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减污降碳基础能力行动计划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8755359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提升减污降碳基础能力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提升减污降碳基础能力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提升减污降碳基础能力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提升减污降碳基础能力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减污降碳基础能力行动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提升减污降碳基础能力行动计划一、 提升减污降碳基础能力优化监测队伍及监测资源配置,推动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技术在监测监控业务中的应用,促进智慧监测发展,拓展完善天地一体监测网络,提升减污降碳协同监测能力。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监管制度。探索建立固定源污染物与碳排放核查协同管理制度,实行一体化监管执法。加快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健全完善大气、水、土壤、重点片区重点行业污染物、碳排放信息化管理模块,推动系统入云。二、 减污降碳治理路径明确指出要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并提出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

2、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的主要目标。这为如何以降碳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化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实现区域协同治理提供了方向和行动指引,加快推动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指标上实现新突破。三、 减污降碳智慧管理模式双碳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能源与工业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将重新进行价值链重构,新一代智能科技在助力绿色低碳生产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提出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主动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等重点任务,以及重点行业达峰行动、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提升行动两项重大行动,突

3、出强调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未来节能减碳、降本增效,推动工业领域能效提升的重要性。碳排放智慧管理平台专门针对能源企业碳管理需求设置,从企业需求出发,通过涵盖锅炉全流程的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协同监测体系的建立,研究全过程动态量化二氧化碳的生成与排放,为企业提供能源碳排放监测与分析、碳足迹追踪分析、碳减排分析、碳配额管理等功能,实现节能降碳潜力的有效定量化,助力企业解决生产过程和重点能耗设备的能耗碳耗、节能降碳措施、企业碳配额、可交易量等重点问题。四、 减污降碳协同的总体要求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践行总来闽、来明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三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锚定美丽三明建设和碳

4、达峰碳中和目标,科学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关键,以优化治理路径为重点,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坚持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五、 减污降碳源头防控体系强化源头防控,从产业、能源、交通等结构进行调整,将是抓住减污降碳牛鼻子的核心举措。这既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之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根本上还是高碳能源结构和高耗能、高碳产业结构问题。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柴油货车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是造成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主

5、要原因。加快推动工作重心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转变,是新阶段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特点,这与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的方向和路线一致。因此,为从根本上统筹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首要任务,突出源头治理,紧盯环境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源头,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聚焦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明显的重点领域和行业,详细谋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形成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是以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和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二是推动能源

6、清洁低碳转型。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三是推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四是加快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有序推动车辆新能源化,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公铁、铁水等多式联运。六、 减污降碳一体化行动模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工作只有落地才能增效,推动减污降碳协同落地见效,需要在多层次、多领域推动试点的基础上,科学评价相关成效,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由点及面在全社会形

7、成减污降碳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一)开展多维度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示范充分考虑重点区域、城市、园区、企业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控排潜力,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做法和有效模式。区域层面加强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模式,城市层面探索不同类型城市减污降碳推进机制,产业园区层面探索资源能源集约节约高效循环利用的机制和方法,提高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企业层面探索实现多种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先进技术,并探索打造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通过定期开展跟踪评估,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和案例。(二)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体系方案首次在文件中提出协同度

8、概念,要求开展重点城市、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研究,并明确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的工作目标。通过建立协同度评价体系,有效发现在减污降碳工作中存在的薄弱领域和主要问题,找到潜在的不协同和不够协同的领域,为及时调整优化工作重点和推进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通过统一基线的评价工作,在时间尺度上反映减污降碳工作的持续性进展,便于横向之间进行比较,进而为梳理总结特色工作和推广先进经验提供基础。(三)提升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基础能力方案提出要重点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强化经济政策,提升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核心驱动力,围绕能源、电力、工业、交通、建筑以及生态碳汇等领

9、域的减污降碳技术发展需要,加强科技落地和难点问题攻关。经济政策是落实方案的重要保障,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推动实施有利于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政策,引导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基础能力是提升减污降碳的根本支撑,拓展完善天地一体监测网络,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监管制度,研究建立固定源污染物与碳排放核查协同管理制度,实行一体化监管执法。七、 减污与降碳的内在联系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在这一背景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把握好减污与降碳的内在联系,实现减污降碳的协同增效。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但总体而言,生态环境保护结

10、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与此同时,我国向世界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仍需进一步推进、能源消耗量还将刚性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等诸多困难与挑战。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在排放源类别、排放时空特征等方面均具有高度一致性,面对环境质量改善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双重压力与迫切需求,必须要把握好减污与降碳的内在联系,统筹谋划目标任务、管控思路、政策措施。一方面切实发挥好降碳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源头牵引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协同促进低碳发展,创新政策措施,优化治理路线,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