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教学案(新版)湘教版

上传人:wuxin****2020 文档编号:147929619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05.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教学案(新版)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教学案(新版)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教学案(新版)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教学案(新版)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教学案(新版)湘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教学案(新版)湘教版第一步 课前预习 探新知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教师寄语】越努力,越幸运,加油吧!【课堂要求】充满自信、精神饱满、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大胆发言、合作探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4、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与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5、了解世界陆地的两大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在地图上找到著名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的位置。6、了解海底地形特征。能

2、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情感目标: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3、等高线、等深线的判读。4、地形类型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课前预习(一)】概念:1、 地形:2、 大陆架:3、 大洋中脊:4、 海沟:5、 大陆坡:6、 等高线:7、 海波:8、 相对高度:五种地形类型(1) 平原与高原:(2) 山地与丘陵:(3) 盆地:世界著名地形(1)两大山脉带:(2)著名高原与平原:海底地形学会看地形图1、 等高线地形图(1) 等高线绘制与特征(2) 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3、(3) 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4) 判读坡的陡缓2、 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学情分析】学生可以运用数学上接触过的知识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实际形态也较熟悉,但是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具体特征,统计数字需要强调,尤其是山地与丘陵、平原与高原之间的差别,可以利用剖面示意图辅助。通过读图分析巩固【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法【板书设计】陆地地形海拔、相对高度五种基本地形类型海底地形总结作业情况第二步 课内探究 深挖掘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表面是是分布不均的海洋和陆地,同时,陆地表面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我们学校所在的地(家乡)的地表形态具有哪些

4、特征?世界其他地方也和我们一样吗?教学过程1、海波与相对高度引导:地球表面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我们用什么表示地形的高低呢?表示高度的方法有两种:海拔(绝对高对)和相对高度。2、 相对高度:地表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差课堂活动:活动一:先观察图2-38,后看活动中的文字介绍。教师可以请两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分别说出自己的身高,然后大家一起估算他们的身高差,从而类比“海拔”和“相对高度”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活动二:思考并回答教材P.33“活动”1、2,以加深学生对“海拔”和“相对高度”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估算。活动三: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图片”,有人说

5、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也有人说其高度是4000米,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过渡: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积极思考尝试用以有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阅读课文,初步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定义。通过举例、板图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含义,区分它们的差别,熟练巩固利用身边知识举例。利用身边常识引入,帮助学生理解。利用教具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出疑问,启发学生。绘制简单示意图,表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意义及不同。列举熟悉的地形五种陆地常见地形第二步 课内探究 深挖掘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三、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绘制地形剖面示意图让学生判断海拔高度(米)1、平原:500

6、3、山地:500坡度较陡4、丘陵:500相对高度200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最高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了解海底地形课堂小结:利用板书总结知识点,强调读书、学习的方法。课后作业;布置阅读“世界地形图”从中找出世界著名的高原、平原、盆地、山脉,熟读名称,记清位置。通过读图思考判断,提高兴趣。积极思考。比较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总结盆地的特点。定性定量描述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利用简单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启发学生辨别五种陆地基本地形。总结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点。通过书上活动,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

7、世界之最,并强调“世界之最”的重要性。可与陆地地形进行对比分析。海底地形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部分内容,可适当将一些海底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第三步:巩固拓展 提能力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1.下列关于地面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拔高的地方,相对高度也大B.海拔低的地方,相对高度也低C.海拔可用来表示地面的起伏D.相对高度可用来表示地面的起伏2.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海拔是200米B.乙地的海拔是100米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3.珠穆朗玛峰是中国最高峰,也是世界最高峰,海拔8 844.43米,中国陆地最低点是吐鲁番盆

8、地,海拔-155米,它们的相对高度是多少()A.8 689.43米B.8 699.43米C.8 899.43米D.8 999.43米4.我们学了五种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下面四种,你能依次说出它们的名称吗()A.盆地、丘陵、高原、山地B.山地、丘陵、高原、盆地C.丘陵、盆地、高原、山地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5.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亚马孙平原东半球B.刚果盆地非洲C.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D.科迪勒拉山系亚洲6.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A.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B.中国的大兴安岭C.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D.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7.读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及其所在大洲

9、的名称:A是_山脉、在_洲;B是_山脉、在_洲;E是_山脉、在_洲。以上山脉构成了_的山脉带;C是_山脉、在_洲;D是_山脉、在_洲。这两列山脉构成了_山系,属于_山脉带。(2)将下面地形区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位置:亚马孙平原青藏高原刚果盆地8.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平原的是()9.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底地形,对应不正确的是()A.a大陆架B.b大陆坡C.c大洋中脊D.d洋盆10.下列关于海底地形叙述正确的是()A.海底最宽广的是大陆架B.海底最狭小的部分是洋盆C.海底最深的部分是大洋中脊D.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11.(回归生活)学习了世界地形之后,老师组织了一次“身临其境,畅所欲

10、言”活动,让学生假设处于不同的地形部位。(1)下面是一些学生的描述,请根据他们的描述写出他们所处的地形类型。甲:我所处的地方地形平坦,远处还可看到大海。乙:我所处的地方地形也平坦,但周围有高山环绕。丙:我所处的地方地形也平坦,但周围有较陡的山坡,而且海拔还比较高。丁:我周围的山峰都在我的脚下。戊:我的周围也有山,但海拔较低,坡也比较和缓。己:我在海洋上,远处还有高高的油井架子。庚:我在海洋中最深的地方。辛:我在海洋中坡度最大的地方。壬:我在海洋里的山峰上,这个地方经常出现火山。癸:我在海洋中的“平原”上。(2)你能帮上述10位同学完成一张简易地形类型图并将他们的代号填到图上吗?12、 (xx广

11、元学业考)由下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海拔50米B.丙地的绝对高度200米C.丙地海拔150米D.甲、乙的相对高度100米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4题。1.图中山顶有()A.1座B.2座C.3座D.4座2.甲地的海拔是()A.100米B.200米C.300米D.400米3.甲、乙、丙、丁四地中地形部位为陡崖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形成河流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5.(xx南充模拟)读等高线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缓图中最高山顶的海拔在400500米a处表示山谷b处表示鞍部A.B.C.D.【备选

12、习题】读图,回答(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图中的等高距为20米图中最高山顶的海拔在130米和140米之间A.B.C.D.(2)图中a、b、c、d四地表示山谷的是()A.aB.bC.cD.d6.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山峰a的海拔可能为()A.130米B.180米C.150米D.210米【拓展归纳】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由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距离(等高距)相等,山峰的海拔取值范围大于距离山峰最近的等高线数值,小于该等高线数值与等高距之和。7.下列地形区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绿色表示的是()A.青藏高原B.安第斯山脉C.亚马孙平原D.刚果

13、盆地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由图中等高线判断,山体部位名称A_,C_。(2)由等高线的数值及分布状况可判断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3)图中铁路线为_走向。图中DE为铁路穿过山体时所挖掘的隧道,隧道口D点与E点的相对高度是_米。量得图上D与E的直线距离为1.5厘米,则隧道的实地长度应为_米。(4)仅从地形角度考虑,F坡与G坡比较适合开辟成梯田的是_坡,理由是_。【理解应用】9.读等高线局部图,图中陡崖最高处的数值为()A.500米B.500550米C.100200米D.350400米【知识拓展】陡崖的高度计算(1)陡崖相对高度公式:(n-1)dH(n+1)d注:(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

14、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如上图设定,五条等高线都重叠,假如等高距都是20米,那么:图一,等高线A在陡崖顶以下,等高线E在陡崖底以上,则陡崖相对高度小于(n+1)d=(5+1)20=120米。图二,等高线A在陡崖顶以上,等高线E在陡崖底以下,则陡崖相对高度大于(n-1)d=(5-1)20=80米。图三,等高线A刚好在陡崖顶,等高线E刚好在陡崖底,则陡崖相对高度等于(n-1)d=(5-1)20=80米。(2)陡崖顶部海拔计算:yH顶y+d(3)陡崖底部的海拔计算:x-dH底x(注:d为等高距,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海拔最低值为x,最高值为y)2.陡崖高度计算公式中左侧可取等号,右侧不能

15、。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10、11题。10.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A.600米B.900米C.1 000米D.1 200米11.下列地点位于处视野范围的是()A.镇、乙村B.山顶、镇C.镇、山顶D.甲村、山顶12.(回归生活)小明的家位于图中的丙村,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改造,丙村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问题他还不理解,你能帮他答疑解惑吗?(1)在图中新修建了一条高等级公路,为什么没有经过我所在的丙村?(2)要修建一个大坝,为什么要让我村的乡亲搬迁?即使搬迁,为什么不让我们搬迁到离我们村较近的乙村?【真题体验】1.(xx济南学业考)与山体素描图相匹配的等高线地形图是()(xx滨州

16、学业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3题。2.图中地形部位的名称依次是()A.山顶、山脊、山谷、陡崖B.山顶、山谷、山脊、陡崖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3.图中河流干流流向大致是()A.从西向东流B.从东南向西北流C.从北向南流D.从东北向西南流【互动探究】要想在图中修建一大坝,请在图中标注最佳位置。提示:大坝一般修建在峡谷处,工程量小,且利于在河流上游形成水库。(xx菏泽学业考)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下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读图,完成4、5题。4.根据上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

17、为上图(a)中的()A.B.C.D.5.该班同学还使用“海拔高度测量仪”对甲、乙、丙、丁四个村庄的海拔进行了测量,验证了上图(a)中四个村庄的海拔高度。其中海拔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第四步:教后反思 促成长。2.3.教后反思要求及评价:自我评价1反思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即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是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原计划进行变更,知识传授的效果如何等。2反思教法情况:反思教法的成功之处与存在问题,教学步骤与方法调整的原因,以便今后进一步 深化和完善。3学法指导工作情况:教师在学生预习、自学、阅读、归纳、思维训练等方法指导是否到位,以便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增强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意识等。问题反思1反思教学中有哪些失误,有哪些不足。2反思课堂上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如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当学生意外提问时或学生做小动作时甚至无法预料的事件,你是如何机智处理的。3反思课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开发、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等方面的问题。教学重建1反思自己通过教学实践悟出什么道理,在教学中就某个问题有什么新体会,学生行为给了什么新的启示等,这些切身体验与新课程理论联系起来,成为一种更好的策略。2对某些不足之处有什么更好的策略。3对某些教学环节的改进有什么更好的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