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620中国古代的农业练习岳麓版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54019794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620中国古代的农业练习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620中国古代的农业练习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620中国古代的农业练习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620中国古代的农业练习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620中国古代的农业练习岳麓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6.20 中国古代的农业精确预测命题前瞻1.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又有酒、鬯(音同畅,香酒,用黑黍和香草酿制而成)等字,有“祭鬯至百卣(音同有,酒器)”的记载。这说明当时()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家庭手工业的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农业生产有所发展【解析】选D。“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用黑黍酿制而成”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故选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战国时期,材料未体现,A错误;家庭手工业在材料中未体现,B错误;神权与王权结合是指通过宗教仪式等来强化王权,与材料中甲骨文中的文字信息不符,C错误。2.耕田歌曰:“深耕穊(稠密)种,立苗欲疏。非其种

2、者,锄而去之。”这是西汉初城阳王刘章借农谚歌为名所作的一首隐喻诗,暗申诛除诸吕之意。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A.统治者体恤民情的思想 B.地方诸侯势力的极度膨胀C.政治斗争对经济的破坏 D.精耕细作生产技术的成形【解析】选D。农谚耕田歌讲述了深耕、育苗、除去杂草等,反映了当时的精耕细作技术,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夫如何耕种,非统治者与百姓关系,故A错误;诸吕即太后吕雉为首的吕氏集团,是中央权势派,故B错误;材料未反映经济受到破坏,故C错误。3.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

3、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B.文献资料不能作为第一手史料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D.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解析】选D。考古不是历史记述正误的唯一佐证,故A错误;文献资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铁犁的相关信息,故C错误;材料“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佐证了我国使用牛耕技术历史久远,故D正确。【补偿训练】战国策记载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这段记载反映了()A.秦国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B.水路成为主要运输方式C.战国时期牛

4、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D.秦国统一六国成为当时民心所向【解析】选A。由材料“秦以牛田,水通粮”可知,秦国用牛耕田,用河流运粮食,可见秦国已经使用牛耕技术,故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秦国用河流运送粮食,不能得出水路是主要运输方式的结论,B错误;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全国,C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秦国的强大而非统一六国的趋势,D错误。4.俞森荒政丛书卷五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A.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B.农业是主要的财政来源C.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D.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解析】选D。材料中“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5、”表明,小农经济跟市场也有联系,故D正确。 材料中没有抑制商业的信息,且A本身说法不对,排除;材料中提到农户纳税,但是不能反映农业是主要的财政来源,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使用机器的内容,故C错误。5.下图是汉代画像砖中的牛耕图。研究者发现,汉代二牛抬杠的耦犁中的铁铧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得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这表明()A.土地私有促进生产发展B.冶炼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C.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农业发展【解析】选B。据材料“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说明冶炼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耕作方式的进步

6、,故选B。材料强调的是耕作方式的进步,与土地私有无关,排除A;材料强调技术更新推动生产发展,排除C;材料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D。6.宋高宗绍兴三年,某知州针对当地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的情况上书朝廷,建议“务令疾速归业”,否则清算田产。户部则提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材料反映宋代()A.小农经济具有韧性和张力B.社会阶层实现垂直流动C.重商政策得到普遍的认同D.地方官员挑战中央权威【解析】选A。通过题干可知,南宋某知州对“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的现象表示反对,而户部则认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在南宋时期,农民一方面可以保证小农经

7、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去经商,说明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具有韧性和张力,故选A。农民“兼作商旅”不是垂直流动,排除B;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不等于重商政策得到普遍认同,排除C;知州上书朝廷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不是挑战中央权威,排除D。7.宋朝高斯德有诗云:“客寓无田园,专仰买桑供。岂谓桑陡贵,半路哀涂穷。三百变三千,十倍价何穹弃蚕满山谷,行当歌大东。”材料说明,宋朝()A.蚕桑业被大商人所操纵B.蚕桑业受价值规律支配C.自然经济逐步走向瓦解D.丝织业不再由政府管理【解析】选B。“客寓无田园,专仰买桑供。岂谓桑陡贵,半路哀涂穷。三百变三千,十倍价何穹。弃蚕满山谷,行当歌

8、大东”表明养蚕业因为桑的价格太高导致破产,说明蚕桑业受价值规律支配,故选B。材料表明养蚕业因为桑的价格太高导致破产,没有涉及蚕桑业被大商人所操纵,排除A;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C;宋朝丝织业是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而不是不再由政府管理,排除D。8.1745年,陕西巡抚陈弘谋颁布劝民领种甘薯谕:“陕省向无此物。陕民亦不知此物之可食而又易生须各官先行觅地试种,或租民地试种。需地亦甚无多,听小民观看,一俟有收,民间见其可食,然后令民依种,自不费力,但不可相强。试成者奖之,不成亦不必问。”这表明()A.美洲作物开始传入中国B.民众普遍抵制新的农作物推广C.陕西农业发展十分落后D.政府

9、用行政手段引导农业发展【解析】选D。通过题干材料可知,陕西巡抚陈弘谋通过行政方式引导农民种植甘薯,“试成者奖之,不成亦不必问”,故选D。美洲作物传入中国是在明朝时期,而题干的时间点1745年属于清朝时期,排除A;题干中没有提及陕西省民众对于试种甘薯的态度,排除B;“陕省向无此物”是说陕西省以前没有甘薯这种农作物,至于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在题干中没有提及,排除C。9.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地主移居城市生活的现象。清代文人方苞曾说,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这一现象表明()A.资本主义农场出现B.城镇化快速发展C.城乡差别逐步消除D.租佃关系日渐发展【解析】选D。据材料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可知,地主将土地租给农民,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说明租佃关系日渐发展,故选D。据材料“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可知,仍然采用封建土地生产方式租佃式经营,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明清时期的租佃关系,而非强调城镇化现象,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明清时期的租佃关系,而非强调城乡差别,排除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