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产业社会效益实施方案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44902433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富硒产业社会效益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富硒产业社会效益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富硒产业社会效益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富硒产业社会效益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硒产业社会效益实施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富硒产业社会效益实施方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注重源头减量、高效低碳、绿色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推进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实现富硒食品产业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相融相促。一、 行业形势市场规模。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2019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农产品总体产量为52.62亿吨,消费量为48.3亿吨;富硒农产品产量为384.52万吨(根据全球富硒土地占全球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估算),消费量为362.26万吨。我国富硒农产品价格呈现稳中有增趋势,消费需求不断增长,2019富硒农产品发展及展望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富硒农产品需求规模达

2、到49.67亿元。产业分布。我国约有300多家企业生产硒产品,约有21个县生产富硒杂粮与大米,拥有富硒大米品牌25个,富硒果品品牌15个,富硒茶品牌19个,富硒保健品与鸡蛋品牌60多个,富硒蔬菜与深加工产品品牌100多个。申请富硒产品专利300多项,其中15项专利获得国际授权。全国形成湖北恩施“世界硒都”、安康“中国硒谷”、湖南桃源“中国硒乡”、广西贵港“中国硒港”、福建连城“客家硒都”等富硒地域品牌。消费需求。从全球看,富硒农产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亚等区域,占全球富硒农产品消费量的70%。产销量领先的品类主要有富硒大米、富硒蔬菜、富硒牛奶、富硒啤酒、富硒肉类食品、富硒鸡蛋等粮油产品

3、,产量占全球富硒农产品的64%。从我国看,华东地区是国内富硒农产品消费的重点区域,尤其是江浙地区(曾经出现过缺硒病症,富硒产品需求较大),华北和华南地区次之,以上三个区域占国内富硒农产品消费量的73%。华中、西北和东北地区是国内富硒产品重要产区,但消费量相对较小。市场趋势。富硒食品呈现消费渠道和消费群体多元化、产品多样化趋势。相关研究表明,食补成为我国消费者最喜爱的养生保健方式,占比高达57.8%,为保健品市场开发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保健品刚需强劲。紫阳县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应紧盯富硒农产品消费重点区域,以富硒粮食生产为基础,充分利用硒的保健功能,重点开发硒保健品,深入挖掘保健品市场的

4、消费潜力,积极引领大健康产业发展。企业情况。恩施徕福硒业有限公司、恩施德源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巴山雀舌名茶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年产值已过亿元,但总体而言,我国富硒产品企业以中小型为主,CR10(前十家企业合计占富硒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不足20%。2019年国内富硒产品十强企业中,安康企业占比60%,紫阳焕古庄园富硒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排名第5。随着富硒产品需求的增长,各地应积极培育发展基础好、带动作用大、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综合判断,全球有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状态,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大中城市都属于缺硒地区。随着我国居民对食品营养需求的日益

5、提高,补硒必然成为未来的健康生活方式,富硒食品特别是天然富硒食品将成为健康补硒之首选。在追求绿色、健康、养生的新时代,富硒农产品、富硒食品、富硒保健品、富硒药品、富硒日化产品以及硒旅硒养等产业发展势不可挡,富硒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二、 自然环境条件硒资源优势突出。紫阳县是目前所发现的全球面积最大、富硒底层最厚的富硒区,特别是有机态结合硒占原岩硒的比例较高,被誉为“中国硒谷世界硒源”。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表明,紫阳所处我国秦岭海槽早寒武纪地层的富硒程度最高,且有理想的硒汇集利用地质地理条件。同时,紫阳在安康全域土壤硒含量最高,发展富硒食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生态环境优良。紫阳属北亚

6、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摄氏15.0,年均日照时数1586.8小时,年降水总量1066毫米,相对湿度70-80%,无霜期269.6天。森林覆盖率达到64.52%。汉江出紫断面水质常年稳定在国家类标准,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37天以上。以茶叶、柑桔、厚朴、杜仲、山野菜等为主的生物资源久负盛名,是全国生产天然富硒有机食品的最佳区域。文化底蕴深厚。紫阳是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陕甘青新茶马古道的源头,茶文化已有千年历史。同时,道教文化、民歌文化、富硒文化、民俗文化、汉水文化等融合性强、包容性大、积淀深厚。紫阳民歌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素有“世界硒源富硒茶乡”和

7、“汉江画廊茶歌紫阳”之美誉。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进产旅融合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区位交通优越。紫阳位于大巴山北麓、汉水之滨。襄渝铁路、包茂高速、紫渔310省道穿境而过,G541国道即将全面贯通,境内水运通畅,公路通村率达到100%,高效便捷的现代交通体系逐步建立,现已融入西安、重庆、成都“半日经济圈”和哈尔滨、海口、乌鲁木齐和广州等“一日交通圈”。不断完善的区位融通交通体系为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三、 生态效益富硒产业项目的实施是以高效化生产为前提,以创造良性的生态环境为目标,最终实现农业的持续高效发展,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拓展“硒+X”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8、发展,利于促进富硒产业所需土地、物种、气候、资本、人才等资源统筹配置、高效利用,最大化提高资源价值。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富硒茶、富硒林果等产业兼具经济和生态效益,对提升县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富硒种植业贯穿全域绿色要求,可最大限度改善土壤环境。“猪沼茶”等循环模式,可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蔬茶废弃物综合利用,继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工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可促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四、 社会效益有利于推动全民健康。富硒食品属于大健康产业,硒对于预防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止器官老化与病变、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发展富硒食品产业利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有利于助推乡村振兴。富硒产业

9、集绿色农业、功能农业、健康产业于一体,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持续做大富硒产业,对于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对于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就业增收。项目建设和基地建设可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动技术、农资、运输等行业发展,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富硒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相比,具有高价值特性可大幅提升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随着联农带农机制的不断创新,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将全面推广,可有效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确保群众持续增收。有利于提升城镇面貌。富硒产业发展中,将大力拓展富硒资源开

10、发内涵与外延,将“补硒”作为全域旅游的新“卖点”,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特色旅游示范村等载体,可更好提升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继而提升紫阳整体风貌。五、 工业园区升级工程积极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标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认定管理办法,按照“一区两园”总体布局,贯穿园镇一体化发展思路,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建设标准化厂房、孵化中心,做大做强富硒食品、生物医药、新型环保建材等重点产业,不断提高亩均效益,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百亿元新型产业园区。打造产业功能区。蒿坪板块,推进腾笼换鸟盘活“僵尸企业”,积极招引富硒食(饮)品、保健品加工和配套产业,同步建设集行政

11、管理、研发设计、展示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飞地板块,发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完善物流等公共配套服务,推进建设智慧园区。六、 研发平台建设工程提升硒产业研究院综合服务能力。深化硒产业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的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专家工作站、试验基地等,着重开展富硒产业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打造立足紫阳、引领全市、辐射西北、面向全国的富硒产业创新中心。高标准建设硒产业科技孵化服务中心。在现有基础上,提升企业孵化、技能宣传和交流培训等功能,吸纳创业导师、投资基金等资源,针对入孵企业开展“初创孵化加速成长”全过程孵化服务,争创国家级

12、富硒产业众创空间、富硒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支持建设“猪沼茶”等循环试验基地。以焕古镇春堰村“猪沼茶”循环农业园区为试点,率先构建“高硒植物生猪养殖粪污制沼培肥茶园施用”循环模式,开展“硒平衡”试验并逐步推广,力争3-5年内实现焕古镇全域土壤硒平衡和产品硒含量精准稳定控制。优先在蒿坪、焕古、双安等镇建设试验基地,围绕魔芋、中药材、林果等产品,开展“测土补硒+动物转换”试验。创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创新中心)。着眼富硒保健品、富硒饲料、土壤富硒营养强化剂研发生产,争取科研资金和项目,支持陕西硒谷产业发展公司、紫阳中地大硒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创新中心)。七、 骨干企业成长工程加强企业梯队

13、培育。实施富硒食品企业梯队培育计划,大力培育富硒龙头企业,壮大中小徽企业,推动大企业快速扩张、中小微企业竞相发展。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鼓励富硒食品企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数字化改造,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技术综合应用示范点。坚持树强扶优、做强做大,开展“优秀民营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活动。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发挥头部企业优势,打造彼此关联、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百亿级富硒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富硒龙头企业。支持茶业公司发展壮大,推动县茶业公司与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道通天下茯茶有限公司合作发展。在富硒茶叶、魔

14、芋、饮料、粮油、养殖等行业扶持一批骨干型富硒食品龙头企业,组织龙头企业联农带农、联科带科,培育一批“产学研推用”紧密结合的“产创联合体”。到2025年,龙头骨干企业达到15家以上。精准扶持中小微企业。大力发展富硒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企业,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具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关联企业抱团发展,加快建设富硒食品、富硒饮品、富硒保健品等企业集群,加大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和县级示范企业以及“小巨人”企业培育,巩固提升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引导“僵尸企业”平稳退出,推进破局性、战略性兼并重组。八、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统筹用好科技创新支

15、持政策,依托硒资源开发研究院、硒产业科技孵化服务中心等平台,引进嫁接高校、院所、企业优势技术资源,实施“三创一转化”任务,构建以硒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的科创服务体系,形成一批“紫阳技术”。到2025年,建设富硒产业研发平台10个以上。抓好研究课题创新。借助全市富硒产业“国字号”研发平台,持续深化与国际硒研究学会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主攻优良品种选育、天然富硒产品标准化生产、富硒生物营养强化产品开发、硒产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硒传输及硒转化规律等领域研究试验,每年申报研究课题2项以上。抓好技术协同创新。主攻标准化生产、绿色生产、“测土补

16、硒”等技术。持续抓好“紫阳县茶园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以及陕西省科技厅、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6家单位“六方协议”项目,促进协同创新,开创产学研用新模式。抓好企业科研创新。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专家工作站,引导骨干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支持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到2025年,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40家以上。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发挥“紫阳富硒茶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带动作用,吸引国内外硒产业领先科技成果在紫阳转化,新增“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10个以上,建成紫阳县富硒科

17、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争创国家级硒产业众创空间(孵化器)。支持创建科技示范村镇,促进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到2025年,新增科技示范村10个以上。九、 基地建管增效工程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高标准建设富硒茶叶、中药材、林果、魔芋等标准化种植基地,以及富硒生猪、家禽、水产等标准化养殖基地。依托紫阳县产业园区,高质量建设富硒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富硒食品标准化生产。到2025年,标准化生产基地占比达到80%以上。推行标准化生产规程。全面推广紫阳富硒茶标准综合体,推行对标组织生产,推进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加工、标准化流通体系,形成一批“紫阳标准”。推广富硒茶、富硒魔芋、富硒生猪等标准化种植养殖技术,以及以农

18、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化联结模式,组织农户高标准建设富硒农业种养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三园”同建。扎实推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创建,支持焕古庄园现代农业园区、和平现代农业园区、闽秦现代农业园区等提档升级。到2025年,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60个,培育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推进产业基地数字化管控。推广应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装备,按需定制富硒高标准农田管理、测土配方、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等信息化系统,推进畜禽养殖设施设备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智慧农业园区和示范基地。推进建设富硒农情动态监测、投入品和产出品数量检测、病害监测预警系统。到2025年,建成智慧农业园区(基地)5个以上、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10个以上。资料整理来源:紫阳县“十四五”一县一业发展规划(富硒食品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