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285439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说明文阅读知识及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

2、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打比方:打比方就是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

3、的作用。简单概括,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共7种):A、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B、举例子:真实具体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C、列数字:准确具体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D、作比较:通过对比,鲜明的突出了事物的特征E、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F、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G、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事物或事理(一般不必答其特点)。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

4、也”“此外”等词语。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8、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

5、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题型一:辨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题型特点:在文中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要求辨别这些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是:首先,理解并熟记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6、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等常见说明方法的定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其次,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时一定要联系句子所在段落的内容进行分析因为任何说明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说明某一内容服务的。题型二: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命题形式:文中“”这句话中“”一词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原因。而要求删去的词语多数是表示程度、数量范围或性质的词语,如“可能”、“一般”、“大约”等词。解答这种题型可按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回答“否”或“不能”;第二步,解释要删去的词语的意思;第三步,联系原文分析删去该词语之后句子意思的改变。题型三:分析说明文的句子作用题型特点:在文中抽出一个句子或一个文段,要求分析这个句子或文段

7、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这种题型解法很简单:首先判断句子或文段是在文首、文中、还是文末;然后再按如下规律答题即可。一般情况下,句子或文段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总起全文或引出下文;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题型四: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问题的解决办法题型特点:开放性强,要求针对文中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或应对措施。命题的形式通常有:应如何正确看待或防范“”请你略作分析。从上文对“”的说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针对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有:(1)在原文中寻找答案。作者有时会在文中提出解

8、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的。我们可以直接摘录这些句子答题。(2)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去提建议。在说明文中,一般情况下都会对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原因去提建议会更加准确、快捷。(3)依照常识回答。我们依据所掌握的常识回答就可以了。解题的程序:“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理解本文说明顺序和说明对象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阅读与图片展示相结合,理清说明顺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老师感情

9、诵读三段碑文,然后提问:根据碑文判断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什么人?(人民英雄们!)毛主席亲笔题写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板书课题) 2、明确文体,确定学习重点。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说明”一词中哪个字是说明文的目的? (2)怎样才能说到“明”的程度? (抓住事物特征、合理安排顺序、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二、 题解 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 “人民英雄”标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哪些英雄呢?)2、 2、“永垂不朽”揭示全文主题。(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1、“人民英雄纪念碑”表明本文说明的对象。 2、“瞻仰”

10、 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崇敬的心情。(指恭敬地看。)三、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 给重点字词注音周定舫fng 瞻仰zhn 镏金li 上溯s 庑殿w 旌旗jng 梭镖subio 五卅s 天堑qin 逾越y 挑衅xn 丰功伟绩j2、了解纪念碑的特征:巍峨、雄伟、庄严(总)。 3、 勾画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 从走去,越过踏着走到 踏上到了 瞻仰:从起往南转到 西面来到走下离开 四、 课文分析 1、 根据图片展示理清瞻仰路线及作者的观察点,并画出路线图。2、 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阅读2-5段思考: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介绍到读者面前来的? 按照作者的活动顺序(先“进入广场”,再“

11、越过广场”,进而“踏着石道”,然后“走到碑前”,接着“踏上台阶”,而后“到了平台”)由远而近 到了平台仔细瞻仰,作者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和造型的? 空间顺序: 由下而上:台阶平台(双层汉白玉栏杆) 碑身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先四周后中间:碑身四周碑身碑心石。 由正面到背面:题词碑文。 思考:既然按照由下而上的空间顺序,为什么不按“台阶”“大碑座”“小碑座”“碑身”的顺序,而是先介绍“碑身”而后才介绍“小碑座”“大碑座”呢? 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把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的装饰花纹和小碑座四周的雕刻花纹集中起来写,阐发花纹的象征意义,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寄寓对先烈的崇敬。 大碑

12、座四周的十块大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作者另列开来说 明,为的是突出中国革命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和为了自由、解放,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从纪念碑的结构来看,这是先主后次的顺序。 四、 作业 运用所学说明顺序,向你的朋友介绍我们的学校。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 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些英雄?二、学习“10幅浮雕” 1.对照碑文中的时间,给10幅浮雕分类;研究课文,思考设计者为什么要选择这8个历史事件。由此说说为什么要建造这座纪念碑。(练习二) 第一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东之北 1 1839年 销毁鸦片烟 表现中国人民反帝的坚强决心 东之南 2 1851年 金田起义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

13、础 南之东 3 1911年 武昌起义 结束了封建帝制 第二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南之中 4 1919年 五四运动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南之西 5 1925年 五卅运动 促使大革命风暴爆发 西之南 6 1927年 八一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 西之北 7 抗日战争 敌后游击战 打击日本侵略者 第三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的解放战争时期 北之中 8 1949年 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 建造这座纪念碑,其目的正如作者所说:让“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2.课文介绍这10幅浮雕,分别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这

14、样写有什么好处?(名称画面/意义意义/画面) 有的先介绍画面的情景,再点明其历史意义,如“武昌起义”“五卅运动”等;有的先指明其历史意义,再描述画面,如“五四运动”等。 这样写,笔法灵活,富于变化,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这10幅浮雕的? 空间和时间顺序 写浮雕时,作者按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的空间顺序,正好同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一致,线索十分清楚。三、体会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复习:说明文的一般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等。体会:下列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扣住纪念碑的哪一个总特征来说明的? (1)

15、、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2)、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3)、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品味说明文的语言。(要点:准确、简明、形象) (1) 找出第一段文字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并体会这些词在这里的作用。(2)找出描写“武昌起义”这幅浮雕的动词谓语,并用一二句话说明它的表达作用. 四、 课堂小结五、 板书设计六、 教学反思巍巍中山陵刘叙杰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 2学

16、习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3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教学重难点 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以及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设计思路讲解这篇课文,要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明确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如何抓住特征,有重点地说明事物,揣摩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以上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完成。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

17、上升,气势宏伟。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笔墨,去瞻仰一下中山陵。(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 刘叙杰,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文。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朗读或男女生分角色读。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文中第2自然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势、优美景色? 5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人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 6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

18、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与陵园庄严肃穆气氛的形成有何作用? 7文章第71l自然段分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8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1积累词语 2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中山陵的巍巍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也可以说它是孙中山先生品格和精神的象征。作者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

19、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孙中山先生是高山景行,令人仰慕。) 3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文中第2自然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势、优美景色? 明确:(正因为钟山山形雄伟而险峻,景色鲜丽而和谐,中山先生才有身后要埋葬于此的愿望。) ,4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人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 明确:(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争入选的。“密封评议的方式”,避免了后门、人情等弊端,保证了设计方案的最优化。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如下特点: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

20、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 5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与陵园庄严肃穆气氛的形成有何作用? 明确:(中山陵的设计将三区名胜联为一体,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和内容,因而在总体设计上“值得称道”。 陵园大道及周围栽种的树木浓翠蔽日,莽苍深邃,象征了孙中山先生的博大胸怀和不朽业绩,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之前,就已逐步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6文章第7一11自然段分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 明确:(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自下而上的顺序介绍中山陵的。这段关于陵园平面布局的总说

21、,起了提挈下文的作用,使读者对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 7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和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8重点研讨文章第9自然段。 本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些? 说明文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朴实。为什么第9自然段写平台所见景象却用了生动的语言描写手法? (2)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明确: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诚然,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平实。但为了生动地表现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并不排斥适当使用描写的手法。本文写登临平台所见景象即为典型一例。它用语生动,蕴合深情,既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又很好地衬托了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

22、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六、拓展训练练习册中的“迁移运用”部分。七、布置作业学习与评价中的“积累运用”部分。板书设计巍巍中山陵 刘叙杰介绍中山陵(第511段)总体介绍 总体特点 南北中轴对称,三处风景区联为一体 陵园大道两旁及道外大面积绿化 总平面布局 南:石牌坊墓道 北:陵门墓室依次介绍 南一石牌坊墓道 守陵卫士驻所 陵门 北石阶 碑亭 平石 石阶 祭殿 祭堂 墓室 凡尔赛宫吉祖英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2学习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3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

23、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教学重难点 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学习说明文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设计思路 讲解这篇课文时,应首先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明确文中重点写了凡尔赛宫的布局、陈设如何,建筑时间、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抓住特征进行说明的,再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有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凡尔赛宫,是世界驰名的法国王宫,被誉为“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我们虽不能一睹风采,大饱眼福。但我们可以跟随吉祖英的笔迹,去欣赏、想像凡尔赛宫的美妙。(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 这是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

24、文。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几个人轮读,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为什么说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4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结构如何? 5本文是怎样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 6本文在叙述凡尔赛宫的修建情况时,插入一段历史轶事有何作用? 7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摒弃 镶嵌 淋漓 静谧 恬静 心旷神怡 参天 婷婷 轶事 加冕 粼粼 2为

25、什么说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明确:(一是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室内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镜廊名胜。驰名世界。二是外围环境优美,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三是建筑历史悠久,有着许多动人的历史轶事。四是在历史上它曾是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今日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 3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结构如何?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总分总”的结构。) 4本文是怎样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 明确:(无论是对凡尔赛宫的建筑本身,还是对其内部陈设和装潢,以及外部的大花园,课文都能抓住艺术价值高这

26、一特征进行说明。与艺术价值无关的内容一律略去,这样对凡尔赛官的说明就从总体上突出了重点。从局部来说,也同样注意了这一点。) 5本文在叙述凡尔赛宫的修建情况时,插入一段历史轶事有何作用? 明确:(为了说明凡尔赛宫建筑风格与富盖府第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突出其富丽堂皇的特征;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奢侈腐败及嫉妒心理;在结构上起着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又引起下文;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6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和同桌进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7重点研讨文中第1-3自然段。 第1段交代了凡尔赛宫的地理位置,并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第

27、2段先交代了凡尔赛宫修建和竣工的时间,接着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面积,从中可以看出凡尔赛宫分为宫殿建筑和园林和两大部分。 说明凡尔赛宫的宫殿建筑,布局严密、协调的具体内容是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 第3段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一段具体说明了凡尔赛宫的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璜富于魅力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练习册中的埃菲尔铁塔。 七、布置作业 学习与评价中的“积累运用”部分。 板书设计 建筑 有特色陈设 装潢 有艺术凡尔赛宫 环境优美 灿烂的明珠 风格独

28、特 历史悠久 政治 文化 中心、游览胜地 黄鹤楼阎伯理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疏通文意。2、欣赏古代建筑艺术。3、学习文章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教学设想:这是一篇文言文,根据本单元要求,既要让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色,又要学到文言文的有关知识,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教法:师生互动,讨论、辨析、质疑。教学时间:一课时。 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黄鹤楼的诗词及传说。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导语设计:建筑是科学,建筑也是艺术。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的就是建筑艺术。通过学习,我们领略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巍峨、雄伟、庄严,

29、见识了凡尔赛宫卓绝的艺术价值,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黄鹤楼,欣赏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二、介绍作者(学生看注释,师点出作者是唐代人)三、感知课文、读准下列字的音:返憩 巍 峨 四闼霞敞 井邑 濑乡九柱 俯窥 2、学生齐读课文,师再指名读课文。3、读完课文,你认为作者笔下的黄鹤楼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思考回答)明确:高大雄伟。四、理解文意根据课下注释,并查阅手头资料,同桌讨论,试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讨论之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先划下来,我们再集体解决。提示:隅:角落。尝:曾经。遂以名楼:于是用黄鹤命名这座楼。名;命名。 耸构,高标:矗立的楼宇。霞敞:高敞。 形胜:山川胜迹。灵仙:神仙。

30、 时物:应时的景物。重檐:层层屋檐。翼:像鸟的翅膀那样张开。五、再读感知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 作者开头写黄鹤楼得名,运用传说,有什么作用?说明对象:黄鹤楼说明对象特征:高大雄伟运用传说:突出黄鹤楼的不同寻常,吸引读者2、作者怎样说明黄鹤楼高大雄伟这一特点的?3、结尾提到的老子祠与八咏楼,对写黄鹤楼有什么作用?老子祠与八咏楼:衬托黄鹤楼的地位与价值六、赏析交流学习心得,从文章的结构与语言两方面对文章做简单的赏析。 1、神奇的传说2、 优美的语言3、 严谨的机构4、 多样的表达师总结:这篇文章全文仅105字,却有传说,有景物,有事实,有议论,确

31、实是一篇情词并茂的好文章。黄鹤楼因此出名,并有许多文人在此写下了很多传诵千古的名篇。七、拓展 师:根据你查阅的资料,你能说出有关黄鹤楼的诗词篇章吗?八、 学生总结收获 于园教学目标: 1、 学习常见文言实词用法,学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2、 了解本文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3、 体会古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精致奇巧和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教学重点: 1、 学习常见文言实词用法,学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2、 了解本文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课前准备: 1、学生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 2、熟读课文,能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古代著名的园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

32、学过程:一、导入激趣: 1、教师活动: 中国的园林建筑闻名于世,我们的老祖宗们用他们高超的设计为我们流下了许多精致奇巧的园林,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出一些你知道的中国古代园林的名称。 2、学生活动: 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3、 教师活动: 于园,想必你们还未听说,它是富人于五建造的一座私家园林,建于明万历年间,在当时非常著名。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一起去品赏这座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景致。 二、检查预习: 1、教师活动: 正音钥 葆 壑 槛 邃 啾唧 窈 2、学生活动: 个别学生朗读,如有不正确的,其他同学更正。 3、教师活动: 检查完了字音,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要求

33、读准字音,读清句子的停顿。 5、 学生活动: 指名个别读后,其他同学点评,再集体读。 三、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1、教师活动: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注释,边查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如有不能理解的,做好圈点勾画。 4、 学生活动: (1) 按要求自学,批注 (2)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全班交流解答。 (3) 全班交流疑问,教师点拨;重点学习文言虚词“于”“以”“其”等及文言实词“圆”“款”、“缘”等 (4) 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教师活动: 据我了解,私家花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它们大都模仿自然,推崇山水野趣,叠石掇山,

34、楼阁重复,具有山水画意。 下面,让我们重点学习第二节,看看于园究竟奇在何处? 请同学们自读第二节,思考以下问题: (1) 用文中的话说说于园奇在哪里?课文又是从哪几处来具体描绘的呢?它们各自奇在何处? (2) 作者介绍于园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请找出标志性的词语。 (3) 文章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师生活动:自读思考,并做批注,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纠正,明确:(1)“园中无它奇,奇在磊石。”、课文依次描写了前堂、后厅、卧房槛外的磊石,它们分别奇在“实”“空”“幽阴深邃”。(2)空间顺序,标志性词语有“前”、“后”“外”“再后”(3)赞颂了能工巧匠的一双手和建造者高超的艺术构思。3、教师活动:作者除了介绍磊石之奇外,还写了哪一处景致?你喜欢吗?为什么? “再后一水阁”,它让人产生一种怎样的意境?五、课堂小结: 教师归纳;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于园的奇特之处,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并且学会了按照空间顺序有层次的来介绍园林。 六、课后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 2、你最欣赏于园中的哪一处景致,把你欣赏的理由和对景致的描述说给同学或家长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