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分析研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9010498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开题报告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分析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分析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分析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分析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分析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选题报告题目:对企业绩效评价问题的探讨目 录1文献综述11.1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11.2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22选题背景及开展研究的意义42.1选题背景42.2选题研究的意义及预期目标43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63.1研究方法63.2研究内容64 进度安排7参 考 文 献8指导教师意见91文献综述1.1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伯曼和摩托瓦德罗(Borman & Motowidlo,1993)认为关系绩效是评价的主要部分。它是指“关系绩效和任务绩效融为一体的二维模式”,强调人际技能和与他人制造良好的工作关系以及帮助他人有效地完成作业的动机,包括自发的行为、组织公民性、亲社会行为、献身组织精神或与特定作业无关

2、的绩效行为。拉克(Druker,1954)在管理实践中提出的目标管理法,是指组织依据面临的形式,制定出一段时期内的总目标,再进行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员工,并把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对部门和员工的评价依据。 黎波坝(Libby,1995)的审计绩效评价法。一个绩效好的审计判断要同时满足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两方面的要求。由于知识被其他三个因素及经验决定,因而绩效与四个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知识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知识=g(能力,经验,激励,环境)。由此建立了知识与绩效及其它影响因素的审计评价模型。 托哈的FOM(Family of measures)绩效评价方法。FOM评价

3、体系由五组评价指标组成,分别是企业的盈利能力、生产率、外部质量(顾客)、内部质量(效率、损耗)和其他质量(创新、安全、组织文化),托哈强调组织层次的评价指标的集成,企业中每个职能部门的指标均分为两类:该部门自身特有的评价指标,集成为下一层次上的一个相关指标。该评价法不仅弥补了杜邦和EVA方法片面强调财务评价的缺点,同时也克服了Sind &Tuttle模型未将企业战略绩效分层细化的不足。 卡普兰和诺顿(Kaplan & Norton,1996)的平衡积分卡绩效评价法。其重点在于管理者对企业整体绩效进行评价。平衡记分卡法认为:以企业的战略和远景目标为核心,把企业的长远目标具体化为企业的行动策略,即

4、寻找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财务、顾客、内部运作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业绩衡量指标体系。平衡记分卡法将影响企业绩效的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等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从多个角度为企业提供信息,综合反映企业的绩效。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先驱者亚历山大沃尔在其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并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联结起来,据以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纳德森布朗于1960年设计了杜邦分析体系投资报酬率(ROI)指标,用来评价综合性企业的多种经营、市场组织以及投资选择的问题,为企业整体及其各部门的经营业绩提供了评价依据。1.2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王化成、

5、刘俊勇回顾了业绩评价的历史演进,从早期的业绩评价、财务评价, 到目前的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 将业绩评价划分为三种模式, 即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和平衡模式。 通过对三种模式的比较, 认为中国企业更应倾向于选择平衡模式。 周玮提出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商业银行的特点设定了风险调整收益法。施家芳、张媛在2004年提出了一种新的供应链业绩评价方法平衡供应链计分法,该方法将供应链与平衡计分卡结合起来,包含了客户导向角度、供应链内部运作角度、信息技术角度、供应商关系角度、未来发展角度及财务价值角度等方面,并创新性的将供应商这一重要方面引进平衡计分卡,使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贯穿于供应商、

6、企业内部经营、客户的价值链。王光映在2005年建立起模糊综合业绩评价模型,并在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基础上补充了其他利益相关者这一重要方面。该模型考虑了非财务因素的影响,兼顾了顾客、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短期和长期业绩评价结果相一致。曾照英、刘云将平衡计分卡与作业成本法结合起来,既保留了平衡计分卡的优点,又致力于将平衡计分卡的目标分解到更低的组织层面,有利于将企业业绩评价与经理人员的薪酬激励制度联系起来。2005年,白明将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相结合,建立ABC&EVA系统,并提出该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技术要点。同年,王汝芳、杜勇宏从理论角度对经济增加值与利润概念的关系及差异进行了探讨,

7、并引入了一个新概念一一优化经济增加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的资本资产价值评估模型,提出了市场价值和个性价值的概念,从而揭示了资本运营创造价值的本质2006年,潘飞把经济增加值引入作业成本法,阐述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结合使用及整合步骤,并通过对整合系统与传统成本法各自提供的成本信息的比较,论证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结合使用是一个更有效的战略决策方法。2选题背景及开展研究的意义2.1选题背景企业作为一个为实现一定经济目标而存在的经济实体,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和相关利益者的需求,都必须对企业的绩效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评价,这就需要一套能够快速、全面地评价企业绩效的评价系统。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包括,衡

8、量其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组织内部各部门、团队、个人对组织的贡献程度;判断组织各项活动对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政府,可以更好地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更好地对企业实行分类指导,扶持并抓好一批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从而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社会公众,作出更好的个人消费和投资流向的具体决策。银行,为了决定自己信贷的规模、结构、策略和具体领域或单位、项目。投资者,为了决定资本的流向。企业绩效评价是经济体系中的核心问题,是当今世界企业界和会计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无论是系统正式抑或临时非正式的,企业绩效评价活动一直都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

9、程度的加深,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和顾客需求的动态多变,原有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方法、手段乃至评价哲学日益受到挑战,正如厄科勒司(Robert G.Eeeles,1991)断言的那样,在未来的五年内,每个公司都须重新设计如何度量其经营业绩。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设计一套企业绩效评价系统,通过对企业全面的、有针对性的评价,使企业能不断地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并据此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也使得其他的社会主体能作出更好的决策,这已成为理论界探讨、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2.2选题研究的意义及预期目标企业业绩评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代企业通过企业经营业绩

10、的评价与考量,完成了对于企业实物生产环节的有效监管和控制,以帮助企业求的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然而,我国的绩效评价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应用和研究都存在着种种问题,使得绩效评价不能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因此,本文在梳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不仅完善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同时也丰富了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文预期目标:第一、通过文献的阅读进一步了解和梳理企业绩效管理相关知识。第二、通过研究进一步体会绩效评价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希望

11、通过分析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发展历程及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现状,发现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在此为完善企业绩效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3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3.1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选用的方法有:第一、归纳分析法,针对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其共性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二、文献研究法,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对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发展历程进行梳理。3.2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引言。对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二部分: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及其发展历程。本章主要对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及其历程进行简单介绍。第三部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现状分析。分

12、析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企业绩效评价问题解决对策及建议。本章主要结合第三部分所提出的问题,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对策及建议。第五部分:研究结论及展望。本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体的概括,并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4 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14年10月27日前 选定论文题目第二阶段:2014年11月10日前 完成开题报告和提交论文写作提纲第三阶段:2014年12月10日前 提交论文初稿第四阶段:2014年12月15日前 与导师进行讨论,对初稿进行修改第五阶段:2014年12月22日前 论文定稿第六阶段:2014年12月29日前 论文答辩参

13、考 文 献1郭复初.新编财务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85一286.2陈振婷.管理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00一201.3Paul R. Niven. Balanced Scorecard Step by Step: Maximizing Performance and Maintaining ResultsM.NewYork:JohnWiley&Sons,2002:120一143.4罗宏,朱开悉.企业战略性经营业绩评价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2,(l):132一134.5Robert5.KaPlan, DavidP.Norton.TheBalaneedS

14、eorecard: Measures The Drive Performance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2,70(l):71一79.6谢金苹.国内外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J.理财者,2005.47郭瑞洁.北京A酒店绩效管理体系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8张藩,张炳发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商业文化,2011(6):3159施家芳,张媛.关于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探讨J.北方经贸,2004,(6):87一88.10王光映.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综述J.科技和产业,2005,5(l):16一18.12曾照英、刘云.部门经理的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与作业成本法理论的结合运用J现代会计,2005,(4):3一33.13白明.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结合应用Jl.财会月刊(理论版),2005,(14):23一26.14王汝芳,杜勇宏.经济增加值与优化经济增加值J.当代财经,2005,(5):21一24.15潘飞.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整合系统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J.财经,2006,(5):67一73.17姜明虎.施工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9一110.18何青.企业经营目标的历史演化:理论与实证JI.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l):26一3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