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5668018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校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校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校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学校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ppt(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校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中国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 孙智昌 2013年11月29日,课桌椅 wenku1,一、学校课程建设的背景 二、学校的办学目标 三、学校的教育理念 四、学校的培养目标 五、学校的课程目标 六、学校的课程结构 七、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八、高质量学校课程的标准,一、学校课程建设的背景 (一)什么是学校课程 所谓学校课程,就是在学校育人目标统领下的学校各类课程的整体构成,它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职志。 其目标是: 1、课程结构从单一性向多样化发展; 2、人才成长路径从单一走向多元; 3、课程建设从单纯关注课程资源走向更广泛的教育资源;,(二)学校课

2、程建设的背景 1、三级课程政策将学校推向课程建设的主体地位全方位提高教育质量 2、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 (1)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现代课程观; (2)整体谋划学校课程发展的顶层设计能力(教育家型的校长); (3)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能力; (4)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能力; (5)引领教师进行课程创生的能力。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取决于课程改革的实践水平,是一个从经验应对到自觉自主和能动创造的过程,即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是自觉自主地做出来的。,3、北京市的学校课程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 (1)校本课程建设; (2)地方课程建设;义务教育课程教材 (3)学校课程的建设的政策

3、:2008年,北京市教委明确提出“整体推进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全面实施,引导学校形成办学特色”;2009年7月,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课程管理推进课程整体建设的意见;,(4)富有创意的一系列项目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建设;自主排课学校;特色实验学校;翱翔计划;遨游计划;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办学机构;高中课程改革样本校;“普职融通”的综合高中;高中实验班;开放实验室;大学先修课程等。,二、学校的办学目标 1、办学目标的形成 学校办学目标是校长审视学校历史、现状和对现代教育理解的基础上所谋划的学校未来发展愿景。如北京四中:建世界一流学校在全国具有示范性、在世界享有良好声誉的高质

4、量、有特色、第一流的完全中学;浙江镇海中学:从优秀走向卓越,宁波领先、浙江一流、国内著名、国际有名的省一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 总体情况是,条件较差学校的目标是从一般走向名校;而办学条件好,历史积淀深厚的学校则是从地区名校走向全国、世界,成为卓越学校。,2、在办学目标与学校课程建设之间存在的问题 (1)混淆了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如四川一所学校的办学目标为:培养全才,造就英才。 (2)为数不少的学校直接从办学目标推导出学校课程,跨度过大。因为这里还缺乏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的培养目标,更缺乏对学生、社会和知识的分析,所以还根本谈不上课程设置。如果直接从办学目标进行学校课程建设,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即

5、为了尽快成为名校,将不切实际地开设高、精、尖的课程,或直接模仿名校的课程,造成课程建设脱离学校实际。对学校课程建设直接发挥作用的第一个要素是学校的教育理念。,三、学校的教育理念 1、教育理念是学校的教育哲学,是一种应然的价值追求,知识经验能否进入学校课程,以及学校为什么要设置有关的课程,都要经过学校的教育理念来筛选,所以泰勒将它作为课程建设的第一道“筛子”。 2、学校的教育理念必须明晰化。如北师大附中的“全人格教育理念”,依据林砺儒的观点:“一个完整的人格,必须含有动物的、人类的、公民的、职业的四种资格”,具有全面性、兴趣性、生息性、实践性。清华附小的“为生命奠基”教育理念打造“健康、阳光、乐

6、学”的附小人。,3、当前学校课程建设在教育理念的认识和表述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只提出了教育理念,但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教育理念,几乎不进行论证。如许多学校都提出了“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或者要建设幸福课程体系,但是为什么这样提,既不讲理论依据,也不讲现实依据,同时也没有说明幸福教育课程的内涵。这样一来,所谓幸福,在学校课程的建设上只是一个标签。 二是不能区分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或者直接将教育理念当作培养目标。如有的学校将“追求幸福指数,成就高品位人生”即作为教育理念,又当作培养目标等。,四、学校的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既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又是整个学校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的直接依据,

7、是学校所要造就的人的形象。 2、培养目标必须是全面的和相对具体的。如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虚化:应从学生的角度来确定:如学习兴趣、学习的洞察力、知识技能特长、

8、跨文化交流的素养。,又如北京80中的培养目标,它将国家的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又进行了一次具体化。,浙江武岭中学的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自主发展、自我创生、视野开阔、个性鲜明的武岭人。具体含义是:(1)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热爱生活,能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2)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彰显自己的个性,获得自由的发展;(3)具有宽阔的知识视野、文化视野和国际意识;(4)具有科学精神、研究意识,能独立地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5)有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性向。,3、目前在培养目标的认识和表述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提出学校的培养目标,直接用教育理念代替培养目标; 二是过于抽

9、象,不具体。如有一所学校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基于人的卓越发展,育走向世界的精英人才,包括健全的公民素质;卓越的学业基础;突出的创新品质;开阔的国际视野。这里,修饰公民素质、学业基础、创新品质和国际视野的“健全”、“卓越”、“突出”和“开阔”等都是抽象的; 三是将“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目标混为一谈。如,有一所学校提出的课程建设目标是“培养学生善良的人性和科学的理性,不断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融通能力,培养杰出的中国人”。这实际上是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目标的区别,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培养目标与改革的六条具体目标中得到充分体现,可以参考。,五、学校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

10、标是学校的某一门或一类课程的总体目标。它直接来源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对整个培养目标的支撑。如清华附中领导力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大局观、责任感、规划力、判断力、影响力和创造力,使其具备未来社会各行各业领军人物的素养。具体为: (1)大局观:提高学生对团队的最终决定、团队的目标及活动的意义的全面理解能力,培养有效平衡个人与团队成员间利益与需求的能力,提升学生将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统一的大局观念; (2)责任感: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使命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对未来的梦想,树立学生发展的自信心,强化学生对社会和文化议题的认知,培养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在变革环境中的个人

11、自我领导力和团队领导力。,(3)规划力:帮助学生制订个性发展目标和学业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集体互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在同龄群体中共同成长,通过上述学习和导师指导帮助学生对个人生涯规划做出修订,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目标规划。 (4)判断力:培养学生学会抓住学习和工作的重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课程中的实践项目培养学生果断地做出决定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实践项目效果做出总结和反思,从而修订学习、生活和工作规划。 (5)影响力:发展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自信心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引领团队发展和变革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创造力:鼓励学生接受新事物,培养

12、其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能够引领团队开拓新局面。 以下能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循环发展。如下图所示。,1、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学校课程建设上,对课程目标不够重视,特别是不清楚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关系。如,有一所学校在课程目标的标题下,只写了这样一段话:“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革为载体,激发学生良好的科学兴趣,实现知识与经验的整合,发展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建立自信、自强、快乐的精神,提高学科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获取幸福的能力”。很明显,这里既没有区分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又没有将课程目标和实际工作区分开来。所以,一定要明确课程目标是学生学完一门或一类课程之后

13、所发展的结果,是整个培养目标的一部分。它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是上下位的关系。 2、也是非常抽象和笼统。日本小学国语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恰当表达国语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语感,深化学生对国语的兴趣,培育学生尊重祖国语言的态度。,六、学校的课程结构 1、 学校课程结构是学校培养目标的直接反映,属于整个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统领着整个学校课程的变革。如清华附中以核心课程(对国家课程的重构)为中心,整合了学校新设的综合课程、领导力课程和学生自创课程,形成立体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具有选择性、层次化、综合性、特色化和体系化的特点。,杭州二中的学校课程以国家课程为核心课程,

14、形成学校课程体系的主体,以“智慧成长”为目标的学术活动课程和以“人格成长”为目标的社会活动课程为两翼。见下图。,2、目前学校课程建设在课程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1)没有跳出三级课程这一管理概念,所以在课程结构的搭建上直接从三级课程入手,不是在学生素质结构层面、即培养目标层面思考这一问题。 (2)不能区分课程内容与课程类型。课程内容按照布卢姆的分类,包括认知、技能、情感,或按照加涅的分类,则包括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但有的学校将必修课、选修课等当作课程内容来表述,这明显是错误的,所以这样就很难构建出一个好的课程结构来。 (3)对课程深浅难易把握得不好。这是对培养目标、课程目

15、标等都不甚清楚的表现,特别是课程设计原理不明白的表现。按照泰勒原理,课程设计必须分析学生、社会生活和学科,在选择教育经验(知识)和建构教育经验时,必须依据学习心理学来筛选和组织,否则就会出现课程过,难或过易的问题,成为无效的课程。如有一所小学,将高中语文课本中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选进小学阅读教材,该文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经典之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是爱情的千古绝唱。这对于情窦未开、涉世不深的小学生来说,根本无法理解,完全可以等

16、到孩子们到初高中的时候再去学。类似的情况还相当多。,3、学校课程结构建设的目的与目标,(1)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追求适当平衡;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有利于激发教师的课程创生能力;有利于促进学校形成办学特色; (2)以多元整合的方式设计复合型课程群,增强课程功能,产生1+12的效果; (3)能够使学校课程多元多层次拓展,形成动态发展的课程体系。,七、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要性 国家课程是普适的、文本的课程。我国地域差别极大,即便在北京这样一个地方,地区差别也很大,所以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2、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北

17、京二中、北师大附中、清华附中都在对国家课程重构上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3、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存在的问题 主要问题是,很多学校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只看成是一个教学过程,认为只要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进行教学,就是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了。,4、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要点 (1)首先要对国家课程进行地方化改造,增强国家课程的地方适切性 如开发和建设适合地方共享的课程资源;挖掘实施国家课程较好的学校经验案例;创建有利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社区文化等。 (2)在学校层面重构国家课程 这需要研究自己的学生、教师、家长和所在社区的文化,然后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行国家课程的调整和重组。 (3)积极引导教师进

18、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 既然是课程,就必须在知识经验的教什么的层面考虑问题,而不能在如何教的教学方面谈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所以,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引导教师围绕自己所教的学科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加强国家课程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适切性,才是扎扎实实地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5、学校课程的实施,核心:调动学生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案例:北师大二附中的多元化课程班班有特色,人人有所长 文科实验班课程:文理兼顾,突出人文; 理科实验班课程:凸显数理特色,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精神; 项目式学习实验班课程:开拓项目课程,彰显探究特色,培养实践能力,提升学习兴趣; 社科特色

19、课程:组合社科课程,加强人文实践,培养良好习惯,提升应用意识; 数字化学习特色班课程:借助信息媒介,探索教学改革,开发资源共享,提升数字素养。,八、高质量学校课程的标准(供参考) 一份高质量的学校课程建设方案,关键在于能否反映学校办学的鲜明个性化发展特征,体现出高发展性、高学术性、高选择性和高开放性特点。 1、理念先进,并有理论思想的建树,表现为高层次的教育哲学思考,对学校教育进行深刻的本质把握(教育家办学,从行动思维转向理性思维); 2、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质; 3、课程类型和教学体制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4、具有高质量的必修课程以及23门精品课程;,5、开发充满生机、多层次、可选择的选修课程; 6、建设适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教育资源基地和学习资源系统; 7、合理的学分制、选课制、走班制及评估制度; 8、民主规范的学校课程管理和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办学特色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办学思路的育人模式。课程是学校育人模式的核心。要走学校特色发展的路子,必须进行学校课程建设。,谢谢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