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第二章

上传人:d****2 文档编号:153637701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8.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马克思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克思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克思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第二章(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单选题:1、认识的主体是指(B)A感性存在的人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现实存在的个人D实践所指向的人2、认识的客体是指(D)A客观物质世界B客观事物C客观自然界D主体实践所指向的客观对象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A)A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B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C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4、主体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C)A主体认识客体,客体得到改造的过程B主体摆脱客体的制约,实现自身价值C主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D主体为了满足客体的需要,实现客体的价值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B)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2、C矛盾的观点D普遍联系的观点6、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阐明(B)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7、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 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 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这段论述 表明(A)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8、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是(C)A只要参加实践B只要刻苦读书C既要参加实践又要认真读书D依靠灵

3、感和机遇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B)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0、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C)A唯物主义的观点B一般反映论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客观反映论的观点1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C)A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1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脱离(D)A实践活动B辩证法C反映论D实践和辩证法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这种能动反映具体的特点是(D)A摹写性和深刻性B创造性和新颖性C新颖性和深刻性D摹写性和创造性14、“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A)A认识真理的辩证途径B直观真理的辩证途径C认识客观实在的客观途径D直观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15、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D)A内部联系B本质联系C全部联系D外部联系16、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B)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1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D)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18、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B)A表面联系B本质联系C直观联系D外部联系19、理性

5、认识的基本形式是(A)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20、理性认知的特点是(C)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21、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因为(C)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都根源于实践B理性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C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有理性认识D理性认识还有缺陷和不足22、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B)A认识论的辩证法B认识论的唯物论C认识论的唯理论D认识论的经验论23、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因为(D)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根源于实践B理性认识把握事物本质,可以指导实践C离开理性认识就不会有

6、感性认识D感性认识没有把握事物本质,不能指导实践24、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A)A认识论的辩证法B认识论的唯物论C认识论的唯理论D认识论的经验论2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A抽象思维B辩证思维C正确认识D社会实践 26、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进程,必须具备(C)A善于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B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的积累C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和辩证思维方法D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虚心请教别人27、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进程是(A)A积极能动的过程B消极被动的过程C完全自发的过程D主观随意的过程28、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D)A感觉、知觉、表象等意识形式

7、B概念、判断、推理等意识形式C感性和直观等意识形式D情感、意志、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29、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D)A起消极作用B起积极作用C不起作用D有的起积极作用,有的起消极作用30、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它的作用在于(A)A能改造世界和检验理论B能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C能认识实践和指导实践D能认识世界和检验理论31、“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思想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C)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理论来源于实践32、下列情况哪个是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8、A)A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B严格按照正确理论办事C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33、下列情况哪个是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A)A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B严格按照正确理论办事C理想与现实要相结合D要实现集体领导34、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D)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地一次完成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35、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D)A人们的认识欲望是无止境的B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度的C事物的本质是深刻的D主客观条

9、件限制和物质世界的无限性36、真理是(D)A在现有知识条件下的正确认识B永恒不变的正确认识C客观规律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37、真理的内容是(D)A以个人的意志去为转移的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38、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这表明真理的(D)A正确性B科学性C 一元性D客观性39、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C)A正确性B科学性C 一元性D真实性40、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上的(A)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机械论4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B)A不变性、永恒性B无条件性、无限性C唯一性、不变性D根

10、本性、无限性4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B)A可变性、多元性B有条件性、有限性C暂时性、多样性D不稳定性、多变性43、承认我们的一切知识具有相对性,就会(D)A陷入诡辩论B导致怀疑主义C防止相对主义D防止绝对主义44、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种观点是(D)A相对主义B绝对主义C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45、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C)A是否承认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B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C是否承认真理的辩证法D是否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4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D)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B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D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种属性47

11、、“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这种观点是(D )A相对主义的观点B唯物主义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48、真理和谬误互相贯通的含义是(C)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B两者互为因果C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没有确定的界限49、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C)A多数人的意志B先进思想C社会实践D逻辑推理50、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因 为(D)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C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D它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51、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B)A每个人的实践都不相同B实践对真理的检验都具有历史性C实践的形式是

12、多种多样的D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日的的活动52、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实践的(C)A唯一尺度B价值尺度C真理尺度D客观尺度53、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 实践日标,是实践的(B)A唯一尺度B价值尺度C真理尺度D客观尺度54、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D)A利益范畴B利害范畴C有效范畴D价值范畴55、揭示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范畴,是(D)A利益范畴B利害范畴C有效范畴D价值范畴56、价值评价是(B)A感性的认识活动B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C理性的认识活动D关于对象的属性和规律的

13、认识活动57、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的不同之一在T(A)A前者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后者以客体本身状况为反映内容B前者以客体本身状况为反映内容,后者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C前者获得的是感性认识,后者获得的是理性认识D前者获得的是理性认识,后者获得的是感性认识58、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在认识结果上的不同在于以)A前者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后者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B前者具有主观性,后者具有客观性C前者获得的是非理性的,后者获得的是理性的D前者获得的是理性的,后者获得的是非理性的59、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T(A)A相关的正确的知识性认识B相关的主体及其需要C相关的主体的具体特点D相关

14、的主体的客观状态60、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正确的价值评价只能是(D)A与主体及其需要相符合的价值评价B与主体的具体特点相符合的价值评价C与主体的客观状态相符合的价值评价D与人民、人类整体的利益相一致的价值评价61、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A)A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B积极的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C消极的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D合乎主体所要求的作用62、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 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它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这体现了价值评价 的(C)A制约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引领功能63、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这

15、体现了价值评价的(A)A制约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引领功能64、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日标,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朝着满 足主体需要的方向行进。这体现了价值评价的(B)A制约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促进功能65、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 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C)A完全相同的B完全不同的C 一致的D不一致的66、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 步起着促进作用的价值观,是(D)A革命阶级的价值观B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C对人民有用的价值观D正确的价值观67、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

16、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D)A探索精神和诚实精神B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献身精神C务实精神和奋斗精神D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多选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的客体的有(ACDE)A人认识到的自然界B人尚未观察到的星球C社会现实中的事件D人们读书的书籍E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2、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是(DE)A书本知识是源,实践经验是流B书本知识可靠,实践经验不可靠C书本知识重要,实践经验不重要D书本知识是流,实践经验是源E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重要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表现在(ABE)A它们的共同基础归根到底发源于实践B前者是源,后者是流C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D前者是科学的,后者是不科学的E

17、间接经验是直接经验的补充4、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BCE)A概念B知觉C表象D判断E感觉5、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ADE)A概念B知觉C表象D判断E推理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因为(AC)A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B理性认识就是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C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D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E理性认识是抽象的、不可靠的,感觉经验才是唯一可靠的认识7、哲学史上割裂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辩证统一的两种错误理论是(BC)A唯心论B经验论C唯理论D二元论E宿命论8、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的两种错

18、误是(BC)A二元论错误B经验主义错误C教条主义错误D冒进主义错误E宿命论错误9、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AD)A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B具有天赋的聪明才智C大脑对感性材料要有想象力D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加工感性材料E感性认识丰富了,自然就变成了理性认识10、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有(ABCDE)A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B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C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E必须从实际出发11、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AD)A积极能动的过程B消极被动的过程C自发实现的过程D质的飞跃的过程E量变渐进的过程1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是(AC)A从

19、感性到理性B从理性到感性C从理性回到实践D从实践到理性E从感性到实践13、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多次反复,是因为(CE)A事物因果联系性B事物发展的规律性C事物的矛盾暴露的过程性D人类认识能力的不可靠性E人们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14、人们在剧场欣赏某一悲剧,有人听之入神,有人听之乏味,有人 为之悲泣,有人不为所动。这种意识反映的不同是由T(ABCDE)A人们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的欣赏能力不同B人们的生活经历不同C人们当时的主观精神状态不同D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因而情感不同E人们的风俗习惯不同15、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

20、高一级的程度。这就 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示了( ABCDE)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B认识是一个辩证的无限发展过程C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E认识过程的总的规律16、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具有“普 遍意义”的“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这种观点(BCDE)A承认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把真理看作主观意识范围的东西D是主观真理论E认为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17、把社会上大多数人承认的观点视为真理,这种认识实质是(AD)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表现D唯心主义真理观

21、的一种表现形式E否认了真理是人们的思维形式18、下列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符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 是(BCE)A马克思主义句句是真理,应该坚持永远句句照办B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在20世纪已经不适用了E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必须坚持,已经过时的个别结论要修 改19、真理和谬误的关系(ABDE)A就一定范围和一定客观对象来说,它们是对立的B是相互联系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C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真理的发展D是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E是真理变为谬误,谬误变为真理的不断转化20、价值的特点是(ABCD

22、)A具有客观性B具有主体性C具有社会历史性D具有多样性E具有虚假性21、价值评价的特点是(ABCE)A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B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C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D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E正确的价值评价是与人民、人类整体的利益相一致的22、价值观是一个观点体系,其中包括人们(ABCDE)A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B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C对人和事物的评价原则D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方法E对善与恶的心理偏好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BCDE)A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23、时代精神E社会主义荣辱观24、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ABCDE)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C真理必然是有价值的D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的E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25、“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ABCDE)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自由和必然的统一E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一、单选题:1B 2D 3A 4C 5B 6B 7A 8C 9B 10C 11C 12D 13D 14A 15D 16B 17D 18B1

24、9A 20C21C22B23D24A25D26C27A28D29D30A31C32A33A34D 35D36D37D38D39C40A41B42B43D44D45C46D47D48C49C 50D51B52C53B54D55D56B57A58A59A60D61A62C63A64B 65C66D67D二、多选题:1ACDE 2DE 3ABE 4BCE 5ADE 6AC 7BC 8BC 9AD 10ABCDE 11AD 12AC 13CE14ABCDE 15ABCDE 16BCDE 17AD 18BCE 19ABCD 20ABCD 21ABCE 22ABCDE 23ABCDE 24ABCDE 25ABCD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