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上交用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69949736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上交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上交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上交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上交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上交用(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上交用 - 教育文库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设计 海伦市丰山乡中学 姜广民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的第二节。包括两部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这两部分是有内在关联的统一的整体。本节课安排学习呼吸道对空气处理之后,仅凭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本课有挑战性。另本节上承消化系统,后续循环系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这本书的教案重点和难点,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交换过程 2、过程与方

2、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测量、比较肺活量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3教案重难点 1、教案重点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教案难点 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二、教案活动: (一)、复习上堂课内容 师:上堂课我们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请同学们想一想,呼吸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生: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道又由 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五个部分构成。 师: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各有些什么样的功

3、能呢? 生: 鼻:鼻毛、黏膜温暖、湿润、清洁空气; 咽:气体的通道; 呼吸道 喉:气体的通道、发声器官声带 位于喉部; 气管:纤毛、腺细胞湿润、清洁空气; 支气管:气体的通道; (二)、导入新课 师:外界空气会由呼吸道会进入到肺部,再会经由肺部进入到人体的组织细胞。但是,为什么外界的气体会进入到肺部呢?外界气体进入肺部后,又发生了一些怎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 / 5 【学习目标】 1、通过测定差,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3、肺与与外界、血液的气体交换。 师:人体

4、是如何将气体吸入的?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讨论。 师:事实上,在我们呼吸的过程中,胸廓的容积是有规律地变化的,这种变化是否与何种原因迫使外界气体进入有关呢? 师:我们先来看看书P47实验:测量胸围差。通过测量胸围差,我们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胸廓的容积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知预习】 阅读P47-51页,并完成以下习题。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内,左右各一个,左肺两叶,右肺三叶。 2、当你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运动,胸廓扩大;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运动,胸廓缩小。 3、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胸腔的容积扩大,肺便扩张,肺内气压缩小,外界

5、空气肺。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胸腔的容积缩小,肺便收缩,肺内气压增大,肺内的气体被排出。 (二)、肺泡与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肺泡是构成肺的_。 2、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很薄,各由一层扁平的细胞组成。肺泡的这些结构特点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3、肺泡与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时,肺泡中的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外的组织细胞里;血液中的进入肺泡。 师:人在呼吸的过程中,胸廓的容积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吸气时,胸廓的容积变大;呼气时,胸廓的容积变小。使得胸廓容积发生变化的原因只要有两个: 一, 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使得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变小和变大(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和胸骨向上提升

6、,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延长,肋间外肌收缩越强,肋骨的提升将越高,胸廓的前后距离越加大;肋间内肌的肌纤维斜行方向与肋间外肌相反,当其收缩时,是肋骨更向下斜,使胸廓前后、左右径均缩小)。 二, 膈的收缩和舒张使得胸廓的上下径扩大和缩小。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呼吸时,正好相反,膈肌舒张,膈顶部回2 / 5 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膈也叫横膈,介于胸、腹腔之间,是最重要的呼吸肌,呈穹窿状,两侧凸面向上,周围部为肌质,中央为腱膜中心腱。当膈肌收缩时,中心腱移动不大,而两侧穹窿突起则向周围降落。膈肌收缩越强,横膈位置越低,中心腱也明显下降。膈肌舒张时,腹壁收敛迫使腹腔内脏回复

7、原状,膈肌穹窿顶重向上,使胸腔上下径缩小)。 师:胸廓的变化和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师胸廓扩大? 师:同学们可以看看书P49的演示实验,想一想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胀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 学生代表上台做这个实验,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在把橡皮膜向上顶时,气球回缩;挪开手橡皮膜向下缩时,气球胀大。 师:再想一想,游过泳的同学一般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刚下水的时候,如果水超过胸部,你会感觉到呼吸有些吃力。这是为什么?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综合这几个例子,你能否得出胸廓扩张与呼吸的关系吗? 学生讨论。 生:胸廓扩大导

8、致吸气。 师:为什么胸廓扩大会导致吸气呢? 师: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总量没有改变,当容器的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就小,容积缩小时气体压力就大。胸廓也是这样,当气体压力低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会被吸入;当气体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会被压出。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的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缩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廓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 师:这也就是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会由气压高(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浓度低)的地方。 师:气体进入肺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师:

9、请同学们看书P50资料分析。 学生讨论。 附:资料分析答案: 1.甲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小,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大,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 2.甲瓶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通常地说,实验组减去对照组的变化数量,可以得到实验组产生的变化数量。但是,这一实验只是定性观察,因此,只能起到对比的作用。 3.人体吸入的空气,二氧化碳含量较少;而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较多。再加上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由此可以推测,在人体中也发生了类似植物呼吸作用一样的过程。根据对呼吸道和肺的结构的分析,可以推断这一变化发生在肺部。 师:可见,呼

10、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师: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的肺泡像小气球似地鼓了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吸的过程排出体外。 3 / 5 师: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想想看,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 生:线粒体。 师:氧气由外界进入,最终被人体的组织细胞利用,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1,吸气,含氧气较多的空气进入肺; 2,由于气体扩散原理

11、,氧气由肺泡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 3,氧气随血液流经全身; 4,由于气体扩散原理,氧气由血液进入到组织细胞中,最终为细胞利用。 师:请一位同学参照以上四点,说出二氧化碳最开始由组织细胞产生,到最终排出体外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生:1,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合成二氧化碳; 2,由于气体扩散原理,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进入到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中; 3,二氧化碳随血液流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 4,由于气体扩散原理,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最后由于呼气,被排出体外。 师:气体由肺泡到达血液中,要穿透几层膜?由组织细胞中到达血液,要穿透几层膜? 生:分别是3和4层。 师:做课后练习。 附:练习答案: 1

12、.(1)在相同的时间内,坐、散步和睡眠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少。游泳、慢跑、踢足球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多。依据是教科书中第51页的表格。(考虑到还有无氧呼吸供能,因此,特别是较激烈的运动,不能单以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来确定耗能多少。这不能要求学生回答清楚。)(2)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是因为慢跑没有打篮球激烈,所耗的氧可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打篮球较为激烈,供不上的氧,要靠肌肉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就较少(本题较深,意在启发学生查找资料)。 2.(1)左图同右图相比,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比较缓和。(2)左图可能反映睡眠或散步,右图可能反映剧烈的运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发生在

13、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胸廓舒张(膈肌收缩,肋间外肌收缩),吸入气体 胸廓收缩(膈肌舒张,肋间内肌收缩),呼出气体 二 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比较 吸入气体: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少; 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氧气含量少; 三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氧气穿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最终进入全身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穿透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中,最终排出体外; 四 气体扩散原理 气体总是由气压高(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浓度低)的地方 五 氧气最终被组织细胞利用所需经历的四个阶段 1,吸气,含氧气较多的空气进入肺; 2,由于气体扩散原理,氧气由肺泡进入肺泡周围的

14、毛细血管中; 4 / 5 3,氧气随血液流经全身; 4,由于气体扩散原理,氧气由血液进入到组织细胞中,最终为细胞利用。 教案后记: 学生讨论。 六、教案评价与反思 (一)教案评价 新课标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本课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在亲历获取信息、发现规律等过程中获得生物学知识;较好地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 (二)教案反思 在本课教案中较好的达到: 1、因学生知识容量限制,在设计教案案是增加“气体流动的原因、胸廓结构、气体扩散作用”等知识,为学生自主学习铺路搭桥等。 2、因“肺与外界

15、气体交换原理”难度大,我预设学生体验、演示实验、列举孙悟空进入体胸腔帮助人增大胸腔体积等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在本课教案中存在的以下问题: 1、在编写教案案时,问题预设不精细,学生在设施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环节时,存在较大困难,在今后教案中应多从学情入手,在印教案案前,应按教案案设计进行课前模拟授课,找出问题,及时调整。 2、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生物学科采取课上预习、讨论、展示。但因本课教案内容多,学生若在课堂中完成预习、讨论,则学生的课堂展示环节很有限,有很多学生的想法不能得到展示;故教案内容多的课,应将教案案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预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展示时间就比较充分。 3、因教案时间限制,本课教案中留给学生展示质疑机会有限,在今后教案中,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敢提问题、多提有价值的问题。 5 / 5 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