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易错题大全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217264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158 大小:2.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易错题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易错题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易错题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易错题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易错题大全(1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易错题大全一、错例目录1.负数 1.1正负数的读写*1 1.2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42. 圆柱和圆锥 2.1圆柱的认识*62.2.1圆柱的表面积*82.2.2圆柱的表面积*102.2.3圆柱的表面积*122.2.4圆柱的表面积*132.2.5圆柱的表面积*152.2.6圆柱的表面积*162.2.7圆柱的表面积*172.2.8圆柱的表面积*182.3.1圆柱的体积*192.3.2圆柱的体积*202.3.3圆柱的体积*212.3.4圆柱的体积*222.4.1圆锥的体积*232.4.2圆锥的体积*242.4.3圆锥的体积*252.4.4圆锥的体积*263. 比例

2、3.1比例的基本性质*273.2.1解比例*283.2.2解比例*293.3.1成反比例的量*303.3.2成反比例的量 *333.3.3成反比例的量 *353.4.1比例尺*363.4.2比例尺*373.4.3比例尺*383.4.4比例尺*393.4.5比例尺*403.5.1用比例解决问题*413.5.2用比例解决问题*423.5.3用比例解决问题*433.5.4用比例解决问题*443.5.5用比例解决问题*453.5.6用比例解决问题*463.5.7用比例解决问题*473.5.8用比例解决问题*484. 整理和复习4.1.1数的认识*494.1.2数的认识*504.1.3数的认识*514.

3、2.1数的运算*524.2.2数的运算*534.2.3数的运算*544.2.4数的运算*564.2.5数的运算*574.2.6数的运算*584.2.7数的运算*594.2.8数的运算*604.2.9数的运算*614.2.10数的运算 *624.3.1常见的量*634.3.2常见的量*644.3.3常见的量*654.3.4常见的量*674.4.1比和比例*684.4.2比和比例*694.4.3比和比例*704.4.4比和比例*724.4.5比和比例*734.4.6比和比例*744.4.7比和比例*754.5.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764.5.2图形的认识与测量*774.5.3图形的认识与测量*79

4、4.5.4图形的认识与测量*814.5.5图形的认识与测量*834.5.6图形的认识与测量*844.5.7图形的认识与测量*854.5.8图形的认识与测量*874.5.9图形的认识与测量*904.5.10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914.5.1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944.6.1统计与可能性*964.6.2统计与可能性*994.6图形与变换*1014.7综合应用*103二、原始错例六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63错误率2385%采集者*采集学校*错题来源第一单元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目出处课堂作业本第3页第1题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负数的意义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5、教学简述此题是在学生学习了负数的意义以后的练习典型错题错题: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和-1.2 0和 -0.1和-0.01错解: -1-1.2 -0.1-0.01原因分析1、对负数概念的建构缺乏深刻地理解,没有从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建立负数的数感。2、负数这一概念是第一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比较抽象,对于抽象能力差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3、没有从真正理解负数的实际含义出发,加上容易受整数大小比较的干扰和影响,在比较负数的大小中往往会出错。 教学建议1、加强学情分析,积极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学习

6、,积极参与负数意义的建构,从而提升对负数这一数学概念本质意义的理解。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推理、估计、想象、整理中主动参与负数意义的建构,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资源链接负数的认识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24页 例1、例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

7、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提出目标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向左看(向右看)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电梯上升8层(下降8层)。(4)李大叔今天挣了500元(亏了500元)(5)知识抢答中,我得了20分(扣了20分)(6)今天温度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2、提出学习目标。二、合作探索,学生展示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1)引入实例。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神秘数学王国,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小黑板出示)。 六年(2)

8、班上学期转来3人,本学期转走2人。 放心商店,二月份盈利3000元,三月份亏损1200元。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 3千克,小华轻了 1千克。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2)学生尝试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试着写出表示方法。(3)学生展示交流 (如:+3 -2 .)2认识正、负数(1)引入正、负数。谈话:刚才,有同学在3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3人,添上“”表示转走2人(板书:3 2),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介绍:像“2”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二。“”,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

9、作用,叫“负号”。“”是正号。像“3”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3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3)。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2)试一试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强调: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4进一步认识“0”(1)看一看、读一读。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

10、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小黑板出示)。 哈尔滨: 15 3 北 京: 5 5 深 圳: 12 23 (请把负数读出来)(2)找一找、说一说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3)提升认识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讨论: “0”是正数,还是负数?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练一练。p8 16、自学负数的历史三、练习应用,拓

11、展延伸1、P4 2 p8 3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3、“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四、归纳总结 学生交流收获。六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31人错误率35.48%采集者*采集学校*错题来源第一单元负数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目出处学习与评价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负数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学简述学生已经学完第一单元全部内容。典型错题(写清错题与错解)错题:在数轴上,在的( )边。 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错解:B。(1)8比2大;(2)2在8右边;(3)负的多,在右边;(4)我没有画

12、图;(5)没看见负号;(6),所以选右边;(7)还以为在的右边,看倒了,把左边看成右边了。原因分析(可以从教师、学生、教材三个维度分析)学生似乎对于数的大小比较已经胸有成竹,他不愿意去画数轴来比较大小。凭借他多年来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想当然来比较负数的大小。在画数轴时,把写成了,因为根据正数的表示方法,学生很容易把的位置写成了。教师对于借助数轴来比较负数的大小教学内容把握不到位。教参上的定位是:关于数的大小比较,特别是两个负数的比较,这里还不是抽象的比较,只要能借助数轴来比较就可以了。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教学建议1、在教学负数定义时,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充分体会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3、。2、在数轴上标出各个数字的位置,要求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3、在教学负数大小比较时,要注重数形结合。资源链接人教论坛教学反思:许多教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学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钻研教材,其实会发现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例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1、在数轴上表示数要求的拓展。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和分数。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负整数,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建议此处教师补充要求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样便于对比发现两个数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端,渗透+1.5和1.5绝对值相等。同时,还

14、应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例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2、渗透负数加减法教材中所呈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可补充提问:在“2”位置的同学如果接着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数轴什么位置?如果是向东走1米呢?如果他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如果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又该如何运动?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解决21;2+1;4(2);3(2)等于几,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是极为有利的。例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薄书读厚负数大小比较的三种类型(正数和负数、0和负数、负数和负数)例4教材只提出一个大的问题“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些数的大小比较可以

15、分为几类?每类比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明。所以教学中,当学生明确数轴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基础上,我还挖掘了三种不同类型,一一请学生介绍比较方法,将薄书读厚。将厚书读薄无论哪种类型,比较方法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哪种比较方法,最终都可回归到“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即使有学生在比较8和6大小时是用“86,所以86”来阐述其原因,其实也与数轴相关。因为当绝对值越大时,表示离原点的距离越远,那么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也就在原点左边越远,数也就越小。所以,抓住精髓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此,我还补充了和比较大小的练习,提升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6

16、3错误率4444%采集者*采集学校*错题来源第二单元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目出处课堂作业本第4页第3题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圆柱的认识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学简述此题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的基本特征之后的联练习典型错题错题:下面两个平面图形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图,选择合适的圆作为它们的底面,请用线连一连。(单位:cm) 6.28 6.28 9.42 12.56A.直径3cm B.半径2cm C.直径2cm错解:图一选A,图二选B原因分析1、对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概念理解不清。圆柱的侧面积指的是哪一个面?底面积和侧面积有什么关联?学生不知其然。2、转化意识薄弱,对

17、公式推导过程理解有困难、不深入,学生对于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公式的由来不知其所以然。3、受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的干扰,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类比出圆柱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建议 把研究圆柱侧面积、底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探索活动,亲自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侧面积、底面积的数学概念,进而在活动中发现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的计算方法。资源链接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一、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直尺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它是什么图形? 如果绕着直尺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这是一面长方形的小旗,如果也绕着它的

18、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又是什么图形?(圆柱)今天这节课就来认识圆柱。(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二、初学探究1、整体感知圆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的?如铅笔、罐头盒、茶叶盒。如果把它们画下来是怎样的呢?(多媒体演示由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 我们所学的圆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的直圆柱。 2、研究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互相交流,有什么发现。(2)小组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观察;画剪:把两个底面分别画在纸上,然后剪下来比较;量直径:测量两个底面的直径,再通过计算,判断底面是否相同;把茶叶盒的两

19、个底面拆下来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发现圆柱体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看电脑是怎样演示的。(多媒体把上下两个圆完全重合)(4)(出示两个高低不同的圆柱)同学们请看,这两个圆柱高低不同,那么圆柱的高低和和什么有关?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叫圆柱的高。师板书:高 画在图上连接圆心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多少条?(板书:无数条)这无数条高的长度怎么样?(板书:都相等)请看电脑博士怎样演示高有无数条且都相等的。(5)拓展高。在日常生活中,硬币的高叫什么?(厚)钢管横着放高叫什么?(长)圆柱形水井的高叫什么?(深) 三、巩固新知(1)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你们想不想知道侧面展开图是什

20、么形状的?(想)请同学们拿出圆柱模型、剪刀、尺子,把圆柱的侧面剪开后再打开,观察它的形状。并完成下发的实验报告单。 (a)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形。(b)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宽等于圆柱的( )。(c)圆柱的侧面积等于( )乘( )小组展示实验结果。电脑博士演示侧面展开图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但侧面积都是底面周长乘高。 如果底面周长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办?(先求出圆柱的底面的周长) 尝试解决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5厘米,高是12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四、课堂小节 六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42错误率295%采集者*采集学校*错题来源第二单元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

21、授课题目出处课本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圆柱和圆锥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学简述本题是在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知识后的综合性运用,一方面要求学生计算表面积时要仔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加以综合考虑。典型错题 错题:一圆柱形水池,底面半径5米,高4米,沿这个水池的四周及底部抹水泥。如果每千克水泥可涂0.5平方米,共需多少千克水泥?错解:第一步底面积:3.145277.5(m2) 第二步侧面积:253.144125.6(m2) 第三步侧底面积:77.5125.6203.1(m2) 第四步共需水泥:203.10.5406.2(千克)正解:第一步底面积:522

22、5(m2)(应得78.5) 第二步侧面积:25440(m2)(应得125.6) 第三步侧底面积:2540204.1(m2) 第四步共需水泥:204.10.5408.2(千克)原因分析一方面,圆柱与圆锥知识,学生在计算中特别易出错,原因是圆周率(取3.14),计算时常是小数运算,像上面第二步算错后,导致下步错。另一方面,审题不清,审题错误,一未注意题中重点词语,二未注意单位名称。此错误学生在解简单问题时一般不会出现,而在复杂问题时才会出现。对此我曾思考过,也和学生交流过。学生只注意解题思路,而忽略了他们认为不太重要但实际却很重要的地方,一个词语或一个单位名称往往会造成最终结果的错误。对于解题步骤

23、较多的题目,学生注意力往往不易面面俱到。但作为教师,我们可把工作做得细致一些,使这种现象尽量减少。第三,也可能与学生实际生活能力缺乏有关,没有考虑到在游泳池抹水泥上面的面是没有的,只要涂一个底面加一个侧面,考虑问题欠周到。教学建议巧计算提高计算正确性【对策 1】熟记几值带圆周率算由于学生常因小数计算而错,所以我在教学中,让生熟记110并检查。遇有像几十(百)让学生在几基础上移小数点,几十(百)几的,让学生拆成加法算,学生都感觉速度加快,正确率高了,减少了许多计算错误。【对策 2】圆锥求体积除以3再算求圆锥体积要乘三分之一,学生易先算前面的数,再除以3,这样数有时较大,麻烦,不如算式中能除尽3的

24、,要先和3除完后再算,数小就简便。尝试了这样做法,感觉效果不错,使计算快而简便了。如圆锥半径6cm,高2cm,求体积。136622475.36(cm3),这里3和6先约分,再算。【对策3】结合实际增加动手实践教学中,不管求什么,都要结合生活实际用公式。圆柱圆锥知识与实际结合紧密,应用性强,应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如:观察像茶叶桶商标纸,并让学生进行贴商标纸的活动、了解用水泥抹圆柱形的水池、挖圆柱形游泳池情况;设计用绳子捆扎包装圆柱形蛋糕盒等活动,使学生在应用中理解掌握知识。资源链接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解题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教其正确审题方法。 1、培养审题习惯和能力,每节数学课,要舍得出时

25、间进行审题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既要全班审,也要个体审,并要求学生:看准确:每个字、词、句看明白;勾重点; 分清楚:弄清题目结构;联起想:联系起来思考。2、重视练习过后的反思:练后要针对典型审题问题全班处理,反思不足。3、语数结合审清题意,像语文课上品词句那样带领学生弄清题意。4、重题组的对比练习。每组题情节数据一样,从而感受审题重要性。六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2错误率41.4 %采集者*采集学校*错题来源第二单元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目出处作业本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圆柱和圆锥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学简述本题是在学生综合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后对这方面知识的

26、综合性运用,重在考察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典型错题错题:将一根长1米的圆木沿着直径劈成相等的两半,表面积增加了0.8平方米。原来这根圆木的表面积是多少?错解:0.821=0.4m s=0.43.141+3.140.422=1.7584m2正解:0.8212=0.2m s=0.43.141+3.140.222=1.5072m2原因分析学生方面:由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差异,有些学生无法想象沿着直径劈成两半或沿着横截面切成几段各自增加的表面是什么形状的,无法想象问题的具体表象而出错,其次,哪怕能够想象出增加的表面,对增加的表面与原来圆柱之间的各部分关系的理解也有很大难度。教师方面:在

27、平常的教学中,忽视学生动手操作或老师直观演示,导致学生无法想象。教学建议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的基础上,是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基本途径应当多种多样。这些途径包括:生活经验的回忆、动手操作、实物观察、想像、描述、联想、模拟、分析和推理等。1广泛观察,积累经验形成表象。如收集生活中常见圆柱形物体,摸一摸,感受圆柱形状,了解圆柱形鱼缸、油桶、通风管等物体特点。 切一刀画的截面2重视动手操作,强化亲身体验。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概念。像体积、表面积问题变化多样,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灵活解决问题。学生在空间观念及想像力方面存在着差异,想象层次

28、不同。有的学生(上面错解)基本上解决了怎么截和截成什么样。对这些学生,再次让其拿近似圆柱萝卜,黄瓜等实物切、拼圆柱交流想法。教师再通过课件进行演示,使学生真正建立切后表象,象这样建立的表象对学生解题很有帮助。如右图:3画图想像,训练画图理解特征。“几何学直观:对于抽象的东西,能够在头脑中像画画一样描绘出来并加以思考;这里抽象的东西,不仅仅指几何中抽象的东西,而是指整个数学中抽象的东西;几何直观不只是将抽象的东西画出来,还要利用画出来的画去思考”(阿提雅)。学生在解题时很难找到相应实物,这时画图是使抽象化具体的有效途径。学生看示意图再加合理想像就易形成解题思路。平时课上可让学生拿实物,想立体图,

29、并画展开图,看展开图想立体图。还可拿图形旋转想像,再出下面两组图画出以哪边为轴旋转,先想像交流后,教师再出示下图辨认、选择,以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4制作模型,帮助理解图形特征。可制圆柱圆锥,在动手中体会各部分间关系。做立体图前画展开图也是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又一种训练形式,还可拿立体图剪成展开图。六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53人错误率43.4%采集者*采集学校*错题来源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目出处作业本第7页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圆柱的表面积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学简述 这是作业本第7页中的第2题,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圆柱,掌握了求圆柱表

30、面积的计算方法。本课组织学生进行了圆柱表面积的综合性练习,练习后我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一页中练习,其中第2题有很多学生做错了。典型错题错题:将一根长1米的圆木沿着直径劈成相等的两半,表面积增加了0.8m2。原来这个圆木的表面积是多少?错解1:(0.812)23.142+(0.81)3.141=3.5168(m2)错解2:0.82+0.83.141=4.112(m2)原因分析1错解1的错因在于学生将沿着直径劈成相等的两半,增加了2个长方形面,理解成只增加了1个面,所以0.81=0.8m当作了底面直径来求表面积。实际上底面直径应该是0.821=0.4m。2错解2可以看出学生对此题理解上有很大的困难,头

31、脑里没有“将一根长1米的圆木沿着直径劈成相等的两半,表面积增加了0.8m2”的空间观念。综述上面两种错解,都可看出学生缺乏相应的空间观念。教学建议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空间观念。采取实物、课件或画图的剖切演示,帮助学生明白这个圆柱是如何切开的,增加了几个面,增加的面的形状是怎样的,这个面的长是几,宽是几等。2教给学生思考方法画图。授之鱼,更要授之以渔,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和强调学生,对于这些空间图形的问题,需要先画一画来帮助理解,画图是一种解决图形问题的重要方法。资源链接1填空:把一个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2选择:把一个直径为4厘米,高

32、为5厘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算式是( )A、3.14452 B、45 C、4523解决问题:(1)一根长2米,底面积半径是4厘米的圆柱形木段,把它据成同样长的4根圆柱形的木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2)把两个底面直径都是4厘米,长都是3分米的圆柱形钢材焊接成一个大的圆柱形钢材,焊接撑的圆柱形刚才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小圆柱形钢材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多少?(3)把3个高相等、底面半径都是10厘米的圆柱形盒子叠放在一起。拿走1个盒子,表面积就要减少314平方厘米。每个盒子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六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52错误率8846%采集者*采

33、集学校*错题来源第二单元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目出处课堂作业本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圆柱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学简述学生已经认识圆柱,知道圆柱的表面积就是两个底面加上一个侧面。知道底面与侧面的求法。但在练习过程中只是最简单的直接告知所需的条件,求圆柱的表面积。典型错题(写清错题与错解)错题:将一根长1米的圆木沿着直径劈成相等的两半,表面积增加了0.8平方米。原来这根圆木的表面积是多少?错解:计算错误 9人还有26人不知所措。无从下手。D: 0.81=0.8mr22+Dh=3.14()22+3.140.81 11人原因分析:这一单元计算比较烦,学生的计算能

34、力普遍不高,乘错加错常有。将一根长1米的圆木沿着直径劈成相等的两半,表面积增加了0.8平方米。沿着直径劈成相等的两半。学生在头脑中不能呈现这种劈法的表象。劈了以后倒底成啥样不知道。因此无从下手。第三种错误的学生虽然知道怎么劈,但表面积增加了0.8平方米。增加了几个面的面积学生没有搞清楚,直观地认为增加了一个面。教学建议在求表面积体积的过程中适及的计算很多都是3.14乘一个数。让学生记忆2至9乘3.14的值,可以大大降低计算的错误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建立表象。然后在黑板上抽象画出示意图,帮助学生由直观过渡到抽象。明确增加了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0.8平方米里有两个一样的长方形的面积。请学生找

35、找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借助图的帮助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底面直径,长就是圆柱的高。先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求出长方形的宽,也就求出了圆柱的底面直径,最后利用公式求出圆柱的表面积。资源链接圆柱表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在教学过程中多画图使学生头脑中有了清晰的表象,再解决就容易多了。1、一只圆柱形水杯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如果杯子里水面的高度是5厘米,那么杯子的内壁与水接触的面积是多少?2、(1)要将路灯座(如右图)漆上白色的油漆,要漆多少平方米?(2)街心花园有30个这样的灯座,如果油漆灯座每平方米人工费5元,一共需要人工费多少元?六年

36、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50人错误率36%采集者*采集学校*错题来源第二单元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目出处作业本P7、4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圆柱和圆锥,圆柱的表面积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学简述学生已经认识了圆柱,学会了求圆柱的表面积,此题是圆柱表面积的练习课后的作业本中出现的,课本第18页中已出现过类似组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但作业本中此题错误率仍较高。典型错题错题:一个零件由两个圆柱组成,它们的高都是5cm,底面直径分别是4cm和8cm。现在要给这个零件的表面漆上油漆,需要多少平方厘米?错解(1)3.1485+3.14(82) 22226.08cm23.1

37、445+3.14(42) 2287.92 cm2226.08+87.92=314 cm2错解(2)3.1485+3.14(82) 22226.08cm23.1445+3.14(42) 275.36 cm2226.08+75.36=301.44 cm2原因分析(1)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实物让学生动手操作、感知较少,学生缺少操作的体验,感知不够。平时应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特别对中下生应多结合实物或图形指出问题要求的部分。(2)学生牢记了求圆柱表面积的公式,但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没有进行问题的分析,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建议(1)学生小组讨论: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借助于具体的

38、实物,让学生一边口述、一边指着实物来说。(2)通过教具演示,使学生明白两个圆柱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小圆柱的两个底面积。因此,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大小圆柱的表面积的和减去小圆柱的两个底面积,也就是计算大圆柱的表面积加小圆柱的侧面积。(3)提醒学生解决此类数学问题时,要先想清楚是求哪些面,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57人错误率35%采集者*采集学校*错题来源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目出处课堂作业本第7页第5题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立体图形体积及长度单位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学简述这是学生在学习了圆柱之后,教材

39、所安排的一道综合性练习题,目的是检测和巩固学生的对圆表面积的一种实际应用。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集体反馈,在反馈中发现了的典型错误。典型错题 求右面半圆柱的表面积。(图中单位:cm)学生错解:(3.1464)2=37.68(厘米) 原因分析1、空间想象力不够。要准确解决几何问题,前提是要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是几何和代数的最大区别,也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最大障碍。学生缺少对具体几何物体的感知,不能准确理解几何图形的空间构造。2、概念不清。学生没有准确掌握表面积的概念,错误地理解半圆柱体的表面积就是原圆柱体的表面积的一半,没有想到甚至无法横截面的面积也是表面积的一部分,归根结底,对表面积

40、的概念没有清晰地掌握。教学建议1、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切实重视,严谨细致,勾重点、会甄别、善联想,不再犯因审题错误而做错题目的低级错误。2、提高空间想象力。注重实物感知,让学生学会观察各种物体,用看、摸、比等方法,区别不同几何图形的空间构造,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轮廓。学会区别实物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熟练掌握各种立体图形的具体画法,将具体的实物信息转换成抽象的几何图形,建立起两者沟通的信息桥梁,实现有机的转换。3、熟练掌握表面积的概念。表面积就是立体图形所能触摸到的面积之和,这个概念的关键是“所能触摸到”。通过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认知表面积,从而向各种具体的表面积延

41、伸,并学会正确区别,如封闭钢管和空心钢管表面积的不同,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表面积概念。资源链接练习设计:1、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切成相同的两个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2、将一根长1米的圆木沿着直径劈成相等的两半,表面积增加了0.8平方米。原来这根圆木的表面积是多少。六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57人错误率42%采集者*采集学校*错题来源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目出处课本16页第7题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学简述这是学生在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之后,安排的一道综合性练习题,目的是检测和巩固学生的对

42、圆柱表面积公式的一种实际应用。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集体反馈,在反馈中发现了的典型错误。典型错题错题: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2米,直径1.2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错解:3.14 1.22+3.14 (1.22)2 29.7968(平方米)原因分析1、审题不细致。题目求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而不是求圆柱形的面积。2、缺少生活经验。压路机压过的路面只是圆柱的侧面积,不包括两个底。3、空间想象力不够。要准确解决几何问题,前提是要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是几何和代数的最大区别,也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最大障碍。学生缺少对具体几何物体的感知,不能准确理解几何图形的空间构造。

43、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遇到不熟悉的事物要联想它们的形状,有必要时可以查看相应的图片。2、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例如粉刷墙壁问题可以结合教室的环境让学生思考哪些地方需要粉刷?要扣除哪部分的面积等?3、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多动手实践,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立体图,用橡皮泥等创造出一个圆柱,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要求的表面积,为学生解决问题打好基础。资源链接练习设计:1、一顶厨师帽是圆柱形的,高是3分米,帽顶周长是62.8分米.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需要用多少面料?2、一个圆柱形的茶罐,底面直径和高都是10厘米,在它的侧面贴上一张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3、一台压路机的滚筒长

44、1.5米,直径是0.6米。如果这台压路机的滚筒每分钟转20圈,那么它每小时可以压路面多少平方米?六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57人错误率30%采集者*采集学校*错题来源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目出处课外作业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圆柱的特征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学简述这是学生在学习了圆柱表面积之后,安排的一道综合性练习题,目的是检测和巩固学生的对圆柱表面积公式的一种实际应用。我在批改回家作业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典型错题高明生日那天,同学们送给他一个大蛋糕,蛋糕盒是圆柱形,服务员阿姨说要配上十字形的丝带才漂亮,你知道买多长的丝带才合适?(蝴

45、蝶结需要20厘米)学生错解:20厘米=2分米 32422=16(分米)原因分析1、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只算了看见的丝带长度(两条直径+两条高+蝴蝶结长度),没有想象隐藏部分丝带的具体分布,看不见的就不算。2、缺少生活经验,不善于观察生活的细节,缺少生活实践的积累,目前孩子是家中的宝贝,这点显得尤为突出。教学建议1、广泛观察,积累经验形成表象。如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摸一摸,感受圆柱形形状,了解圆柱形鱼缸、油桶、通风管等物体的特点。2、画图想象,训练画图理解特征。学生在解题时很难找到相应的实物,这时画图是使抽象化具体的途径。资源链接练习设计:1、给一个棱长10厘米正方体纸盒系上十字形礼品带,

46、至少需要礼品带多少厘米?(打结处为20厘米)2、一种长方体的礼品盒(长0.6米,宽0.6米,高0.25米),如果用包装带把它捆扎起来,打结处的包装带长0.2米,一共要多少米的包装带?.六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53错误率56%采集者*采集学校*错题来源第二单元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目出处易错题检测卷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圆柱的体积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学简述练习此题时学生已经学完了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熟练地掌握了圆柱体积的基本计算方法,对截面后面积如果增加这样的知识点也有所了解。典型错题错题:一根圆柱形木料,长1.5米,把它沿底面直径平均锯成两部分后,表

47、面积增加了600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错解1: 4.71立方厘米 错解2:1884立方厘米 错解3:18.84立方厘米 错解4:45000立方厘米原因分析1错解1和3中都可以看出学生在审题时没有注意到米、平方厘米和立方厘米之里的单位区别。像错解1中虽然前面计算底面积是注意了1.5米化成150厘米,而在最后计算体积时又去乘1.5米了。2错解2中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增加的面积是两个截面的面积之和,所以应该把600平方厘米先除以2,然后再来计算直径。3.出现错解4的主要原因是一个圆柱的截面怎么个截法学生没有很好理解,误分析为题目中是以平行于底面的横截面。教学建议1.帮助学生理解截面

48、的不同截法和不同截法后增加的面积是怎么样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实物给学生演示沿底面直径平均锯成两部分和平行于底面平均锯成两部分的两种情况。然后分析理解第一种截面积是长方形,可以用底面直径乘高计算,而第二种截面是圆,大小和底面积是一样的。2.加强通过分割增加表面积和合并减少表面积这样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分割或合并中这表面积怎么个增加或减少的。3加强学生审题的引导,特别在审题时注意的单位之间的变化。资源链接1两个底面直径和高分别为2分米的同样圆柱体,分别沿底面直径平均锯成两部分和平行于底面平均锯成两部分,问那一种分割后增加的表面积多?多少?六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51错误率39.2%采集

49、者*采集学校*错题来源第二单元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目出处配套作业本P-9 习题3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圆柱的体积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学简述这是学生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后,在配套作业本中安排的一道练习题。学生此前已经会解决基本的关于圆柱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典型错题错题:一根圆钢长1.2米,现将它锯成每段长0.6米的两小段。表面积增加了12.56平方厘米。求原来这根圆钢的体积。 错解: (1) 12.561.2 (2)12.5621.2 (3)12.5623.14=2(厘米) 3.142120原因分析首先,不理解题中“表面积增加12.56平方厘米”这

50、一信息所包含的具体含义,它需要借助植树问题的经验,截成两小段,即需截1次增加了两个横截面的意思,那么每个横截面的面积就是12.562=6.28平方厘米。其次,对题中单位没有统一的问题关注不够,只注重方法的运用,而忽视了细节的把握。第三,思维定势造成了墨守成规的错误,在求出横截面面积的情况下,再迂回去求横截面的面积,令人费解。教学建议1、要强化和巩固横截段数与增加的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突破这类问题中求出横截面面积的方法。2、注意全面审题习惯和意识的培养,使之上升为解题能力。资源链接 一根方木,长2米,横截面是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将它横截成同样的四段。它的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每段方木的体积是多少? 六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51错误率23.5%采集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