率不断提升,从2002年到2020年我国城市燃气的普及率从67%增长到98%,几乎实现城市燃气的全覆盖。居民生活燃气主要有管道输送和瓶装供给方式。管道输送方式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它是由城市燃气行业将燃气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居民家中使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的天然气供气总量由2016年的1,1717亿立方米增至

5、2020年的1,5637亿立方米,天然气管道长度由2016年的55万公里增至2020年的85万公里。持续大规模新建天然气管道将令对天然气流量计的需求持续增加。天然气管道长度目前是流量计业务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以居民生活消费和工业用气为主,从消费结构看,工业燃料和城镇燃气用气占比基本持平,均在37-38%,发电用气占比16%,化工用气占比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389%。工商业生产方面,随着天然气在发电、宾馆酒店、冷热电三联供、燃气热泵等领域广泛使用,工商业燃气消费必将大幅提升,带动工商业流量仪表需求的增长。

6、二、 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意义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源头,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国防建设、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防设施、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业装备中,传感器、智能化仪器仪表及其所构成的测控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和装备核心,直接影响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三、 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总体目标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整体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产业形态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涉及国防和重点产业安全、重大工程所需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实现自主制造和自主可控,高端产品和服务市

7、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以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重点,着重于全产业链的系统推进;解决行业主干产品智能化、网络化、可靠性、安全性等关键问题;完成一批高精度仪表和新型传感器的自主设计、开发及产业化;重点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物联网、环保和食品安全、文物保护和传承等领域需求;建立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行业自主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强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产业化应用四大工程。面

8、向重点行业和领域应用,大幅提升主干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开发急需的高端产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前沿技术并实现产业化,通过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实现本计划的各项目标。年度行动计划、支持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以指南和实施方案等形式发布。四、 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保障措施坚持顶层设计与产业规划相结合,成立跨部门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行动计划办公室及管理支撑体系,形成主导,市场驱动的长效工作机制。组织实施四大工程,结合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特点,在项目管理、过程监督、成果考核等方面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9、等国家科技专项(计划、基金)和重大工程,进一步加大对传感器和智能化仪器仪表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以国家重大工程的总体解决方案为核心,发挥国家科技计划在前瞻性、前沿性和战略性的引领作用,发挥标准化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在国家相关专项中统筹安排传感器和智能化仪器仪表重点项目。充分利用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优势,发挥地方发展仪器仪表产业的积极性,结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鼓励和支持拥有传感器、仪器仪表基础和优势的园区,按照产业链发展的要求,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加速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落实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

10、国科发火2008172号),对符合相关政策条件经认定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企业,可按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重点工程用户与仪器仪表企业联合攻关,共同开发,探索引导与制造商+用户相结合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广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通过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加快对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重视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特殊工种技工与技师的作用。五、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我国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2011年仪器仪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152亿元,进口

11、各类仪器仪表产品362亿美元,国内仪器仪表市场规模已经超过7000亿元。但产业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关键共性技术缺乏,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致使产业化和市场推广应用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六、 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原则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实现产业化为目标、以产品创新为主线、以共性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支撑,推动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统筹规划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注重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的衔接;整合现有资源,突出重点,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按照产业

12、链和创新链进行整体部署,着力提升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实现传感器及仪器仪表的微小型化、数字智能化、模块化和网络化,提升产品价值链;推动行业结构调整,以重点产业园区为依托,形成龙头企业与小(中)而精、精而专、专而强中小企业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强标准、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标准对产业的支撑作用;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支持采用国产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产业形态的转变和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基本满足重点产业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七、 产品升级工程在技术创新工程基础上,鼓励和支持传感器和智能化仪器仪表设计、制造、校验等产业化技术和专用装备开发,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

13、的可靠性、稳定性及一致性。在掌握中高端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设计、制造、仿真和验证技术,开发工艺技术、专用制造装备、专用测试校验设备,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制造,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针对工业过程测控、工厂自动化、物流、环境监测、产品质量检验、汽车电子、智能电网、重大设施健康监测、物联网和节能减排等应用领域和国际市场,选择量大面广的传感器和智能化仪器仪表,采用可靠性工程方法和各种新技术,通过产品改型设计、完善制造装备和工艺等方式,提升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推动自主研发产品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市场占有率。选择一批具有跨越式发展潜力的技术、

14、产品和服务,采用引进人才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研制开发新一代的集约化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现代制造服务项目,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八、 产业化应用工程支持有利于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生产效率,改造传统工业流程,促进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的行业应用示范,推动在重大装备和工程中的应用。选择工业过程测控、工厂自动化、环境监测、汽车电子、智能电网、重大设施健康监测、文物保护等典型行业,开展应用示范,构建以自主产品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按照机电仪一体化的思路,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开展应用示范,提高高端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

15、国产化水平。面向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瓶颈,进一步加快与物联网发展相关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食品药品信息追溯、社会公共医疗服务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九、 技术创新工程鼓励和支持测量、控制、智能化等前沿、共性技术研究,新一代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研发及应用验证,开展标准、检测、可靠性等行业支撑技术工作,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支持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包括新型敏感材料、器件及传感器设计和制造技术,传感器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智能传感器系统及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嵌入式软件,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系统集成技术等。围绕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的高性能、高可

16、靠、长寿命技术,低成本、低功耗、微型化技术,信息处理、融合、传输技术,能效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和专利池。十、 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工程重点支持企业开展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核心的技术改造,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创新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以及以现代制造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模式创新。鼓励和支持拥有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基础和优势的产业园区,按照产业链发展的要求,形成若干个规模超百亿的创新型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集群。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上市、技术改造等手段,培育产值超10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小(中)而精、精而专、专而强的创新型企业。推动企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建设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