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思维艺术

收藏

编号:16947562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39.50K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2-11-15
10
积分
关 键 词:
现代 思维 艺术
资源描述:
n n 人类对“思”的呼唤:韩愈:行成于思,毁于随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IBM厂训:思考 人生成功密码:择业,工作,思索 亚里士多德: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思考的能力(一)思维对象的复杂性 1模糊现象 内涵:指事物的类属和边界的非确定性 特征:亦此亦彼、非此非彼 研究模糊现象,产生了模糊理论和模糊数学 模糊并非未知一、现代管理的思维背景 2.灰色现象内涵:部分已知,部分未知的一类现象特征:潜显并存、真假相伴研究灰色现象,产生了灰色理论及灰色系统灰色不等于模糊 3.混沌现象 内涵:确定系统中的无规则运动 既非周期、又非准周期;貌似随机、又非随机 特征:拒绝重复、敏感扰动 研究混沌现象,产生了混沌理论和复杂系统 混沌不等于无序n(二)事业衰退七信号:n 1、固守旧章不愿革新;n 2、没有目标盲目决策;n 3、经验主义束缚新人;n 4、反省能力减退;n 5、进取心渐弱;n 6、不能宽容批评;n 7、缺乏宽松与弹性的制度主义n (三)事业成功六要素:n 1、前瞻洞察力n 2、灵活应变力n 3、快速敏感性 n 4、落实执行力n 5、闭合可持续n 6、融合跨文化 n 呼唤现代管理者:n 常思、冥思、善思n结论:n 1思者生,从者亡n 2待深化、待活化二、思维的科学与艺术(一)知微知彰、知柔知刚思维的理性 “万夫之望”“无往不胜”1.“知”的外延 微:幽深本质、根源 彰:显著现象、表面 引申:知内外、知上下、知古今等等 柔:柔顺亲和 刚:刚直强制 引申:知赏罚、知言行、知缓急等 2.“知”的魅力及其实现 知而不随、知而不钝、知而能治、知而善谋 知己知彼、知表知里、知人知心、知根知底 (1)知全 知国情、知行情、知人情 有一未知,虽欲尽心,而不能受其治也 (2)知深 知关联、知规律、知本质 (3)知速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知情人2 2结论结论 (1)熟知真知、深入浅出 (2)刚柔相济、恩威并重(二)(二)追寻最优、止于满意追寻最优、止于满意思维的活性思维的活性 1追求完美人之天性 天性两大特征:自发、执著 2不完美乃事物的普遍性 (1)不甚完美才是真 (2)相对满意才是真 有所为、有所不为积累优势、打造特色 从实际出发,我们应该追求“满意解”而非“最优解”3寻求目标与现实的相对统一(1)确立最优目标 “每个士兵的背囊里都有一根元帅的指挥棒”“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2)在目标与现实的矛盾中取舍 “为了和平,我们发誓消灭战争;为了消灭战争,我们拿起了枪。”为了完美,常常需要首先接受不甚完美 任何肯定都是否定 局部最优不一定全局最优,因此,常常需要放弃局部的完美 迂回、过渡、缓冲结论:1、用“过渡”锁定机遇 2、用“满意”逼近最优(三)(三)是非适度、相反相成是非适度、相反相成思维的哲性思维的哲性 马克思:“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世界上没有凝固的事物,只有过程 1适度的魅力 (1)适度才能存在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2)适度才能发展 扩大发展,产值效益,速度效率 (3)适度才能和谐 极度悲伤无泪、极度愤怒无语、极度热情无从、极度作为无余 (4)适度才能美 控制任何一种量的过度充分,保持质的稳定n 2二值逻辑对思维的误导(1)相斥选择将思维简化 将多值简化为二值:0,10,1(2)思辨行为将客观扭曲 本不然、却断然 非尽然、却皆然n(3)人类实践的感悟n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n 黑格尔:两极相逢n 恩格斯:两极相通n 马克思:适用于生活一切方面的真理n 适度是矛盾统一时的“定格”,是对质的量化,是模糊性与确定性的统一 n 适度非失则,相反须相成让适度引导成功 (1 1)思维中的定势与突破 (2)继承中的扬弃与抛弃 (3)发展中的拐点与前兆 (4)思维上的理性与非理性 (5)矛盾中的沉默与果断 (6)现实中的二律背反 结论:1、极端不是魄力、固执并非主见 2、适度需要智慧、适度孕育成功(四)法无定法、与时偕行思维的灰性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尤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1、顺应规律、天人互动 (1)事物发展的天然必然性 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模糊的 事物是在不断被否定的 变化是永恒而正常的 (2)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对冥冥世界的主动应对和模糊把握 解放思想、思维创新的依据 打破定势、柳暗花明 具有探索和先驱的意义2、在“灰色”中前进(1)逻辑上不求因果分明 先行动、后政策 先结果、后原理 先实践、后规律(2)舆论上不求是非一律 清谈误国,清谈误事(3)观察上不求一目了然 对质的有数和量的无数的模糊把握 n(4)工作上不求万事齐备n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n(5)学习上不求从头越n 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n 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n 辛弃疾“读书而不为书所累”n 毛泽东“把书本看作现成的灵丹妙药这是一种幼稚者的蒙昧”n(6)决策上不求零风险n 不能坐等、不能观望;允许失误、不许不为n结论:向善、先见、身正、志坚(五)(五)见微知著,以小拨大见微知著,以小拨大思维的悟性思维的悟性 智慧和积累到达极至时的大彻大悟 学不来、教不了;不积累、不传代;靠有意、靠联想;靠凝思、靠揣摩 1.渐变的两重性 (1)渐变成事潜移默化,自然稳定 (2)渐变败事不易察觉,潜伏危机 (3)人类的又一本能 不易觉察渐变 容易接受渐变、心有灵犀、引发悟性(1)捕“风”捉“影”关注信息,未雨绸缪,操之在我(2)实践感悟 体察现实,引发思索,贵在有意(3)联想顿悟 思路开阔,深度想象,猛然醒悟(4)堆砌检索 占有信息,萃取精华,悟出新意(5)启发延伸 审视固有,质疑成规,完善深化 结论:(1)举其一,反其三 (2)起于斯,优于斯 n n(六)(六)创造创造激情、物我互动激情、物我互动思维的灵性思维的灵性 激情是一种超越自然、超越平凡的超常感情,是一种处在激发状态下的高昂的精神 灵性是指在同样条件下超人一筹的领悟、破译、生成的能力 它表现为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 具有突发性、突破性的特征 1、造就灵性的载体人的自身 (1)高尚的人生境界 敬业乐业精神 淡泊宁静心态 知恩感恩人格 宽容宽厚胸怀 爱美审美情趣(2)博大精深的知识 博学让人敏锐 精深使人深沉(3)健康向上的心理 直面人生、光明思维 学会赏识、学会感激(4)充满活力的身体2、探寻引燃灵性的方式(1)乐于质疑 批判性思维:心理上的好奇心 知识上的怀疑主义 学术上的批判精神 理念上的灵活兼容 质疑权威、质疑成规 随时质疑、随处质疑 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 怀疑一切 n(2)留意直觉n 是一种未经推理、未经论证的速成感觉n 是不假思索的心领神会n 具有直接性、具体性、非理性n(3)组合匹配n 不同质的元素按照新的方式整合n(4)创造环境n 环境不同、心境不同n 人境互动、思维升华n 超脱超越、超凡超俗 简约的美、本真的美、意境的美 “无知盲”“无事茫”“无功忙”我思我在!我思我新!我思我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论现代思维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16947562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