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考教育学讲义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2731096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考教育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考教育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考教育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考教育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考教育学讲义(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一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2、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1)师德对教师起着调节和教育作用。(2)师德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3)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基本内容见: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六条4、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办法(1)加强理论学习。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中华民族传

2、统的道德理论、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等,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2)加强在实践中的磨练。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3)加强向优秀教师的学习。在优秀教师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4)加强内省和慎独。内省和慎独,是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二、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3、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

4、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三、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的通知,制定本办法。2.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重点,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目标,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

5、道德考核制度,完善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人民满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3.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依靠教师、服务教师,鼓励教师自省、自重、自律、自强。要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严格考核程序,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要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奖优罚劣,引导广大教师践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4. 考核对象: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的在职教师。5. 考核内容:六大项,总的要记住,这六项与国家的六项都一致,只是具体的内容表述不一致。 6. 考核办法:教师职业道德考

6、核与绩效考核结合进行。7. 考核程序:成立考核小组组织评议综合评定确定等次考核小组:学校要成立考核小组,负责本校师德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组成,其中教师代表由民主推选产生,人数不少于考核小组成员的50%。 组织评议:学校考核小组组织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师德评议。学生(家长)评议:以班级为单位,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班主任在本班评议,任课教师由考核小组抽取所任教班级进行评议。教师评议:以年级组或学科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对照师德考核内容要求进行自评互评。综合评定:学校考核小组根据学生(家长)评议和教师评议情况,结合教师平时的师德表现,对每个教师作出客

7、观评价,并提出考核等次意见。确定等次:考核拟定等次在本校范围内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教师师德考核等次,并在校内以适当方式公布。学校考核小组应向每一位被考核教师反馈考核评价意见,考核结果存入教师个人档案。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师德考核等次均定为不合格(一票否决):(1)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2)对教学工作不认真负责,上课该讲授的内容不讲授,留到课后进行有偿家教谋取私利的;(3).以获取利益为目的,推荐、暗示学生接受有偿家教或到社会培训机构学习培训的;(4).工作日未经批准在校外社会培训

8、机构兼职、兼课的;(5).无正当理由,拒不承担班主任工作的;(6).在招生、考试、评估考核、职称评聘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7).组织、怂恿学生考试舞弊的;(8).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影响恶劣的;(9).歧视、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10).在学校向学生宣传宗教的;(11).在学校散布反动言论,或向学生传播有害身心健康的思想和信息的;(12).组织、诱导学生参加非法组织、“黄、赌、毒”和迷信活动的;(13)擅自组织学生参加校外集会或商业性活动的; (14).以盈利为目的,向学生推销或代购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的;(15).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收受学生和家长贵重财物的; (16).擅自

9、停课、调课或请人代课的; (17).在课堂上吸烟或酒后上课的; (18).工作时间打牌、炒股、玩游戏的;(19).因违法违纪行为受到纪律处分的;(20)其他严重违反师德规范,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10.考核结果的使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中“职业道德”部分的评价结果,按不低于教师绩效考核30%的权重计入教师绩效考核结果。11.师德考核等次优秀的,绩效考核才可评为优秀等次;对师德考核优秀者,在职务评审、岗位聘任、表彰奖励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12. 师德考核不合格的,绩效考核应定为不合格;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当年不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不得评先评优,按有关规定扣发绩效工

10、资,必要时可调整岗位。教师违反师德规范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者撤消教师资格、解聘。13.师德考核工作的重点在学校。14.在考核中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师德考核工作的客观、公正。第二部分:教育学模块一、教育及其发展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除了包含学校教育外,还包含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

11、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 有关教育的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动物中存在着与人一样的教育,教育在人类人类出现之前就产生了,人只是继承了动物早已有的本能。“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斯图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原始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学家孟禄。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为教育的社会起源说。马克思提出了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苏联和我国。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12、,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等。(1)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2)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3) 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校章程(又称壬寅学制,是一个颁布的现代学制)以及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校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4) 1922年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影响。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

13、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教育的发展过程 教育发展历史分期 以生产力水平为依据,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三个阶段; 以生产关系(社会形态)为依据,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的教育、封建的教育、资本主义的教育、社会主义的教育五个阶段。(1) 古代学校教育 中国西周以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有了“国学” 、“乡学”,实施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宋代以后:程朱理

14、学成为国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和谐发展,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 专制性 道统性 刻板性 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2) 近代教育的变化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教育的世俗化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3)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统一,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

15、体化。教育的全民化。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的民主化。内涵包括: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的自由化、师生关系民主化、教育活动和教育内容组织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的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它是运用理性的思考对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背后的客观规律,总结上升成为科学理论的。(1)战国后期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本教育专著。(2)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是古罗马 昆体良 的论演说

16、家的教育又名雄辩术原理(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标志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4)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般被认为是教学成为规范学科的开始。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5)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教育思想和赫的针锋相对,提倡儿童中心。(实用主义,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饿改组改造。在做中学。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6)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现代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英国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教育漫话;法国教育

17、家卢梭的代表作爱弥儿;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其的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基本要素 (1)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2)受教育者(学习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即方式方法)。2、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个要素相互独立,所处的地位不一样,发挥作用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致;三个要又相互规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系统(1)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不可能得到有效地指导;(2) 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

18、3) 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变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目标、教育意图也难以实现。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1、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政治对教育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表现为:(1)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2)制约和影响教育目的;(3)制约和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4)制约和影响教育制度。 2、教育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教育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政治的制约,一方面,它并不放弃自己的任务直接为政治服务;另一方面,它能对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素质的公民。(2)教育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是

19、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1.社会经济(生产力)对教育的的决定作用表现为:(1)社会经济(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社会经济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社会经济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为:(1)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2)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保存、传播和创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形成新的生产力;(4)通过自身的运营,直接推动经济增长。 (三)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1.教育与

20、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发展受文化发展的制约,这种制约表现为两个方面:(1)文化是政治、经济与教育关系的重要“中介”。(2)文化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作用于教育。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传递文化。(2)教育传播文化。(3)教育选择文化。(4)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四)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促进了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

21、学研究的功能。四、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2、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1)内发论。认为个体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格塞尔、威尔逊。(2)外铄论。该观点与内发论相反,认为个体身心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这种观点又称心理

22、发展的环境决定论、外塑论或经验论等。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把实践、把个体积极投入实践活动看做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直接的、现实的力量。(重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育一定要注意个体发展的顺序性,不能揠苗助长、急功近利。(2)阶段性。个体身心的发展是连续的,但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呈现出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教育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23、(3)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同一时期是不同的。(4)差异性。个别差异由不同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因素所造成。教育需要因材施教。(5)互补性。互补性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的概念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2)遗传的意义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会随着外

24、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因此,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能被夸大。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即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能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3、学校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它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即教育促进个

25、体社会化。(2)学校教育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能加速个体发展。(3)学校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选择性,有利于排除不良因素,促进学生发展。(5)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即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 (首先,教育能够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以及自我能力的增强;其次,教育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同表现,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再次,教育有利于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培养个体的创造性。) 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作用)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只有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体才能自觉地做出

26、选择,制定自己的行动目标,主动地调控、安排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个体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适时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引起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动机,并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其身心发展。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1. 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教育目的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

27、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教育目标的层次包括: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3)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定向)功能: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的大方向,包括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激励(调控)功能: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因此,目的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4)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应该是满足人的需求,而不是社会的需求。教育目的应该是要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禄倍尔、康德、萨特等人为代表。社会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的

28、需求。教育目的在于促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把他们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以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凯兴斯泰纳等为代表。个人与社会统整的价值取向:2.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培养的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

29、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3. 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素质教育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形式。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能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1)内涵:(或理解、基本观念、本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人人有受教育权)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于教学活动中)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强调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3) 素质教育的内容组成 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

30、质教育 社会文化素质教育。社会文化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和劳动素质教育六方面的内容。 补:(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4.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新课程培养目标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和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培养,提出了适应终身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要点:(1)公民意识(2)价值观念(3)社会责任感(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6)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7)强

31、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8)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特点:(1)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2)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3)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4)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神圣使命。六、教师与学生1. 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1)教师的界定:教育法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当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多样化、专业化、发展性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

32、念的使命,对学生的“做人之道”、“做事之道”、“治学之道”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是各行各业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将所掌握的知识经验、技能进行精心的加工整理,以特定的方式传给年轻一代,并帮助解除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启发智慧,形成一代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的建设者。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行、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肩负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确立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协调人际关系、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

33、价。)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做朋友,也希望教师能把他们当做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研究者角色: 学生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活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创新。2. 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1)教师的素养应该涵盖: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

34、的教育能力;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掌握科学有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3)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6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新课程背景下应形成专业化的教师观。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专业能力熟练程度由一般化到专业化的持续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学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角色应是: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35、 从教师与学习的关系看,教师应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行为应是: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创新; 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3. 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1)学生的特点: 学生具有可塑性。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 学生具有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学生具有依附性和向师性。(2)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形成主体性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主体性的学生观具体表现在: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教师应该坚

36、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才,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每一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 学生是独特的人: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特的人,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是完整的人;要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学生是独立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和发展。4. 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良好的师生关

37、系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尊师爱生)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努力。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尊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尊严。对教师来说,应该爱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师生

38、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教师在知识、智力和生活经验上较之学生有明显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任务是发挥这种优势帮助学生。但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形成,这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此外,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在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下才能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消除传统专制型的“教师为中心”和放任型的“

39、儿童中心”的师生关系,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严格要求和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是一种好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发展着特别的意义,不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影响。同时,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教学水平做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做出反应,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七、课程1. 课程内涵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

40、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其规定了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2. 课程的类型课程制定者或管理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课程功能: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课程的组织核心: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课程的呈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

41、的方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课程内容固有的属性:学科课程、经验课程;课程内容的内容和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或活动)课程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3.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1)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阐述,主要内容是: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和综合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农村中学课程。(2)新课程结构的特征(三大特

42、征、三大基本原则)均衡性。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恰当、合理的比重。综合性。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提出的,体现在三个方面:加强了学科的综合性;设置了综合课程;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选择性。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的发展和现实需要,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4. 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定义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教育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

43、和评价建议,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2)课程标准的框架国家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基本相同,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个部分。(3)课程标准的特点 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习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它是国家制定的对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描述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达到、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可望不可即的。 它隐含着教师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而不是教科书的执教者,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课程标准的范围涉及完整个体发展

44、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4)课程标准编制的要求: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

45、的基础。(5)课程标准的意义 从国家层面看,它标志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 从学校层面看,它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了根本的依托。 从教材层面看,它标志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 从教师教学侧面看,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5. 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课程资源的定义:课程资源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广义的课程资源泛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 (2)课程资源的特点: 多样性: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

46、达成课程目标的资源。 价值潜在性:只有真正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多质性:同一资源对于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可以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 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原则: 共享性原则:任何一个人所了解的信息都是有限的;共享资源,其价值才能更充分的发挥。 经济性原则: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时效性原则:突出重点,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 因地制宜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八 教学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概念: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

47、、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 意义: 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任务: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有: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培养学生的品德、审美情趣和科学的世界观。教学始终具有教育性。 关注学个性发展。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概念: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

48、、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过程中间接地认识世界;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认识的引导性(领导性):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的教育性: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认识本身是发展,在

49、认识的过程中,又实现着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教学过程的规律:(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发展性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注:要有效地促进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有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去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

50、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2)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教学教育性规律)(即“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赫尔巴特率先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观点,主张把知识涵养与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知识教学和品德教育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行也是影响学生的重要教育因素。(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能动性相结合的规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51、(4)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间接经验的学习又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的基础之上。(5)教学相长规律包括教长学和学长教两层含义:教长学:教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教长学是基本的,也是第一位的。学长教:教育者必先受教育。(6)知、情、意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涉及包括知识、情感和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努力等3、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常用的教学原则有: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

52、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运用及基本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模象直观)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及基本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

53、等)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发现真理”。(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运用及基本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及基本要求: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教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学记要求“

54、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朱熹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5)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学习要求,又要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运用及基本要求: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运用及基本要求: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将知识教学与技能

55、训练结合起来;4、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教学方法概念: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四类:一是语言性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二是直观性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三是实践性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四是研究性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发现法。(1)讲授法概念: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基本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突出重点、难点;系统全面;注重

56、思想上的提高。 注意启发。善于追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 讲究语言艺术。清晰、简练、形象、条理、富有感染力。(2)谈话法概念: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基本要求: 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 要善于启发诱导。 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3)演示法概念: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基本要求: 做好演示

57、前的准备。演示的对象要有典型性。 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使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 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4)练习法 概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基本要求: 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精选练习材料。严格要求。(5)实验法 概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多项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 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 做好演示,重视语言指导; 要求学生独立

58、操作,总结,并写出实验报告。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备课。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备课的内容主要由以下三个环节构成: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了解学生(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习的方法、习惯和兴趣)、考虑教法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上课。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确定的教学目的需切实可行、具体清楚,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一

59、切活动都能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的而进行。内容正确。教师传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方法得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善“启”善“导”。组织严密。课的各个部分一环扣一环,有条不紊。重点突出,表达清晰。课堂气氛热烈。整个课堂活动都能表现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积极性。 (3)作业的检查与批改。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要求: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量要适当、难易适度。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4)课外辅导。一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60、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二是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5)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活动结束后,对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做出客观的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整体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从评价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提高质量。6、教学组织形式概念: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古代私学、教会学校)、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1)班级授课制概念: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

61、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我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优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系统讲授,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 有利于学习活动循序渐进,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缺点: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学生动手机会少;教学面向全班学生,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分组教学制 概念: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一般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 内部分组: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 优点: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缺点: 难以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