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书法艺术专题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7379314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2.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四讲 书法艺术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四讲 书法艺术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四讲 书法艺术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第四讲 书法艺术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 书法艺术专题(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法艺术专题 第一节:书法艺术概说 第二节:汉字发展及样式特征 第三节:书法艺术的形式要素与艺术特点 第四节:书法艺术发展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小 结 第六节:思考题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 蔡 邕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王僧虔 第一节:书法艺术概说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通过点画运动表现一定情感、意蕴的艺术。 其艺术语言包括用笔、用墨、结构和章法等。

2、用笔,指笔画运用中的刚柔、急缓、轻重、藏露、提按等。 “永字八法”是中国的用笔法则: 点为侧 (如鸟之翻然侧下); 横为勒 (如勒马之用缰); 竖为弩 (用力也); 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 提为策 (如策马之用鞭); 撇为掠 (如用篦之掠发); 短撇为啄 (如鸟之啄物); 捺为磔 (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用笔主要涉及字形变化。 用墨,指墨的着色程度与变化,如浓淡、枯润等。 用墨主要涉及色彩变化。 用笔和用墨相结合,就是“以笔取气,以墨取韵”,可以使书法更加气韵生动。 结构,指字的分间布局,经营位置,如大小、宽窄、奇正等。 用笔体现了书法的时间特征,结构体现了书法的空间特征。 章

3、法,指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也称布白,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空白作为“虚”的因素,与点画的“实”体,构成了是黑白虚实结合的大效果。第二节 :汉字发展及样式特征一、早期的文字 在文字出现之前,世界范围内经历了“结绳记事”的阶段。 还曾经出现过“物语”,就是用一个具体事物表达一个固定含义。 这些方法使用上比较困难,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二、仓颉造字的传说 仓颉是中国古代传说人物,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发明者。 果然,仓颉把事情管理的头头是道,黄帝大加赞赏,就命令他去各个部落传授经验。渐渐地,这种符号方法就被推广开来,形成了汉字。 事实上,中国汉字朝着抽象方向不断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

4、草书等一个个发展阶段,创造一个个艺术文明。 (一)甲骨文 王懿荣 (18451900年) 龟背甲骨文 兽骨甲骨文 (二)金文 最早的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取而代之,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 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 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代表作有毛公鼎和史墙盘等。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物,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 史墙盘,盘内底铸有铭文18行284字,文章使用的四言句式,措词工整华美,是建国后发现的铜器铭文最长的一篇,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三)篆文 篆本是小

5、篆、大篆的合称。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 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 。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现在小篆专指篆文。小篆又称秦篆,是秦国李斯在大篆的基础上最终定型的,流行于秦国和两汉早期。 中国文字到了小篆时期开始定型,文字更加 去形象化,更抽象化。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用行政手段规范文字的产物。 小篆字体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构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代表作有泰山刻石琅琊台会稽等,相传都为李斯所书。 绎

6、山刻石 李斯 泰山刻石 李斯 (四)隶书 隶书,起源于秦朝,原为小篆的一种简率快速写法。由秦末程邈形理而成,故称“隶”。 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代表作有张迁碑、曹全碑等。 张迁碑,全称汉故榖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碑石在山东东平州学(今山东东平县)。 书体以方笔为主,结构严整、端正朴茂书法朴厚劲秀,方整多变,尤为酣畅 ,是雄浑一派的典范。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此碑是汉碑代表

7、作品之一。 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是秀美一派的典型。 居延新简 西汉 居延旧简 西汉 (五)草书 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成于汉初,“汉兴有草书”。 特点,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逸奔放,因草创之意,称为草书。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个阶段。 唐代的怀素和张旭是著名的狂草书法家。 古诗四帖 张旭 (六)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 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

8、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玄密塔碑 柳公权 唐 多宝塔碑 颜真卿 唐 (七)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比较著名的有“天下三大行书”。 寒食诗帖 苏轼 宋 对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诸种字体,可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总结: 可见,书法艺术在外在形象性和内在神韵两个张力作用下,在审美美感和实用可读性双维作用下,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线形艺术。第三

9、节 :书法的形式要素与艺术特点一、 书画同源书法起源论 书画同源指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以“河图洛书”为书画同源的依据。 此外,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了仓颉造字时“书画同体而未分”的典故。 这,是“书画同源”说的两个神话出处。 我们再看书画同源的一些材料: 从早期文字看,汉字中确实有图画的痕迹。 而象形恰恰是六种“造字”法之一。 后来汉字虽然朝着抽象化方向不断发展,但是有两点有绘画保持联系: 其一,是创作工具,笔墨纸砚是两者的共同选择。 其二,是形象性表现有新特点,即在汉字整体趋向抽象的同时,中国书家追求从笔画中表现形象性,如下: 点 如高峰之坠石 卧钩

10、 似长空之初月 横 一若千里之阵云 竖 如万岁之枯藤 横折钩 如万钧之弩发 撇 利剑折断犀象之角牙 【唐】 欧阳询因此,不管是神话传说,还是早期文字的化石证据,抑或是国人的审美追求,书法和绘画都有着密切联系,这,构成书法美的重要条件。二、抽象的、有意味的线书法本质论 (一)抽象的线 从起源上看,书法是书画同源;从现存状态上看,书法是抽象的线的艺术: 其一,汉字自身进行比较 1.甲骨文、金文都属于象形文字,截止隶书,文字的形象特点非常突出。 2.后来,草书的出现,以及汉字简化趋势,都增加了汉字的抽象性。 其二,与绘画进行比较 线是书法和绘画必备的要素,但两者存在明显差别。 通过对比,有助理解“书

11、法是抽象的线的艺术”。 (二)有意味的线 书法虽然是抽象线的艺术,但其本质不止于此。 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假说,对美的形式给予高度重视。 他是用“意味”而非“理式”或“内容”来作为形式的衡量标准。 就书法而言,虽然是一种抽象的线的艺术,但是这些线里边,有书家对人生的感悟、对道德观念的坚持,更有对笔画形象联想,也即这种线是浸染着理性与感性,饱含对社会现、人生、艺术种种理解和追求的一种反映,也即是“有意味”的反映形式。 因此,书法从本质上有意味的抽象线的艺术。这种意味和情味,是汉字成为艺术而西方文字没有成为艺术的重要原因。三、虚拟的动态艺术 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

12、筑、舞蹈、戏剧、电影和电视是九大艺术样式。 其中,文学、雕塑、绘画、建筑和书法,是典型的静态艺术。但是,由于生活是一个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的过程,那么,追求艺术的动静结合,尤其是静态艺术的动态化,是艺术发展的一个特点。 如下图所示: 马踏飞燕 青铜器 东汉 敦煌飞天 兰亭序 欧阳询 唐 古诗四帖 张旭 唐 书法虽然是静态艺术,但它有起笔收笔之分,有些作品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连在一起,笔划瞬乎万变,如跑如跳,形成一气呵成的动态感,可以产生动态的审美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动态美感只是审美的感觉,而非艺术本身具有动态性。这恰说明书法是一种虚拟的动态艺术,而不是真正的动态艺术。四、书法的时

13、空性 所有艺术样式,必须存在于特定时空之中,书法艺术的时空性有如下特点: 时间性:指书法艺术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时间上的延续变化,具体包括用笔上和欣赏的先后。空间性:文字结构及白纸黑字红章形成的虚实相间的空间感。五、肇始自然与书为心画 1.书肇始自然,抑或师法自然 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拆壁之路,一一自然。 孤蓬自振,惊沙作飞,余自是得奇怪。 怀素 从汉字起源上,有“书画同源”之说。怀素这番话说的恰是“书肇始自然”的道理,因此,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书画肇始自然”。 但是,怀素师法的不是字迹像“飞鸟”“惊蛇”,而是其自自然然的精神。 书法不是对自然地再现模仿(

14、形似),而是表现(神似),这种表现通过具象联想来完成。 这种师法自然特点可以归纳为“师神不离形”的关系。 2.书为心画 书为心画,就是书家重视自身气韵表现,将书法作为表现自身气质、神采的手段。 作为“心画”,书法可以体现书家神采与情感。 书为心画和肇始自然,恰恰说明影响书法发展的两个因素。祭侄季明文稿是“书为心画”的体现。我们先了解一些创作背景: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大涂去)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

15、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 (3/7/105) 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 (5/10/80) 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去一字不辨)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7

16、/14/50) 3.技术与书法 思考这个问题:如果颜真卿是用电脑写的祭侄文稿 一方面,技术对内容的影响较小。 另一方面,技术会抹煞书法作品的形式个性,而这正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因此,本雅明说复制技术会导致传统艺术的解体。第四节 :书法艺术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汉字成为书法,为何西方没有出现相应艺术 一般说来,艺术样式是世界通行的,只是形式内容有差别而已,例如建筑、雕塑、绘画和音乐等,东西方都有,但是为什么书法西方没有? 我以为,这与中国书法的特质有关。 1.汉字是表意性的象形符号,西语是表音性抽象符号 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鲁迅 惟有象形的中国文字,可以直接展现

17、绘画的美,西方的文字变成声音,透过想象才能感到绘画的美。 闻一多 这里主要强调了汉字的音和形的美,都是感性之美。 而且,汉字先天的具有形式(字音与字形)内容(事物概念)合一的特点,而且感性形和理性意的联系是文化和社会实践的必然结果。 西语是抽象的表音符号,其形式(音与形)与其内容(事物概念)的联系是任意的,是理性抽象的产物,是人为的结果。 因此,缺乏感性特征和社会文化实践关联性的后者,不适宜成为审美之物。 2.书写媒介的差异使然 西方书写工具长期是芦苇笔、鹅毛笔(公元700)和蘸水笔,成为钢笔前身。 毛笔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经过几千年发展,作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毛笔与纸一起,有助于汉字的

18、艺术表达。 3.审美文化情趣中西有别 中国人说“文如其人”,将书法与人品、成就,联系起来进行评价: 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欧阳修 与其说欣赏书法,不如说在欣赏书法家的精神气度和功业成就,将书法和书家家密切联系起来,进行移情审美,书法成就和个人成就成正比。 反例如蔡京和汪精卫 从社会背景看,书法盛行的时代,文字是社会文化传播的核心媒介,也是文化思想核心体现。 从审美文化特质看,在儒家传统道德浸染下中国书法审美,将书法从“抽象的线”,提升到“有意味的线”,最后升至道德文章功业成就的高度,书法已经不是简单的表意符

19、号或者艺术,而成为生存美学和价值哲学的淋漓展现。因此,基于以上三方面,我们认为汉字成为书法艺术是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思考题:独秀于世的书法艺术会不会消失? 结合两方面思考:一个是汉字本身变化,二是社会环境变化。 1.汉字简化和文字形象化变化(网络文字等形象化发展)。 2.随着读图时代到来,人们审美习惯和书写媒介多元化。 传统书写习惯正在变化,书法日益成为脱离现实使用的纯艺术,影响其受众群,最后影响其发展。 (汉字都少写了,更别说写书法)二、书法创作中的酒神精神草书现象 1.酒神现象及文化 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名神,传说他是宙斯和珀耳塞福涅的儿子,因为宙斯想让他当将来的“万王之王

20、”,结果狄奥尼索斯被宙斯的敌人提坦诸神所杀,碎身而亡。 但是最终就是狄奥尼索斯重新复活了。 手持常春藤和葡萄的酒神 巴西狂欢节 酒神祭 提香 意大利 酒神狂欢具有如下具体特点:全民性,仪式性,插科打诨,等级消失和新关系形成。 酒神狂欢具有如下整体特点:反正统,反传统,积极建构。 2.艺术创作中的酒神现象 艺术创作中不乏与酒神精神相关的现象: 在诗歌创作: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饮中八仙歌杜甫 在绘画创作中: 画圣吴道子“每欲挥毫,必须酣饮”。 “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 在书法创作中: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21、。 饮中八仙歌 杜甫 3.草书与酒神精神 张旭和怀素的草书创作,恰是酒神精神的文化显现。 (1)张旭生平介绍 张旭,唐朝吴人。书法世家,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后世誉为“草圣 。为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诏其为“三绝”之一。又为“吴中四士”之一。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 (2)艺术家的艺术素质 艺术

22、家的基本素质可以从内在生产机制和其他素质来分析。 艺术家的内在生产机制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力,包括艺术敏感,艺术想象力和艺术技巧等方面。 其他素质包括学识,经历,传统,性情等。 对张旭及其它艺术家创作力的分析,都可以从其艺术素质的角度进行。 (3)草书的创作状态 张旭创作过程有如下描述: 旭,苏州吴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 新唐书文艺传 张旭创作有如下特征: 其一,打破现实生活的等级约束,正如“脱帽露顶王公前”,身心获得极大自由、解放。 其二,对既有书法理论的遵从与超越。 唐朝楷书是书法一大顶峰,而唐朝书法重法度。张旭楷书基础扎

23、实,但不拘于此,大胆将篆书等融合,创造出狂草艺术来。 可以说,狂草是把酒神精神的非理性推到空前高度的表现进入癫狂状态的创造美与人性美的集中展现。 而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的怀素,是玄奘的高徒,也是嗜酒豪客,更是狂草名家。他在自叙贴中写道:“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恰是酒神精神的写照。三、书法中的“中庸之道”兰亭序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作者抒发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

24、,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 作品分析: 1.极喜之作 公元353年,书圣恰51岁,官至会稽内史、右军将军,妻贤子孝、仕途顺达。游山赏景,借文抒怀,所作为“极喜之作”。 2.字体多变 字与字大小参差,不求划一,长短配合,皆成佳构。 同字而不同形,例如七个“不”字,五个“怀”字,三个“盛”字,都随势赋形,各呈其态。 二十个“之”字,或平稳、险峻、收敛、舒放、或楷、或草,一字一形,一字一趣。 3.行书自身特点 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具有突出的优势和张力,它可以较好处理草与楷,形与神,笔与意,骨与肉,刚与柔等一系列关系。 4.中和之美 “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份太短”,这恰恰说出了兰亭的古典中和之美。 一改汉魏质朴文风,现妍美流便特点,但“妍美流便是亦方亦圆,亦柔亦刚,有骨有肉,既媚且遒,是妍美和遒劲,壮美和优美的圆满中和”。 中和恰是中国文化和美学精神之魂。小 结本次课,主要对中国书法的演变历程和若干文化现象,进行了集中讲解。思考题 1、汉字字体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演进阶段? 2、如何理解中国书法中的“酒神”精神。 3、书法艺术会不会消亡?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