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蜇伤的救治及预防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7642992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9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胡蜂蜇伤的救治及预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胡蜂蜇伤的救治及预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胡蜂蜇伤的救治及预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胡蜂蜇伤的救治及预防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蜂蜇伤的救治及预防ppt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胡蜂蜇伤的救治及预防 胡蜂与蜂毒 别名: 黄蜂、蚂蜂或马蜂 属膜翅目胡蜂科,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 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胡蜂与蜂毒 生活习性 光照: 有喜光习性。风力在 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 湿度: 相对湿度在 60 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 停止外出; 食物: 胡蜂嗜食甜性物质 ,腐食(腐烂的小动物)。 温度: 一般气温在 12 13 时,胡蜂出蛰活动, 16 18 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 6 10 时越 冬; 胡蜂与蜂毒 中国常见的胡蜂有 115种。 我省秦巴山区生长的主要是金环胡蜂 。 金环胡蜂 胡蜂与蜂毒 胡蜂巢 胡蜂与蜂毒 蜂 毒 多

2、肽类 酶类 非肽类物质 组织胺 5-羟色胺 乙酰胆碱 透明质酸 磷脂酶 A 磷脂酶 B 溶血毒肽 蜂毒明肽 肥大细胞脱 粒多肽 蜂毒的成分: 理化性质: 毒液呈碱性,易被酸性溶液中和。 胡蜂与蜂毒 组胺: 使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引起 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 力,抑制房室传导; 兴奋平滑肌,引起支气管痉挛,胃肠痉挛; 刺激胃壁细胞,引起胃酸分泌等 胡蜂与蜂毒 5-羟色胺: 血压:短暂的降低,这与 5-HT激动 5-HT3受体, 引起心脏负性频率作用有关;持续数分钟血压 升高,这是 5-HT激动 5-HT2受体,引起肾、肺等 组织血管收缩反应所致;长时间的低血压,是 骨骼肌

3、血管舒张所致 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血小板聚集:此外, 5-HT激动血小板 5-HT2受体, 可引起血小板聚集。 胡蜂与蜂毒 平滑肌 激动胃肠道平滑肌 5-HT2受体、激动肠壁内神经节 细胞 5-HT4受体均可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使 胃肠道张力增加,肠蠕动加快 胡蜂与蜂毒 神经系统 可引起镇静、嗜睡和一系列行为反应,并影 响体温调节和运动功能。作用于感觉神经 末梢,引起痒、痛等症状。 胡蜂与蜂毒 透明质酸酶: 对组胺有传播扩张作用,引起蜇伤灼痛, 充血肿胀,乃至组织坏死。 肥大细胞脱粒多肽 能使肥大细胞颗粒沉降,释放组胺 胡蜂与蜂毒 对烟碱型胆碱能受体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横纹肌溶解 直接或间接抑

4、制、损害心肌导致心肌炎、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严重者 可危及生命 蛰伤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发热、全身疼痛、烦躁、肌肉 痉挛等 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或出现瘀点 和皮肤坏死 眼部:眼睛疼痛剧烈、流泪、红肿,角膜 溃疡 蛰伤临床表现 过敏反应:常发生在蜂蜇后数分钟到几个 小时内,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现:皮肤荨麻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 心率增加、过敏性休克,呼吸循环衰竭。 蛰伤临床表现 溶血性贫血: 表现:贫血、酱油尿、茶色尿、肾功衰 溶血机制: 溶血毒肽和磷酯酶 A、磷脂酶 B,使血红细胞壁通 透性改变,导致细胞内的胶体大量渗出,细胞内 渗透压降低,致胶体渗出性溶血; 免

5、疫性溶血,蜂毒素作用于红细胞,改变了膜的 抗原性,激发抗体形成,产生抗红细胞抗体。 蛰伤临床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 是蜂毒中毒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损害 ,也是造成患 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机制:与蜂毒可以直接损伤肾小管、血管内溶血、 横纹肌溶解有关,血肌酐水平与其被蜇伤的毒蜂 数目或低血压无相关性 蛰伤临床表现 急性肝功能衰竭: 原发性肝损害: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肝细胞血窦 面大量沉积,通过激活补体,局部免疫反应导致 肝细胞出血坏死; 继发性肝损害:内毒素等炎性细胞因子,直接或 间接地促进肝细胞损害;全身免疫反应诱导 CTL 应答和抗体依赖性 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素作用 (ADCC),造成肝细胞大

6、量坏死,最终导致肝功能 衰竭 蛰伤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头痛、意识障碍、肢体 麻木、面瘫、抽搐等 机制: 毒素直接作用 溶血毒肽、明肽等具有亲神经 毒性、烟碱样受体选择性抑制作用 脑炎 非磷脂蛋白可以诱发脑炎 免疫应答 磷脂酶 A可诱发 蛰伤临床表现 心脏损伤:心慌、胸闷、胸痛、猝死 机制:抑制心肌线粒体 Na-K ATP酶,导致心肌 缺血、缺氧及心律失常,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和继 发性的血栓形成导致 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征)。影响心肌传导系统,室性心律失常(室上 速、室颤)。 蛰伤临床表现与分级 轻度 ( 1)蜂蜇伤皮肤损害 10处; ( 2)无明显皮肤红肿及荨麻疹等改变; (

7、3)无其他全身不适症状; ( 4)血、尿常规连续 3天监测无异常。 蛰伤临床表现与分级 中度 ( 1)蜂蜇伤皮肤损害 10处; ( 2)具有以下临床表现之一: 皮肤出现红肿、疼痛,或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 眼睛疼痛剧烈、流泪、红肿,甚至发生角膜溃疡; 出现头晕、头痛、烦躁; 有荨麻疹; 呕吐、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 蛰伤临床表现与分级 实验室检查: 每日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肝功、肌酶 系列、凝血功能等。 连续观察至少 3天,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指标正常 或轻微损害,无进行性恶化 。 蛰伤临床表现与分级 重度 ( 1)出现严重全身症状:嗜睡、全身水肿、血压降低、少尿、酱 油色尿等; ( 2)

8、出现器官功能损害表现: 1) 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出现呼吸加快、体温升高(也可不 升 高,或出现低体温)、脉搏增快、血压升高或降低等 2) 神经系统:意识障碍程度加重 3) 急性溶血:出现血红蛋白尿(酱油色) ,血压进行性下降 4) 急性肾脏损伤:尿量减少,血清肌酐进行性上升 5) 急性心肌损伤:各项心肌酶进行性升高,心电图出现各种类 型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颤、多源 /频发室早等恶性心律失常) 蛰伤临床表现与分级 6) 急性肝脏损伤:出现黄疸,转氨酶进行性上升(可上升至 1000以上),严重者出现胆酶分离,胆固醇下降 7) 凝血功能障碍:自发出血,凝血项异常 8)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呼吸增快,血

9、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和 /或二氧化碳潴留,一般鼻导管吸氧治疗不能纠正 9) 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出现相应生化指标改变 10) 应激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等 11) 急性横纹肌溶解:各肌酶指标迅速上升。 蛰伤临床表现与分级 实验室检查: 每日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肝功、肌酶系 列、凝血功能等,若有以下实验室指标之一: 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出现血红蛋白尿;血肌酐进行性上升; 转氨酶进行性上升,或合并胆红素上升; 凝血项出现异常;肌酶系列进行性恶化。 蛰伤的治疗策略 紧急处理: 轻度: 黄蜂毒为碱性,可用酸性水冲洗(食醋) 中度: 立即用手挤压被蜇伤部位,挤出毒液 立即用食

10、醋等弱酸性液体洗敷被蜇处 伤口近心端结扎止血带 (每隔 15分钟放松一次,结扎时间不宜超过 2小时) 蛰伤的治疗策略 局部处理: 局部外搽: 季德胜蛇药片开水化开调成稀糊状涂于皮损处 鲜马苋或鲜夏枯草捣烂敷在患处 止痛消肿 : 2%利多卡因在蜇伤近端或周围皮下注射 全身用药: 糖皮质激素: 氢化考的松 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 蛰伤的治疗策略 轻度胡蜂蜇伤 一般进行局部处理即可。可拔除蜂蜇伤皮损 处的螫针(毒针)并用食醋清洗局部。 蛰伤的治疗策略 中度胡蜂蜇伤 ( 1)局部处理:可拔除蜂蜇伤皮损处的螫针 (毒针),并用食醋清洗局部。 ( 2)全身治疗: 蛰伤的治疗策略 碱化治疗 4-5%碳酸氢钠注

11、射 液,每日 400-600ml。 5%葡糖和 0.9%氯化钠 注射液输注 (容量比为 1:3),4000-6000ml/日。 碱化治疗 水化治疗 注意事项: 以上两种治疗必须同步进行,特别是 NaHCO2不能单独使用。 水化及碱化充分的标准为:患者尿 pH值维持在 7-9之间,尿量 保持 150-250ml/h, HCT(红细胞比容)维持在 30-35%。 1)全身水化及碱化治疗 蛰伤的治疗策略 2)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使用氢化考的松 100- 200mg/d, 3-5天。 3)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 4)保护肝肾功能 蛰伤的治疗策略 注意: 在 3-5日内,中度蜂蜇伤病例有可能发展为 重度病例,所以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 胡蜂蛰伤的预防 远离、不要主动攻击 不要拍打 被蜂群攻击,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 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 胡蜂喜欢艳色,不穿颜色鲜艳衣服 尽量穿长袖长裤的衣服,戴帽子上山 不擦香水 野外作业人员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蛇药、抗 过敏药等) 谢谢 聆听! WPS官方微博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