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816141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9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doc(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名(Filename):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文件编号(No. of File): FYZYY-wsw001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1/49生效日期(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前 言由于新的感染性病原体的不断涌现,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新的诊疗技术的应用,以及生物恐怖的潜在危险,提高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存在着暴露

2、于感染性病原体的危险。采用适当的生物安全防护可以将感染的危险性降到最低,生物安全防护包括安全设备、个人防护装置和措施,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筑要求,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根据有关的规定,阜阳市中医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属于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49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名(Filename):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导原则文件编号(No. of File):FYZYY-wsw002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2/49生效日期(

3、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导原则1 目的明确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导原则,减少生物安全事故发生。2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3 内容3.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及实验室安全或/和操作手册。3.2 实验室应能提供常规的实验室安全培训, 并建立制度。3.3 实验室负责人(或生物安全负责人)要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殊危害告知实验室人员,同时要求他们阅读生物安全或/和操作手册,并遵循标准的操作程序。实验室内应备有可供取阅的安全或/或操作手册。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掌握有关的管理规定和操

4、作程序,通过考核后方可从事相关实验室工作。3.4 应当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的控制方案。3.5 应为所有实验室人员提供适宜的医学评估、监测和治疗,并建立健康档案。实验室人员应3.6 实验室人员应接受与所操作生物因子或实验室内潜在的因子相关的免疫接种或检测。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名(Filename):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文件编号(No. of File):FYZYY-wsw003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3/49生效日期(Date

5、 of Issue):2012年1月1日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1 目的明确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减少生物安全事故发生。2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3 内容3.1 遵循试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3.2 认真学习与执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3.3 实习、进修生和本科室新进轮转人员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3.4 进入实验室要穿隔离衣帽鞋等做好个人安全防护,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试验室。3.5 试验室的门随时保持关闭状态,外界直接相通的门窗要始终处于防啮防蚊状态。3.6 试验室严禁吸烟,不得在试验室进食,化妆或取戴隐形眼镜。3.7 实验室内不得穿拖鞋和漏趾凉鞋以及穿戴“手”饰,留长发

6、的应将长发束进帽子。3.8 生物安全监督员(专业主管)应随时提醒员工注意生物安全防护,并负责处理生物安全事宜。3.9 分清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并按相应区域的生物安全要求开展工作。3.10 医疗废物垃圾专人负责处理,操作符合规范要求。3.11 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前要按规范洗手,脱去隔离衣。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名(Filename):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文件编号(No. of File):FYZYY-wsw004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

7、Page):4/49生效日期(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1 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2 范围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3 职责3.1检验科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3.2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4 制度要求4.1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4.2 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

8、、抗体检测。4.3 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4.4 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4.5 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4.6 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4.6.1 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4.6.2 患发热性疾病;4.6.3 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

9、4.6.4 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4.6.5 妊娠;4.7 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4.8 外单位来检验科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一个月及以上的准入需到医务处备案。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名(Filename):进入微生物实

10、验室的限制措施制度文件编号(No. of File):FYZYY-wsw005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5/49生效日期(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进入微生物实验室的限制措施1 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2 范围适用于进入微生物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3 限制措施3.1 实验时,未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一般情况下,易感人员或感染后会出现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允许进入

11、实验室。例如,患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人,其被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实验室主任对每种情况的估计和决定谁能进入实验室工作,负有最终责任。3.2 进行实验后,实验人员要洗手;离开实验室前脱手套、帽子、隔离服等。3.3 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3.4 遵守锐器安全使用规范。3.5 实验完毕、下班前、活体溅出或溢出时,都应使用对病原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台面消毒。3.6 遵守规章和程序,只有告知潜在风险并符合进入实验室特殊要求(如经过免疫接种)的人,才能进入实验室。3.7 存在外源性病原时,实验室入口处应贴有生物危险标志,并显示以下信息:有关病原、

12、生物安全级别、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姓名、电话号码、在实验室中必须佩带的个人防护设施、出实验室所要求的程序。3.8 标准操作程序或生物安全手册中,应包括生物安全程序。对于有特殊风险的人员,要求阅读并在工作及程序上遵照执行。3.9 实验室主任保证实验及其辅助人员接受适当的培训,包括和工作有关的可能存在的风险、防止暴露的必要措施和暴露评估程序。当程序必须改变时,有关人员必须每年更新知识,接受附加培训。3.10 培养物、组织,体液标本,或具有潜在传染性的废物要放入带盖的容器中,以防在收集、处理、储存、运输或装卸过程中泄露。3.11 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

13、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3.12 和实验无关的动物不允许进入实验室。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名(Filename):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处理措施及处置流程文件编号(No. of File):FYZYY-wsw006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10/49生效日期(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处理措施及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

14、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1 目的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制定本指导原则。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3 职业暴露预案3.1 工作人员预防可能造成污染(感染)的标本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微生物室培养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3.2 工作人员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3.2.1 工作人员进行有可

15、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的操作时,从事微生物培养必须施行个人防护,戴口罩、帽子、隔离服,戴手套,操作完毕立即消毒手,脱去防护装置后洗手。3.2.2 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佩戴个人防护装置,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3.2.3 工作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操作时必须获得生物安全员的允许,且在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必须戴双层手套。3.3 工作人员在进行锐器相关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3.4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毁型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以防刺伤。3.5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不毁型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

16、的针头、刀片等锐器。4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4.1 刺伤、切割伤或擦伤 受伤人员应当脱下防护服,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要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应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4.2 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 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并进行医学处理。要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4.3 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 (在生物安全柜以外) 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应当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官员。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例如 1 h 内)严禁人员入内。如果实验室

17、没有中央通风系统,则应推迟进入实验室(例如24 h)。 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在生物安全官员的指导下来清除污染。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 4.4 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的处理 4.4.1应当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然后在上面倒上消毒剂,并使其作用适当时间。4.4.2 然后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然后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4.4.3 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当对他们进行高压灭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在所有这些操作过程中都应戴手套。 4

18、.4.4 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并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 4.4.5 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 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例如 30min)使气溶胶沉积。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例如30min)。发生这两种情况时都应通知生物安全官员。 4.4.6 随后的所有操作都应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 4.4.7 当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 4.4.8 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

19、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 4.4.9 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擦拭,并再次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4.4.10 职业暴露后个人防护流程图:5由检验科主任、副主任、专业组组长组成的应急管理小组,协调管理。6 运行机制6.1 预测与预警检验科检验科实验室各工作人员、专业组负责人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6.2 信息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后,检验科微生物室任意一个工作人员有责

20、任立即向专业组组长或专项负责人(如生物安全主管)汇报,检验科应急处理小组经核实及初步处理同时,要立即报告相应职能科如医务科、科教科、防保科等。7 具体应急处置方案7.1 病原泄漏7.2 院内感染事件8 宣传和培训 广泛宣传应急预案及相关法规、制度,加强预防、避险、减灾等常识,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有计划,针对性地对检验科微生物室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和管理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及应变能力。9 预案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将及时修订本应急预案。 10 火灾和自然灾害 发生自然灾害时,应就实验室建筑内和/或附近建筑物的潜在危险向当地或国家紧急救助人员提出警告。只有在受过训练的实验室工作

21、人员的陪同下,他们才能进入这些地区。感染性物质应收集在防漏的盒子内或结实的一次性袋子中。 由生物安全人员依据当地的规定决定继续利用或是最终丢弃。 11 紧急救助:联系对象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责任人a、实验室主任 常玉鑫 13805581582b、实验室主管 王同福 13956802763c、生物安全员 王同福 13956802763d、消防队 114e、医院急诊科医务科/防保科f、负责的技术员-设备科 范可刚g、水、气和电的维修部门 总务科12 急救装备 配备以下紧急装备: 1、急救箱,包括常用的和特殊的解毒剂 2、合适的灭火器3、洗眼实施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名(

22、Filename):锐/利器使用的生物安全措施文件编号(No. of File):FYZYY-wsw007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11/49生效日期(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锐/利器使用的安全措施1 目的 保障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防止感染。2 适用范围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3 主要内容锐/利如针头和注射器、玻片、移液管、毛细管和手术刀等是微生物实验室必的物品,其使用中必须遵循如下防范措施:3.1 必须对所有的锐/利器(包括污染的锐/利

23、器)采取高度预防措施,针和注射器或其他锐器应尽量限制在实验室内使用,可能时,用塑料器具代替玻璃器具。3.2 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3.3 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毁型、重新套上针头套,专人集中焚烧。3.4 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消毒液中消毒后高压杀菌。3.5 打碎的玻璃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夹子或镊子。3.6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名(Filename):医疗废弃物管理及处理程序文件编号(No. of File):FYZY

24、Y-wsw008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12/49生效日期(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废弃物管理及处理程序1 目的将操作,收集、运输、处理废弃物的危险减少至最小,将其对环境的有害作用减少至最小。2 适用范围本微生物实验室制造的医疗废物。3 操作步骤3.1 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严格分开,严禁混放。装入符合规定的医院统一发放的黄色垃圾袋中,装量或容量反限与装袋的四分之三并有效封口,已放入袋内的废物不得取出。3.2 细菌室内用过标本和各种一次性培养

25、基,鉴定和药敏卡片,塑料试管以及一次性其他物品都要放进双层黄色塑料袋内集中称量并作记录后,放高压灭菌器(细菌室内就地消毒后)统一焚烧。3.3 细菌室内用的一次性注射器毁型并作记录后放进双层黄色塑料袋内集中放高压灭菌器(细菌室内就地消毒后)统一焚烧。3.4 细菌室用过的含菌玻片放进1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消毒后,集中放高压灭菌器(细菌室内就地消毒后)灭菌 。3.5 一切废物,垃圾,统一由医院负责垃圾的处理的专门人员,定时到科内登统、处理、转运。3.6 做好相关记录废弃物记录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名(Filename):菌毒株处理制度文件编号(No. of F

26、ile):FYZYY-wsw009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13/49生效日期(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菌毒株处理制度1 目的 规范微生物实验室菌毒株及标本的处理,防止感染,保障生物安全。2 适用范围 临床微生物所有菌毒株及标本3 主要内容3.1 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本规范所指临床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如在临床样本中检出高致病性(或疑似)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其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转运和销毁按可感染人类

27、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生物样本运输管理规定执行。3.2 非高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运送应由专人负责,专车运送,运送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相关资质,不得通过公共交通工具运送,运送过程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3.3 单位内部运送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满足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应密封,防水、防破损、防外泄。3.4 外送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相关规定。3.5 最外层的容器或包装材料上应按规定做好生物安全警示标识。3.6 实验室保藏菌(毒)种和生物样本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或样本保藏部位为内部治安保卫的重点3

28、.7 实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保藏,双人双锁,并建立所保藏的菌(毒)种和生物样本名录清单。3.8 保藏的菌(毒)种和生物样本应设立专册(卡),详细记录名称、编号、来源、鉴定的日期和结果、所用的培养基、保藏的方法、传代次数等。3.9 实验室应建立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销毁制度,销毁保存的菌(毒)种和生物样本应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并在专册(卡)上注销并注明原因、时间、方法、数量、经办人等。3.10 实验用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和实验器材、弃置的菌(毒)种、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应在实验室同一建筑内消毒灭菌,达到生物学安全后再按感染性废弃物收集处理。3.11 送检培养的各种标

29、本就地高压蒸汽灭菌后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专人送焚烧并登记。3.12 各种有菌的一次性培养基就地高压蒸汽灭菌后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专人送焚烧并登记。3.13 有菌玻片,一次性生化管,玻璃培养基用15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后高压蒸汽灭菌。3.14 用过的血液(体液)培养基(有菌或无菌生长)高压蒸汽灭菌。3.15 保留的标准菌/毒株贮藏于专人保管有锁的低温冰箱,出入库菌株及时记录。3.16 微生物室菌株管理由王同福和刘双成负责。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名(Filename):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制度文件编号(No. of File):FYZYY-wsw0010

30、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14/47生效日期(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 目的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订本制度。2 适用范围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3 培训考核制度内容3.1 制定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报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3.2 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

31、、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3.3 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样本运送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3.4 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项生物安全培训。3.5 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3.6 对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颁发相关岗位的上岗证。3.7 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

32、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3.8 做好生物安全培训需求和效果的评估工作,为制定年度培训、考核计划提供依据。3.9 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3.10 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科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所有工作均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期间不得从事危险性较高的工作。3.11 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和考核。3.12 按照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保存与人员培训、考核相关的记录。安徽省阜

33、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名(Filename):微生物实验室消毒隔离措施文件编号(No. of File):FYZYY-wsw0011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15/47生效日期(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微生物实验室消毒隔离措施1 目的 保障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防止感染。2 适用范围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3 主要内容3.1 实验室人员进入微生物室前要洗手,进行培养物或配制“培养基”操作时,要穿隔离衣帽鞋套,戴口罩方可

34、进入,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3.2 上下班前用消毒液擦洗消毒工作台面,拖地面。 3.3 工作人员的手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手5分钟,流水冲洗后脱去隔离衣以及一次性鞋帽口罩,再用消毒液浸泡洗手,流水冲洗,方可出无菌室。3.4 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培养器皿,注射器,鞋帽口罩,手套等)及各种临床标本在本室内就地称量并记录重量,高压消毒后,统一焚烧处理。3.5 用过的的生化管,玻璃片,血液培养基用1500mg/L消毒液浸泡后高压消毒灭菌处理。3.6 每天上午缓冲间,无菌室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中午2.5小时。3.7 紫外线灯管功率按时监测,并95酒精一月擦洗一次。相关消毒液浓度配置标准消

35、毒种类有效氯浓度(mg/L)方法消毒时间消毒更换方式手(操作人员)1000浸泡5分钟7小时后更换操作台面1500擦拭30分钟每次更换拖把1500浸泡30分钟每次更换墙面消毒1500擦拭处理高度2m-2.5m每次更换污染织物1500浸泡后清洗30分钟每次更换污染器械2000浸泡30分钟每次更换污染环境2000喷洒60分钟以上每日更换仪器设备2000擦洗处理30分钟每次更换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名(Filename):微生物实验室溢洒处理操作程序文件编号(No. of File):FYZYY-wsw0012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

36、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17/47生效日期(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微生物实验室溢洒处理操作程序溢洒是指包含生物危害物质的非气态物质意外地与原盛器分离的过程,包括液体或固体生物危害物质的渗漏、泼洒、喷溅以及盛放生物危害物质容器破裂等造成的污染。溢洒事件的危害将取决于溢洒材料本身的危险程度、溢洒的体积、溢洒影响的范围以及溢洒后采取的措施。溢洒发生后,应立即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溢洒事件进行危害评估,并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所制订的溢洒处理程序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将溢洒危害降到最低。1 目的 保障实验室

37、人员生物安全,防止感染。2 适用范围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3 主要内容3.1 生物安全柜内溢洒时,按如下操作:3.1.1 使生物安全柜保持开启状态。3.1.2 在溢洒物上覆盖浸有含氯消毒剂的吸水材料,作用大约30分钟以发挥消毒作用。处理溢洒物时不得将头伸入安全柜内,要将脸处于前视面板后方。必要时,用消毒剂浸泡工作表面以及排水沟和接液槽。3.1.2 在安全柜内对所戴手套消毒后,脱下手套。如果衣服已经污染,也要先脱下消毒。穿戴干净的手套和衣服作如下进一步的清洁工作。3.1.3 用消毒剂喷洒或擦拭安全柜内壁、工作表面以及前视窗的内侧。作用30 min后,擦干消毒剂并将擦拭物置于生物危害袋中。3.

38、1.4 如果溢洒情况需要浸泡接液槽,则不得现场清理接液槽。应报告实验室主管后采用适当的气体消毒方式。如果溢洒物流入安全柜内,可能需要对安全柜进行更为广泛的消毒处理。3.1.5 将所有清理用物品以及防护服进行高压消毒。用消毒肥皂和水洗手和暴露皮肤。3.2 生物安全柜外溢洒时,按如下操作:生物安全柜外溢洒相对复杂,可能发生在实验室内少数人工作的地方,也可能是较多人走动的走廊里。基于此,所有人员都应将此类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小。应注意如何在实验室间或工作区转运含有微生物的物品。溢洒的体积可为1mL 或更少,也可能超过100 mL。溢洒的量、材料的物理性质、溢洒方式都决定污染区域的范围。当液体溢洒时,可

39、通过三条途径扩散:(a)大量液体形成不规则水渍;(b)部分飞溅;(c)小部分形成空气播散的气溶胶颗粒。大的气溶胶颗粒很快就会沉积,但较小的气溶胶颗粒则会在空气中停留较长时间,并可经通风系统送离溢洒区域。实验中发生液体溢洒时,应考虑气溶胶的产生。所有人员都应学会控制实验室溢洒的基本程序,溢洒感染材料的消毒程序应能有效控制受影响区域内的污染。在某些特殊区域内,尤其是冷库,发生溢洒则要特殊处理。一般性溢洒,如从液体培养物或培养皿中的溢洒,应用适当的消毒剂处理。处理实验室生物危害材料意外溢洒的应急措施,应根据其生物危险级别和溢洒体积综合考虑。BSL-2水平发生生物安全柜外溢洒时,推荐采用下述处理:3.

40、2.1 撤离房间。在快速撤离时要避免吸入气源性物质。通知其他人员离开房间。关门并张贴禁止进入的警告。至少让通风系统运行30 min以清除气溶胶。3.2.2 脱掉污染的衣服和或实验服,将暴露面折向内,置于生物危害袋中。3.2.3 用消毒肥皂和水清洗暴露皮肤。如果眼睛暴露,至少冲洗15分钟,并报告主管部门进行进一步的医学评估,根据眼科医生指导,用相应抗菌药物。3.2.4 通知实验室主管。必要时由实验室主管安排清除溢洒物的人员。严重的溢洒事件可能需要由专人进行清除。3.2.5 清除溢洒区域的污染。收集清理用物品,包括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消毒剂、纸巾、生物危害袋、镊子以及必要时的锐器容器。3.2.6

41、在穿着个体防护装备并携带清理材料再次进入实验室处理溢洒物之前,至少让通风系统运行30 min以除去气溶胶。(如果溢洒发生在普通区,如走廊或电梯大厅,则应提醒其他人不要停留在该区域并通知实验室安全部门要求援助)。3.2.7 穿着防护服一次性口罩、胶乳手套或双层手套3.2.8 用纸巾覆盖溢洒物,然后小心地将1500-2000mmol/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或其他适当的消毒剂倒在纸巾上及溢洒物的周围,以使消毒剂与溢洒物混合,作用半小时。3.2.9 用镊子或其他器械将所有锋利物品夹起来放到锐器容器中。3.2.10 消毒剂和溢洒物完全吸收后,收集到生物危害袋或锐器容器中。由于破碎小玻璃片不容易看到,故应避免

42、直接用手擦拭地板或台面。可以用纸巾揉成团后擦拭台面,或者用厚纸板将纸巾推入簸箕内。3.2.11 用适当的清洁剂/消毒剂清洁溢洒物污染的表面,空气晾干。或者用清洁剂和水清洗表面,再用1500-2000mmol/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处理,空气晾干。用经消毒剂浸湿的纸巾擦拭溢洒物可能溅到的区域。3.2.12 溢洒物清除工作进行过程中,如果你需要离开房间,则应禁止其他人员进入溢洒区域,或张贴“正在进行溢洒清除”的告示。3.2.13 将所有污染的纸巾以及污染的防护服置于生物危害袋中,按照清除污染的程序高压消毒。3.2.14 用消毒肥皂和水洗手和暴露皮肤。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

43、名(Filename):微生物实验室操作人员个人防护文件编号(No. of File):FYZYY-wsw0013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18/47生效日期(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微生物室操作人员个人防护1 目的 有效地保护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实验室感染事故的发生。2 适应范围 适应所有微生物实验室的操作人员。3. 内容 3.1 实验人员应受过处理病原体的特定培训,并且有能胜任处理感染性物质及相关程序的专家指导。3.2 正在进行实验

44、时,实验室限制进入。3.3 所有可能产生传染性气溶胶或飞溅物的操作,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防护设备中进行。3.3 在处理感染性物质时,必须穿着实验室指定使用的防护服,离开实验区域进入非实验区域(如办公室、阅览室、休息室)前应脱下防护服,防护服要定期适当处理,高压灭菌洗涤。3.4 必须佩戴手套以免双手暴露于危险材料。要备有乳胶手套的替代品。手套不得带离实验室外。每当污染、破损或其他必要的时候,均要更换手套。适当时要带双层手套。操作危害性材料的工作结束时,将使用过的手套和其他实验室污染废弃物一起处理。要严格遵守洗手的规程。3.5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要知道潜在的危害,并符合出入实验室的特定要

45、求。3.6 必须为实验室人员提供医学监督,并针对实验室内所处理的或可能存在的因子提供适当的免疫保护。要建立高危人员采集和保存血清样本的制度。3.7 要按照有关要求制订专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手册要随时随地可用。3.8 实验室主管要确保实验室人员在从事BSL-2 病原体操作以前,已经熟练掌握标准的和特殊的微生物操作规程。3.9 在设施内收集、处理、操作、储存或转运潜在感染性物质时,要置于耐用、防漏的容器内。3.10 实验室设备要定期清除污染,此外,在溢洒、溅洒或受到其他可能的污染后,也应清除污染。a、涉及感染性物质的溢洒必须由经过适当培训的工作人员配备处理感染性物质的装备后,来进行有效

46、控制、清除污染和清洁处理。b、仪器设备在修理、维护或从实验室内移出前必须清除污染。3.11 可能引起感染性物质暴露的事件必须立即进行风险评估,并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描述的步骤进行处理。所有这样的事件都必须向实验室主管报告。应提供医学评估、监督和处理,并保留适当的记录。3.12 与正在进行的工作无关的动植物不允许存放于实验室。3.13 实验人员做实验时要避免触摸嘴、眼和面部。严禁在实验室里吃东西、喝东西以及储存食品和饮料。实验室内不许咬笔、嚼口香糖。实验室内不许化妆和配戴隐形眼睛。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名(Filename):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材料安全操作制度文

47、件编号(No. of File):FYZYY-wsw0014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22/47生效日期(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材料安全操作制度1 目的为有效防止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材料在收集、运输等过程中发生泄露或扩散,引起相关人员的感染或环境的污染,特制订管理制度。2 范围适用于实验室与感染性有接触的所有工作人员。3 职责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感染性材料管理的具体工作。4 制度内容4.1 收集标本的容器最好为塑料制品,质地坚固

48、,正确地用盖子或塞子盖好后无泄露,在容器外部不应有残留物。4.2 设有接受标本的房间或空间。4.3 接受标本的工作人员应了解标本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做好标准隔离。标本的内层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准备好消毒剂。4.4 废弃的标本或培养物经高压灭菌后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扎紧后由专职垃圾收集人员收集后集中处置。4.5 损伤性垃圾(如针头)放入锐气盒内。4.6 在准备及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定时、定点、安全、妥善放置;一旦发现污染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消除污染。每一阶段工作结束后,清洁消毒工作区。4.7 感染性材料由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保管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操

49、作技能,监控感染性材料外流。4.8 建立感染性材料登记册,详细填写感染性材料名称、编号来源、使用、污染、销毁等情况。4.9 标本容器标本的容器应当坚固,不易破碎,盖子或塞子盖好后不应有液体渗漏。所有的标本都应存放在容器内。容器应正确地贴上标签以利于识别,标签上应有样品名称、采集日期、编号等必要的信息。样品的有关表格和/或说明不要绑在容器外面,而应单独放在防水的袋子里,以防止发生污染而影响使用。4.10 标本的实验室内运输为防止发生意外渗漏或溢洒而威胁操作者的安全,在实验室内运输标本时,应使用金属的或塑料材质的第二层容器(如盒子)加以包裹,在第二层容器中应该有标本容器的支架,将标本容器固定在支架

50、上,以使其保持直立。第二层容器应耐高压或者能抵抗化学消毒剂的腐蚀,以便定期清除污染。封口处最好有一个衬圈,以防止发生渗漏。4.11 标本的接收大规模接收标本的实验室应在一个专用的房间或区域进行。对于病原已知的按国家规定可在BSL-2操作的病原微生物或未知的感染性材料,最低应在一个专用区域或房间接受,并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外包装,操作人员应穿防水的防护服,戴生物安全专用口罩和眼罩、手套。按国家规定需要在BSL-3或以上级实验室操作的病原微生物或标本,应按国家规定的防护等级,在相应级别的实验室的安全柜内打开,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为保证安全。不应在普通的BSL-1实验室接受标本。4.12 标本包装的打

51、开接收并打开标本包装的人员应受过防护培训(尤其是处理破裂的或渗露的容器)并应知道所操作标本的潜在的健康危害,操作时要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所有标本应该在生物安全柜里打开包装,同时备有消毒剂以便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标本泄漏。打开包装前应先仔细检查每个容器的外观、标签是否完整,标签、送检报告与内容物是否相符,是否有污染以及容器是否有破损等,要登记详细的报告单并记录处置方法。接受标本应由2人进行。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的方法:应该使用密闭的微型电加热灭菌接种环,以免在开放式的本生灯火焰上灭菌时感染性物质溅落。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无需灭菌的接种环。小心操作干燥的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要高压灭菌和/或丢弃的废弃

52、的标本及培养物应放在防渗漏的容器里,如实验室用的医疗废物专用袋,这些袋子是耐高压的。放入废弃物容器前,标本的顶部应标明是安全的(如用高压标签)。应对实验室进行定期的终末消毒。避免感染性物质吸入或接触的规范在微生物学的实验操作中释放的较大颗粒和小液滴(直径大于5m)会很快落在操作台表面以及操作者的手上,为了避免污染,操作者应戴胶乳手套。实验人员做实验时要避免触摸嘴、眼和面部。严禁在实验室里吃东西、喝东西以及储存食品和饮料。实验室内不许咬笔、嚼口香糖。实验室内不许化妆和配戴隐形眼睛。在任何可能导致潜在的传染性物质溅出的操作过程中,应该保护面部、眼睛和嘴。避免传染性物质接种的规范要尽力避免由破裂的或

53、有缺口的玻璃器皿引起的传染性物质的意外感染。尽量以塑料器皿代替玻璃器皿。应用塑料吸管替代玻璃吸管。锐器皿如皮下接种针(针头)、玻璃吸管和碎玻璃可导致实验人员感染,因此锐器要小心操作。为减少注射器和针头造成的意外事故,应尽量少用注射器和针头(可以用简单的工具开启瓶塞,这样就可以用吸管代替注射器和针头)。必须使用注射器和针头时,要采用锐器保护装置。注射器的使用规范不要用注射器代替移液管不要重新给针头盖帽或夹针头。使用针头锁定型注射器,以防针头和注射器分离,或者使用一体的一次性注射器。运用正确的实验室技术:a 吸液时要小心,尽量减少吸液体时产生气泡b避免使用注射器混匀感染性的液体;如果使用,保证针的

54、端部在容器的液面下,并且不要太用力c从胶塞瓶中拔出针管前,要用适当的抗感染材料浸湿的脱脂棉包裹针头和塞子。d不允许向空气中直接排放注射器的气泡,要将多余的液体或气泡推入用抗感染材料浸湿的脱脂棉或有脱脂棉的小瓶中。4.13 感染性材料的所有操作都要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4.14 使用后用专用容器收集高压灭菌,妥善处理。如使用一次性的针和注射器,在高压消毒之前不要拆卸。 4.15 血清分离的实验技术规范4.16 操作时要戴手套及配戴眼睛和粘膜保护装置。4.17 只有良好的实验室技术才能避免溅出和气溶胶产生,或将这种可能性降至最低。吸取血液及血清时要小心,不要倾倒。严禁用嘴吸液。4.18 吸管用后应完

55、全浸没在适当的消毒液里,并且在处理之前,或洗刷及灭菌再利用前要浸泡足够长的时间。4.19 带有血凝块的废弃标本管等,加盖后应当放到适当的、防渗漏的容器中,以备高压和/或焚烧。4.20 应备有合适的消毒液,用以随时清除溅出物及溢洒物。4.21 开启装有冻干传染性物质安瓿的技术规范首先消毒安瓿的外表面。安瓿里如果有棉塞或纤维塞,应先用砂轮在安瓿外表面的棉塞或纤维塞中部挫一划痕。于划痕处打破安瓿以前,先在手里垫一块酒精浸透的棉花再握住安瓿,以免扎伤或/和污染手部。不同的操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轻轻地移去安瓿顶部并将其按污染物处理。如果棉塞或纤维塞仍然留在安瓿上,则将其用灭菌镊子除去。向安瓿内缓慢地

56、加入液体以重悬内容物,避免产生泡沫。含有感染性物质的安瓿的储存规范含有感染性物质的安瓿不要浸入液氮,因为破损的或密封不好的安瓿在移动时可能会破裂或爆炸。如果要求以非常低的温度保藏,安瓿也只应保存在液氮上面的气相中。否则,传染性物质应该保存在低温冰柜或在干冰中。实验室人员在从冷藏处拿出安瓿时,要配戴手和眼睛保护装置。通过这种方式贮存的安瓿在从冷藏处拿出时应对外表面进行消毒。对血液、体液、组织和排泄物的防护规范4.22 标本的收集、贴标签及运输应始终坚持标准的防护措施;所有的操作都要戴手套完成。从病人或动物身上采集血液应由受过训练的人员来完成。进行静脉采血时,应以专用的一次性安全真空采血器代替常规

57、的针头和注射器,这样可使采集到的血液直接流入有塞子的运输管和/或培养管,并且针头用后可以自毁。管子应放在适当的容器里以备运往实验室 和在实验室内运输(见本章实验室内标本的运输部份)。标本表格应放在防水的袋子或信封里。接收人员不应打开这些袋子,以防污染。4.23 标本管或标本容器的打开标本管应该在生物安全柜里打开,必须戴手套。打开标本管的塞子时,应在手里先垫上一块纸或纱布再握住塞子,防止溅出。 4.24 用于显微镜观察的薄膜和涂片的操作4.25 用显微技术检测固定并染色的血液、痰和排泄物等标本时,可能并未杀死涂片上的所有微生物和病毒,所以这些涂片等物品应用镊子来操作,妥善保存,并且在丢弃以前要消

58、毒和/或高压灭菌。 4.26 消毒 推荐使用次氯酸盐和高级消毒剂进行消毒。一般新配制的次氯酸盐溶液有效氯含量应为1g/L,但用于消毒溢洒的血液,有效氯含量则应为5g/L。戊二醛可用于表面消毒。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指导书文件名(Filename):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文件编号(No. of File):FYZYY-wsw0015版本(Edition):第一版编者(Author):王同福审核者(Verified by):常玉鑫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26/47生效日期(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微生物实验室生物

59、安全应急预案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确保临床检验科实验室培养鉴定等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对临床工作或检验科实验室工作人员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损害,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广大病员群众的利益,促进医院医疗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卫生部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省卫生厅关于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等编写。1.3分类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其可能造成事故或者影响临床工作正常开展,危及检验科实验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以及对患者的及时、正确

60、诊治,或院内感染流行、环境污染等紧急事件。本预案主要针对以下突发事件:(1)高致病原、危险品泄漏事件。主要包括高致病性病原体微生物的泄漏、意外接触或可能感染、爆发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毒物、高危害性化学物质污染环境或对人员造成危害等。(2)院内感染流行事件。主要包括培养出的某高致性病原微生物(或耐药株)在医院内特定区域发生传播、院内感染等。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检验科微生物室涉及影响相关工作人员正常开展工作的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1.5工作原则 (1)以病人为本,减少对检验科实验室工作人员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损害或对临床工作的影响。(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3)医院统一领导,分级

61、负责。(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6)加强教育,提高素质。2组织体系2.1领导架构在医院主管院长的统一领导下,由医务部门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2.2办事架构由检验科主任、副主任、专业组组长组成的应急管理小组,协调管理。3运行机制3.1预测与预警检验科实验室各工作人员、专业组负责人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3.2信息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后,检验科微生物室任意一个工作人员有责任立即向专业组组长或专项负责人(如生物安全主管、质量主管)汇报,检验科应急处理小组经核实及初步处理同时,要立即报告相应职能科如医务科、科教科、防保科等。4 具体应急处置方案4.1高致病原泄漏4.2 院内感染事件5宣传和培训 广泛宣传应急预案及相关法规、制度,加强预防、避险、减灾等常识,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有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