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复习地理课件(福建用):必修3第5章第2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收藏

编号:16824791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7M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2-11-08
18
积分
关 键 词:
2012 高考 复习 地理 课件 福建 必修 产业 转移 以东
资源描述: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以东亚为例必修3 考点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背景原因目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生产地地价升高且用地紧张国家政策的调整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丰富、廉价、素质高内部交易成本低市场广阔且潜力巨大追求高额的利润 纺织和服装工业在全球分布广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程度较高。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每小时工人工资国家20美元以上日本、丹麦、瑞士、比利时1418美元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以色列2美元以下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叙利亚、巴基斯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1)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依据上表资料判断,美国纺织服装业应先向 (国家)转移,德国纺织服装业应先向 、(国家)转移。墨西哥墨西哥 捷克捷克匈牙利匈牙利(2)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并出现了众多专业镇。专业镇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可达数千家,从业人员可达数万人。从甲图可以看出我国纺织、服装专业镇的分布特点为:集中分布在 省、省、省;主要分布在 地区。江苏江苏浙江浙江广东广东第第(2)题,可从图中直接读出,点题,可从图中直接读出,点状密集的省份为江苏、浙江、广东,它们状密集的省份为江苏、浙江、广东,它们又都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又都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沿海经济较发达沿海经济较发达(3)根据乙图,简述该镇服装产业的特点。答:答:(3)原材料、设计、设备来自海外;原材料、设计、设备来自海外;多个服装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集聚;该镇服装多个服装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集聚;该镇服装生产专业化突出;生产专业化突出;(4)读丙图,说明目前我国多数出口服装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在整个服装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及今后的发展策略。答答:地位地位:中国主要从事裁剪缝纫等中国主要从事裁剪缝纫等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环节,生产的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环节,生产的附加值有限;有限;今后的发展策略是今后的发展策略是:第一,加强服第一,加强服装设计,培育著名品牌;第二,加强市场营装设计,培育著名品牌;第二,加强市场营销,努力进入国际市场销,努力进入国际市场。本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工业布局及产业转移的实际问题,尤其对地理信息的应用、认定、判断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较高。第(1)题,表格中给出不同国家每小时工人的工资,即说明了劳动力的价格情况,纺织服装业由发达国家(美国、德国)向外转移,首先应向劳动力价格低且邻近的国家转移。据此,从表格中找出每小时工资较低的美国邻近的国家是墨西哥,与德国邻近的两个国家应是捷克和匈牙利。第(3)题的关键信息是读图名“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和读“图型”“产业联系流程图”,再根据设问“服装产业的特点”,从流程图中的箭头指向理出清晰的思路“原材料、设备等基础设施;生产和社会服务;企业分布;产品销售市场”;然后对图中信息进行揣摩、比较、分析、归类,认定有用信息:图样、订单、面料、设备均由海外供应;有全方位的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有多个服装加工企业,形成工业集聚现象,专业化突出;产品有批发、零售和专卖店,市场有本地、国内和国际,但主要是国际市场;最后用简练的、科学的语言进行归纳。第(4)题的关键是读懂“产业价值链坐标图”,从图中的箭头所示,推断出我国服装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是裁剪缝纫;从附加值曲线的变化情况,分析出我国服装企业所从事的裁剪缝纫这一环节的附加值低,而从事设计出样的发达国家和从事采购销售的跨国公司的附加值较高,由此可知我国在整个服装产业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今后发展的策略就应是提高附加值,即朝着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模式走。同时提供了比较完备的生产和社会服务;产品主要销往海外,也有一部分产品在国内及本地销售。【规律技巧总结】本例题以我国服装工业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揭示我国工业在世界的地位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一系列问题,重点考查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是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这一方面)以及工业集聚等,启发学生对服装工业未来的思考。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读下图,回答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工厂转移到B地区,形成了三种生产模式(如下图),试分析影响这三种生产模式的主导区位因素。答:影响模式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影响模式二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影响模式三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判断图示地区为孟加拉湾沿岸地区。模式一利用B地丰富的原料,模式二利用B地广阔的市场,模式三利用B地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属于产业转移的三种基本模式。考点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处于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国际间的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1)图中B区域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人们习惯称其为 ,A经济区面积广阔,对乙地发展的作用是 .,A、B两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划分均与 有密切关系。腹地为乙地提供原材料和消费市场腹地为乙地提供原材料和消费市场泛珠三角泛珠三角作为经济作为经济河流河流第第(1)题的答案可由图示信息得出;从题的答案可由图示信息得出;从资源、交通、水能等方面分析成渝经济区的发资源、交通、水能等方面分析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条件;从材料中捕获有用信息,结合所学原展条件;从材料中捕获有用信息,结合所学原理对长三角的理对长三角的“腾笼换鸟腾笼换鸟”做出分析;从长三做出分析;从长三角、中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作用和区际联系角、中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作用和区际联系等角度阐述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的意义。等角度阐述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的意义。(2)说明甲区域内发展经济的主要区位优势。答:天然气、井盐、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有宝成、成昆、成渝等铁路和长江航运,交通便利;水能丰富。(3)简述长三角转入与转出的产业各有何特点?这样的“腾笼换鸟”有何意义?答:特点:转出的以劳动密集型、污染型产业为主;转入的多为高新技术产业。意义:加快了苏中、苏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为长三角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长三角与苏中、苏北地区的双赢。(4)A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区内差异显著,东西互补性强。简要说明这种区域合作的意义。答:发挥长江三角洲的龙头作用,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加快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强资源、市场、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规律技巧总结】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下图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集聚现象 分散现象 产业升级现象 产业转移现象 A.B.C.D.D(1)美国飞机零部件在我国生产,属美国飞机零部件在我国生产,属于产业转移;各种零部件不在同一地点生于产业转移;各种零部件不在同一地点生产,属于工业分散现象。提示产,属于工业分散现象。提示:中国总体中国总体上还没有由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升级为上还没有由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升级为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2)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增大就业压力 加快工业化进程 促进技术创新 改变能源政策 A.B.C.D.C (2)我国各地都有不同零部件生产,对加快工业化进程有推动作用。美国新一代波音飞机零部件生产,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原有制造业有激发、促进技术创新作用。提示:美国飞机零部件在我国生产,利用了国内的劳动力,不会增加就业压力,这种生产不会影响能源政策。(2010海南)23.图8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2分)(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8分)M、N两地的差异(生产厂、研发中心);制鞋业移动的方向【解题思路】仔细分析图中信息即可得出:1998年M地有大中型制鞋企业和研发中心,N地仅有小型制鞋企业。2008年M地仅存研发中心和研究院所,N地有不同规模的制鞋企业,所以制造业向N地转移。因制造业的迁入,N地工业得到发展,形成工业景观,促进了城市化,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参考答案】(1)M地区制鞋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2分)(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3分)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人文景观)。(5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2届高考复习地理课件(福建用):必修3第5章第2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16824791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