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收藏

编号:19548759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9.5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3-03-17
20
积分
关 键 词:
目前我国 内部 审计 存在 问题 对策
资源描述:
目 录 摘要…………………………………………………………1 Abstract………………………………………………………………2 引言……………………………………………………………4 1 内部审计的定义、职能及作用………………………………5 1.1内部审计的定义…………………………………………….5 1.2内部审计的职能…………………………………………..6 1.3内部审计的作用…………………………………………..8 2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10 2.1对内部审计的性质认定模糊……………………………11 2.2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狭窄………………………………12 2.3内部审计缺乏客观性与独立性…………………………13 2.4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14 3针对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14 3.1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与定位……………………………15 3.2拓展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16 3.3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及作用……………………………18 3.4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19 3.5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22 3.6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法……23 3.7内部审计要进行职业化管理…………………………24 结论………………………………………………………26 致谢………………………………………………………27 参考文献……………………………………………………28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以及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内部审计制度、法规逐步改进、充实、提高的情况下,内部审计逐渐暴露出的问题,并就其提出解决策略。 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主要介绍了内部审计的定义,即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的职能,即监督、管理控制、评价鉴证、服务四项;内部审计的作用,包括制约、防护、鉴证、促进及建设性作用。 在使读者基本了解内部审计之后,引出了当今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即内部审计的性质不明确;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狭窄;内部审计缺乏客观性与独立性以及内部审计人员水平有待提高。针对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分别从内部审计的定位、工作内容、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的拓展、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方法的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及内部审计的职业化管理七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内部审计 管理审计 内部控制 Abstract Basic theories that this text has explained the inside auditing mainly, and develop fast in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inside audit system, regulation improve, substantiate, improving progressively, inside is it expose question that produce gradually to audit, and put forward the tactics of solving on it. Basic theories that inside audit introduce definition that inside audit mainly, namely it refers to organizing a kind of inside supervision with objective independence and appraisal activity that the inside is audited, through check and appraise it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what inside control getting proper, legitimacy and validity promote organiz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Function that inside audit, namely supervise, management control, appraising discerning, 4 services; Function that inside audit, including restrain from , protect , discern , promote and constructive function . After making readers understand basically that inside is audited, have drawn and nowadays audited the existing problem inside our country; Namely the nature that the inside audits is indeterminate; The working content that the inside audits is narrow; Inside is it lack objectivity, independent character and inside auditor competence is it raise to remain to audit. Have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to the question that audit existence inside our country. Localization audited from the inside separately, working content, expansion of function and function that the inside audits, establishment of the inside audit agency, inside audit renewal, and insid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ism that inside audit of auditor of method manage seven expound the fact. Keyword: Internal Audit Management Audit Internal Control 引 言 早在19世纪的英国,内部审计就已经诞生,随着二战后资本主义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内部经济管理,使内部审计得到迅速发展。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内部审计是在政府审计的羽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85年8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要求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组织应当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在各级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内部审计蓬勃发展。当时的内部审计是强制性建立的,是国家审计的有利补充,是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是侧重于包括揭露错误和舞弊行为在内的财务会计事项的审计。在当时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辅助力量发挥了巨大作用。 随着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内部审计已经由财务审计逐步扩展为包括财务事项和非财务事项在内的业务审计,内部审计除了具有传统的防弊功能外,更具有积极的兴利功能。在此阶段,我国的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逐渐加强,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出来,寻求解决之道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对企业发展的作用,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我国审计署和内部审计协会制定了一些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准则。有的企业也纷纷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并积极探索内部审计机构的最佳模式,使内部审计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为了使读者能够充分的了解内部审计,先就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介绍。 1内部审计的定义、职能及作用 1.1内部审计的定义 借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03年6月1日起实施)中对内部审计所作出的定义,即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该定义与传统的内部审计定义不同。传统的内部审计定义是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或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带有较强的政府审计色彩,不适合现代内部审计实务。《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的定义阐述了内部审计需要财务审计,更需要考虑管理审计,因此,内部审计职能不仅要考虑传统的监督职能,更要强调通过评价而促进经营管理活动效率的提高;同时它从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两方面来概括内部审计的对象是充分、适当的,这也使内部审计呈现出有别于民间审计及政府审计的特点。 1.2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的职能是指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客观具有的功能。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监督、管理控制、评价鉴证、服务等四项职能。 监督职能。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机构监察和督促本企业内部各种经济活动在正常轨道上运行。通过对企业财务收支、经济效益、财经纪律等方面的审查,监督其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及有效性,是否全面履行经济责任等情况。 管理控制职能。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审计活动,对企业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等各部门进行彻底的检查、取证、分析和评价,客观公正的作出结论,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领导进行科学的决策,强化内部控制,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内部的一个重要的具有管理和参谋性质的职能部门。 评价鉴证职能。内部审计的评价是内部审计人员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经营活动及其绩效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评价是在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作出的。评价过程的实质是针对审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评议,从而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的过程。评价是内部审计的核心职能。鉴证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及其经济活动的鉴证和证明,据以作出审计结论。内部审计部门接受政府审计局的委托或企业高层的指令,对企业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鉴证,反映和说明某一经济活动事实或某一方面经济资料是否真实、正确、合理和有效。 服务职能。服务职能是通过对被审查活动的分析和评价,向被审计单位提供改进工作的建议和咨询服务,帮助其有效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质量的功能。企业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有两层含义:一是要为本企业服务,对最高层负责,完成其指派的任务;二是为国家审计机关及企业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服务,完成他们交办的工作。 随着WTO的加入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内部审计的职能正在逐步完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正被人们认识。 1.3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外在表现。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内部审计部门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在实现审计目标过程中(或之后)产生的客观效果。它包括制约、防护、鉴证、促进及建设性作用。 制约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经营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揭示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内部审计能够披露经济活动资料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理合法的反映事实,纠正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事实上不少单位的信息资料不仅存在错误,而且存在着具有造假性质的“账外账”和“两本账”及私设小金库现象,因此,有必要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查错防弊,提高会计和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防护作用。内部审计工作在执行监督职能中,对深化改革,降本增效起到了保证、保障、维护作用。(1)为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有力保证。 为了适应WTO环境下的新形势,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内部审计人员有必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内控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审计,风险审计及计算机审计,揭示并建议改正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2)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内部审计人员应重视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资产状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随地开展内部审计督查,提出有效措施,经济有效的使用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3)降本增效,维护财经纪律。有效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维护财经纪律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出发点。 鉴证作用。开展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实行领导班子在任定期审计,有助于监督企业领导依法办事,遏制腐败,促进企业廉政建设,为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考察提拔干部提供依据。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评价企业领导在任期间生产经营情况、遵守财经纪律情况、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肯定成绩,纠正不足,有利于人事制度改革和企业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促进作用。(1)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发现影响财务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进一步挖潜降耗,增加收入。(2)促进经济责任制的完善和履行。通过经济责任制审计,发现制度本身的缺陷,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解决履行情况和责任归属不清的问题。 建设性作用。建设性作用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检查和评价,针对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见和方案,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1)审查评价企业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披露薄弱环节,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漏洞。(2)审查评价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寻找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消除不利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在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维护财经纪律方面,在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及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内部审计已由财务审计逐步扩展为包括财务事项和非财务事项在内的业务审计,内部审计除了具有传统的防弊功能外,更具有积极的兴利功能。但是,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缺陷。加入WTO以后,内部审计获得了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因此,我国的内部审计需要适时地加以改进和完善,更需要谋求更大、更快、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从审计组织体系上看,我国目前也已形成由政府审计(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及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构成的审计监督评价体系。三种审计鼎足而立、并驾齐驱,各有侧重、时有协同。在过往的各个历史时期,它们基本上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其制约与促进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日益进步及企业组织的发展变化,现有的各种审计及其构成的审计组织体系日益暴露出不少的缺陷和弊端。就企业的内部审计而言,目前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在于: 2.1对内部审计的性质认定模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管理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管理方式变革,基于加强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也是内部审计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1983年我国全面恢复审计工作以后,为了尽快完善审计组织体系,补充国家审计力量,提出了加快建立与发展内部审计工作的任务,但忽视了必备的一些条件,出现了一定的盲目性。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始于1985年,但当时的企业尚未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更未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独立法人实体与市场竞争主体,在企业内部也没有真正产生加强经营管理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客观需要。因此,此背景下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实际上是一种行政命令的产物,进而形成了片面强调外向性服务及作为国家审计基础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实际上导致了人们对内部审计在性质认定上的模糊,从而不利于甚至阻碍着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当时,不少企业及其管理当局对之很不理解甚至有抵制情绪,至今在有些企业,内部审计仍然难以融入其整体经营管理之中,其结果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正常开展,更谈不上履行其监督评价职能及开展保证咨询活动,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内向性服务的作用。这样,不仅不利于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而且使之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2.2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狭窄 在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之初,多数企业的领导人员对内部审计及其独立性本质特征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审计就是查帐,并将内部审计机构置于财会部门之内,不仅使内部审计无力监督财会部门,而且受其地位和权限的限制,也很难监督其他部门,做出的审计结论往往有失客观公正。后来,情况虽有所变化,但总体上没有根本性的改进。直至现阶段,我国仍有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仅局限于企业财务会计方面(审查),很少触及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从而使内部审计多属财务性质,归属于财务部门领导。尽管政府机构及有关部门的指导精神要求或建议将财会部门与审计机构分立,但有些企业采取“一套班子”的做法,应付监督检查时才可能分为两个机构,平时却将它们合二为一,这就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实际上变成了财务会计的自审过程,其客观性与公正性自然可想而知! 2.3内部审计缺乏客观性与独立性 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监督区别于会计监督、财政监督等其他经济监督而独具的本质特征,是审计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必备的内在条件。无论是外部审计还是内部审计,都具有独立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既表现在其机构的隶属关系上,又表现在其职权的授予行使上,还表现在审计的客观性上。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是使内部审计具有客观性、权威性及公正性的必要条件。从我国的形状来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大多设置于管理层之下,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为管理经营者服务,但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强。在实际工作中,现有的机构设置使内部审计一般不对同处一级的总公司财务部门及其他经营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价,只审计二级企业,即便对总公司财务部门进行审计,通常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也就很难谈及其客观性了。 2.4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的内部审计大多是事中、事后的“查错防弊”,而事实上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有效的事前审计,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相关的信息、技术等支持和服务,以便管理当局及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当然,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与水平,但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中不少人仅熟悉甚至不懂财务会计业务,有相当一些人员不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不了解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难以提高或保持其专业胜任能力。这样的审计人员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冲击,对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要求日益迫切。不仅如此,内部审计在有些单位的地位不高也使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与热情,他们往往被误解或在不顺心状态抑或不适宜环境下工作,感觉到开展审计工作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困难。显然,这不利于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继续学习与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 3针对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鉴于我国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无论其定性定位、体制机制或方法方式等,都无法进一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与经济监督评价的需要。内部审计与入世以来新要求的差距日益扩大,其局限性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则更加明显,因而急需对内部审计加以改进和完善,并谋求全方位、宽领域、高质量的发展,其主要方略是: 3.1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与定位 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企业的目标是企业的各个部门努力的方向,而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组成要素则是为实现或达成该目标所必需的条件。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并能够随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与客观评价。内部审计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主要力量。不仅如此,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各种风险增多、公司治理加强及内部组织重整,内部审计工作还应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审查、评价及促进作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其制定并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及《职责说明》(2001年)中认定:“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是目前较为权威的关于内部审计的界定,也是未来内部审计职业发展的方向。 3.2拓展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从单纯的“查错防弊”向促进提高单位管理水平转变。内部审计工作要扩大自己的工作范围,不局限于财务领域的审计,要向业务经营领域和管理领域拓展。拓展的工作内容有:第一,开展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运营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内部审计应该审计并评价业务经营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为改进控制服务;第二,开展对专项业务活动的审计。评价其对企业决策和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价其活动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是否做到了节约高效。第三,开展管理(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是将工作领域扩展到事前,并深入到生产、技术及经营的主要环节,对管理经营活动评价其管理职能的发挥情况,和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开展管理审计可以更好的促使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传统的内部审计基本上是以传统审计为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查账”,这种审计方式的局限性显而易见,一些侵犯国有资产的行为以及管理中的差错、漏洞单从账面上是难以反映的。管理审计则弥补了这些不足,管理审计以财务审计为基础,通过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可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从而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出建议,指明方向,以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并以此提高企业管理层次;它通过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并以此为依据考核奖罚企业经营者;通过对企业经营政策和经营活动的审计监控,使之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相一致。通过审计,查找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堵塞漏洞,降低成本,加强经营管理。第四,对各责任中心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如对各成本中心的成本支出进行评价,对各利润中心利润的实现情况进行考核等。第五,开展各种经济责任审计、任期目标审计或离任审计等,监督企业内部各单位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不断扩展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将工作重点放在促进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也是一种国际趋势。例如美国爱迪生电力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下设四个职能分部,除财务审计分部外,还有业务经营审计分部、计算机工程及建筑审计分部、系统审计分部。在80名审计人员中,从事财务审计的只占22人,其余的人员全部从事非财务领域的内部审计工作。在英国公共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中,有88%的内部审计机构开展了对管理和业务经营系统的审计,他们对单位管理控制系统审计的关注程度,超出了对财务领域的关注程度。在企业中内部审计的这一趋势就更加明显了。 3.3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及作用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大多精力投放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及监督上,审计的主要职能就是“查错防弊”,而不是对企业管理做出分析、评估和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帐簿、凭证及相关资料。例如,在对投资项目的审计中,往往仅审核投资协议是否完整,企业是否根据投资比例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收益按照权益法或成本法进行了正确的核算,至于是否应该投资,投资回报率是否合理,合作对象是否合适,是否有更好或替代的选择方案等,一般不去深入分析。事实上,企业发生的错误与舞弊等问题大多存在于这些过程中。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帐面资料的错误弊端会越来越少,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也应从审查和监督向评估与咨询方面拓展。内部审计也不会只局限于财务领域,它将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定位应从以监督为主的角色转变向以评估与监督并重的角色转变,突出内部审计“内向性服务”的特点,开拓内部审计更加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3.4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为了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应该探索多种形式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方式。要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企业改制的同时,设置适合企业管理特征的内部审计机构。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是在财务部门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受财务经理领导。第二是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监事会,受监事领导。第三是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总经理(总裁),受总经理(总裁)领导。第四是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受董事会领导。第五是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审计委员会,受审计委员会领导。从这几种组织形式可以看出,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要考虑:是否与其他职能机构的设置相适应,要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是否与管理要求相适应,信息沟通渠道上能及时向管理当局汇报审计结果、提出审计建议,审计项目选择上能体现管理当局的要求;是否有相应的职权和资源等。 根据以上需要考虑的内容,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第一层次:在一级公司(即集团公司,如青岛海尔集团)董事会下设立受直接领导的审计委员会,作为一级公司内部审计最高领导机构。内部审计委员会的成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公司董事,另一部分来自公司以外的资深专业人士,他们在内审委员会中占大多数,内审委员会主席由公司以外的资深专业人士担任。内审部门负责人直接向内审委员会汇报工作,不受其他部门干涉。这样既有利于内审部门开展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工作时与其他部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公司经理层对内审工作的支持。第二层次:在二级公司(即核心层企业,如XX总公司)设立总经理(或总裁)直接领导下的审计部(室),二级公司的审计部(室)在一级公司资金或控股的企业内部开展审计工作,对审计委员会报告。第三层次:在三级公司(即紧密层公司,如XX公司)设立总经理(或总裁)直接领导下的审计科(室),对三级公司进行审计,对二级公司的审计部(室)报告,如有重大审计事项,则向审计委员会直接报告。第四层次:当一级公司所属二级公司和三级公司数目不多,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审计部门可直接对二级公司、三级公司进行审计。但当二级公司、三级公司数目太多、跨度太大时,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审计部门由于精力有限,以及不能深入的了解二级公司或三级公司,这时就可以设置总经理(总裁)领导制。 第一、二、三层次,满足了财产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评价了各该层次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要求。第四层次既满足了受托经济责任,又根据实际情况更加灵活地发挥了内部审计的作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提高了审计质量,同时也适应我国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现代企业的情况。在这种模式中,首先提高了内部审计的地位,增强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避免一人既领导财会工作,又领导审计工作(如总会计师领导审计);同时也避免了一人领导某项业务活动,又领导对这项业务活动的审计(如基建工作与基建决算审计),保障了审计的独立性。其次体现了内部审计机构的按需设置。企业内部机构的臃肿和低效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一个企业应不应该设置内审机构,要看是否有进行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内部审计工作量大小两个方面。有无开展内部审计的必要性,要看一个单位和管理者是否能亲自监督检查全部需要监督检查的活动,如果有这种能力,也就没有必要去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否则,就应该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派专职人员从事监督检查工作。决定是否设置内审机构还要看内部审计工作的量,如果虽有开展内部审计的必要,但是工作量有限,也可采用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方式,而不必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 3.5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竞争的更加激烈,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精通财务会计,还需要适当了解其他业务领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以便更好地实施审计并为企业管理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很高的道德修养。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诚实、正直的人品。(2)丰富的知识。这种知识既包括理论方面的知识,比如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税务等,也包括实践知识。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业务活动等实践经验。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由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实践经历的人组成,形成团队,发扬团队精神。此外,在知识内容上,现代内部审计更应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了解业务活动内容、程序和方法,积极开展专业审计。(3)很强的相关技能。这些技能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价、控制,信息技术的运用,与他人的沟通和信息交流,判断分析、总结报告以及多种语言的应用技能。(4)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现代企业本身就应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其成员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术,并在实践中,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自觉学习,不断开创内部审计的新领域,深化内部审计的范围,通过内部审计自身的工作,提高其权威性。(5)熟悉法律、法规制度。因为审计总是要进行监督。监督就要有标准,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各种新的法律、新的准则和规范都会不断出现,原有的制度、法律、法规也会不断修改。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学习有关制度、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为标准。只有熟悉这些标准,才能有效的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进行监督评价,从而实现其目标。 3.6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法 既要对企业单位的重大经营决策、重点投资项目及占用资金数额较大的主营业务实行事前审计,又要监督和评价有关项目、预算及合同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及时反馈信息并防止失误。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将不局限于事后监督,还应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例如,企业的生产计划、销售计划、投资计划及费用预算等均应做到事前审核、事中控制。经验丰富的内部审计人员,应能及时发现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直接采取或促成有关部门采取有效举措把企业的整体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企业中应用水平的提高,开展实时审计及事中审计已成为可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内部审计,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对企业资金、各种资产进行密切跟踪;改变目前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审计方式,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在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审计监督与评价的能力;逐步实现审计过程的三个转变,即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事前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非现场审计相结合。当然,在审计的技术方法上也将由以手工操作和检查账目为主向以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为主的方向转变。通过全过程的审查、监督与评价,找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完善内部控制,强化经营管理,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7内部审计要进行职业化管理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特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既区别于外部审计,也不同于单位内部的管理咨询活动,它已成为一种公认的为管理服务的职业。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内部审计的职业组织,而且还建立了全球性内部审计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为了促进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提高内部审计的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我国也建立了内部审计协会,制定了内部审计职业准则。国家审计署于2003年3月4日以第四号令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于2003年4月12日印发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十个具体准则,以此来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保证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同时有了内部审计准则,也便于别人了解内部审计工作,增加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可信性。但是,从内部审计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角度分析,这些规定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尚需在实践中紧密结合未来发展变化情况,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或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对之不断加以总结改进、充实、提高,以制定出较为健全有效的我国内部审计规范体系,最终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职业化及国际化。 总之,企业内部审计依附于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的增多,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动力。内部审计只有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针对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深入的探索研究内部审计,寻求解决之道,才能使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结 论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独立的监督和服务机构,凭借其在企业中具有审计知情权的独特地位,对企业经济活动监控分析、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检测评价,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促进者,在企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这种形势下,要求企业提高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地位,便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今天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大调整和大改组时期,企业的机遇和风险同在。内部审计工作应从提高经济效益着眼,围绕领导关心的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和专项审计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领导全面管理及经营决策提供服务。 在以高科技、电子商务、网络为特征的明天,我国内部审计将发生更大为重大的变革,扩展为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及组织价值增值于一体的管理审计即通过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管理过程的有效性,从而提升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管理服务。 致 谢 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为了使我能够把论文逐步改进,他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在此,我对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 同时,论文答辩组的老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够抽出时间来听我的论文答辩而表示谢意。 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使我学会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并且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历练。在此,我要对我的实习单位表示感谢。 在这几年中,很多的老师,特别是**学院的老师和同学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关怀和爱护。在这里,我对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时,更加的感谢**大学对我的培养。是大学使我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我认为,在**大学的这几年学习生活,将对我以后的生活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再次的感谢您,我的母校—**大学。我为是您的孩子而感到骄傲、自豪。 参 考 文 献 1.秦永、张宇宁,谈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内部审计,2002(7),P20-22 2.王兴如、王会今,21世纪审计人员素质要求与现代审计教育,江淮论坛,2001(1),P12-13 3.胡玲华,我国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陕西审计,2003(1),P11-12 4.魏建华,如何把握内部审计的职能特点,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03(VOL19)(3),P26-28 5.钱薇,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趋势,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3),P21-22 6.张琦,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浅议,内蒙古财会,2001 (4),P24-25 7.熊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江宁政治学院学报,2003(3),P12-14 8.王光远,关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制订的若干问题,财务会计导刊,2004(1),P25-26 9.王荔钦,德国内部审计模式新发展,四川会计,2003(8),P13-15 10.崔绣梅,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机构体系,中国审计, 2003(4),P55-56 11.任岳江,论目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P13-15 12.郭胜利,内部审计概念的发展,财会通讯,2004(3),P44-45 13.蒋艳辉,现代内部审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P75-85 2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1954875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