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经济学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17943147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PT 页数:179 大小:2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税收学经济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税收学经济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税收学经济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资源描述:

《税收学经济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学经济学课件(17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第1章章 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1.1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1.2税收概念与本质税收概念与本质 1.1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1.1.1公共产品的概念与特征公共产品的概念与特征 1.公共产品的概念公共产品的概念 公共产品是由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的产品或劳务。是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用途的产品或劳务。2.公共产品的特征公共产品的特征 (1)不可分割性 公共产品(与劳务)具有联合消费、共同受益的特点.(2)受益的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或劳务不因为一部分人的使用,而将其他人排除在外。(3)非竞争性 对于公共产品而言,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

2、成本等于零。1.1.2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 1.公共产品需求公共产品需求 公共产品总需求曲线是将每一消费者边际效益垂直相加而得出。2.公共产品供给公共产品供给 (1)“林达尔均衡”按照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Lindahl)的观点,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身所获得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支付应分担的资金费用,则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最佳效率水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林达尔均衡”。(2)“免费搭车”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特征,那些从低呈报并少出资者并不会被排斥在公共产品消费范围之外。这样,人们完全有可能不付任何代价,而同样享受由他人出资提供的公共产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免费搭车”现

3、象。1.1.3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一方面,公共产品是人们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公共产品自身的特征及“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通过自愿缴费或市场交易的方式又无法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这样就需要一个超乎于社会各微观主体之上的机构采用强制性手段进行融资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这就是政府的税收。事实上,政府正是一方面以税收征收的方式取得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又将征税取得的资金从全社会的角度重新安排,用于公共产品的供给。1.1.4市场失灵与政府税收市场失灵与政府税收 1.外部效应与政府税收外部效应与政府税收 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

4、失的现象。在市场经济下,外部效应无法由市场机制来解决,只能由政府采用非市场的方式予以校正。而税收就是校正外部效应的重要工具。2.收入分配公平与政府税收收入分配公平与政府税收 市场经济中,税收是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根据纳税人高低不同的收入水平分别征收数额不等的税收,对低收入者不征税或少征税,对高收入者多征税,缩小不同纳税人税后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1.2税收概念与本质税收概念与本质 1.2.1税收概念税收概念 税收是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产品需要,而凭借政税收是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产品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或称治权力(或称“公共权力)无偿的征

5、收实物或者货币,以取公共权力)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者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到了现代社会,税收已成为政府对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到了现代社会,税收已成为政府对经济进行经济进行 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第一,税收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整个社会公共产品的需要;第二,税收征收的主体只能是代表社会全体成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第三,政府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力,或说是公共权力;第四,税收的直接目的是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第五,税收成为各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1.国外学者部分观点国外学者部分观点 亚当 斯密 大卫李嘉图 阿道夫瓦格纳 神户正雄 塞里格曼 2.国内学者部分观点国

6、内学者部分观点 (1)国内学者部份观点 (2)“国家分配论”与“公共需要论”税收观的联系与区别 我国建国后,理论界与实务工作中对于税收基本概念的认识是一个从以往的“国家分配论”税收观向“公共需要论”税收观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以我国经济模式转轨为背景的。1.2.2税收本质税收本质 税收在本质上是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由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公共权力)进行分配而体现的特殊分配关系。1.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当税收参与社会产品各部分价值分配时,必然导致政府与产品价值原拥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2.税收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税收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 (1)税收分配关系的特殊性首先应

7、从税收分配的“目的”着眼。(2)税收分配关系特殊性的进一步理解在于税收分配的依据。(3)税收分配关系的特殊性还可从社会财富分配的层面去理解,我们知道,社会财富的分配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第第2章章 税收作用机制税收作用机制 2.1税收宏观作用机制税收宏观作用机制 2.2税收微观作用机制税收微观作用机制 2.1税收宏观作用机制税收宏观作用机制 2.1.1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 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在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在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平衡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在总供求失衡时,政府可以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

8、手段在总供求失衡时,政府可以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手段直接调节消费总量或投资总量,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均衡。直接调节消费总量或投资总量,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均衡。即: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需求膨胀时,政府可即: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需求膨胀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或减少财政支出的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或减少财政支出的方式,减少民间消费,或削减企业投资,从而使总需求水方式,减少民间消费,或削减企业投资,从而使总需求水平下降,消除通货膨胀,缓解过旺需求对供给的压力。当平下降,消除通货膨胀,缓解过旺需求对供给的压力。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出现总供给过剩时,政府可

9、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出现总供给过剩时,政府可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税收或增加财政支出的方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税收或增加财政支出的方式,增加民间消费能力,促使企业增加投资,使总需求水式,增加民间消费能力,促使企业增加投资,使总需求水平上升,防止通货紧缩,抑制经济衰退。平上升,防止通货紧缩,抑制经济衰退。2.1.1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 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在协调国民经济结构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在协调国民经济结构(或说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或说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1.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协调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协调 对人民生

10、活的必需品确定较低税率,使这类商品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供应市场,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对非必需品或奢侈品确定较高税率,将生产经营者获得收益的较大部分作为税收上缴政府财政,防止过高收益对社会资源流向的不合理诱导。2.税收促进地区结构协调税收促进地区结构协调 在税制的规定中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多的优惠照顾,改善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者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的预期收益,引导更多资源流向该地区。3.税收促进资本市场结构协调税收促进资本市场结构协调 税收对不同投资方式的制度规定不同会引起资本不同方向的流动。2.1.3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 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是指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税收自动

11、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是指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税收自动地或人为地进行逆向调节,减缓经济波幅,避免资源浪费地或人为地进行逆向调节,减缓经济波幅,避免资源浪费的一种经济调节机制。的一种经济调节机制。税收的税收的“内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作用机制可以理解为:当经济作用机制可以理解为: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税收随着纳税人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税收随着纳税人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缩减纳税人的投资与消费从而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缩减纳税人的投资与消费能力,自动地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过度扩张;当经济处于衰能力,自动地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过度扩张;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税收随纳税人收入的

12、减少而递减,从而增加纳税退时期,税收随纳税人收入的减少而递减,从而增加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推动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人的可支配收入,推动社会总需求的增加。税收的税收的“相机抉择相机抉择”作用机制可以理解为:当经济处作用机制可以理解为: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政府可以人为的选择增加税收的抑制性于高速增长时期,政府可以人为的选择增加税收的抑制性政策来防止经济的过度膨胀。而由于不同税种、不同税制政策来防止经济的过度膨胀。而由于不同税种、不同税制要素对经济作用的环节和层面是不同的,因而政策手段的要素对经济作用的环节和层面是不同的,因而政策手段的选择可以有明确的针对性。选择可以有明确的针对性。2.1.4税收

13、的调节作用机制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 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对市场机制形成的个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对市场机制形成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进行的调节。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进行的调节。税收在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中的作用就是将税前收入税收在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中的作用就是将税前收入分布曲线向分布曲线向“绝对平均曲线绝对平均曲线”推进。其主要做法,如在推进。其主要做法,如在个人所得税中采用累进税制的方式,对高收入者多征税,个人所得税中采用累进税制的方式,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不征税或少征税,从而使高低收入者与低收对低收入者不征税或少征税,从而使高低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税后所得差距缩小。再如,个人所得税免征

14、额、生入者税后所得差距缩小。再如,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生计费用扣除等的规定也可以提高其调节收入的有效性。计费用扣除等的规定也可以提高其调节收入的有效性。2.1.5税收的乘数作用机制税收的乘数作用机制 税收的乘数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增减引起的国民经济税收的乘数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增减引起的国民经济变化量与税收变化量之间的倍数作用。变化量与税收变化量之间的倍数作用。税收的变动会影响企业或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而企税收的变动会影响企业或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而企业或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又是影响投资和消费的决定性因业或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又是影响投资和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增加税收,就会减少企业或个人的可支配收入,素。政府增加

15、税收,就会减少企业或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其投资与消费的数量,并进而使整个社会的投从而减少其投资与消费的数量,并进而使整个社会的投资、消费总量萎缩。反之,亦然。而每一轮投资或消费资、消费总量萎缩。反之,亦然。而每一轮投资或消费又是下一轮收入的取得,这样,一轮一轮运转下去,初又是下一轮收入的取得,这样,一轮一轮运转下去,初始一个单位收入的增减会使国民收入产生几倍于此的效始一个单位收入的增减会使国民收入产生几倍于此的效应。应。2.2税收微观作用机制税收微观作用机制 2.2.1税收对劳动投入的作用机制税收对劳动投入的作用机制 1.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收入效应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收入效应 从其收入效应看,

16、由于征税使劳动者劳动收入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个人不得不增加劳动投入,以此来弥补由于征税而损失的个人收入。2.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替代效应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替代效应 从其替代效应看,政府对个人的征税不仅使劳动者劳动收入减少,而且提高了劳动相对于“闲暇”的“价格”,或者说,个人将以更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与未征税时相同的劳动收入。由于劳动与“闲暇”两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使得纳税人在两种商品的选择中更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闲暇,而减少对劳动的投入。2.2.2税收对储蓄的作用机制税收对储蓄的作用机制 1.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现为:如果仅对个人现实收入征税,对储

17、蓄利息收入不征税,则由于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又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是固定不变的假设前提,纳税人会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等比例的减少现实的消费与储蓄,从而降低个人的储蓄水平。2.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 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表现为:在对利息收入课税的情况下,税收降低了储蓄的收益水平,使储蓄相对于现实消费的“相对价格”提高。2.2.3税收对消费的作用机制税收对消费的作用机制 1.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 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可理解为:由于纳税人可支配的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大用途,个人用于消费的收入等于其总收入减去储蓄后的余额。所以,税收对消费

18、总量的影响实际上与税收对储蓄的影响恰恰相反,即增加储蓄的效应就是减少消费的效应;减少储蓄的效应就是增加消费的效应。2.税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税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税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商品税的形式间接实现的。政府对某种商品征税后,当生产经营者意图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将税负转嫁消费者负担时,这种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就会改变这种商品与未被课税商品的比价关系,从而造成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减少对已税商品的购买,相应增加对未被课税商品的购买量。2.2.4税收对投资的作用机制税收对投资的作用机制 1.税收对投资总量的影响税收对投资总量的影响 政府对投资收益征税,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的预期收益,降低了

19、投资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抑制了其进一步投资的意愿,从总体上讲,最终就会减少社会投资总额。政府在运用税收对投资总量的调整中,既可以采取直接减免税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再投资退税等方法。2.税收对投资结构的影响税收对投资结构的影响 在统一税制下,政府对不同投资项目征收相同的税收,此时,税收只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不会引起投资的结构性变化,投资结构由市场供求来决定。而如果政府对不同的投资项目采用不同的税收政策,那么,税收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而且会影响其投资方向。引起投资结构、投资方向变化的税收政策可以体现为征税模式、税率的调整;也可以体现为征税依据、税收优惠的变更。第第3章章 税收原则税收原则3.

20、1 税收原则主要观点阐述税收原则主要观点阐述3.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税收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税收原 则体现则体现3.1税收原则主要观点阐述税收原则主要观点阐述 3.1.1我国古代税收原则思想我国古代税收原则思想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搞好生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搞好生产和轻赋税是富民的两个条件,因此主张轻税政策,并把产和轻赋税是富民的两个条件,因此主张轻税政策,并把它列为仁政的一项内容。孟子认为,应减少赋税的征收品它列为仁政的一项内容。孟子认为,应减少赋税的征收品种,以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关于农业税税率问题,孟子种,以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关于农

21、业税税率问题,孟子认为征十分之一最为恰当,即什一税是最合理的税率。认为征十分之一最为恰当,即什一税是最合理的税率。管子管子是一部战国至西汉时期的论述集,托名管仲是一部战国至西汉时期的论述集,托名管仲所作,它包含着丰富的财政经济思想。所作,它包含着丰富的财政经济思想。管子管子主张主张“府府不积货,藏于民也不积货,藏于民也”,即要减轻赋税、实行藏富于民的政,即要减轻赋税、实行藏富于民的政策。策。战国末年的荀子提出了反映经济和财政关系的开源节战国末年的荀子提出了反映经济和财政关系的开源节流论和节用裕民论。节流即是指撙节税收,裕民政策的核流论和节用裕民论。节流即是指撙节税收,裕民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薄税

22、敛。荀子认为财富的生产是本,是源,官心内容也是薄税敛。荀子认为财富的生产是本,是源,官府储藏财富和征收赋税是末,是流,因此,要多生产、少府储藏财富和征收赋税是末,是流,因此,要多生产、少征税,将收获的农产品尽量保留在民间。征税,将收获的农产品尽量保留在民间。韩非提出韩非提出“均贫富均贫富”的税收原则,把的税收原则,把“论其赋税以论其赋税以均贫富均贫富”定为定为“明主之治国明主之治国”的政策之一,即富人和穷的政策之一,即富人和穷人的赋税负担要合理。韩非也主张薄税敛、轻徭役,他人的赋税负担要合理。韩非也主张薄税敛、轻徭役,他认为赋税的轻重会影响农民耕作的积极性,应该对农民认为赋税的轻重会影响农民耕

23、作的积极性,应该对农民实行轻税的政策。实行轻税的政策。淮南子淮南子提出一个征税原则说,提出一个征税原则说,“人主租敛于民也,人主租敛于民也,必先计岁收,量民积聚,知饥谨有余不足之数,然后取必先计岁收,量民积聚,知饥谨有余不足之数,然后取车舆衣食供养其欲。车舆衣食供养其欲。”西晋时期的傅玄提出至平、积俭、有常的征收赋役西晋时期的傅玄提出至平、积俭、有常的征收赋役的三原则。的三原则。唐代的杨炎创立了两税法。之所以称为唐代的杨炎创立了两税法。之所以称为“两税两税”,是因为税收每年分夏、秋两季缴纳。是因为税收每年分夏、秋两季缴纳。陆贽则反对两税法,坚持要量入为出陆贽则反对两税法,坚持要量入为出 明代的

24、丘浚在其著作明代的丘浚在其著作大学衍义补大学衍义补中提出了丰富中提出了丰富的财政税收思想。丘浚反对聚敛,认为取得财政收入即的财政税收思想。丘浚反对聚敛,认为取得财政收入即征税时,应遵循征税时,应遵循“征敛有其艺征敛有其艺”、“取财有义取财有义”、“取取之有度之有度”的原则。的原则。3.1.2西方税收原则的发展西方税收原则的发展 1西方古代税收原则西方古代税收原则 (1)威廉配第的税收原则 配第提出税收应当贯彻“公平”、“简便”、“节省”三条标准。(2)尤斯迪的税收原则 税收应该采取促进国民主动纳税的征税方法,即赋税应当自愿缴纳。税收不得侵犯人民的合理自由,也不得增加对产业的压迫,即赋税要不危害

25、人民的生活和工商业的发展,也不要不正当地限制人民的自由。平等课税,即赋税的征收要做到公平合理。课税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征收迅速,其间没有不正之处。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品货物征税,即赋税的征收费用不能过度,须和国家的政治原则相适应。纳税手续简便,税款分期缴纳,时间安排得当,即赋税应在比较方便的时候、并为人民所接受的方式缴纳。(3)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税收四原则,即:平等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收费用原则。2西方近代税收原则西方近代税收原则 (1)西斯蒙第的税收原则 第一,税收不可侵及资本;第二,税收不可以总产品为课税依据;第三,税收不可侵及纳税人的最低生活费用;

26、第四,税收不可驱使财富流向国外。(2)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正义原则。税务行政原则。3现代西方税收原则现代西方税收原则 (1)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持均衡。“横向公平”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相同数额的税收。“纵向公平”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西方经济学界存在着两种主张:一种主张税收应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纳税;另一种主张税收应遵循支付能力原

27、则,即按能力纳税。支付能力原则又分为支付能力客观说和支付能力主观说。(2)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指政府课税必须使社会所承受的非税款税收效率原则指政府课税必须使社会所承受的非税款负担为最小,即以较少的税收成本换取较多的税收收入。负担为最小,即以较少的税收成本换取较多的税收收入。税收的经济效率 税收的经济效率指税收对经济资源配置、对经济机制运行的消极影响越小越好。税收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影响或很少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超额负担越小,税收的经济效率越高;反之,税收的经济效率越低。税收的行政效率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指以较少的征管费用和执行费用换取较多的税收收入。征管费用和执行费用越小,税收的行政

28、效率越高,反之,税收的行政效率越低。(3)稳定原则 “内在稳定器”作用 税收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它是依靠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机制,自行发挥作用,收到稳定经济的效果。“相机抉择”作用 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多变的税收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稳定增长。当经济萧条时,应实行减税政策,包括降低税率、废除旧税以及实行免税和退税等,以推动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当经济过度繁荣时,则应增加税收,包括提高税率、设置新税等,以抑制社会总需求。3.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税收原则体现经济中

29、的税收原则体现 3.2.1财政原则财政原则 第一,财政收入要足额、稳定。第一,财政收入要足额、稳定。一方面,开征一些新的直接税税种,如在全社会范一方面,开征一些新的直接税税种,如在全社会范围内普遍征收社会保障税,对遗产和赠与行为征收遗产围内普遍征收社会保障税,对遗产和赠与行为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对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开征证券交税和赠与税,对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开征证券交易税等。易税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直接税税种的征收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直接税税种的征收管理,减少税收流失,从而逐步提高直接税收入在全部税收收减少税收流失,从而逐步提高直接税收入在全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入中的比

30、重。第二,财政收入要适度、合理。第二,财政收入要适度、合理。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兼顾需要和可能,做到取之有度。兼顾需要和可能,做到取之有度。3.2.2公平原则公平原则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收公平原则应具有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收公平原则应具有两层内涵:税负公平、机会均等。层内涵:税负公平、机会均等。税负公平,是指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要与其收入相适税负公平,是指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要与其收入相适应,这既要求做到税收的横向公平,又要求达到纵向公应,这既要求做到税收的横向公平,又要求达到纵向公平。要实现税负公平,就要做到普遍征收

31、、量能负担,平。要实现税负公平,就要做到普遍征收、量能负担,还需统一税政、集中税权,保证税法执行上的严肃性和还需统一税政、集中税权,保证税法执行上的严肃性和一致性。一致性。机会均等,是基于竞争的原则,通过税收杠杆的作机会均等,是基于竞争的原则,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力求改善不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在同一起跑用,力求改善不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以达到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要实现机线上展开竞争,以达到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要实现机会均等,就必须贯彻国民待遇原则,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会均等,就必须贯彻国民待遇原则,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争。3.2.3效率原则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一方面要

32、求提高税收的经济效率,使税效率原则一方面要求提高税收的经济效率,使税收对市场微观活动的效率损害达到最小化;另一方面收对市场微观活动的效率损害达到最小化;另一方面要求提高税收的行政效率,即税收的征管费用和执行要求提高税收的行政效率,即税收的征管费用和执行费用最小化。提高征税效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费用最小化。提高征税效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提高税收征管的首先,要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提高税收征管的现代化程度,这是提高我国征管效率的根本途径。现代化程度,这是提高我国征管效率的根本途径。其次,要改进管理形式,实现征管要素的最佳结其次,要改进管理形式,实现征管要素的最佳结合。

33、合。最后,要健全征管成本制度,精兵简政、节约开支。最后,要健全征管成本制度,精兵简政、节约开支。3.2.4法治原则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税收的程序规范法治原则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税收的程序规范原则和征收内容明确原则。前者要求税收程序(包括原则和征收内容明确原则。前者要求税收程序(包括税收的立法程序、执法程序和司法程序)法定,后者税收的立法程序、执法程序和司法程序)法定,后者要求征税内容法定。要实现依法治税,需要做到以下要求征税内容法定。要实现依法治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几点: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这是法治原则的前提。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这是法治原则的前提。其次,要从严征管。其

34、次,要从严征管。要实现依法治税,还必须使用现代化手段,兴建要实现依法治税,还必须使用现代化手段,兴建税务信息网络。税务信息网络。最后,还必须加强税收法制教育。最后,还必须加强税收法制教育。第第4章章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 4.1 税收政策的目标与手段税收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4.2 税收政策主体税收政策主体 4.3 税收政策环境税收政策环境 4.4 税收政策与其他财政政策的协调税收政策与其他财政政策的协调4.1 税收政策的目标与手段税收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4.1.1税收政策的目标税收政策的目标 税收政策目标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的实施税收政策目标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的实施所期望达到和实现的目的

35、,是税收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所期望达到和实现的目的,是税收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1.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 2.经济结构协调经济结构协调 (1)产业结构 (2)地区结构 (3)资本市场结构 3.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稳定增长 4.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公平 4.1.2税收政策手段税收政策手段 税收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达到既定的税收政策目标税收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达到既定的税收政策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所采取的各种措施。1.实现总供求均衡的税收政策手段实现总供求均衡的税收政策手段 根据税收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求和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作用,可以把税收政策分为轻税政策、重税政策和中性税收政策。我国目

36、前着眼于宏观供求总量调控的税收政策主要有:(1)将生产型增值税调整为消费型增值税 (2)减免农业税 (3)提高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 2.实现经济结构协调的税收政策手段实现经济结构协调的税收政策手段 (1)产业结构 税收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实现产业结构协调。第一,税收政策直接作用于特定的产业或部门,以促进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整体产业结构的协调。第二,采取对不同的产业区别对待的税收政策。第三,采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促进一些重要产业的发展。第四,通过税收政策的实施和调整间接地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2)地区结构 税收政策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机制,主要在于 促进其扩大投资、加速技术

37、进步、促进区域间经济合作和发挥不发达地区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3)资本市场结构 3.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税收政策手段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税收政策手段 (1)相机抉择 (2)自动稳定器 4.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税收政策手段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税收政策手段 (1)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手段 (2)实现收入(财富)分配公平,税收政策手段作用的层次与环节4.2 税收政策主体税收政策主体 税收政策主体是指税收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一税收政策主体是指税收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一般指某一级政府和财政税务机关。般指某一级政府和财政税务机关。4.2.1税收政策主体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税收政策主体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重

38、要作用重要作用 作为税收政策的主体,政府和财税部门在税收政策作为税收政策的主体,政府和财税部门在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制定和执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税收政策主体是税收政策的具体执行者。首先,税收政策主体是税收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其次,税收政策主体是税收政策的重要建议者和主其次,税收政策主体是税收政策的重要建议者和主要策划者。要策划者。再次,税收政策主体是税收信息的直接反馈者。再次,税收政策主体是税收信息的直接反馈者。4.2.2税收政策相关主体间的协调税收政策相关主体间的协调 1.税收政策决策主体与执行主体的关系协调税收政策决策主体与执行主体的关系协调 在市场经济国家

39、,对这层关系的协调多是通过立法机构与执法机构职权的确定来解决的,立法结构是决策主体,职能部门是执行主体。2.中央政策主体与地方政策主体的关系协调中央政策主体与地方政策主体的关系协调 对中央与地方税收政策主体关系的协调主要是通过财政体制的制定来实现的。4.3 税收政策环境税收政策环境 4.3.1税收政策的制度环境税收政策的制度环境 税收政策是通过影响价格来发挥调节、导向功能的。税收政策是通过影响价格来发挥调节、导向功能的。税收政策的有效实施,要求有完善的市场机制这一制度税收政策的有效实施,要求有完善的市场机制这一制度环境。环境。4.3.2税收政策的法律环境税收政策的法律环境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是在

40、我国现行税法体系是在1994年之后形成的,在宪年之后形成的,在宪法精神的指导下由各单行税法构成。法精神的指导下由各单行税法构成。其中,实体税法是现行税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实体税法是现行税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4.3.3税收政策的意识环境税收政策的意识环境 税收政策是否有效还取决于纳税人是否具有较强的税收政策是否有效还取决于纳税人是否具有较强的纳税意识。纳税人作为税收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其对税纳税意识。纳税人作为税收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其对税收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税收政策的可能效果。收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税收政策的可能效果。4.4 税收政策与其他财政政策的协调税收政策与其他财政政策的协调 4.4

41、.1税收政策与公债政策的协调税收政策与公债政策的协调 公债是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公债是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或合同的约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政府以国家信用的方式向社会经济组织或个人借取资是政府以国家信用的方式向社会经济组织或个人借取资金的一种特定的经济行为。金的一种特定的经济行为。公债是国家筹集经济建设资金、取得财政收入的重公债是国家筹集经济建设资金、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与税收这种具有无偿性、强制性的财政筹资手要手段,与税收这种具有无偿性、强制性的财政筹资手段不同,公债采用的是有偿的信用

42、方式。公债与税收的段不同,公债采用的是有偿的信用方式。公债与税收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二者必须紧密配合、共同发挥组不同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二者必须紧密配合、共同发挥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织财政收入的作用。公债也是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公债也是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公债政策常常被政府作为执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手段。公债政策常常被政府作为执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手段。4.4.2税收政策与公共支出政策的协调税收政策与公共支出政策的协调 公共支出主要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般公共支出主要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性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税收政策与

43、公共支出政策的配合与协调集中体现为税收政策与公共支出政策的配合与协调集中体现为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对经济总量平衡的调节上。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对经济总量平衡的调节上。4.4.3税收政策与政府投资政策的协调税收政策与政府投资政策的协调 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市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的项目主要是指具有自然垄断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的项目主要是指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用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

44、。政府投资对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政府投资对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第第5章章 税收负担税收负担 5.1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5.2 税收负担衡量指标税收负担衡量指标 5.3 税负转嫁与归宿税负转嫁与归宿 税收负担是指一定时间内纳税人因国家课税收负担是指一定时间内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反映了社会产品在国家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反映了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又简称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又简称“税负税负”。一定的税负水平既决定着国家通过税收手一定的税负水平既决定着国家通过税收手段聚财的多少,又决定着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段聚财的

45、多少,又决定着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影响程度,对实现税收的公平与效率等原则具影响程度,对实现税收的公平与效率等原则具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5.1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5.1.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负担的最根本决定因素,而国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负担的最根本决定因素,而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等指标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最直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等指标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最直观的表现。观的表现。5.1.2经济结构经济结构 一国的经济状况对税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量的制一国的经济状况对税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量的制约上,还体现在结构的分布和变迁上。约上,还体现

46、在结构的分布和变迁上。5.1.3国家职能定位国家职能定位 尽管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税负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尽管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税负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税收负担也相应较高,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税收负担也相应较高,但事实上,处于同样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其税收负担也但事实上,处于同样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其税收负担也相差很大,这是因为生产力水平并非决定税收负担的唯相差很大,这是因为生产力水平并非决定税收负担的唯一因素,政府的职能定位也是影响税负水平的重要原因。一因素,政府的职能定位也是影响税负水平的重要原因。5.1.4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的模式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的模式 体

47、制因素直接影响财力集中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因素直接影响财力集中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不但担负着社会管理职能,而且还担负着体制下,政府不但担负着社会管理职能,而且还担负着大量的经济建设任务,因而政府职能范围显著地大于同大量的经济建设任务,因而政府职能范围显著地大于同期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在其他因素一定时,一般地说期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在其他因素一定时,一般地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其财政集中度要高于实行市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其财政集中度要高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同一国家如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同一国家如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和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其财政集中

48、度也大不相同。时期和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其财政集中度也大不相同。5.2 税收负担衡量指标税收负担衡量指标 5.2.1 宏观税负衡量指标宏观税负衡量指标 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反映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中集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反映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中集中程度的大小,反映了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和财政职能中程度的大小,反映了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和财政职能的强弱。的强弱。1.拉弗曲线拉弗曲线 2.我国宏观税负衡量指标体系我国宏观税负衡量指标体系 根据政府所取得的收入的口径不同,通常有三个不同口径的宏观税负衡量指标:(1)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小口径的宏观税负。(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中口径

49、的宏观税负。(3)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大口径的宏观税负。5.2.2中观税负衡量指标中观税负衡量指标 当需要考察某地区、某部门、某种税等的负担水平当需要考察某地区、某部门、某种税等的负担水平时,可采用中观税负衡量指标。中观税负是指某个地区、时,可采用中观税负衡量指标。中观税负是指某个地区、国民经济某个部门或某个税种的税收负担。国民经济某个部门或某个税种的税收负担。5.2.3微观税负衡量指标微观税负衡量指标 当需要考察纳税人个体的税收负担时,可采用微观当需要考察纳税人个体的税收负担时,可采用微观税负指标。微观税负是从微观角度考察税收负担的指标。税负指标。微观税负是从微观角度考察税收负

50、担的指标。它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各个微观主体具体承受税负的程它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各个微观主体具体承受税负的程度,也是在微观主体间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重要依据。度,也是在微观主体间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重要依据。1.企业流转税负担率企业流转税负担率 2.企业所得税负担率企业所得税负担率 3.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 4.个人税收负担率个人税收负担率5.3 税负转嫁与归宿税负转嫁与归宿 5.3.1税负转嫁的概念与形式税负转嫁的概念与形式 1.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 税负转嫁亦称税收负担转嫁,这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过程,将所缴税款部分地或全部地转移给他人负担,自

51、己不负担或者少负担税收的一种经济现象。税负归宿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归着点,它表明转嫁的税负最后是由谁来承担的。2.税负转嫁的形式税负转嫁的形式 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即前转和后转。前转又称为顺转,指纳税人将所缴纳的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向前转嫁给商品与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后转又称为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商品或要素的价格将税负转嫁给商品或要素的供给者。5.3.2 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1.税负转嫁的依存条件税负转嫁的依存条件 (1)纳税人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是税负转嫁存在的主观条件。(2)自由价格机制的存在是税负转嫁存在的客观条件。2.

52、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 在存在税负转嫁条件下,税负最终能否转嫁以及转嫁程度大小,还要受以下诸多因素的制约。(1)商品或要素的供求弹性。(2)课税范围。(3)反应期间。(4)税种属性。5.3.3税负转嫁理论简介税负转嫁理论简介 税负转嫁理论是研究确定税收最终负担人和分析税税负转嫁理论是研究确定税收最终负担人和分析税收对国民经济及收入分配影响的理论。收对国民经济及收入分配影响的理论。随着财政税收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在西方逐渐形成随着财政税收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在西方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观点,归纳起来,可分为了不同的学派和观点,归纳起来,可分为“绝对转嫁论绝对转嫁论”和和“相对转嫁论相对

53、转嫁论”。1.绝对转嫁论绝对转嫁论 绝对转嫁说是指对税负转嫁问题做出绝对的结论,即一切税收都可以转嫁,或某种特定税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转嫁。这一观点包括“纯产品说”、“纯所得说”以及“均等分布说”。2.相对转嫁论相对转嫁论 税负转嫁的相对论是对税收转嫁问题不作绝对的结税负转嫁的相对论是对税收转嫁问题不作绝对的结论,认为税收负担是否转嫁以及转嫁的程度如何,要根论,认为税收负担是否转嫁以及转嫁的程度如何,要根据税种、课税商品的性质、供求关系以及其他经济条件据税种、课税商品的性质、供求关系以及其他经济条件的不同而异。的不同而异。相对转嫁论最先由德国经济学家劳(相对转嫁论最先由德国经济学家劳(Ra

54、u)提出,)提出,后由美国经济学家塞里格曼后由美国经济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系统化,现代系统化,现代观点基本上都属于相对说。观点基本上都属于相对说。第第6章章 税收增长趋势与税收预测税收增长趋势与税收预测6.1 税收增长趋势分析税收增长趋势分析6.2 税收预测税收预测6.1 税收增长趋势分析税收增长趋势分析 6.1.1 我国税收增长趋势分析我国税收增长趋势分析 1我国税收增长趋势:绝对值角度我国税收增长趋势:绝对值角度 建国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迅猛,从1950年的不足50亿元增长到了2004年的25000多亿元,增长了520多倍。尽管这一期间我国税收收入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并不

55、能说其增长过程是一帆风顺的。2我国税收增长趋势:相对值角度我国税收增长趋势:相对值角度在我国财政收入中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变化的地位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经济占了很大的比重,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在财政收入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平均不到50,改革开放之后,税收逐渐成为我国唯一的基本收入形式。3我国税收增长趋势:相对值角度我国税收增长趋势:相对值角度在我国在我国GDP中的比重变化中的比重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的近30年间,我国税收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一般在1015之间。这一时期我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不高,是因为当时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1985年

56、两步利改税改革之后,我国税收收入迅猛提高,达到了22.8。应该说,这一比重才是我国此前计划经济时期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真实体现。1996年,税收收入比重最低降到了10.2。应当说,这一时期税收收入比重的下降,是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然会带来政府规模的相对缩小。之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税收收入比重从1996年开始稳步上升,2004年已经超过了18。6.1.2 主要国家税收增长趋势分析主要国家税收增长趋势分析 1世界主要国家的税收增长趋势世界主要国家的税收增长趋势 第一阶段是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到第一阶段是从

57、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到20世纪世纪30年年代,税收收入处于缓慢增长期。代,税收收入处于缓慢增长期。第二阶段是从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世纪30年代至年代至70年代,是税收收年代,是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期。入的快速增长期。第三阶段从第三阶段从20世纪世纪70年代至今,税收收入步入稳定年代至今,税收收入步入稳定增长期。增长期。2世界主要国家的税收增长趋势分析世界主要国家的税收增长趋势分析 世界主要国家的税收一般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原因来自很多方面。(1)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2)经济调控方式的转变。(3)政府职能的扩大、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对税收收入的需求。6.1.3 影响税收增长趋势的因素影响税收增长

58、趋势的因素 1影响税收增长趋势的因素:一般分析影响税收增长趋势的因素:一般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而言,一国的税收收入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长的。(2)经济体制的选择。一般而言,凡是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职能广泛,对经济的干预力度较大,相应需要较多的税收收入来保障这些政府职能的履行。反之,在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税负水平相对就低一些。(3)经济效益的影响。经济效益是决定税收收入增长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4)政府职能范围的影响。随着现代政府职能这样由小到大、由窄变宽,必然要求税收收入不断增长。(5)税收制度的选择。以所得税为主的税制结构通常有利于税收收入的增长,反之,以

59、流转税为主的税制则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增长。(6)税收征管水平。税收征管水平也是影响税收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我国近年来税收增长的因素分析我国近年来税收增长的因素分析 近些年,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迅猛,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连年提高,人们一般将其归因于“经济增长、政策调整、税收征管”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3对税收增长趋势的评价对税收增长趋势的评价 一般来讲,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收入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这种增长并不是没有限度的。(1)基恩马斯顿的分析 早在1983年,前世界银行工业部顾问基恩马斯顿(K.Marsden)选择了21个国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税负

60、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低税国家人均GDP增长率高于高税国家;低税国家的公共消费与私人消费的增长幅度、投资增长率、出口增长率要高于高税国家;低税国家的社会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也要高于高税国家。在经济学上,消费、投资、出口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布坎南:怪兽模型 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1679)早在1651年就发表了题为利维坦(Leviathan)的政治哲学论著,从哲学角度讨论了国家的起源、性质和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大行其道,政府规模不断膨胀,几乎超越了私人正经济常发展所能接受的临界点,这时布坎南

61、对霍布斯300多年前的“利维坦”做了全新阐释,得出了近乎邪恶的“怪兽模型”,主张人们不能对政府规模的膨胀无动于衷,必须加以约束和限制。6.2 税收预测税收预测 6.2.1 税收预测的概念税收预测的概念 1.税收预测的概念税收预测的概念 税收预测,也称税收收入预测,是指在一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经济和税收收入历年统计资料,在定性分 析的基础上,运用定量的方法,对未来税收收入总量和结构等发展趋势所做出的分析、判断和推测。2.税收预测的作用税收预测的作用 (1)科学的税收预测是建立现代税收管理体系的出发点 (2)科学的税收预测是准确编制税收计划的重要基础 (3)科学的税收预测是严格税源监控、提高税

62、收征管能力的重要手段6.2.2 税收预测的基本方法税收预测的基本方法 1.税收预测的基本原则税收预测的基本原则(1)连贯性原则(2)类推性原则(3)相关性原则(4)概率性原则2.税收预测的一般步骤税收预测的一般步骤(1)确定预测目标,选择预测变量(2)收集、整理数据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建立预测模型(6)根据新的情况,修正预测模型(5)进行实际预测,提出预测分析报告 3.税收预测的基本方法税收预测的基本方法 (1)定性预测 定性预测是依靠人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经验判断能力和逻辑推断能力所进行的预测分析。(2)定量分析 定量预测是指主要依靠历史统计数据,在定性预测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建立

63、拟合的数学模型进行税收预测的方法。平均速度外推预测法 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多元线性回归法 非线性预测法 税收收入基本呈现出一种随经济增长而“水涨船高”的增值态势,根据这一趋势我们可以借助经济模型进行定量分析。(1)平均速度外推预测法 (2)一元线性回归法 税收预测模型的建立 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 运用模型对税收收入进行预测 6.2.3 借鉴国际经验,改善我国的税收预借鉴国际经验,改善我国的税收预测测 1.税收预测方法在我国的运用情况 (1)我国税收预测的现状 (2)我国税收预测目前存在的问题 预测理论相对落后 预测方法不够科学 预测数据缺乏 税收预测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3)构建我国新形势下的税收

64、预测方法体系 第第7章章 税收风险税收风险7.1 税收风险的表现及特点税收风险的表现及特点7.2 实施税收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实施税收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7.3 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的长效机制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的长效机制 7.1.1 税收风险的概念税收风险的概念 1税收风险概念的提出:关于税收风险概念税收风险概念的提出:关于税收风险概念的思辨的思辨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开始研究我国的金融风险问题。2税收风险概念的界定税收风险概念的界定 税收风险,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政府性经济风险,是指当多种矛盾日趋尖锐和突出时,税收体制的自身安全以及税收政策使用用可能对

65、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所产生的基础性影响。7.1 税收风险的表现及特点税收风险的表现及特点 3税收风险与税务风险税收风险与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也是近些年来出现频繁的一个概念。有时,税务风险和税收风险可以混用,二者在含义上没有区别。但更多的时候,由于税收是政府的一种主要财政收入形式,因而税收风险是相对政府来说的,主要是指由于税收收入可能的不足而给政府带来的风险。7.1.2税收风险的表现税收风险的表现 1税收增长风险税收增长风险 税收收入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税收收入的增长趋势应当与国民经济相匹配。2税收征管风险税收征管风险 在我国税收征管过程中,往往存在两种严重背离税法规范的极端现象,极易造成税收风险。

66、(1)税收流失严重 (2)税收虚收不容忽视 3税制结构风险税制结构风险 从理论上讲,一国税制的有效性越强,其税收风险便越小。4非税收入风险非税收入风险 5税收政策风险税收政策风险 税收风险不仅体现在组织税收收入的过程中,当政府试图利用税收政策调控经济时,也可能产生税收风险。7.1.3税收风险的特点税收风险的特点 1从属性从属性 税收风险是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明显的从属性。2隐蔽性隐蔽性 税收促进了经济增长,难以量化;反之,税收政策运用不当对国民经济造成了损失,也难以直接计算。但不能因此就忽视税收风险。3累积性累积性 税收风险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4危害性危害性 正是由于税收风险平时具有隐蔽性,不易为人们所认识,甚至容易迷惑人们,为人们所忽视,其危害性往往被低估,因此税收风险一旦爆发,破坏力更大,具有极强的危害性,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7.2 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实施税收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 7.2.1 进行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进行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从微观层面上讲,税收风险管理就是税务机关通过科学规范的风险识别、风险估测和风险评价手段,对纳税人不依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