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6025694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产业结构优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产业结构优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产业结构优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产业结构优化》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结构优化》PPT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第一节产业结构优化概述 第二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第三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第四节地区产业结构优化,2,第一节产业结构优化概述,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二、产业结构效应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和机理,3,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4,(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产业结构

2、优化的措施或手段、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等等。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5,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1.供给结构的优化 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以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 供给结构包括资本(资金)结构、作为供应因素的投资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技术供给结构,以及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应结构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以优化产业结构。,6,2.需求结构的优化 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担的对各产业产

3、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 需求结构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或个人需求结构,以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间(产品)需求结构、最终产品需求结构,以及中间产品需求与最终产品需求的比例;还包括作为需求因素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以优化产业结构。,7,3.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 国际贸易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以及以这种进出口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 国际贸易结构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也包括同一产业间的进出口结构(即进口和出口的比例)。 通过对国

4、际贸易结构进行优化以优化产业结构。,8,4.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外国投资或外来投资)。 国际投资结构就是指对外投资与外国投资的比例结构,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其各种派生的结构指标。 通过对国际投资结构进行优化以优化产业结构。,9,二、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即对经济增长发挥着一种特殊的作用。 (一)产业的关联效应 产业的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它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

5、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10,前向关联效应 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它前向关联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或导致新技术的出现、新产业部门的创建等。 后向关联效应 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它后向关联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例如由于该产业自身对投入品的需求增加或要求提高而引起提供这些投入品的供应部门扩大投资、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管理、加快技术进步等变化。,11,(二)产业的扩散效应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应选择扩散效应最大的产业或产业群作为一国的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加速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这被称为“罗斯托准则”。扩散效应的带

6、动原理在于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12,回顾效应:主导产业高速增长,对各种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从而刺激这些投入品行业的发展; 前向效应:又称前瞻效应,是指主导产业能够诱发新的经济活动或派生新的产业部门,甚至为下一个重要的主导产业建立起新的平台。 旁侧效应:主导产业的兴起会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如制度建设、国民经济结构、基础设施、人口素质等等;,13,汽车产业的扩散效应,汽车产业,环保部门,城市建设,服务与金融,钢铁工业,有色冶金,橡胶工业,郊区化,公路建设,服务业,14,房地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比较突出,它通过回顾效应,即房地产业作为需求市场,带动钢铁、建材、森工、机械、化

7、工、陶瓷、纺织等产业的发展;通过前瞻效应,即通过房地产的开发和建设,直接带动建筑、装饰、通讯、电力等产业的发展;通过旁侧效应影响户籍制度、政府财政收入及GDP构成等。,15,罗斯托认为,经验已经证实了经济增长中主导部门概念的合理性,即这三种来自迅速增长部门的扩散效应的组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16,(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机制 比较优势的驱动机制 技术进步的带动机制 消费需求的拉动机制 体制政策的导向机制,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和机理,17,(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就是通过四步过程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1.调整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 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就是要

8、调整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也就是要调整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其中包括调整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投资结构,从而改变产业结构。,18,2.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既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3.产业结构效应发挥作用。 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产业结构的优化必然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作用。 4.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国民经济在产业结构效应的积极作用下取得比正常增长速度快得多的增长。, 至下节,19,第二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涵义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动力 三

9、、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 四、主导产业的选择,20,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涵义,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 1.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 2.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21,3.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方向演进。 4.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方向演进。,22,(一)禀赋升级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 禀赋结构决定产业结构,有什么样的禀赋结构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产业结

10、构与之相适应; 禀赋结构具有变动性 禀赋结构升级会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而非相反。,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动力,23,(二)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 所谓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是指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提高社会潜在的产出能力。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创造出新的商品和服务;在既定的劳动和资金的投入下,原有商品和服务的产出数量增加;具有一种扩散效应的功能,这种扩散效应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对产业结构的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24,因此,可以说,创新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是其产业结构有序发展的核心动因。创新能从根本上提高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推进产业结构的高度

11、化。,25,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来实现的。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各个产业变动的综合结果。它是以单个产业部门的变动为基础的,因为只有单个产业部门的变动才会引起并导致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26,(一)禀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 从根本上看,企业竞争力不是通过政府扶持获得的,而是来自于稀缺要素(资本、技术)获取成本的持续下降,这只能通过提升禀赋结构来实现; 拥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大发展是推动禀赋结构升级的关键。这些企业凭借自身比较优势而获得最大化利润,并最大可能地积累资本,推动了一国禀赋结构的持续升级,由此带动比较优势的逐渐提升,同时也使企业获取稀缺要素

12、诸如资本和技术的成本持续下降; 随着要素禀赋的不断升级,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比较优势逐渐形成,这类企业的大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27,(二)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 1.创新对产业结构的直接影响 一方面,创新会引起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导致不同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有序调整。另一方面,创新还有可能催生出新产品和新行业。 2.创新对产业结构的间接影响 创新对产业结构变化的间接影响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创新通过对生产要素相对收益的影响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创新通过改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28,四、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主导产业的作用

13、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主导产业的转换有着密切联系。罗斯托把主导产业的特征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依靠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形成新的投入产出关系)。 2.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 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29,(二)主导产业形成的条件 主导产业及其综合体的形成是与一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各个阶段上明显地表现出主导产业及其综合体的有序转换。从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无论哪个国家及其在何种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及其综合体的形成、发展和转换,都是推动其整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和原动力。同时,主导产业的形成是有一定条件的。,30,罗斯

14、托认为,主导产业的形成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足够的资本积累 2.充足的市场需求 3.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此外,罗斯托还提出了主导增长部门、辅助增长部门和派生增长部门三个概念。,31,衡量主导产业的三种标准: 一是附加价值高低,附加价值高的产业就是具有主导地位的产业; 二是产业产值,产值比重大的产业就是主导产业; 三是产业关联效应,受原材料供应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后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主导地位的产业,受最终需求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前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主导地位的产业。,32,(三)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无非如下两种: 1.市场自发调节 采

15、取这种形式的国家认为,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足以促进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来实现,没有必要制定产业规划和为对某些主导产业进行扶持而制定产业政策。同时认为,政府对选择主导产业的认识不如市场力量更有权威性。 成功例子:美国、欧盟,33,2.政府积极干预 采取这种方式的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产业发展序列,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成功例子:日本、韩国、中国大陆,34,(四)主导产业的转换和发展 各国经济发展历程表明,主导产业的转换和发展经过五个阶段,35,上述主导产业发展的五个阶段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主导产业

16、及其群体不断更替、转换的一个历史演进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导产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具有不可逾越性,每一阶段所要求的技术具有不可间断性。 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及其群体时,一方面必须循序渐进,另一方面也要做到主导产业部门与产业综合体的兼顾。同时,也要兼顾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协同。, 至下节,36,第三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机制,37,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概念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

17、态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 因此,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与禀赋结构的调适问题;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问题;三次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问题;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38,产业结构不协调的两个主要表现: 1.产业结构与禀赋结构不相适应 (1)产业结构超前于禀赋结构 (2)产业结构滞后于禀赋结构 2.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 (1)供给结构滞后于需求结构 (2)供给结构超前于需求结构,39,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标志是: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

18、会的生产、交换和分配顺畅进行,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发展;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社会需求得以实现;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40,(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协调增长的客观要求。所谓经济的协调增长,就是要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协调有序发展。在经济从不平衡增长向平衡增长转变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不断合理化是至关重要的。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一般而言,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决于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的不断投入及其有效配置,而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果。,41,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一)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

19、判断基准 目前我国理论界在论证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判断标准: 1.国际基准。即以钱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产业结构为依据,来判断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产业结构是否达到了合理化。 2.需求结构基准。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 3.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即以产业间的比例是否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42,(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比较与测定 目前在识别和论证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方向时,通常采用以下分析方法: 1.国际比较法。即以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为基础,将某一国家的产业结构与相同国民生产总值下的标准产业结构加以比较,偏差较大时即认

20、为此时的产业结构是不合理的。 2.影子价格分析法。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当同种要素在不同产业的边际产出相等时,就表明资源得到了最优配置,各种产品供给实现均衡,产业部门达到最佳组合。如果同种要素在不同行业的报酬比较接近,即可认为产业结构是接近合理的。,43,3.需求判断法。即判断各产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与相应的对该产业产品的需求是否相符,若两者接近或大体接近,则可认为产业结构是较为合理的。 4.需求适应性判断法。即判断产业结构能否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而自我调节,使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实现社会生产的目的。 5.结构效果法。即以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变化来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在向合理的方向变

21、动,若结构变化使国民经济总产出获得相对增长,则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是正确的。,44,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机制 根据调整方式的不同,可以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分为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两大类。 1.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系统的自我调整过程,即经济主体在市场信号的引导下,通过生产资源的重组和在产业部门间的流动,使产业结构与禀赋结构及需求结构相调适的过程。,45,2.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机制 产业结构的计划调整机制是一种对经济系统的调控过程,即政府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手段,直接参与或引导资源在产业间进行重新配置,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从而达到合理化的过程。,46,产业

22、结构的市场调节机制和计划调节机制各有其优点及局限性: 市场调节机制比较准确、稳妥,又比较灵敏,但却是事后调节,时滞较长,市场失灵的存在甚至会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程造成障碍; 计划调节机制具有事前主动性,有助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但又有欠准确,甚至有可能出现失误,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调节方式,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实践中,应把两种调节机制有效衔接起来。使产业结构适度超前于禀赋结构,是较为理想的(林毅夫的观点)。, 至下节,47,第四节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一、经济区域的界定 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 三、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四、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48,一、经济区

23、域的界定,界定经济区域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均质区域法、极化区域法和行政区域法。 按照以上三种经济区域的划分方法,可把一国经济相应划分为三大类不同的经济区域体系。,49,1.按均质区域法划分的经济地带 这是一种较粗略的划分方法,它使位于同一经济带之内的不同地区具有相近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和发展水平,其主要目的在于处理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地区之间的关系。东、中、西 2.按极化区域法划分的大经济区 这是指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划分的、具有全国意义的专门化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 3.行政区域法划分的行政区划经济区 行政区划经济区是按行政权力的覆盖面来划分的。省域或市域经济区,50,二、地

24、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一)地区产业结构的涵义 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按照一定划分标准划分的经济区域内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地区产业结构按照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农轻重结构、原材料与加工工业结构、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等。,51,(二)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 地区产业结构也可以说是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结合。地区产业结构往往各具特色,不能自成体系。一般来说,地区产业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地区产业结构中往往并不具备一国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 2.地区产业结构中一般都具有若干个在全国具有专业化分工优势的产业部门。 3.各地区比较优势不同,专业化部

25、门各异,产业结构往往存在明显差异。 4.地区产业结构之间互补性、依存性较强。,52,(三)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 合理与协调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将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而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增长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和演变决定着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合理、高效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大发展的必备条件。,53,三、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地区性的特殊条件,其中

26、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区要素禀赋 地区生产要素的特殊性决定了地区产业结构与其他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同。 2.需求结构导向 需求结构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推动力。 3.地区间的经济联系 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越紧密,产业的结构效应就越能 发挥作用。 4.生产的地区集中度 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是指一个国家某产业产品在某地区的生产规模在全国中的比重。,54,除以上因素外,地区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交通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这些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决定了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同时也构成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和途径。,55,四、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一)反

27、映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的经济指标 地区产业结构的专业化是指某地区某一个或几个产业的生产相对于全国水平的集中程度。反映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的指标主要有: 1.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简称LQ),也称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指标 区位商通过各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间接反映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56,常用的测定指标可以是产值、产量、就业人数、固定资产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以上公式中的就业人数可以用产值、产量和固定资产额分别代替来计算各自的区位商。用就业人数、产值、产量和固定资产额分别计算出的区位商,分别称为地区劳动力集中度、产值集中度、产量集中度和固定资产集中度。,某地区A

28、部门就业人数/某地区全部就业人数,区位商=,全国A部门就业人数/全国总就业人数,=,某地区A部门就业人数/全国A部门就业人数,某地区全部就业人数/全国总就业人数,57,2.人均产量系数和人均产值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人均产量系数某地区A产业产品的人均产量全国A产业产品的人均产量 人均产值系数某地区A产业产品的人均产值全国A产业产品的人均产值 这两个系数反映了该地区某产业与全国同类产业相比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系数、人均产值系数大于1的产业,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往往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58,3.地区产业区际输出指标 这一指标也能反映地区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主要指标

29、有: 区域商品率某地区A产业产品输出量该地区A产业产品生产总量 区际商品率某地区A产业产品输出量全国各地区A产业产品输出总量 一般来说,地区专业化产业的区域商品率和区际商品率在全国各地区中位居前列。区域商品率越高,说明输出商品越多,也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专业化水平越高。区际商品率越高,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输出在全国的地位越重要,该产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也越高。,59,4.区域产业输出系数 计算公式如下: 区域产业输出系数某地区A产业输出该地区各产业输出 这一指标有时也被用来说明地区产业的专业化程度 。它涉及多个产业,因而常用输出产值来计算。价 格的换算要统一,否则就缺乏可比性。,60,(二)反映地区

30、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经济指标 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程度或差异程度,可 以用常用的相关系数和联合国推荐的相似系数来 衡量。 1.相关系数 当r=-1时,说明地区x和地区y产业结构截然相反;当r=1时,说明地区x和地区y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r越接近于1,说明这两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程度越高。,61,2.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推荐使用的相似系数 Sij值从0到1,系数越大,表明两地区产业结构越相似。Sij为1表示两地产业结构完全趋同;Sij为0则表示两地产业结构完全不趋同。,62,我国地区工业结构的趋同性问题,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相似系数,研究我国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性问题 1.我国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系数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现象。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相似系数较高,西部省区、东北地区相似系数较小。 2.我国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至下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