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及喉部影像学诊断.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620412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18.0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鼻咽及喉部影像学诊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鼻咽及喉部影像学诊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鼻咽及喉部影像学诊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资源描述:

《鼻咽及喉部影像学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咽及喉部影像学诊断.ppt(1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咽喉疾病影像诊断,咽部,咽部上起颅底,下达第6颈椎平面, 鼻咽:颅底软腭水平(上咽) 口咽:硬腭会厌上缘(中咽) 喉咽:会厌-环状软骨(下咽) 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咽喉部,检查方法,平片检查 造影检查 CT扫描 MRI扫描,咽喉部,检查方法,一、X线 侧位平片:主要观察鼻咽顶后 壁、咽后壁、颈前组织、软腭、 舌根、会厌谿、会厌及鼻咽、口咽咽腔气道。 颏顶位片:主要观察鼻咽顶后壁及鼻后孔,同时观察颅底骨质。 特殊检查:体层摄影、鼻咽造影、喉咽造影等。常用钡餐造影检查咽和食道。,咽喉部,检查方法,二、CT 1 患者体位:仰卧位,尽量保 持左右对称 2 横断扫描:扫描线平行听眦线或硬腭, 与咽

2、喉部长轴相垂直 3 冠状面:显示病灶经颅底向颅内侵犯 4 层厚=3-5mm,鼻咽包括蝶鞍至硬腭下1cm 5 增强扫描:怀疑肿瘤颅内侵犯或血管性 病变,咽喉部,检查方法,咽喉部,三、MRI 采用头部线圈 横断面为最常用的成像平面,一般平行于硬 腭,鼻咽扫描范围自硬腭至蝶鞍平面 层厚5-6mm,特殊病灶可选用2-3mm 冠状面有利于显示病灶经颅底向颅内侵犯情况, 矢状面有利于显示鼻咽顶后壁病灶。 T1WI病灶与脂肪信号差别最大,对比较好 T2WI病灶与肌肉组织对比最好,,正常影像解剖,鼻咽 前:经后鼻孔与鼻腔相通 后:与斜坡下部、第1、2颈椎前肌肉相邻 顶:附着于蝶骨底及枕骨斜坡 下:接口咽于软腭

3、平面 当发声或屏气时软腭上提关闭鼻咽峡成为鼻咽下壁 顶后壁呈穹隆状,粘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咽扁桃体(腺样体或增殖体),咽喉部,正常影像解剖,鼻咽:CT/MRI 横断面上鼻咽腔可呈方形、长方形或梯形 侧壁由前下向后上: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及咽隐窝(Rosenmuler 窝) 在咽鼓管侧方,可见腭帆提肌与腭帆张肌,与咽鼓管开闭有关。 冠状面鼻咽腔位于中线颅底下方,咽鼓管咽口位于咽圆枕下方,上方为咽隐窝, 矢状面鼻咽腔呈J型。,咽喉部,正常鼻咽腔,方形,长方形,梯形,双梯形,正常影像解剖,咽周间隙 1咽后间隙:潜在间隙, 正常不易显示。位于咽后壁与椎前肌肉之间,内含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 2椎旁间

4、隙:脊椎骨与椎前筋膜之间的间隙。颈椎结核常扩展至此形成椎旁脓肿,咽喉部,正常影像解剖,3咽旁间隙 左右各一,上起颅底, 下至舌骨平面,呈倒置 锥形,脂肪、血管、神经 其受压移位常有利于对病变来源的判定: 如咽旁间隙向外侧移位提示病变来自咽粘膜 若向内移位提示来自腮腺深叶或嚼肌间隙 若向前移位则提示病变来自颈动脉鞘,咽喉部,正常影像解剖,4、颈动脉间隙 为颈动脉鞘包绕而成的 筋膜间隙,又称茎突后间隙 位于咽旁间隙后方,咽后间隙外侧,腮腺内侧,左右各一 内含颈内、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及第至 对颅神经、颈交感丛、淋巴结等,咽喉部,正常影像解剖,颞下窝及翼腭窝 颞下窝:为中颅凹底下头颈部三角形窝 内含颞

5、肌、咀嚼肌、腮腺深叶及下颌骨喙突等 翼腭窝:位于颞下窝前方,蝶骨翼突与腭骨垂直板之间,在上颌窦后内方与蝶骨翼窦之间一狭长裂隙,内含上颌神经,蝶腭神经节及颌内动脉 翼窝:翼突内外板向后伸形成翼窝 内有翼内肌、腭帆张肌,翼外板外面附着翼外肌,咽喉部,正常影像解剖,口咽部 前上方经咽峡部与口腔相通 前下方为舌根, 后方是咽后壁, 两侧是舌腭弓和咽腭弓,其间形成扁桃体窝,内有腭扁桃体,咽喉部,正常影像解剖,喉咽部 前方通喉腔 下端在环状软骨下缘平面连接食道 前壁附着于甲状软骨和甲状舌骨膜 后壁与口咽部后壁相连续 由声门上梨状窝和环状软骨后环后或咽后间隙组成 正常喉咽腔常处于塌陷状态,吞咽时食物由双侧梨

6、状窝经咽后间隙进入食道内。,咽喉部,正常影像表现,一、X线 鼻咽部 侧位片显示充气鼻咽气道,顶壁软组织厚度平均4.5mm,后壁3.5mm,光滑,顶后壁交界处最厚,12-15mm。 颏顶位显示鼻咽两侧壁的咽隐窝和咽鼓管圆枕部对称,鼻咽气道清晰。,咽喉部,正常影像表现,一、X线 口咽部:侧位片显示咽后壁软组织光滑, 厚度平均3mm;前方软腭下为舌面, 连续为舌根、会厌组织。 喉咽部:侧位X线片下咽后壁厚度平均12mm。 两侧梨状隐窝在吞钡时显示清晰。,咽喉部,1、直接测量咽后壁: 10岁,4-5mm 5岁, 8mm 成人, 3mm 气管后:13-14 2、颈椎对比法C4-5 咽后壁: 10岁,0.

7、3-0.4C 5岁, 0.5-1C 成人, 0.2C 气管后:0.7C,正常影像表现,咽喉部组织CT密度 1 气体:低密度 2 粘膜:粘膜和其它软组织平扫均表现为等密度,不易区分,增强扫描后粘膜强化 3 肌肉:CT为等密度。 4 骨骼:CT呈致密高密度。 5 咽旁间隙、喉旁间隙、会厌前间隙及翼腭窝等内充满脂肪,为低密度。 6 血管:CT上血管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整齐的等密度,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咽喉部,二、正常鼻咽部CT表现,正常影像表现,咽喉部组织在MR成像时信号: 1 咽喉部气体: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 2 粘膜:T1WI等信号,T2WI较高信号, 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 3 肌肉

8、:T1WI等信号,T2WI略低信号 4 骨骼组织:翼内外板因无骨髓腔,T1及T2像 均呈低信号,斜坡、下颌骨升支、岩骨尖等 内骨松质含脂肪,T1及T2像均呈高信号。 5 咽旁间隙等充满脂肪,T1及T2像均为高信号。 6 血管:为快速流动液体,T1及T2WI均呈低信号,咽喉部,正 常 表 现,正常鼻咽部(T1WI),正常鼻咽部(T2WI),咽喉疾病,咽后及咽旁脓肿(Retro and Para-pharyngeal Abscess),概述 咽后和咽旁为由咽基底膜外的疏松结缔组 织、肌肉、筋膜构成的间隙。 急性脓肿多见于儿童,常因咽壁损伤、异物刺入、耳部感染、化脓性淋巴结炎等引起。 慢性脓肿多见于

9、颈椎结核、淋巴结结核所致的脓肿。,咽喉部,咽后及咽旁脓肿(Retro and Para-pharyngeal Abscess),临床表现 急性脓肿有全身炎症症状,咽痛,吞咽、呼吸困难等,有时伴有喉头水肿、喉阻闭等表现。脓肿破坏血管可引起出血。 慢性脓肿临床上伴有脊柱结核和淋巴结结核症状。检查见咽壁膨隆,位于一侧者多为急性脓肿,位于中央者多为结核脓肿。 。,咽喉部,咽后及咽旁脓肿(Retro and Para-pharyngeal Abscess),一、X线 侧位平片见咽后壁肿胀,弧形隆突,咽后 壁组织超过正常厚度,咽气道变形变窄, 周围组织受压移位。 椎体结核脓肿尚可见椎体、椎间隙破坏。 如果

10、肿胀的软组织内见有积气或液平面, 则可确诊为咽部脓肿。 如为产气杆菌感染,则在肿胀的软组织内 可见颗粒状气体透光影。,咽喉部,咽后壁脓肿,咽后壁脓肿,咽后及咽旁脓肿(Retro and Para-pharyngeal Abscess),二、CT 颈前或咽旁软组织弥漫性增厚伴脂肪间隙消失,提示蜂窝织炎, 若肿胀软组织内有一局部水样低密度区,增强扫描环形强化,应考虑为脓肿形成。 若椎前脓肿由结核所致则可伴有脓肿壁钙化,脓肿壁一般较厚,且可伴有骨结核表现。,咽喉部,咽后及咽旁脓肿(Retro and Para-pharyngeal Abscess),三、MRI T1WI见脓肿呈均匀偏低信号强度区,T

11、2WI 脓肿呈较均匀高信号,脓肿范围显示清楚, 压迫周围组织器官移位。 MRI增强脓肿壁强化,脓液无强化。,咽喉部,咽后及咽旁脓肿(Retro and Para-pharyngeal Abscess),诊断: 有急性咽部炎症,椎体、淋巴结结核临床 表现,影像学发现咽侧壁或后壁肿胀,CT 或MRI示肿胀内有液性密度或信号强度 鉴别诊断: 外伤血肿、 头颈囊性淋巴管瘤、 鼻咽血管纤维瘤等。,咽喉部,咽后及咽旁脓肿(Retro and Para-pharyngeal Abscess),比较影像学 : X线:对咽后壁脓肿显示满意,对咽旁脓肿显示差。 CT和MRI:对脓肿的部位、范围及周围组织器官显示优

12、于常规X线平片。,咽喉部,鼻咽纤维血管瘤(Nasopharyngeal Hemangiofibroma),概述 好发于10-25岁的男性青少年,瘤内血管丰富,易出血,又称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血管纤维瘤。 肿瘤由丰富的血管组织和纤维组织基质构成,血管壁薄,缺乏弹性,易引起大出血。 本瘤虽属良性,但具有侵袭性,且范围较广泛,不易彻底切除,术后常易复发。,咽喉部,鼻咽纤维血管瘤(Nasopharyngeal Hemangiofibroma),临床表现: 反复大量出血为临床主要症状, 肿瘤堵塞后鼻孔和咽鼓管咽口,可有鼻塞、耳鸣和听力下降; 若侵及骨质,长入邻近结构或压迫颅神经,可产生相应症状,咽喉部,

13、鼻咽纤维血管瘤(Nasopharyngeal Hemangiofibroma),一、X线 侧位平片可发现突向鼻咽腔的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楚,呈圆形或半圆形。较大肿瘤侵犯蝶窦时、可见蝶窦密度增高,颅底片可显示蝶骨翼受压变形。 有时肿瘤主要位于咽旁间隙内,表现为咽旁隆突。 鼻咽腔造影检查可显示肿瘤轮廓。,咽喉部,鼻咽纤维血管瘤(Nasopharyngeal Hemangiofibroma),一、X线 DSA检查见肿瘤血供丰富,颈外动脉造影可发现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造影检查明确后应行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栓塞,以利手术剥离并减少术中出血。,咽喉部,鼻咽纤维血管瘤 颈外动脉造影,颌内动脉,鼻咽纤维血管瘤,

14、鼻咽纤维血管瘤(Nasopharyngeal Hemangiofibroma),二、CT/MRI 1鼻咽顶部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充满 鼻咽腔,并经后鼻孔长入充满同侧鼻腔 2. 平扫CT等密度,MRIT1WI呈均匀的等信号 或稍高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 3. 增强扫描有明显增强及延时增强效应, 较小肿瘤强化均匀,较大者强化不均匀。 4邻近结构受压、移位,颅底骨质破坏。 瘤内或周围大血管因流空效应,MRI可 呈低信号条状影,咽喉部,鼻咽纤维血管瘤(Nasopharyngeal Hemangiofibroma),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临床诊断不难。影像学检查主要为明确肿瘤侵犯范围、骨质破坏情况及

15、肿瘤供血。 本病需与鼻咽部恶性肿瘤如鼻咽癌及淋巴瘤鉴别,本病有明显强化,且有延迟增强为其鉴别点。,咽喉部,鼻咽纤维血管瘤(Nasopharyngeal Hemangiofibroma),比较影像学 X线平片检查对突向鼻咽腔病变显示较好,对咽旁间隙侵犯诊断作用有限。 DSA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血供,有定性诊断作用。 CT和MRI对病变的位置、范围及与邻近组织关系优于X线检查,可首选CT检查。,咽喉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概述 . 鼻咽癌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 . 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俗称“广东癌“ . 好发于4060岁之间,男性明显多于女

16、性。 . 鼻咽癌好发于鼻咽的顶壁和侧壁 . 发病因素: 种族、家族因素,EB病毒 因素,环境致癌因素,咽喉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病理分型: 大体病理 显微镜下 结节型 鳞状细胞癌 菜花型 腺癌 粘膜下型 泡状核细胞癌 浸润型 未分化癌 溃疡型,咽喉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生长方式特点: 上行性:侵犯颅底及颅神经 一般无淋巴结转移 下行性: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上下行性:为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发生 局限型:局限于鼻咽部,咽喉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临床表现: 1)耳

17、鼻症状:鼻塞,鼻出血或血性鼻涕 耳鸣,耳闷塞及听力下降 2)颅神经症状:偏头痛,复视及眼球运动 障碍等。 3)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4)鼻咽镜检:肿瘤呈紫红色,触之易出血 5)实验室检查:EB病毒抗体VcA-IgA增高,咽喉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一、X线 1 侧位片和颏顶位片见肿瘤呈软组织 肿块突向鼻咽腔,鼻咽气道变形狭 窄。 2 鼻咽腔造影见咽隐窝闭塞,咽壁呈 不规则状隆起。 3 晚期见颅底孔扩大及颅底骨质破坏。,咽喉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二.C

18、T/MRI诊断 (1)局部软组织肿块: 好发于咽隐窝及顶后壁, . 较小时仅表现为一侧咽隐窝表浅、消失, . 粘膜增厚,表现凹凸不平, . 肿块形成,肿块常突入鼻咽腔,致其不 对称、狭窄或闭塞。 . 平扫肿块为等密度, T1WI等信号,T2WI 稍高信号,增强后轻-中等强化。,咽喉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二.CT/MRI诊断 (2) 深部浸润: . 向深部侵犯翼内外肌致咽旁间隙变窄 消失, . 向后外蔓延至颈动脉鞘, . 向前扩展可填塞后鼻孔、鼻腔,侵犯上 颌窦, . 向上可累及斜坡、蝶窦及筛窦,颅内。,咽喉部,鼻咽癌,鼻咽癌-,鼻咽癌-侧壁组织界

19、面消失,右侧鼻咽癌,鼻咽癌-上行侵入蝶窦内,鼻咽癌,鼻咽癌1(T2WI),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影像表现 (3)鼻窦、乳突炎症:窦腔粘膜增厚或积液。CT 低/等密度, T2WI明亮高信号 (4)颅底骨质破坏:常见破裂孔、蝶骨大翼、蝶 骨体、枕骨斜坡等 骨质吸收破坏,正常骨质被肿瘤组织取代 CT MRI, CT冠/矢状面重建 骨质正常,骨髓信号异常,MRICT,T1WI+FS,咽喉部,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鼻咽癌1(T1WI),鼻烟癌-平扫冠状面T1WI,鼻咽癌1(增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咽喉部,影像表现

20、 (5)颅内侵犯:海绵窦,桥小脑角及颞叶。 破裂孔,蝶骨海绵窦,视神经孔,眶上裂区-第2-6颅神经症状(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 颈静脉孔,舌下神经孔-桥脑小脑角(第9-12对颅神经症状) 卵圆孔颞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咽喉部,影像表现 (5)颅内侵犯: 沿颅底自然孔道侵入,孔道增大,边缘不规则, CT=MRI 沿神经或血管蔓延,无颅底骨质破坏, MRI CT 冠状面最易显示肿瘤自鼻咽部向颅内侵犯情况, 增强后颅内病灶明显强化。,鼻咽癌颅内侵犯(平扫),鼻咽癌颅内侵犯(增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三、

21、MRI诊断 (6)颈部淋巴结转移 颈深上淋巴结群和咽后外侧淋巴结等, 类圆形,CT等密度,中央坏死更低密度,增 强后可区分强化的血管和无强化的淋巴结。T1WI低或略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中央液化坏死信号较高。 咽后外侧淋巴结最早,对临床分期有作用。 MRI冠状面较好。,咽喉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癌并咽后外侧淋巴结转移,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三、MRI诊断:放疗后 早期:粘膜肿胀,鼻窦炎症 后期: 萎缩-鼻咽腔扩大,粘膜萎缩,隐窝深 鼻窦、乳突炎症 放射性纤维化:T2WI低信号,无强化 复发:T

22、2WI高信号,强化 放射性脑病:颞叶,脑干,小脑,咽喉部,NPC放疗后 放射性脑病,鼻咽癌的影像诊断,放射性脑病 机理:血管性,免疫性 部位:颞叶,脑干,小脑,颈脊髓 表现: CT低密度,MRI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形态:颞叶白质水肿,指状,脑干斑片状 增强扫描:脑坏死出现增强,一般无强化 占位:,NPC放疗后 放射性脑病,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诊断要点 (1)南方沿海地区,男性多见。 (2)临床表现鼻出血或血性鼻涕;头疼及 颅神经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 (3)CT或MRI显示鼻咽部肿块,局部组织 界面消失,伴或不伴有颈部淋巴肿大 和骨质破

23、坏或颅内侵犯。,咽喉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影像诊断价值 1 本病多能经鼻咽镜下活检而明确病理性 质,影像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肿瘤深部 侵犯范围,为临床精确分期及放疗提供 客观依据 2 可用于放疗后随访及疗效观察,有无复发 3 对早期局限于粘膜的病变不敏感,咽喉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鉴别诊断 (1)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腔内生长为主, 周围侵犯及破坏征像较少,增强扫描 有明显强化。 (2)鼻咽部增殖体增生:见于儿童,不伴 有周围侵犯及破坏征像。 (3)颈部淋巴结结核:临床有结核症状, 增强扫描出现环形强化。

24、 (4)鼻咽部炎症:以粘膜增厚为主,无深 层改变。 (5)淋巴瘤:,咽喉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自幼年起逐渐增大,10岁以后开始萎缩。 若腺样体因炎症刺激发生病理增生,称腺样体肥大。 1、鼻咽顶后壁弥漫性对称性软组织增生。 2、CT呈等或稍高密度,密度均匀,MRI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与粘膜信号类似。增强扫描显著强化 3、与周围邻近结构界线清楚,颅底骨质无破坏 4MRI矢状面可清楚显示鼻咽顶后壁腺样体肥大及鼻咽腔狭窄的程度,,咽喉部,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增生,鼻咽纤维血管瘤(平扫),鼻咽纤维血管瘤(增强),鼻咽

25、纤维血管瘤,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比较影像学 X线检查对鼻咽癌的深部组织器官侵犯显示作用有限。 CT对鼻咽癌的位置、范围及侵犯程度明显优于X线检查,对肿瘤分期和治疗复查有重要作用。 MRI软组织分辨率亦对鼻咽癌及其颅内侵犯观察优于CT。,咽喉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MRI与CT比较: 1 MRI密度分辨率高,对病灶信号改变敏感, 病灶与周围组织对比,优于CT 2 MRI多方向切层,能更好地明确肿瘤范围、 周围浸润及转移 3 显示骨质破坏,MR不如CT 4 显示肿瘤颅内侵犯,MR优于CT 5 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鉴别,MR优于CT 6 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诊断,MRI优于CT,咽喉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