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单元测试 中图版选修3

上传人:ha****u 文档编号:150136798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25.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单元测试 中图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单元测试 中图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单元测试 中图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单元测试 中图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单元测试 中图版选修3(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单元测试 中图版选修3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分2060分)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1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 BC D2酒泉附近地区较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C草原退化 D湿地萎缩12.解析 第1题,建设风电基地,风能资源一定要丰富,酒泉距冬季风源地近,风能资源丰富。另外,该地因为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能源需求量不大,可排除、。第2题,酒泉位于我国

2、西北地区甘肃省境内,年降水量小于200 mm,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答案 1.A 2.A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表,据此回答35题。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hm2)0.310.210.100.020.070.050.10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49165872587070446207617548853.根据图表分析,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是( )A上海 B黑龙江C吉林 D浙江4表中六个行政区中,农业科技投入最多的是( )A上海 B黑龙江C江苏 D浙江5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

3、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东北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以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35.解析 第3题,人均谷物产量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谷物产量,经计算可知,黑龙江最高。第4题,现代农业增产主要依赖于科技的投入,上海的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说明其农业的科技投入最大。第5题,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所以劳动力对增产影响不大;东北气候寒冷地区面积大,不可能采用大棚技术生产;东北地区现在的农业生产问题是由于只用地不养地,造成严重的土壤肥力下降,影响粮食产量和可持续发展,所以

4、要增施有机肥或实施秸秆还田,以保持土壤肥力。答案 3.B 4.A 5.D读图,据此回答68题。6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毁林开荒 B开矿C土质疏松 D风力大7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的黄土高地称为黄土塬,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C蒸发 D地表径流8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特征的气候类型为( )A BC D68.解析 第6题,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人为原因,又有自然原因,其中自然原因主要有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不包括风力大。第7题,黄土塬地形平坦,水流缓慢,下渗量大,地表径流量小。第8题,黄土高原地

5、区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C项符合题意。其中A项为地中海气候,B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项为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答案 6.D 7.D 8.C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表示1958年,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回答910题。9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C园艺业比重增大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10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

6、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D新建或迁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兴工业910.解析 第9题,该图反映的是第二产业中的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关系,从图中可看出第三产业、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在1958年()的比重依次约为18%、20%、62%,在1995年()的比重依次约为32%、29%、39%,第三产业和化学工业的比重上升,而钢铁工业的比重下降。第10题,鲁尔区重点改造传统产业中的钢铁和煤炭工业(二者为主导产业),缩减其厂矿企业的数量,扩大每个厂矿的规模;对传统工业只是改造,而非搬迁;同时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答案 9.B 10.D北京和深圳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比较为明显的两个城市,下表

7、是有关两城市城市化的统计数据表(城市化率等于暂住人口和户籍非农人口之和与总人口的比值)。据此回答1112题。年份198019861992xx总人口(万人)北京904.31032.41124.81250深圳33.2993.56260.9405.13户籍非农人口(万人)北京510.4586.8656.3747.2深圳6.7626.4557.3995.05暂住人口(万人)北京18.661.279.9150.2深圳1.242.11180.68285.2811.材料所示时段,北京和深圳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城市人口增长都以户籍非农人口为主B城市化水平都快速持续增长C深圳城市化速度远快于北京D深圳城市

8、人口超过北京12材料所示时段,深圳城市化异于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基础 B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式C城市建设规模 D腹地的大小1112.解析 第11题,由表中数据可知城市人口增长北京以户籍非农人口为主,深圳以暂住人口为主,故A项错;城市人口是暂住人口和户籍非农人口之和,因此深圳城市人口远小于北京,D项错;利用题给出的城市化率的计算方法可计算出深圳和北京的1980年和xx年的城市化率,见下表:1980年城市化率xx年城市化率北京58%72%深圳24%94%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深圳城市化速度远快于北京,北京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较慢,故B项错误,C项正确。第12题,深圳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

9、的政策,有大量外资注入,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吸引了内陆地区大批的人口涌入。答案 11.C 12.B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答1314题。13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煤、气、盐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科技力量雄厚 国家政策支持A BC D 14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 BC D1314.解析 第13题,榆林位于陕西省,虽有黄河等河流流经,但大多河流水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水运

10、并不便利,故错误;陕西省位于我国西部,科技较落后,故错误。第14题,重化工业的发展能促进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重化工业污染较重,会加剧当地的环境污染;另外矿产资源的开采也会加剧当地的水土流失问题;当地发展重化工业,加大了能源的利用量,减少了煤炭的外运量,故错误,正确。答案 13.C 14.D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右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xx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15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19701976年 B197

11、71984年C19801989年 D1989xx年16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建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1516.解析 第15题,结合图中两条曲线的对应情况,只有19701976年两线变化趋势最接近。第16题,1983年以来该支流年净输沙量总体呈减小的趋势,说明流域内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治理。答案 15.A 16.B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据此回答1718题。17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漫长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冬春寒冷干旱D丁地雨季长,降水

12、丰富18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D丁地因洼制宜发展淡水养殖业1718.解析 第17题,丙地是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季节温暖湿润,而不是寒冷干燥。故选C。第18题,东北的沼泽地对环境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不能都变为耕地,乙地农业发展的着眼点应是改良土壤,提高产量;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和提高收入;丁地纬度低,光热条件好,接近港澳,可发展蔬菜、花卉种植,并出口,提高收入。答案 17.C 18.C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

13、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xx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920题。191990xx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20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 BC D1920.解析 第19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第一产业在xx年前快速下降,xx年后比重并未持续下降(xx年略有上升),且下降速度变慢。第二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并非始终占主导地位。第一

14、产业比重变化最大。故A、B、C三项错误。第20题,由产业结构可知该地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产业升级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兴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向外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答案 19.D 20.B二、综合题(40分)2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北部湾经济区和辽中南工业区是广西与辽宁两省(区)重要的经济区(下图)。北部湾经济区紧靠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较晚;辽中南经济区发展历史早,基础好。随着经济的发展,两省经济区都需从中东地区输入大量的石油资源。(1)从资源和交通的角度,分析广西和辽宁重工业发展条件的异同点。(6分)(2)有色金属工业(如铝土、锡的开采与加工)

15、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指出有色金属矿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4分)解析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辽宁和广西均临海,港口较多,海运发达;两省铁路网较密集,铁路运输便利。渤海北部和北部湾北部均有石油资源分布,因此两省发展重工业均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不同点主要是两省部分资源类型和运输方式的不同。辽宁除石油资源外,还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但发展重工业水资源不足;广西省除石油资源,还有丰富的有色金属、水能和水资源。交通方面,广西河流众多,水量大,内河航运较发达;而且广西位于我国南部沿海,靠近石油进口产地。第(2)题,广西多山地、丘陵,加上该地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因此,有色

16、金属在露天开采中易造成地表破坏,在流水作用下,还易造成水土流失;地下采矿,易造成地面沉陷;选矿所剩的矿渣和尾矿在流水作用下,还易造成水和土壤出现重金属污染。答案 (1)同:铁路和海运交通发达;当地都有石油资源。异:广西有色金属较为丰富,辽宁煤炭、铁矿丰富;广西的内河运输能力大于辽宁;广西水资源较辽宁丰富;广西有丰富的水电;广西接近中东石油产地(运输距离近)。(任意四点)(2)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侵占并破坏土地;水体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地面沉陷。(任意四点)22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

17、。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见图。材料二 见表。M江流域(广东省境内)基本情况项目南部中部北部xx年人口比重(%)213643xx年城镇化水平(%)433425xx年GDP(亿元)2181.62484.9751.32xx年人均GDP(元)332632893017157地貌类型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台地、丘陵山地、丘陵 材料三 见图。(1)该流域的气候类型是_,河川径流的补给以_为主。(2分)(2)M江水资源的主要功能包括_,其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的合理开发利用。(4分)(3)xx年该流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特点是_。根据表和图可以推测:进入21世纪,该流域的城

18、镇化进程总体进入_阶段(填正确项字母)。(2分)A起始 B加速 C成熟(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6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结合区域实际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2)题较为简单,都属于地理基本知识内容的考查。第(3)题,阅读表格中的前两项数据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南北方向上的差异。城镇化进程阶段的判断要把表中数据落实在“城市化发展曲线图”上进行对照。第(4)题,从“M江流域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城镇的分布规律和地区差异,其成因还要结合表格中的“GDP”和“地貌类型”进行分析。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雨水)(2)供水、

19、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养殖、防咸 水资源(3)南部高、北部低 B(4)地理分布特点: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成因: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中、南部地势低平,有利于城镇建设;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有利于城镇发展。23xx年12月中国召开的全国经济会议指出:我国将继续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读我国东部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地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6分)表 1991年和xx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 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地199148.0814.4718.720.340.219.657

20、.960.350.22xx41.879.8917.270.040.0323.916.350.630.01 (1)图示区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试分析该区域城市化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4分)(3)利用表中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点,分析该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解析 第(1)题,影响城市化发展的条件有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水平、产业构成等)两方面,可结合长江三角洲的具体情况分析。第(2)题,河口沙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因此分析其成因时应从泥沙来源多和河流流速慢两个角度分析。第(3)题,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可从工业化、城市化对自然环境(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的影响(城镇用地增加,其他大部分用地减少)分析答案。答案 (1)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交通发达;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达;有上海等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任答三点即可)(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的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顶托作用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沙洲。(3)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