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二章.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4567117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1.2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二章.ppt(8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导入: (视频),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展开真理标准的讨论呢?,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HD85512b位于船帆座,绕一颗橙矮星轨道运行。借助于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智利的高精度视向速度行星搜索器(以下简称HARPS),天文学家发现了这颗行星。视向速度观测是一项行星搜索技术,通过观测恒星光线的变化确定绕其运行的行星产生的引力拖拽,2、

2、认识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3、认识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2、认识客体,认识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3、认识中介,4、主客体的辩证关系,主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 决策(要求:合目的 合规律) 目标制定 组织和管理 结果检验,决策,目标制定,组织和管理,结果检验,关系,

3、反馈和调节,(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蒸汽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使认识得以产生并得到发展。,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结绳记事,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 断向前发展。,(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3、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

4、用,(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认识的本质,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 能动反映,认识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它以主客体实践关系为基础,同时渗透着主客体的价值关系。,红花!,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主体,客体,摹写,选择,建构,创造,认识,二、认识的本质,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反映论:是指确认认

5、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论原则,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二、认识的本质,2、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列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它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二、认识的本质,2、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先验论(主观主义)就相当于电影放映机理论。 电影放映机理论把人脑比拟为一部放映着电影胶卷的机器。婴儿带着一个内存的胶卷库来到世界。这些胶卷不是一张张白纸,而是记录着内容了。这些内容是个体天赋才能的一部分。个体后天对外界

6、事物的学习就等于通过放映机放映这些胶卷,并在银幕上显示出图像来。这个银幕就是世界本身。 根据这种理论,人们从来就没有学习什么新的东西,因为在我们头脑之外别无他物,整个世界只不过是我们自己心理过程的产物。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差异是因为成人比儿童放映出了更多的胶卷而已;个体之间的差异是由于放映机的质量、胶卷的性质和内容不同所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荀子,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二、认识的本质,2、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费尔巴哈,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7、二、认识的本质,2、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主体,客体,主体,实践,客体,二、认识的本质,2、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1、感性认识,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含义,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

8、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硬!,红!,甜!,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1、感性认识,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苹果(知觉)=红+甜+硬+,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1、感性认识,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1、感性认识,吃掉苹果之后,头脑中还留下对于又硬又圆又红又甜的果实的映象。,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感性认识的特点,1、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在

9、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2、理性认识,(一)从实践到认识,含义,F=GM1M2/R2,理性认识的形式: 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判断是对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理性认识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鱼,鸟,推理,判断,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鸟是长羽毛的动物,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 鲸用肺进行呼吸 鲸不是鱼类动物,鸟是长羽毛的动物 鸭子长羽毛 鸭子是鸟类动物,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

10、间接反映。,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性认识的特点,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水果,鸟,鱼,理性认识的特点,人,抽象性,人,(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F=GM1M2/R2,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于源来,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一)从实践到认识,舍罕王赏麦,舍罕国王:当然可以?!,班达依尔:陛下,我只要,(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一)从实践到认识,因为按照宰相的要求,需要有18,446,744,073,709,551,6

11、15颗麦粒。1蒲式尔麦子约有500,000颗,把这个数折成蒲式尔,那就是四万亿蒲式尔。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小麦。,理性认识离不开感性认识。,这花是红的。,感觉,判断,(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一)从实践到认识,(1)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一)从实践到认识,第谷,开普勒,(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一)从实践到认识,开普勒以哥白尼学说为依据,提出了利用几何图形描述行星轨道的方法 ,建立了行星运动三定律,(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4

12、、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一)从实践到认识,既反对忽视理性的狭隘经验主义,又反对轻视经验的理性主义。,真正的学问“既不只是或不主要是依靠心智的力量,也不是从自然历史和机械实验中把材料收集起来,并且照原来的样子把它整个保存在记忆中。它是把这种材料加以改变和消化而保存在理智之中的。因此,通过这两种能力之间,即实验和理性能力之间的更密切、更纯粹的结合,我们是可以希望得到很多东西的。” -培根,(1)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亚里斯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二)从认识到实践,(2)认识只有回到实

13、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二)从认识到实践,(1)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二)从认识到实践,(2)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二)从认识到实践,(3)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二)从认识到实践,主体对具体客体认识的全过程,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牛顿:光是“粒子”。,惠更斯:光是波。,爱因斯坦: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光的本性之争,(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认识的总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再认识是主体对已知的认识客

14、体、已有的认识成果的继续认识和重新认识。,(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认识的总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一次完成。,(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2、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达到预想结果。,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 人们的认识超越于或落后于客观

15、实践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常常是“左”的或右的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岳飞是民族英雄吗?,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 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及其特征,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主体,客体,真理,谬误,正确反映,歪曲反映,真理的含义,一、真理及其特征,两层含义,1、真理的客观性,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即社会

16、实践)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一、真理及其特征,a2+b2=c2,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毕达哥拉斯,2、真理的绝对性,一、真理及其特征,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本身所具有的那些绝对的无条件的因素、成分或方面。它有两方面含义。,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接近。,a2+b2=c2,a2+b2c2,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

17、一环节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拓展。,3、真理的相对性,一、真理及其特征,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相对的有条件的因素或方面。,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一定方面、一定深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具有近似和不完善性。,3、真理的相对性,一、真理及其特征,真理,确定性、 无条件性,绝对性,近似性、 有条件性,相对性,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从广度和深度上看,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4、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一、真理及其特征,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5、真理与谬误,一、真理及其特征,对

18、 立,认识,互为条件,互相依赖,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5、真理与谬误,一、真理及其特征,统 一,a2+b2=c2,a2+b2=c2,a2+b2=c2,真理,谬误,真理,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5、真理与谬误,一、真理及其特征,统 一,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5、真理与谬误,一、真理及其特征,统 一,孔子,亚里斯多德,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权威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众人意见标准,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真理的检验标准,实用标准,胡适,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

19、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它们以真理的美名的。,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真理的检验标准,谎言对骗子有用,但谎言是真理吗?,实践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真理的检验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真理的检验标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左”的思想,阶级斗争,经济建设,冤假错案,平反昭雪,实事求是,历史在这里转折:,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 形成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雏形;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主观认识,客观效果,实践,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就要求一种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就决定了只有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逻辑证明

21、在检验认识真理性过程中的作用,承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逻辑证明是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个判断的正确性的逻辑方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帝国主义是纸老虎,逻辑证明作为探索真理和论证真理的手段,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 第一,逻辑证明是实践证明的先导 ; 第二,逻辑证明给实践证明以理论根据 ; 第三,有些理论要靠逻辑思维来证明。,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检验而成为另一个独立的判定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首先,逻辑思维是人类全部历史实践的产物,逻辑推理的前提、规则

22、的正确性还有赖于实践的检验。 其次,遵循正确的逻辑规则进行推理所得到的逻辑结论,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由实践来最终检验。 可见,尊重逻辑与尊重实践是内在统一的。以重视逻辑证明的作用为借口来贬低实践标准的重要性,或者借口看重实践标准而否认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客观性。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标准,这是绝对的。,(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门捷列夫预言了类硼、类铝、类硅、类锆4个新元素的存在,预言经过实践得到证实。,UFO,外星人,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是历史的、具体

23、的,它对真理的检验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任何时代的实践都无法完全证实或推翻当时的一切认识。,茫茫宇宙,(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有利于克服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坚持实践标准不确定性,有利于防止思想僵化。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并且不断解决实践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意义:,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在这一过程

24、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人们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一)人类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真理原则: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人类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则,价值原则: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人,诗意地栖居,(二)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区别,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方面,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方面; 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 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

25、历史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三)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辨证统一,一方面,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价值性的根本和基础,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价值性。 人们认为真理具有价值,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符合客观实际,因而能有效地指导人们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真理的价值性又构成了真理客观性的主体条件,对真理的客观性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首先,真理的价值性构成了人们对真理的客观性追求的内在动因。人们并不是为了认识真理而认识真理,而是为了成功地改造世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才去认识真理。,其次,真理的价值性制约着真理客观性的实现程度。 真理具有相似性。人们并不是抽象地追求主客观

26、符合程度或真理客观性实现程度的提高,而是从实践的需要出发,在具体实践和人的历史需要的限度内追求这种符合程度或实现程度的提高。因此,真理客观性的实现程度,是受真理价值性制约的。,最后,真理的价值性制约着真理的客观化即真理的实际应用。 真理的客观性在于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利用哪些规律于实践,则取决于人的需要。,(四)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以求真、求实为基础特征的自觉意识。 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维护人民和人类利益、促进社会进步为核心的,以求善、求美为基本特征的自觉意识。,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27、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的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出发。 “实际”是客观的、全面的,又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又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 的实际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 根本出发点反对主观主义。 3、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 理论联系实际。,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28、求是,1、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去寻找新答案,创造新理论。 2、实事求是是融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为一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坚持了唯物主义。 坚持了辩证法。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体现了自由和必然的统一。,(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1、真理是具体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过程。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 2、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 (1)要坚持调查研

29、究,反对“唯书”、“唯上”。 (2)要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提高主体自身素质。 (3)要有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勇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1、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世界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结合。 (1)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 (2)理论的作用离不开实践的作用。 思想理论的力量只有当它们被作为实践力量的人所掌握,运用于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实践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发挥出来。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三、认识世

30、界与改造世界,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 (1)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 (2)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其实质是提高人的素质。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活动状态。 必然王国自由王国自然主人社会的主人。 认识必然,争取自由,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思考题 1、为什么说实践在认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为什么说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7、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 8、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