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心理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76832659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心理(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心理摘 要:审美性是艺术的一个特征。按照艺术的种类来分,艺术的审美特征对不同的艺术种类 也有不同的表现。贯穿在审美特征里的,反复提到是人们的审美心理,这些心理与人们的艺 术鉴赏能力息息相关,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关键词:审美特征;审美心理;艺术种类中图分类号:J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08-00-0收稿日期:2009-04-07审美性是艺术的一个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审 美需要。艺术美不同于自然美,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是人所创造的,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 的结晶。然而,我们又必须注意到,并不是人类一切劳动和智

2、慧的创造物都可以称之为艺术 品,只有那些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也就是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 才能称之为艺术品。按照艺术的种类来分,艺术的审美特征对不同的艺术种类也有不同的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 类: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以及语言艺术等。实用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显然,实用艺术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 价值。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作为独立的艺术种类,都有他们各自的 审美特征,他们共同组成了实用艺术这一大部类,因而,他们又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 首先,任何实用艺术都应当具有实用性,例如建筑应当使人们在居住时感到舒适和方便,实 用

3、的工艺品应当使人们在使用时感到称心如意。由于实用艺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 见到,所以它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审美作用,给人以美的感受,从而在实用的前提下给 人以审美的感官需要,达到形式和功能的统一。实用艺术的另一个审美特征,就是特别注重 表现性与形式美。就拿建筑艺术来讲,自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黄金分割”的比 例后,历代的建筑师一直把它奉为重要的形式美法则来遵循。最后,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的 特点是民族性与时代性。例如日本的双轨制,既保持了自己民族的特点,又与时代相接轨。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 思想情感的艺术。造型艺术包括

4、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首先,造型艺术作为一门空间 和视觉艺术,它的审美特征体现在造型性和直观性。但是造型艺术并不是只限于表面,它要 求以形写神,体现出艺术家的精神情感。直观性也是造型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这也是 建立在形神一致的前提下的,他需要欣赏者亲眼目睹,才能直观的感受到设计者想要传达的 意图。其次,绘画、雕塑、摄影和书法等在画面上都是静止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 们也将这种瞬间的画面固定了下来,成为了动和静最好的交叉点。任何艺术样式都必然要表现情感,而所谓表情艺术,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 演性艺术。远古时代原始人的狩猎活动和巫术活动中,就已经有了舞蹈与音乐,现代科学

5、技 术的发展更是加快了音乐、舞蹈艺术的普及,也使得他们更加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同时,这 两门艺术也是具有高度科学性和技艺性的艺术种类。表情艺术也是当代人们生活中最普及、 最广泛的艺术门类,人们或者唱歌,或者练习乐器,这都体现了表情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 即抒情性和表现性。它往往直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而间接的反映社会生活。最后,要提到的是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所谓语言艺术,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字,包括诗歌、 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文学以语言艺术为艺术媒介,因而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 美特征。语言是用来传达审美情感,但是读者必须通过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这就说明 了语言艺术具有间接性。其次,它特有

6、的是广阔性和情感性。用语言来表现现实生活,几乎 很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一切艺术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学的情感性 越强烈,就越能感染读者。最后,语言艺术独有的审美特征就是语言美。语言是这种艺术的 第一要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等特点,往往给读者留 下深刻的印象,令读者回味无穷,获得审美享受。其实贯穿在审美特征里的是人们的审美心理,这些心理与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息息相关,相 互作用,相互渗透。它是以感知为基础的,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情感,从而为人们所理解 这就是审美心理的几个特征,不管的哪种艺术种类,归根结底是要引发人民感情上的共鸣, 于是,这种审美特征和心理的学问也日益发展起来,并将引起更多的重视。参考文献: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汪流.艺术特征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李岚清李岚清音乐笔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张道一美术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