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6250589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摘要重金属污染因具有毒性、易通过食物链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累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 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农药及化肥的广泛使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 越严重,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对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国内外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固体废弃物堆放及处置、工业废 物大气沉降、污水农灌和农用物质的不合理施用。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农田重金属污染土 壤修复技术(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农业生态和联合修复)的研究进展,并针对 各种修复方法,阐述了其原理、修复条件、应用实例及其优缺点【关键词】农田土壤;

2、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1、重金属污染概述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各种化学产品、农药 及化肥的广泛使用,含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造成土壤,尤其 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目前,世界各国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全 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约1.5X1041、Cu约340万t、Pb约500万t、Mn约1500 万t、Ni约100万to。在欧洲,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有数百万公顷;在日本 受Cd、Cu、As等污染的农田面积为7224 hm23。当前我国受Cd、Hg、As、Cr、 Pb污染的耕地面积约2 0 00X 104 hm2,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损失的粮食约1000

3、X 1041,受污染粮食多达1200X 1041,经济损失至少达200X 108元4。重金属污染物不能被化学或生物降解、易通过食物链途径在植物,动物和人 体内积累、毒性大,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5。因此,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己成为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污染来源和修复技术也 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了解农田重金属污染来源对重金属污染修复有 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主 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生态和联合修复技术。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农田重 金属污染状况及来源,系统地介绍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不同技术,以及近 年来国内外修复

4、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一些重要案例,对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 要意义,同时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提供。2、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对我国8个城市农田土壤中Cr、Cu、Pb、Zn、Ni、Cd、Hg和As的浓度进行 统计分析,大部分城市高于其土壤背景值 6。农业部农产品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对全国24个省市土地调查显示,320个严重污染区,约548X 104 hm2,重金属 超标的农产品占污染物超标农产品总面积的80%以上。2006年前,环境保护部对30X 104hm2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的重金属抽测了 3.6X104 hm2,重金属超标率达 12.1%7。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农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

5、的重金属污染,如南京市 土壤已受到Pb、Hg、Cd污染,其中Hg污染比较严重;黄浦江中上游地区2010 年农用土中Cd、Hg、As、Cr、Pb质量分数分别超过土壤背景值的60%、68%、19%、 67%、45%眄北京市连续5年(20052009年)的土壤样品中,近郊农田土壤中 Hg、Cd和Pb平均质量分数均高于远郊a;深圳市2010年土壤Hg质量分数有37% 的采样点超过土壤背景值,6%的样品点处于中度以上污染水平11。此外,在贵州、 福建、河北、广西、江西、海南、重庆、香港等许多省市地区都发现了不同程度 Hg、Cd、Pb、Cr、As、Cu、Zn 和 Ni 污染。3、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农

6、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污染物的大气沉降、污水农灌、农用物质 施用和固体废弃物堆放等。3. 1大气沉降污染物的大气沉降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途径。对抚顺市不同类型大气 PM10颗粒中11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发现Cr、Mn、Co、Ni、Cu、Zn和Pb 分别是其土壤本底值的777、5.7、291、312、56、135和39倍,相关性和主成 分分析表明大气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机动车排放、工业活动和煤的燃烧13。矿 山开采和重金属冶炼产生的大气污染也是农田土壤重金属重要来源。交通会影响 道路两侧农田土壤中Pb、Cd、Cu、Zn、Cr、Ni、Mn、Co、Hg、Se和As等的水平, 如青藏铁路两侧

7、20m范围内,Zn、Cd和Pb质量分数从未污染到显著污染水平。 对泉州至塘头段324国道两侧土壤中14种重金属监测分析,结果表明Sn、Sb、 Pb、Bi、Ni、Cu、Zn和Cd主要来源于交通污染15;北京、上海、温州、青岛和 西安等城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可能主要是由交通引起16。32污水农灌污水农灌是指用城市下水道污水、工业废水、排污河污水以及超标的地面水 等对农田进行灌溉。几个世纪以来柏林,伦敦,米兰和巴黎一直使用污水农灌处 置废水17。污水农灌在缺水地区广泛使用,巴基斯坦26%的蔬菜种植采用废水灌 溉,加纳污灌区面积约1500 hnt,墨西哥约26X104 hnt。污灌条件下土壤柱模 拟实验

8、,结果表明表层土中Zn、Cd、Cu、As的质量分数均有少量增加,且其形 态稳定性由可变型向易变型转化,同时会导致盐类在土壤中累积18。水资源匮乏推动污灌在我国广泛使用。据农业部对全国污灌区农田的调查, 约1.4X106hm2的污灌区中,重金属污染占总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占 46.7%,中度污染占 9.7%,严重污染占 8.4%19。天津大污灌区内种植的油麦菜 60%以上受到Cd污染。沈阳市浑河、蒲河、细河和沈抚灌渠周边农田表层土中 Hg、Cd、Zn、As、Cr、Cu、Pb 质量分数均值均高于辽宁土壤背景值,大部分样 点Cd和Hg严重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21。另外,保定、西安

9、、郑州、 兰州、北京、哈尔滨和石家庄等城市的污灌区表层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 染22-23。3.3 农用物质施用农药、化肥、地膜、畜禽粪便和污泥堆肥产品等农用物质的不合理施用,可 导致农田重金属污染24。一些农药中含有Hg、As、Cu、Zn等,如随着西力生消 毒种子进入土壤的Hg为69mg/hm2;目前,含As、Hg和Pb的农药已在大部分 国家禁用(如中国,美国,日本及欧洲各国等)25,但含Cu和Zn的各种杀菌剂(如波尔多液、多宁、碱式氯化铜、福美锌、噻唑锌、代森锌等)还在世界各国 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每年随农药进入农田的Cu和Zn不容忽视。重金属是肥料 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质,其质量分数一

10、般是磷肥复合肥钾肥氮肥。畜禽粪便及其堆肥产品长期施用对农田重金属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畜禽 养殖过程中,除了使用含Cu和Zn的饲料添加剂,有时还用含As、Cd、Cr、Pb 和Hg的添加剂26,如义乌、萧山、宁波3地区猪饲料中As质量分数高达110 mgkg-i27。畜禽粪便中重金属质量分数与饲料直接相关。另外,城市污泥中Cr、 Pb、Cu、Zn和As极易超过控制标准,施用可使农田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有不同 程度的增加。3.4固体废弃物堆放及处置固体废弃物中重金属极易移动,以辐射状、漏洞状向周围土壤、水体扩散。 对苏北某垃圾堆放场、杭州铬渣堆放区附近农田土壤中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测 定,发现Cd、H

11、g、Cr、Cu、Zn、Pb等质量分数均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囱。电子 电器及其废弃物中含有大量Cu、Zn、Cr、Hg、Cd和Pb等,对其拆解、回收利用 及处置过程中会产生重金属污染Tang29 对台州电子废物拆解点附近农田土壤进 行监测分析,发现重金属超标率为100%,主要超标元素依次为Cd、Cu、Hg和Zn。 对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电子垃圾处理场附近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研究, 发现农田土壤中Cd、Cr、Cu、Pb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二级标准30。4、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目前,世界各国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农业生态和联合修复技

12、术等。4.1 物理修复技术4.1.1 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客土、换土和深耕翻土等。深耕翻土用于轻度污染土壤, 而客土和换土是重污染区的常用方法。工程措施具有彻底、稳定的优点,但工程 量大、投资高,易破坏土体结构,引起土壤肥力下降,为避免二次污染,还要对 污染土壤进行集中处理。因此,只适用于小面积严重污染土壤的修复31。4.1.2 热脱附热脱附是对污染土壤进行加热,将一些具有挥发性的重金属如 Hg、As、Se等从土壤中解吸出来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但能耗大,操作费用高,且 只适用于易挥发的污染物,脱附的气体需收集处理。4.2 化学修复技术4.2.1 电动修复 电动修复是通过在污染土壤两

13、侧施加直流电压形成电场梯度,土壤中重金属 污染物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迁移、电渗流或电泳的方式被带到电极两端,然后进 行集中收集处理,从而清洁土壤32。该方法特别适合于低渗透的粘土和淤泥土, 可以控制污染物的流动方向。目前,已经在池体设计、电动过程及其机理、模型 建立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性工作。电动修复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可同时去除 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不搅动土层、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是一种经济可行的 修复技术,但易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电动修复效率可能因土壤表面颗粒对污 染物吸附及电极两端H+(正极)和OH-(负极)聚集影响而降低。4.2.2 淋洗技术土壤淋洗技术是将水或含有冲洗助剂的螯合剂(

14、柠檬酸、EDTA、DTPA、EDDS)、 酸/碱溶液(H2SO4、HN03)、络合剂(醋酸、醋酸铵、环糊精)、表面活性剂)(APG、 SDS、SDBS、DDT、鼠李糖脂)等淋洗剂注入到污染土壤或沉积物中,洗脱和清洗 土壤中污染物的过程。该技术的关键是寻找一种既能提取各种形态的重金属,又 不破坏土壤结构的淋洗液。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土壤淋洗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 的方法。对于地质粘重、渗透性比较差的土壤修复效果较差。高效淋洗剂价格昂 贵,洗脱废液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二次污染33。目前,可规模化应用的土 壤淋洗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制相对滞后,亟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4.2.3 稳定/固化修复技术稳定/固化

15、(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S/S) 土壤修复技术指运用物 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土壤中有害污染物固定起来,或将污染物转化成化学性质不活 泼的形态,阻止其在环境中迁移、扩散等活动,从而降低污染物质的毒害程度的 修复技术。玻璃化(vitrification)也属于固化技术,是把重金属污染土壤置于 高温高压下(14002000C),形成玻璃态物质一种热固化方法。常用固化剂分为 4类34:无机粘结物质(如水泥、石灰等),有机粘结剂(如沥青等热塑性材料), 热硬化有机聚合物(如尿素、酚醛塑料和环氧化物等),玻璃质物质。化学固定主要通过加入化学药剂或材料,并利用其与重金属之间形

16、成不溶性 或移动性差、毒性小的物质而降低其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已有大量 的改良材料,如多种金属氧化物、黏土矿物、有机质、高分子聚合材料、生物材 料被应用35。该技术的关键是寻找价格低廉且环境友好的改良剂。4.3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特定的生物吸收、转化、清除或降解环境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动物修复。 该方法因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处理效果好且能大面积推广应用 等优点36,其机理研究及应用前景备受关注。4.3.1 植物修复植物修复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利用自然生长或遗传培育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

17、壤的技术总称37。根据其作用机理, 该技术主要包括植 物稳定、植物挥发和植物提取 38。(1)植物稳定植物稳定是利用具有重金属耐性的植物降低土壤中有毒金属的移动性,从而 降低重金属进入食物链的可能性。(2)植物挥发植物挥发是利用植物根系吸收金属,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挥发到大气中,以 降低土壤污染,但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对Hg和Se研究较多。(3)植物提取植物提取是利用植物从土壤中吸取一种或几种重金属污染物,并将其转移、 贮存到地上部分,随后收割地上部并进行集中处理,达到降低或去除土壤重金属 污染的目的39。植物提应用的关键在于筛选具有高产和高去污能力的植物。4.3.2 微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是利用

18、活性微生物对重金属吸附或转化为低毒产物,从而降低重 金属污染程度40。用于修复的菌种主要有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从目前来看,微 生物修复是最具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技术,但微生物个体微小,难以从土壤中 分离,还存在与修复现场土著菌株竞争等。因此,驯化和筛选高效菌株,构建菌 种库,优化组合修复技术(如动物-微生物、植物-微生物等),将是未来研究重点。4.3.3 动物修复动物修复是利用土壤中某些低等动物(如蚯蚓和鼠类等)吸收土壤中重金属 这一特性,通过习居土壤动物或投放高富集动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和转移,后 采用电激、灌水等方法从土壤中驱赶出这些动物集中处理,从而降低污染土壤中 重金属质量分数的方法。

19、动物修复技术不能处理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土壤,除蚯蚓 外,对于其他也具有很强修复能力的土壤动物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4.4 农业生态修复技术农业生态修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艺修复措施。包括改变耕作制度, 调整作物品种,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选择能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化肥, 或增施能固定重金属的有机肥等措施,来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另外在污染严重 情况下施肥、使用农药、搭配种植等农艺措施,可显著增加植物对农田中重金属 的吸收,从而提高植物修复效率41。二是生态修复。通过调节诸如土壤水分、养 分、pH值和氧化还原状况及气温、湿度等生态因子,该技术成熟、成本较低、 对土壤环境扰动较小等优点,但修复周

20、期长,效果不显著。4.5 联合修复技术目前研究较多的联合技术包括生物联合技术、物理化学联合技术和物理化学 生物联合技术。植物与微生物的联合修复,特别是植物根系与根际微生物的联 合作用,已经在实验室和小规模的修复中取得了良好效果。5、研究展望随着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认识的深入以及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要求的 提高,对农田土壤修复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修复技术很难对复合污染进 行理想的修复,因此如何将各种修复技术进行合理的结合,真正在土壤污染修复 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但联合修复技术还存在着以下几方 面的问题:(1)土壤重金属污染呈现多样性和地域性,同时修复技术也有选择性,需

21、要在 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经济成本,研究适合不同污染类型的联合技术。(2)生物资源丰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今后需要在超 富集植物、高抗性能的富集微生物和土壤动物资源的优异种质发掘进行研究,同 时充分运用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培育,利用分子生物技术提高生物修复的实用 性。(3)各种修复技术实施后,对土壤土著生物的影响以及修复生物对生物多样性 带来的威胁、农产品安全问题的研究,修复带来的生态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是重 金属修复技术中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问题。(4)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或小规模的试验上,应加强系统化的大田试验 研究。参考文献:1 李法云,藏树良,罗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

22、究J.生态学杂志.2003,22(1):35-392 LE TAN D, LUO C L, LI X D. The use of chelating agents in there mediation of metal-contaminatedsoils:AreviewJ.EnvironmentalPollution,2008,153(1):3-133 陈平,陈研,白璐.日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现状J.中国环境监 测.2004.20(4):63-674 WU G, KANG H B, ZHANG X Y, et al. A critical review on the bio-removal

23、 of hazardous heavy metals from contaminated soils : Issues, progress, eco-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opportunities 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0,174(1-3):1-8.5 WENZELWW,UNTERBRUNNERR,SOEEERP,etal.Chelate-assisted phytoextr action using canola (Brassica napus L.) in outdoors pot and lysismet

24、er experimentsJ.Plant Soil, 2003, 249 (1):83-96.6 WEI B G, YANG L S. A review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s in urban soils, urban road dusts and agricultural soils from ChinaJ. Micro-chemical Journal, 2010, 94(2): 99-1077 傅国伟中国水土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J.中国环境科学,2012,2(2): 373-3768 黄顺生,吴新民,颜朝阳,等南京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J

25、.城市环境与 城市生态,2007,20(4):1-4.9 谢小进,康建成,闫国东,等黄浦江中上游地区农用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J.中国环 境科学,2010,30(8):1110-111710 陆安祥,孙江,王纪华,等北京农田土壤重金属年际变化及其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科 学,2011,44(18):3778-3789.11 张铭杰,张璇,秦佩恒,等深圳市土壤表层汞污染等级结构与空间特征分析J中国环 境科学,2010,30(12):1645-1949.12 孙建光,高俊莲,徐晶,等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预警农田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2007,13(2):338-343.13 K

26、0NGSF, LU B, JIYQ, et al. Levels, risk assessment and sourcesof PM10 fraction heavy metals in four types dust from a coal-basedcityJMicro-chemical Journal,2011,98(2):280-29014 ZHANG H, WANG Z F, ZHANG Y L, et al. The effects of theQinghai-Tibet railway on heavy me tals enrichmen t insoilsJ. Scienceo

27、 ft he To tai Environmen t, 2012, (439): 240-248.15 赵阳,于瑞莲,胡恭任,张雪琴,等.泉州市324国道泉州至塘头段路旁土壤中重金属来源 分析J. 土壤通报,2011,42(3):742-746.16 陈景辉,卢新卫,翟萌.西安城市路边土壤重金属来源与潜在风险J.应用生态学报, 2011,22(7):1810-1816.17 AATSE(Australian Academy of Technological Sciences andEngineering), Water Recycling in Australia. AATSE, Victor

28、ia, Australia. 2004,32.18 杜娟,范瑜,钱新再生水灌溉对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及分布的影响J.环境污染与防 治,2011,33(9):58-65.19 王海慧,郇恒福,罗瑛,等.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210-21420 王婷,王静,孙红文,等天津农田土壤镉和汞污染及有效态提取剂筛选J.农业环境科 学学报,2012,31(1):119-124.21 吴学丽,杨永亮,徐清,等.沈阳地区河流灌渠沿岸农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评 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2):282-28822 王国利,刘长仲,卢子扬,等.白银市污水

29、灌溉对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 学报,2006,41(1):79-8223 杨军,陈同斌,雷梅,等北京市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风险J.自然资 源学报,2011,26(2):209-217.24 ZIGUHEBA G, SMOLDERS E. Inputs of trace elements in agricultural soils via phosphate fertilizers in European countries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8,390(1):53-57.25 LUO L, MA Y B ,

30、ZHANG S Z, et al. An inventory of trace element inputs to agricultural soils in Chin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90(8): 2524-2530.4826 陈苗,崔岩山.畜禽固废沼肥中重金属来源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12,43(1):251-256.27 王瑾,韩剑众饲料中重金属和抗生素对土壤和蔬菜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8,24:90-9328 丹丹,李恋卿,潘根兴,等垃圾堆放场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分析及污染评价

31、J. 土壤 通报,2011,42(1):185-189.29 TANG X J, CHEN C F, SHI D Z, et al. Heavy metal and persistent organic compound contamination in soil from Wenling: an emerging e-waste recycling city in Taizhou area, China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0,173(1-3):653-660.30 林文杰,吴荣华,郑泽纯,等贵屿电子垃圾处理对河流底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J.生态

32、 环境学报,2011,20(1):160-163.31 杨海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6):130-135.5932 ACAR Y B, ALSHAWABKEH A N. Principles of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1993, 27(13):2638-2647.33 DERMONT G, BERGERON M, MERCIER G, et al. Soil washing for metal removal : A review of physica

33、l/chemical technologies andfield applications J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8, 152(1): 1-31.34 GLASSER F P. Fundamental aspect of cement solidification and stabilization J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997, 52(2-3):151-170.35 周东美,郝秀珍,薛艳,等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4,13(2):232-24236 朱兰保,盛蒂重

34、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 保,2011,37(2):20-21.37 SALT D E, BLAYLOCK M , NAN DA-KUMAR P B A, et al.Phytoremediation: A novel strategy for the removal of toxic metalsfrom the environment using plants J . Nature Biotechnology, 1995, 13:468-474.38 FULEKAR M H, SINGH A, BHADURI A M. Genetic engineering stra

35、tegies for enhancing 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sJ.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9, 8(4): 529-535.39 TANGAHU B V, ABDULLAH S R S, BASRUI H, et al. A review on heavy metals (As, Pb, and Hg) uptake by plants through phytoremediation J .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11: 1-31.40 FARHADIAN M, VACHELARD C, DUCHEN D, et al. In situ bioremediation of monoaromatic pollutants in groundwater: areview J .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99(13): 5296-5308.41 王林,周启星农艺措施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 16(3): 772-77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