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甘肃)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327471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未来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甘肃)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未来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甘肃)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未来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甘肃)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未来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甘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甘肃)(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小学品德与社会教 案(未来版)四年级 下 册教师:赛付斌 第一单元 哺育我成长的家乡教学内容: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风光好家乡的四季变化家乡物产知多少。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传统工艺、风景、特产等特色。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3、激发学生关心、爱护家乡的情感。4、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5、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

2、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时间:10课时。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目标: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难点: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方法: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1、播放歌曲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歌曲

3、中唱的是什么地方?2、听歌曲,交流感受。活动二:看地图,找一找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2、课件投出中国地图。3、教师根据地图讲解:同学们请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看地图呢?4、小游戏:找家乡。5、看图思考:甘肃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好邻居呢?6、想象甘肃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7、师简介“甘肃”。8、出示甘肃省地形图。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城市?安定区在哪个市?安定区在甘肃的什么方位?我们安定有哪些友好邻居?9、打开安定地图,找找自己的家。活动三:聊一聊1、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我们“甘肃”的资料。2、看短片。看后交流。3、出示甘肃的旅游景点图片,猜一猜

4、是哪里。板书设计: 1、我的家乡在哪里爱我家乡 建设家乡课后反思:2.我的家乡风光好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

5、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 电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6、,交流。教学准备: 电脑。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文物古迹。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二交流活动家乡风光美1想一想: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2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相片等介绍)3. 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看吗?4.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三自主活动我是小导游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

7、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 电脑教学过程:一探究活动家乡人也美1启发谈话:翻开家乡的地方志、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从古到今,有很多名垂

8、史册的人物出自我们的家乡。2说古道今:甘肃人真棒,你们知道甘肃的哪些名人?快和大家说一说吧!3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二拓展活动明天更美好1想一想:我是甘肃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2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学生学唱。师小结: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板书设计: 2、我的家乡风光好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热爱家乡课后反思:3.家乡的四季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

9、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

10、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

11、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

1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一、画一画,评一评。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二、读一读,填一填。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

13、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唱一唱。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2.你还知道家

14、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二.看一看,说一说。1、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2、教师小结。板书设计:3、家乡的四季变化春:百花盛开 夏:绿树成荫秋:果实累累 冬:雪花飞舞课后反思:4.家乡的物产知多少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

15、标: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2、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3、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4、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书课题:生读课题。)二、活动过程。1、介绍家乡物产。师: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

16、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物产)师: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生说一说物产的来历及特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教学过程: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生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 2、展示自己家乡的物产师: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17、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名优特产。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教学过程: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的家乡名优特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生回答)请你把自己家乡的名优特产展示给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生谈自己的感受。)师: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名优特产。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名优特产。2、了解这些特产的来历及

18、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4、设计广告词,使它们更有名。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名优特产;设计广告词,使它们更有名。教学难点:设计广告词,使它们更有名。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教学过程:1、 教师结合教材第19页图文讲解:名优特产本身就因为有特别之处才吸引人,再加上人们的深加工,以及外观、包装的装饰,就使它们更加出名,深受人们的喜爱。如景德镇的瓷器本身就以质地优良而闻名,再加上人们的加工,使它既美观又实用,因此更加出名;东北人参本身以药用价值而闻名,人们对它进行深加工并大量宣传,使它更加出名。今天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出点子。让自己家乡的特产更出名。2、 宣

19、布“金点子”大赛的比赛规则。3、 将自己想出的点子和设计的广告词写在教材第21页中。4、 分小组交流,每组选出一个最佳点子,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评比,选出1-2个“金点子”。5、 教师颁发最佳“金点子”奖牌。板书设计: 家乡物产知多少 家乡的物产 多又多 小小展览会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内容:民居与饮食家乡的方言多彩的民间艺术家乡民俗探秘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家乡的民风民情,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能力:自觉参与学习活动,掌握家乡民风民俗中的特色活动及相关内容。3、知识:知道家乡的人吃、住等方面的地方特色;了解并学会欣赏家乡

20、的民间艺术,知道家乡名人;探寻家乡风俗习惯,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知道用科学的方法战胜迷信。教学重点:感悟家乡的民风民情,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知道家乡的人吃、住等方面的地方特色;了解并学会欣赏家乡的民间艺术,知道家乡名人;探寻家乡风俗习惯,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知道用科学的方法战胜迷信。教学难点:探寻家乡风俗习惯,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知道用科学的方法战胜迷信。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3、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时间:12课时。5.居民与饮食教学目标: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

21、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2、。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生活在远方的小文、乐乐、虎子和奶奶向大家作了介绍,你想知道他们介绍的内容吗?请大家打开教科书,阅读一下。(学生阅读。) 2、师:他们告诉我们什么了?他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家乡发生变化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示课题)谁能说一说家乡人指的是哪些人? 3、师:对,说得很对。那么家乡人的生活又包括哪些方面呢?(学生答) 4、师:同学们说得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

23、面来研究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两个星期前我们按内容进行了自愿分组,同学们回去调查了吗?二、调查汇报。 1、师: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调查的内容。 2、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调查记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儿汇报。(学生在组内交流,分工。) 3、师:哪个小组先来和我们一起交流一下?(住房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家庭住房的变化。学生运用录像片介绍现在自家住房的状况。学生播放采访录音,介绍过去的住房情况。学生出示照片,对比介绍过去与现在住房状况。) 4、师:谢谢你们小组和我们交流,并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住房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和我们交流一下?(道路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

24、体介绍道路的变化。学生运用采访资料,介绍现在的道路:新修路、扩建路等。5、师:同学们坐过汽车吗?你们能谈一谈乘坐汽车的感受吗? 6、师:也非常感谢你们小组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道路的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衣着调查组:组长根据调查情况,具体介绍衣着的变化。学生根据调查访问资料介绍现在的衣着。)师:针对我们现在穿衣的情况,老师想说一下,大家不要过分讲究穿着,只要穿得干净、整洁就可以了。(学生通过对奶奶的采访,给大家介绍过去大连人的衣着状况。学生展示了一件旧衣物,介绍它的款式、质料等。老师举例介绍过去使用的布票,表扬和鼓励小组学生所做的努力,同时请最后一

25、个小组和大家交流。)7、师: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来,欢迎饮食调查组介绍。(饮食调查组:组长结合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饮食的变化。学生根据调查的资料介绍现在饮食情况,介绍家庭中常吃的蔬菜、水果。介绍过去饮食情况。学生根据市场调查,汇报为什么家乡人一年四季能吃上蔬菜。学生根据对家长的调查,汇报什么是粮票,过去粮票如何使用,并展示从家里搜集到的过去的粮票。)8、师: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我们了解到家乡人在饮食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内容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补充或问题吗?9、师:同学们说得都对,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生产的粮食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只能统一供应、统一控制。现在不同

26、了,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生产的粮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再也不需要用粮票购买食品了。10、师: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可以看出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三、总结提升。师: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

27、、难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1、师:通过上节课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感到家乡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塘沽去参观,好不好?(看图片,然后讨论。)2、师:参观后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课堂讨论,交流。)二、扩展延伸。1、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

28、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在未来的几年或几十年,我们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将来在我们居住的塘沽还要修建好多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一些大型广场,修建便民设施、超市、商场,我们农村也会有惊人的变化。2、师:同学们,你爱自己的家乡吗?老师留一个作业,大家可以想像,画一幅未来家乡的画,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作画)三、总结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板书设计: 5、民居与饮食 房子 饮食 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课后反思:

29、6.家乡的方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

30、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节目,引导学生观看。2、谈话交流:同学们,我们是哪里人,是否喜欢家乡的方言?谁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3、学生交流。4、引导学生谈体会。活动二: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交流。2、将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让学生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活动,

31、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一、师生相互作用,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各人一起学习。教师用差别的方言向各人问好。 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师: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他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和煦。但是,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哪个更好呢?二、辩论会:

32、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2、小小辩论会。3、教师归纳总结。板书设计: 6、家乡的方言 方言亲切 说好普通话更重要课后反思:7.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33、: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 2、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3、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图片。4、家乡的歌曲、戏曲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通过欣赏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欣赏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2、教室布置:学

34、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3、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图片。4、家乡的歌曲、戏曲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感受陕西。1、观看风光片。2、讨论:分组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甘肃(山川地貌、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等。)3、汇报交流。名胜古迹、甘肃名人、地方戏剧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多媒体

35、课件。 2、家乡的歌曲、戏曲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学唱秦腔。1、欣赏。2、简介歌曲。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师: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格点和赞美家乡的自豪感。4、学生自学歌曲 (学生按小组自学歌曲,教师辅导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情况)5、重点体验: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会少了衬词不好,不能体现民歌的特点;少了拖腔不好,不能体现自豪感,优美委婉的拖腔使民歌更加优美动听。)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36、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激发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2、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图片。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延伸与表现。1、认识兰州的标志,观赏兰州的风光片。2、小结:!欢迎各地的朋友到我们的家乡来做客,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饶! 板书设计:多彩的民间艺术 戏曲:地方戏剧、地方曲艺 民间工艺:风筝、版画、剪纸、根雕课后反思:8.家乡的民俗探秘教学目标:1、通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

37、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难点: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

38、己的观点。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

39、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难点: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2开展考察活动。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

40、。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以下一些活动形式可供参考: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小吃、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旅游点。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到图书馆查书、把资料抄好、制成一本活动成果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寻访家乡的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

41、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难点: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寻访家乡的风景。1.实地考察景点,了解其具体情

42、况,并收集一些资料,如:图片、照片、绘画、景点文字介绍等。2.开展我为家乡旅游宣传和服务活动。3.组织学生交流、思考,分享收获,并分组写出考察报告。4将调查报告、学生的思考整理成建议书,送交各风景区及其管理部门。5实地考察、活动记录、讨论、交流、整理。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寻访家乡的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

43、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难点: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寻访家乡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培训学生访问的礼仪和技巧;调查计划的格式;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等。)1.根据初步活动意向,让学生回家展开自由调查,通过询问亲戚朋友或政府部门,了解本地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本地传统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2.

44、商讨调查计划。3.调查,整理资料。4. 宣传家乡特色产业。要求学生制作广告宣传画,评出优秀宣传画张贴于街道合法宣传点。建议学生设计产品包装并评优。5讨论、交流、整理、询问、考察或问卷调查。板书设计:家乡的民俗探秘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特色产品、特色产业课后反思:9.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教学

45、难点: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2、准备一个采访本或录音机。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教学难点: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

46、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2、准备一个采访本或录音机。教学过程:夸夸我的家乡人。1、 阅读教材第49页资料,引出自己家乡的名人。2、 按照学生所收集到的人物,将同一个或同一类分成小组,先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然后选派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3、 全班交流完毕,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填在教材第50页的表格里,主要事迹可在进一步完善后粘贴或写在下方的空白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2、学会小

47、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教学难点: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2、准备一个采访本或录音机。教学过程:走访身边人。1、 成立访问小组,提出要求。2、 确定寻访人,制定访问计划。3、 双方约定一次访问。4、 做好访问前的准备,小组分工。5、 进行访问。6、 整理访问材料

48、。7、 进行交流。8、 教师小结。板书设计: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家乡名人有 我知道的名人:课后反思:第三单元 发展中的家乡教学目标:1、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3、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4、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教学重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时间:8课时。10.家乡的发展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变化。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

49、经济特点。3、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 活动一:介绍我的家1、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我的家去做客,你们想去吗?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或自拍的短片,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家。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在小组内相介绍。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活动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1、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生活情况吗?2、让我们去听爷爷奶奶讲吧。3、播放录音:讲过去的生活。活动三:

50、组织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过去的家庭生活怎么样,并做好寻访记录。板书设计: 10、家乡的发展变化变化发展提高11.让家乡环境更美好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 活动一:为什么会这样讨论会1、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文字,使学生明白,我们周围有许多污染环境的现象存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2、学生交流污染原因。3、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组成调查小组

51、。4、交流确定调查表。5、按照调查表调查。活动二:调查发布会。1、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影响我们生活环境的问题做了调查,下面我们来进行交流。2、选出发布主持人。3、各小组发布调查结果。4、学生谈收获。5、教师评价。活动三:我为家乡环保提建议1、我们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家乡的环保离不开我们大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2、交流。3、评价。板书设计: 11、让家乡环境更美好我们都是家乡人环境美好靠大家12.家乡的明天怎么样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3、畅想家乡的未来。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 活动一:家乡的未来1、教师为大家展示家乡的未来规划图。2、学生谈体会。3、揭题:家乡的明天会怎样。活动二:信息交流会。1、收集资料: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了解家乡的未来发展。2、交流信息。3、小结。活动三:金点子交流会。1、家乡的大发展,关系着你我他。我们应该一起想办法。2、学生设计金点子。3、小组讨论。4、总结活动四:我们大家一起唱1、分组编排节目,夸家乡。 2、表演。板书设计:12、家乡的明天怎么样环境变美生活提高明天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