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基础学科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140870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染病的基础学科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传染病的基础学科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传染病的基础学科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的基础学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的基础学科(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 七七 节:节:感染与免疫感染与免疫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体征体征 诊断诊断 治疗治疗 预防预防三个概念:三个概念:传染病传染病 (communicable diseases)(communicable diseases)传染病学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的基础学科传染病学的基础学科 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 病毒病毒 立克次体立克次体 传染病传染病 细菌细菌 螺旋体螺旋体 有传染性的疾病有传染性的疾病 寄寄 生生 虫虫 原虫原虫 蠕虫蠕虫 传染病传染病传染病学:研究传染病学:研究 发生发生 发展发展 传播传播 防治规律防治规律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 的科学的科

2、学感染人体感染人体产生的产生的在人体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内外环境中传染病的基础学科传染病的基础学科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免疫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儿科学儿科学内科学内科学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1个概念:感染 1个表现: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 2个作用: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感染过程免疫应答的作用 共生状态(相对平衡)共生状态(相对平衡)病原体病原体人人 体体 免疫功能低免疫功能低 机械损伤机械损伤 机会感染机会感染 病原体移位病原体移位 之间相之间相互作用互作用进化过程中达到进化过程中达到互相适应互不损害的互相适应互不损害的平衡打破平衡打破一、感染(infection):二、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5种表现)

3、:特点:表现取决于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5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病原体的致病力机体的免疫状态病原体被病原体被清除清除(一)病原体被清除(一)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被动:母体/人工注射抗体主动:接种疫苗/感染后获得免疫中和中和(二)隐性感染(二)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仅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无轻免疫病理损伤临床无任何症状、体征、生化变化免疫学检查可发现转归 病原被清除:获巩固/部分免疫力 病原携带状态(健康携带者)(三)显性感染(三)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overt

4、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又称临床感染引起免疫应答/变态反应:组织病理损伤。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改变明显。少数传染病(麻疹)大多感染者表现为显性感染。转归:病原被清除:巩固(伤寒);部分(菌痢)病原携带(四)病原携带状态(四)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carrier state):):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诸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带病毒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分 带菌者 带虫者按携带病原体时间分 急性携带者(三个月以下)慢性携带者(三个月以上)按发生显性/隐性感染之后分 恢复期携带者(显性感染后)健康携带者(隐性感染后)四个特点四个特点 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病原体不排出体外

5、病原感染人体 免疫功能使其局限但又 病原体长期 /寄生某些部位 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 潜伏起来当免疫功能低下时 显性感染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不是每种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期感染(五)潜伏性感染(五)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latent infection):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体的致病力)毒力(virulence)数量变异(一)侵袭力:病原体侵入机体并扩散的能力(一)侵袭力:病原体侵入机体并扩散的能力 直接侵入人体直接侵入人体(钩端螺旋体、钩虫丝状蚴)(钩端螺旋体、钩虫丝状蚴)侵入形式侵入形式 黏附黏附 定植(霍乱

6、弧菌)定植(霍乱弧菌)抑制吞噬作用抑制吞噬作用 病原扩散(伤寒病原扩散(伤寒ViVi抗原)抗原)定植因子:细菌表达受体(大肠杆菌)定植因子:细菌表达受体(大肠杆菌)与细胞表面结合与细胞表面结合(二)毒力:(二)毒力:毒毒 素素 内毒素(内毒素(GG-杆菌的脂多糖)杆菌的脂多糖)组成组成 外毒素外毒素 (白喉、破伤风、肠毒素)(白喉、破伤风、肠毒素)穿透能力(钩虫、丝状蚴)穿透能力(钩虫、丝状蚴)毒力因子毒力因子 侵袭能力(痢疾杆菌)侵袭能力(痢疾杆菌)溶组织能力(阿米巴)溶组织能力(阿米巴)(三)数量:(三)数量:2 2个特性个特性 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数量与致病力成正比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数

7、量与致病力成正比 不同传染病中,病原体数量与致病力差别很大不同传染病中,病原体数量与致病力差别很大(四)变异性:(四)变异性:人工培养:多次传代致病力减弱人工培养:多次传代致病力减弱 3 3个特点个特点 宿主之间反复传播:多次传代致病力增强宿主之间反复传播:多次传代致病力增强 变异结果:可逃避机体特异性免疫。变异结果:可逃避机体特异性免疫。特点:特点:1、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重要作用2、分两类 保护性免疫应答 特 异 性 非特异性 变态反应: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 (属特异性免疫应答)四、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一)非特异性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

8、munity)(nonspecific immunity):1、天然屏障:皮肤、黏膜、分泌物、各种屏障(血脑/胎盘)2、吞噬作用:单核-吞噬系统 非特异性吞噬系统 清除体液中颗粒状病原体3、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IL、-IFN、TNF等)(二)特异性免疫(二)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specific immunity):通常只针对一种传染病3个特点 感染后的免疫都是特异性免疫(主动)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介导A、细胞免疫:通过细胞毒性和淋巴因子起作用 (针对细胞内寄生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感染)B、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免疫球蛋白)起作用 (针对细胞外

9、寄生的微生物)按化学结构分:IgG、IgM、IgA、IgE、IgD 按感染过程出现的顺序:IgM 首先出现 IgG 恢复期出现 按作用分:抗毒素 抗菌性抗体 中和(病毒)抗体 调理素 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介导: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介导: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三个内容 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1、入侵门户: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痢疾/霍乱-经口 破 伤 风-伤口2、机体内定位:每种传染病都各自有其规律性。3、排出途径:是病人/携带者/隐性感染者有传染性的 重要因素。单一途径:痢疾只经粪便排泄 多个途径:脊髓灰质炎病毒经粪便/飞沫排泄 虫媒叮咬/输血:疟疾、丙肝

10、等。3 3个阶段个阶段一、传染病的发生发展 即疾病的发展阶段性1 1、直接侵犯:、直接侵犯:机械运动机械运动 组织组织 细胞溶解细胞溶解 组织组织 分泌酶分泌酶 细胞细胞 诱发炎症诱发炎症 坏死坏死 2 2、毒素作用、毒素作用 外毒素:选择性损伤靶器官外毒素:选择性损伤靶器官 功能紊乱功能紊乱 内毒素:激活单核吞噬细胞内毒素:激活单核吞噬细胞 分泌肿瘤坏死因子分泌肿瘤坏死因子3 3、免疫机制: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有关、免疫机制: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有关 免疫抑制(麻疹)免疫抑制(麻疹)/直接破坏直接破坏T T细胞(艾滋病)细胞(艾滋病)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 型变态反应(

11、出血热)型变态反应(出血热)型变态反应(结核等)型变态反应(结核等)病变病变病原体病原体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1 1、发热:、发热:常见于传染病,但并非传染病特有机制 外源性致热源 内源性致热源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热发热急性期改变急性期改变2 2、急性期改变:、急性期改变:(4 4种)种)出现于感染后几小时至几天出现于感染后几小时至几天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CC反应蛋白升高反应蛋白升高是急性感染的重要标志是急性感染的重要标志 血沉加快血沉加快 负氮平衡负氮平衡糖代谢:糖代谢:血糖血糖:糖耐量:糖耐量,糖异生作用加速,糖异生作用加速 血糖血糖:新生儿、肝衰、糖异生:新生儿、肝衰、糖异生

12、水电解质代谢水电解质代谢内分泌改变:内分泌改变: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胰岛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 醛固酮醛固酮 甲状腺素早期甲状腺素早期,后期,后期依据病情发展阶依据病情发展阶段,动态变化段,动态变化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传染源(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source of infection)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患者1、传染源 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2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病原体

13、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易感者的途径 空气、飞沫、尘埃:呼吸道 水、食物、苍蝇:消化道 手、用品、玩具:呼吸道、消化道 吸血节肢动物:虫媒中间宿主 血液/体液/血制品:艾滋病等 土壤:芽孢、虫卵3 3、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定义:定义: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称易感者。人工自动免疫干预 易感者减少 流行不再发生1 1、自然因素:地理、气象、生态影响、自然因素:地理、气象、生态影响 传染病传染病 季节性:乙脑季节性:乙脑夏秋季发病夏秋季发病 地区性:血吸虫地区性:血吸虫南方发生南方发生2 2、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条件、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条件、文化水平(受教

14、育背景)文化水平(受教育背景)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 有病原体有病原体 (pathogen)(pathogen)4 4个基本特征个基本特征 有传染性有传染性 (infectivity)(infectivity)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流行病学特征 (epidemiologic feature)(epidemiologic feature)有感染后免疫有感染后免疫 (postinfection immunity)(postinfection immunity)病程发展阶段性病程发展阶段性3 3个临床特点个临床特点 常见症状与体征常见症状与体征 临床类型临床类型 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

15、病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 2、有传染性: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传染期: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叫传染期。每种传染病相对固定。做隔离病人的依据。一、基本特征(3个)3、有流行病学特征:(4个)质 外来性 地方性 量 散发性 流 行 大流行 时间爆发流行:发病时间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内发病率 在时间上(季节分布)在空间上(地点分布)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的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 无论显性隐性感染均产生特异性免疫 保护性免疫 自动免疫 被动免疫(抗体转移疫苗)免疫持续时间 病毒性传染病较长(流感除外)细菌/螺旋体/原虫较短(伤寒除外)蠕虫通常不产生保护性免疫(重复感染)4 4、有感染后免疫

16、、有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postinfection immunity)二、临床特点1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病程发展的阶段性(6 6个阶段)个阶段)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病原进入人体至出现临床症状为 止。即病原体内 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的整个过程)长短与病原体感染量成反比与毒素产生和播散所需时间有关 前驱期(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prodromal period)起病至症状明显为止起病至症状明显为止 无特异性,头痛、发热、疲乏、食欲不振无特异性,头痛、发热、疲乏、食欲不振 持续持续1313日日症状明显期症状明显期

17、(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特有的症状、体征充分表现特有的症状、体征充分表现 (皮疹(皮疹/肝脾大肝脾大/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黄疸)黄疸)顿挫型:前驱期恢复期,无症状明显期)顿挫型:前驱期恢复期,无症状明显期)恢复期(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convalescent period)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病原体未完全清除,残余病理生化改变。血清抗体效价升至最高水平。传染性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复发(复发(relapserelapse)与复燃()与复燃(re

18、crudescencerecrudescence)恢复期内初发症状再度出现叫复发。恢复期内初发症状再度出现叫复发。恢复期内体温持续下降至正常,再发热叫复燃。恢复期内体温持续下降至正常,再发热叫复燃。后遗症(后遗症(sequelasequela)恢复期后,机体功能长期未能复常者。恢复期后,机体功能长期未能复常者。(多见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多见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发热发热 感染性非感染性原因所致(急性传染病占主要地位)感染性非感染性原因所致(急性传染病占主要地位)体温上升期:骤升体温上升期:骤升3939以上以上 传染病发热分传染病发热分3 3个阶段个阶段 极期:升至一定高度持续数天极期:升至一定

19、高度持续数天/数周数周 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期 热型:对传染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热型:对传染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稽留热:稽留热:1 /24h (1 /24h (伤寒、斑疹伤寒伤寒、斑疹伤寒)弛张热:弛张热:1 /24h 1 /24h(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间歇热:疟疾、败血症间歇热:疟疾、败血症 回归热:布氏菌病回归热:布氏菌病 马鞍热:登革热马鞍热:登革热5 5种热型种热型2 2、常见症状与体征、常见症状与体征:(4 4个方面)个方面)发疹(发疹(rase,eruptionrase,eruption)皮疹皮疹 斑丘疹:麻疹、风疹、伤寒、猩红热斑丘疹:麻疹、风疹、伤寒、猩红热 疱疹疱疹/脓

20、疱疹:水痘、天花、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脓疱疹:水痘、天花、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疹型疹型 出血疹:出血热、登革热出血疹:出血热、登革热 荨麻疹:血清病、病毒性肝炎荨麻疹:血清病、病毒性肝炎 黏膜疹:麻疹黏膜疹:麻疹“科普立克斑,科普立克斑,Koplik spot”Koplik spot”出疹时间:出疹时间:(风)(风)水仙花莫悲伤水仙花莫悲伤分布:面部分布:面部天花;躯干天花;躯干水痘;由耳后到躯干四肢水痘;由耳后到躯干四肢风疹风疹水水痘痘猩红热猩红热天花天花麻疹麻疹斑疹伤寒斑疹伤寒伤寒伤寒毒血症状:毒血症状:一般: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痛、关节骨痛一般: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痛、关节骨痛严重:

21、意识障碍、中毒性脑病、呼吸循环衰竭严重:意识障碍、中毒性脑病、呼吸循环衰竭 、肝肾功能改变、肝肾功能改变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肝、脾、淋巴结肿大等3 3、临床类型:、临床类型:急性急性 亚急性亚急性 慢性慢性 轻型轻型 中型中型 重型重型 爆发型爆发型 典型典型 非典型(逍遥型)非典型(逍遥型)依据临床过程长短、轻重、临床特点分依据临床过程长短、轻重、临床特点分第五节 传染病的诊断 临床资料临床资料 具备三要素具备三要素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 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一、临床资料:一、临床资料:详尽病史(传染病史、流行病史、起病方式

22、等)详尽病史(传染病史、流行病史、起病方式等)仔细体格检查仔细体格检查 症状体征症状体征二、流行病学资料:二、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地区。某些病有高选择性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地区。某些病有高选择性 预防接种史预防接种史/过去史要认真了解(免疫状况)过去史要认真了解(免疫状况)局部局部/集体传染病发生情况集体传染病发生情况3 3点点3 3点点 对传染病诊断具有特殊意义 检出/分离培养出病原体可直接确立诊断 免疫学检查可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对早期诊断有意义4 4个目的个目的三、实验室检查三、实验室检查1 1、一般实验室检查:(、一般实验室检查:(4 4项项 )血常规血常规 WBC W

23、BC:流脑、猩红热、败血症:流脑、猩红热、败血症 WBC WBC:伤寒、布氏菌病、病毒感染、原虫感染:伤寒、布氏菌病、病毒感染、原虫感染 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蠕虫感染:蠕虫感染 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伤寒、流脑:伤寒、流脑尿常规尿常规 蛋白尿、少量尿细胞、管型:钩体病蛋白尿、少量尿细胞、管型:钩体病 大量蛋白尿、膜状物、巨大融合细胞、大量蛋白尿、膜状物、巨大融合细胞、管型、管型、RBCRBC:出血热:出血热便常规:蠕虫、感染性腹泻便常规:蠕虫、感染性腹泻生化:病毒性肝炎生化:病毒性肝炎病原体直接检出:血液、骨髓涂片:检疟原虫(显微镜、肉眼)大便涂片:寄生虫卵、阿米巴等病原体分离培养 检材:血

24、、尿、便、脑脊液、痰、骨髓、皮疹吸取液 采集标本注意病程阶段、是否应用抗生素 标本保存与运送时间 人工培养基分离培养:细菌、螺旋体、真菌 动物接种、组织培养:立克次体、病毒注注意意点点方方法法2 2、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3 3、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杂交:利用同位素、生物素标记的分子 探针检出特异性病毒核酸聚合酶链反应(PCR):把标本中的DNA分子扩增 100万倍以上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RNA病毒核酸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n-situ PCR):用于组织细胞中原位检出低拷贝DNA、RNA序列。用已知用已知Ag/AbAg/Ab检测血清体液中的相应检测血清体

25、液中的相应Ag/AbAg/Ab。(。(6 6种)种)特异性抗体检测特异性抗体检测 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4 4倍以上升高倍以上升高 意义意义 4 4倍以下升高提示回忆反应倍以下升高提示回忆反应 近期感染:近期感染:IgMIgM型抗体阳性型抗体阳性 凝集反应(肥达氏反应)凝集反应(肥达氏反应)沉淀反应:琼脂扩散沉淀反应:琼脂扩散 补体结合补体结合 中和反应中和反应 免疫荧光免疫荧光 放免放免 酶链免疫吸附酶链免疫吸附方法方法(7 7种)种)4 4、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特异性抗原检测:特异性抗原检测:诊断意义较抗体可靠;方法多样。诊断意义较抗体可靠;方法多样。免疫标记技

26、术免疫标记技术 酶标记技术酶标记技术 免疫荧光免疫荧光 放免放免 生物素标记生物素标记 印迹印迹皮肤试验皮肤试验免疫球蛋白检测免疫球蛋白检测T T细胞亚群检测细胞亚群检测5 5、其它检查、其它检查 内镜内镜 纤维支气管镜:艾滋病肺孢子虫病纤维支气管镜:艾滋病肺孢子虫病 结肠镜:菌痢、阿米巴结肠镜:菌痢、阿米巴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X X光、超声、光、超声、CTCT、MRIMRI 活检活检一、治疗原则:一、治疗原则:目的:控制传染源,促进病人康复目的:控制传染源,促进病人康复 护理隔离消毒并重护理隔离消毒并重 一般治疗、对证治疗、特效疗法并重一般治疗、对证治疗、特效疗法并重第六节 传染病的治

27、疗原则:原则:一般及支持疗法:一般及支持疗法:隔离:按 传播途径 病原体排出方式/时间 护理心理护理 支持:合理饮食、足量维持 提高免疫状态、水电平衡病原或特效疗法:病原或特效疗法:具有清除病原体作用;达根治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常用:抗生素 化学治疗制剂(治原虫/蠕虫)血清免疫制剂(破伤风抗毒素)按传染期长短隔离。(附录二)二、治疗方法:二、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中医中药及针灸疗法中医中药及针灸疗法一、管理传染源:一、管理传染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规定:甲类:强制管理(鼠疫、霍乱)传染病分3类 城市6小时/农村12小时上报 乙类:严格管理 24种 12小时上报 丙类:检测管理 9种 按乙类上报 动物传染源:必要时宰杀后消毒第七节 传染病的预防二、切断传播途径:二、切断传播途径:消毒是主要措施三、保护易感人群三、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免疫力:自我锻炼 接种疫苗 提高特异性主动免疫力 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白/高效价 免疫球蛋白,提高被动免疫力儿童计划免疫 (附录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