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笔记框架整理

上传人:mar****e6 文档编号:163439068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考研:心理学笔记框架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考研:心理学笔记框架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考研:心理学笔记框架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考研:心理学笔记框架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心理学笔记框架整理(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引起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接近、相似、奖赏和躯体吸引力。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关 系的基础是相互奖赏。2、爱的能力源于生物基础,但是由文化定型,就象很多文化认为婚姻关系中不一定要有 浪漫爱,甚至认为它不重要。3、神经元的主要构造: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按功能性质区分,神经元有三类: 感觉经元将感觉信息从感觉受体传至中枢神经系统 ;运动神经元将命令从大脑传至腺体和躯 体肌肉;中间神经元将神经元彼此连接起来。4、对旁观者干预现象的研究发现,有不采取行动的他人在场,人们在危机时刻往往不会 出手相助。这在部分程度上反映了责任分散(感到个人行动的责任减小)的结果。5、攻击,指意在伤害别人或生命体的言语

2、或躯体行为。不同文化、不同种属的动物中, 雄性的攻击性总是显得比雌性的强。6、心理动力学和进化论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性根源于生物属性。神经系统有组织、分层次 地对攻击性实施控制,其中杏仁核和下丘脑起了主导作用。攻击性还特别受激素,尤其是睾 丸激素的控制。认知-行为观点则把攻击行为解释为社会学习和奖惩的结果。7、从众,是人们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一适合同伴或团队的标准的过程o Asch的研究 显示,当面对一组人具有一致的意见,哪怕意见明显错误,相当数量的人也会顺从一致。从 众,是认知的需要,也是追求或规避奖惩的需要。在农业社会,人口集,从众现象更多,在 那里,立是一种对适应不利的个性。8、思维、情感和

3、行为等一切心理过程的生理基础是由数十亿的神经细胞的放电提供的。 神经元,或者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9、神经系统分为两大系统: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神经系统(PNS)。10、利他,指行为方式对他人有所帮助,自己没有明显的收获,或者还有潜在的损失。 哲学家心理学家在是否有真正的利他行为上存在分歧。利他行为可能是自私和非自私动机的 混合物。11、神经元之间并不直接相连,中间存在小空隙,称为突触。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突 触发生为复杂的生理化学反应。12、内分泌系统是一类无导管的腺体,它们分泌激素来控制各种躯体功能。血液传送身 的信息,内分泌系统是对神经系统细胞对细胞通讯的一种补充。

4、13、外周神经系统由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送或接受信息的神经元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可分 为两类: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由从皮肤、肌肉以及其它象眼睛等部 位上的感受体接受信息的感觉神经元和指导骨骼肌行动的运动神经元构成。自主神经系统控 制象心跳、消化系统工作、呼吸等基本生命过程,它由两部分构成:交感神经系统(面对威胁做反应时激活)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使躯体复原,以保持躯体的能源)。以上是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2019 考研:心理学笔记框架整理”的相关内容。考研答题万能模板1.知道用什么原理作答,但不会写原理?第一种情况:考查辩证关系的,A和B的辩证关系。适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原因

5、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等。写作模板:A和B是辩证统一的,A和B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我们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中既要看到A,也要看到B;只看到A看不到B是不行的,只看到B看不到A是不行的,必须 坚持A和B的辩证统一。只有坚持A和B的辩证统一,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 反之,则遭遇失败。例如:必然性与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我们在实践 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既要看到必然性,也要看到偶然性;只看到必然性看不到偶然性是不行的, 只看到偶然性看不到必然性是不行的,必须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只有坚持必然性和 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反之,

6、则遭遇失败。 第二种情况:不是考查辩证关系的。适用:联系、发展、矛盾、实践、人民群众等等。写作模板:A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用A的观 点看问题。只有坚持A的观点,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如果不坚持A的观点, 我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将遭遇失败。总之,我们必须坚持用A的观点看问题。例如: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用联系的观 点看问题。只有坚持联系的观点,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如果不坚持联系的 观点,我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将遭遇失败。总之,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找不到原理,怎么办? 第

7、一种情况:指定了用辩证法作答。第一,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 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我们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 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抄材料即 可)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根本的认识 方法。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我们要善于 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坚持“两点论” 与“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 抄材料即可) 第二种情况:指定了用

8、认识论作答。第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 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 的目的。( 抄材料即可) 第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抄材料即可)第三,真理与价值。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 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抄材料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