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篇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69091418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篇(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篇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朗读,背诵全诗。、体会诗中有画,画中含情,理解曹操的抱负。、体会、学习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此诗。2、了解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教学难点1、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会诗人博大的胸怀。2、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苏轼在他的赤壁赋中写道:“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古一世之雄也。”大家知道苏轼在文中称赞的是谁吗?(由此引出曹操及其诗作观沧海)二、了解作者及作品分别请几位同学介绍作者

2、及作品,其他同学补充、纠正。明确: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以慷慨悲壮见称。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三、朗读观沧海,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2、指导诗歌朗读方法:停顿、重读、语调、延缓。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4、请几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四、合作探究,理解诗歌1、学生

3、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探究下列问题:(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4)诗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2、小组在全班展示,其他同学评价。(1)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并评价。(2)明确:以“观”统领此诗。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以“观”统领此诗。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诗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实景:树木丛林,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4、,洪波涌起。虚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首诗描写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尤其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大海浩瀚壮阔、包容天地的宏大气概与形象,显示出诗人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五、品读赏析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学生在小组内展示,然后在班上交流。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

5、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丁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汇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六、小结师问: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极其开阔,博大胸怀的境界,你能悟出诗人写实虚景的感情吗?理解: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国,建功

6、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是诗人实际借助丰富奇特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七、拓展延伸师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哪一句是写情的诗句,情寓于景中。你能说出古代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吗?理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等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八、作业、背诵全诗。、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板书设计观观水岛树草沧博大胸怀海感日月星

7、汉 2.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感情。3、学习诗歌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重难点:2、3。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有关写“月”的古诗。二、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年),生于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最伟大的诗人。三、背景链接:王昌龄早年家贫

8、,不惑之年才中进士,开始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任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后来因事贬至岭南,一生遭遇坎坷。王昌龄天宝年间被贬到龙标尉,与其交情深厚的李白当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慰藉远方的友人。四、多次朗读,理解诗歌。1、初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二读诗歌,解读诗意。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一路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陪着您一直到夜郎以西。3、三读诗歌,整体感知。(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描写了“杨花”和“

9、子规”。写“杨花”且是“落尽”是点明了时令是“暮春”,“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又因为“杨花”是漂泊无定的,表现了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2)该诗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心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作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

10、郎西。”作者把明月人格化了,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同时,还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富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4、再读诗歌,归纳小结。这首诗中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杨花、子规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五、板书设计景:杨花落尽子规啼鸣哀切、凄惨情景交融情:寄情明月随风相伴同情、关切六、拓展延伸:积累李白借月抒怀的诗歌1、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2、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

11、,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十三)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关山月七、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此诗。 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知识与能力:1学生背诵,感知诗意。(重点)2学生品味,感悟诗情。(重、难点)过程与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2品读,赏析,感悟。3多媒体辅助教学。情感态度与价

12、值观:学生理解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教学过程:一、课前推诗,启迪诗心(一)学生说诗(二)教师评诗平时,我们经常不知道作者的诗说是李白的,何止是张冠李戴啊!网上还传说李白是预言家呢!(看PPT)其实,要说李白的预言,只有一次,那就是他说“随风直到夜郎西”,10年后,他被贬到比湖南夜郎县更西的贵州夜郎国。二、知人论世,走近诗人(一)诗人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西域碎叶城(吉尔吉斯斯坦),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音律和谐,意境奇妙。写月名,捉月死。学过诗作:古朗月行(前四句)、静夜思、赠汪伦、夜宿山寺、

13、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名句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二)背景解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盛唐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与李白并称“七绝圣手”;学过芙蓉楼送辛渐、“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出塞)被贬夜郎而作。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有密切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其性格与李白傲岸不羁较为相似,因“不护细行”而被谤贬龙标尉。李白此时正在扬州,听此不幸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慰藉。三、披文入情,感悟诗情(一)朗读试背:听读、齐读。(

14、节奏、平仄、押韵)(二)感知意象:杨花、子规、明月。(三)品悟感情:忧伤、同情、牵挂、安慰。四、深入品味,鉴赏诗美(一)语言美:自然流畅,生动形象。(二)韵律美:平仄谐调,押韵清晰。(三)意象美:情景交融,寄托深沉。(四)情感美:真挚淳朴,深切感人。五、布置作业,拓展诗境1默写这首诗。2查找“月亮”或“友情”的古诗并标上平仄。3探究“龙标”、“五溪”、“夜郎”的变迁。 4.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古代诗歌的朗读技巧,背诵诗歌。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字词的释义。3、品味鉴赏诗歌,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4、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

15、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掌握古代诗歌的朗读技巧,背诵诗歌。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诗歌小常识1、按内容:送别诗、抒情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战争诗、叙事诗2、按形式: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格律诗分为绝句(每首四句)和律诗(每首八句),字数有五言和七言。律诗注重格律,对偶工整。每一首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四部分。词曲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

16、南)人。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他这次途径北固山去游吴中,“江春入旧年”,快到除夕的时节,虽然江南山水如画,但时近年关,远离家亲人,旅次北固山下,船下江水东逝,头顶南雁北归,不能不催人乡关何处之思,于是写下了这首传 世佳作。这首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三、朗读:停顿按意义单位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四、理解诗词大意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游客在青山之外,航船在绿水中前行。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平缓,两岸之间江面宽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

17、挂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褪去,江面上已散发出春天的气息。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家乡的音讯什么时候能到达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五、简要概括诗中四句话的内容。1、首联写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的景色。2、颔联写春潮涌张、江水浩渺,波平浪静、视野开阔的景色。3、颈联写在江上行舟即天亮时的景色。4、尾联用“鸿雁传书”集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六、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湖水平缓,两岸之间江面宽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写景名句,以大景传小景之神。)赏析:平”、“阔”、“正”、“悬”四个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

18、,“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这四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阔大和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七、“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择一角度,作简要赏析。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4、“生”“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5、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八、用自己的话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展现的画面。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九、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19、思想感情?哪两句诗句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明确:思念故乡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十、请从内容和感情的角度,谈谈你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乡愁。十一、主旨本诗写诗人泊船北固山下时所见江南的景色及感受,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十二、写作手法1、寓情于景,即景生情。诗人善于借用景物特征表达情思。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字,抓住了江湖这一景物特征;“生残夜“入旧年”中的“生”与“入”,写拂晓日出,突出表现江南早春的特征,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写法生动、传神。2、景中出情,景中出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日生残夜”“

20、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但“日”“春”却具有新生美好事物的品质。作者本意说理,但写景抒情的句子里却蕴含理趣,妙不可言。3、语言清新,意境开阔。诗人用淡雅的文字描述了途中大江两岸的青山绿水,为读者勾画出一幅江南舟行图,表现出江南风光壮美的一面。十三、作业。十四、板书设计:首联:青山绿水难掩旅途的抑郁之情颔联:写景名句,以大景传小景之神。颈联:哲理名句,时序变迁,季节更替尾联:主旨句,思乡之情 5.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课型设计品读课预习要求了解作者及“曲”的有关常识。教学设想马致远的这首散曲描写景

21、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全文仅5句,28字,纯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却做到了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教学中为避免空洞、枯燥的讲解,宜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诵读、配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画、说、写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唐诗、宋词、元曲互相辉映,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有谁能说说有关“曲”的常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并小结,之后投影关于“曲”的常识。关于“曲”曲是继诗、词而

22、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它是配乐歌唱的诗。曲有散曲与剧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天净沙、秋思就属散曲中的小令。二、诵读,整体感知内容。、课题及作者:课题由两部分组成,与词相似,“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即“秋的思念”。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有“曲状元”之称。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学生自由诵读。提示:朗读应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悲同喜。、检查诵读情况。通过抽读,小组读了解情况,并对误读的地方予以更正。、

23、听范读。、给这首曲配一幅画。激趣:有个词叫“诗情画意”,说的是具诗画的意境,诗画这两种艺术形式往往融会在一起,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你一定能用你手中的笔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间笔画)。(1)学生动笔绘画,教师巡回观察。(2)完成后让学生互评优劣,并对优胜者予以表扬(3)出示教师的简笔画。(投影在大屏幕上)6、熟读成诵。三、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和奇特的表现手法。1、思考:(1)曲中哪些语句写景?写了多少种景物?(用“_”画出),并用括号括出这些景物特征的修饰语。(2)文中哪句抒情?抒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它与曲中的景物描写有何关联?2、品味语言,体会独特的意境和表现手法。作

24、者写景,既不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语言凝练,言简意丰,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翱游其间。让学生用“从(词或句)中,我感受到了(看到了或想到了)”的句式说话,品味意境,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或用“我认为用得好(或写得好),好在”的句式说话,体会其奇特的表现手法。学生可能有如下答案: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凋零和凄清。深秋时节,藤蔓枯萎了,树叶飘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树梢上乌鸦凄厉的叫声,更增添了悲凉凄楚之感从“古道西风瘦马”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长途跋涉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枯黄连天的野外艰难行进,一阵冷飕飕的秋风

25、袭来,使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倒抽了一口凉气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中,我仿佛感受到了这位游子在异域他乡的痛苦之情。此刻,太阳快要落山了,乌鸦也归巢了,他却不知家在何处,也不知、该向何处去,任马追着落日,漫无目的地行进一股忧郁悲怆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令他肝肠寸断,痛苦不堪我认为“枯、老、古、瘦”这些表现景物特征的修饰语用得好,好在它们表现了深秋时节这些景物的特征,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极具表现力。如一个“瘦”字写出了马的孱弱。疲惫无力,那骑在马上的人呢?对于想象力丰富、语言有独创性的学生要及时表扬。、教师在学生将这首诗的意境和表现手法挖掘够了基础上让学生动笔写。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写景、抒情散文。要求:紧扣原作,展开想象,尽量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当堂抽查学生的改写,并作评价。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5篇.do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