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44873969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章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二章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二章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幻灯片1第二章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 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是人的一项有目的的活动,首先有了明确的立法目的,才能着手具体 的立法活动,使整个立法活动始终【韦I绕着立法目的展开,并根据立法目的对立法活动进 行控制和调整。根据立法目的,我们能够准确地理解现存法律规范背后蕴涵的立法者的 主观追求,剖析该法律文件的价值取向,确定贯彻实施该项法律规范时的准确含义幻灯片2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贯穿于整个劳动法律规范体系之中,研究和领会劳动法的立 法目的和精神,才能准确掌握和运用劳动法。根据劳动法第1条的规定,其立 法目的包括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立、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幻灯片

2、3第一节劳动法立法目的的意义 一、立法目的的意义 任何法律都有其立法目的,因为立法是人的一项活动。如同人的其他活动一样,立法是 人的一项有目的的活动。马克思正是依据人的活动的目的性把人的自觉与其他动物的本 能区别开来 正是有了立法目的,人们才会为制定这项立法而开展工作,在立法目的指引下,制定出 针对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告诉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可以怎么样行为,不 得怎么样行为,以及应当或者必须怎么样行为幻灯片4 根据立法目的,我们能够准确地理解现存法律规范背后蕴涵的立法者的主观追求,剖析 该法律文件的价值取向,确定贯彻实施该项法律规范时的准确含义 立法目的贯穿于整个法律文件中,最直接又

3、最准确地体现了立法活动规定的理性标准、 确立的目标指向,为社会成员提供评判立法的价值标准,从而在准确理解立法文字的前 提下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在该做什么的时候选择相应的手段具体地做。 所以,对于任何一部法律,我们都应当首先明白它的立法目的,这是我们解读这部法律、 适用和遵守法律的前提条件幻灯片5二、劳动立法目的的意义 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也同样贯穿于整个劳动法律规范体系之中;各项具体的劳 动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必须旗帜鲜明地为其立法目的服务。认真研究和领会我国劳动 法的立法目的和精神,才能在劳动法的贯彻实施中准确掌握和运用。幻灯片6 我国劳动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

4、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 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根据这条规定,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包括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立、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幻灯片7 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和意义首先是在立法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把“保护劳动者的 合法权益”作为劳动法的根本目的是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 之所以说劳动法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立法目的才能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当事 人真正的公平和平等,是由劳动者的“弱者”地位和法律维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方式决 定的。幻灯片8 对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弱者地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5、认识: 从劳动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第一部标志性劳动法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劳动法面临于世 的理由和目的就是保护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它是以劳动关系一方当 爭人,即作为弱者的劳动者为保护对象的。如杲劳动者不需要劳动法的专门保护,劳动 法就不会出现在人类社会的生活中;如果劳动法不以劳动者为专门的保护对彖,并以此 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劳动法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或者说这样的劳动法就不能 再称之为劳动法了幻灯片9 劳动者的“弱者”地位随着历史的进程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劳动者的地位已 是历史上的劳动者不可想象的,但今天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的“弱者”地位仍然是可 以感知的 理论界对充

6、分就业概念的解释,人致分为两种:(1)充分就业指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达 到充分利用状态。(2)充分就业并不是失业率等于零,而是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为里德曼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幻灯片10 在已经形成的劳动关系中,即劳动者已经找到工作,实现就业后,劳动者仍然是“弱者”。 我们知道,劳动关系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依附性,包括雇工对雇主的依附和雇工对雇用 组织的依附。劳动者服从雇主及雇用单位的管理、指挥和监督是一项基本的劳动义务, 这项义务还构成了劳动法、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内容。 在口常工作中,劳动者必须将自己置之于用人单位的管理、指挥和监督下。当发生劳动 争议时,劳动者或由于用人单位规章

7、制度的管理方式,或由于其他劳动者对于雇主的顾 虑,往往难以得到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即使有了证据,诉诸法律也会有许多不便,或者 没有出庭,或者无力支付费用,或者面对用人单位的专业律师难以招架幻灯片11 由法律维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方式决定,劳动法应当担负起维护作为“弱者”一方的劳 动者合法权益的任务。 对于生存能力相对弱小的社会成员,由法律来帮助其达成平等。法律帮助社会成员达成 平等的手段是对侵犯弱者的强者行为进行制约和制裁,从而完成弱者自身不能与强者达 成平等或者平衡的社会目标。人类社会的法律从根本上说就是弱者的法律,“法律关切 的是竞争制度下的不幸的受害者,而不是那些获得利益的幸运儿。”幻灯片1

8、2第二节我国劳动法立法目的的内容 一、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劳动法最基本的目标之一 我国宪法第42条至第45条对此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劳动法以其作为保护 劳动者合法权益立法目的的最高效力的法律依据。劳动法把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作 为首要任务,就是充分体现宪法规定的精神,把劳动者享有的合法权益明晰化、具体化, 使宪法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以真正实现幻灯片13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指劳动者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劳动方面享有的各种权 利和利益。劳动法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目的,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法 律的本质决定的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是实现稳定劳动关系、

9、正常劳动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的前提与保障幻灯片14 为了保障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立法目的的权益得以真实的实现,我国劳动 法依据宪法的规定,在法典的内容体系中,建立了完善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 制度体系。具体包扌舌: (1)法律规范结构体系。具体表现为劳动法总则中第3条的规定,以及以后各章 中有关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规定幻灯片15 (2)法律规范内容体系。具体表现为劳动法中对劳动者就业权益的保护,民主管 理权益的保护,休息权益的保护,劳动报酬权益的保护,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权益的保 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劳动者权益的特殊保护,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权益的保护,劳动保 险和福利方面权益

10、的保护以及权益遭受侵害时的法律保护等。 (3)权益保护的法律措施和方法。包扌舌行政保护方法、民爭保护方法、经济保护方法、 刑事保护方法。幻灯片16二、确立、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不仅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同时包扌舌确立、维护 和发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确立、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三者之间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和联系的 辩证统一体幻灯片17 确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其实质是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 立劳动关系时,必须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基础上,充分考虑双方各自的利益要求,依 法形成一种良好的、健康的劳动关系,不

11、隐含发生冲突的各种人为因素 维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是指通过各项法律制度和法律措 施,保证使已经确立的良好的劳动关系得到巩固 发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确立、维护、发展 稳定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立法目的中一个重要目的层次幻灯片18 2006年10月18 口,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 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犬问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人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 平,并着重提出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发展

12、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对确立、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提出 了更高目标幻灯片19三、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所有的有关市场经济的立法,都直接或间接地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我国劳动 法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不仅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基本要求,而且通过立法确认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辩证的关系,即将“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劳动法中具体体现出来。 劳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又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不断满 足自身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条件。劳动法通过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 动关系,提高劳动者的

13、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幻灯片20 促进社会进步与促进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两项最主要的任务。因此, 我国劳动法也将促进社会进步作为其重要目的之一。 根据这一目的要求我国劳动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社会进步,在选择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各项具体措施时,必须将是否影响或危害社会进步这 一因素作为主要依据,并给予充分考虑。在确立的各项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机制实施后 影响社会进步或与之不一致时,必须有相应的补救措施,以消除追求经济发展目的所采 取措施的不足和不完善幻灯片21 劳动法的三个方面的立法目的,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三项具体的立法目的,构成 了我国劳动法

14、立法目的的科学体系。在这个目的体系之中,最高层次的目的是促进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一目的,不仅是劳动法的一个最高的目的层次,而且也是我国市场经济立法的一 个总目标。将这一目标作为劳动法的最高目的,不仅确立了劳动法在整个市场 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起到了促进劳动法同相关的市场经济的其他 立法相协调和衔接的作用幻灯片22理论探讨一一劳动者人格权的法律保障(一)劳动者人格权的法律保障 1.劳动和劳动者的尊严与体面 2.劳动者平等权的法理基础 3.劳动权法律保障的演变与发展 4.用人单位权利限制的法理基础 5.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人格权尊重与保护义务 6.劳动权与用人单位雇用权的法律约束

15、幻灯片23(二)劳动者人身权的法律保障 劳动者的人身权是指劳动者的人身免受非法限制、拘束、干涉或妨碍,可以在法定范闱 内依据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的权利,这是宪法所确认和保护的劳动者的一项基本的权 利。宪法所确认的人身权是公法上所确认的自由权 公法上的自由权要求国家机关对公民的自由权加以尊重和保障,不得运用公权力损害公 民的自由权,并应当积极地采取措施确保公民自由权的实现。它不仅仅是消极的不作为, 还包括积极地行使权力保障自由权和创造一定的条件来保证公民自由权的实现幻灯片24 人身权是在法定范鬧内不受外来因素控制和拘束的状态,它和劳动者的身体密切联系在 一起。劳动者的人身权作为人格权具有特定的内涵

16、,即人身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人身 自由不受非法限制,身体不受非法搜查的权利。作为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人权,劳动 者的人身权受到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确认和保护。 自近代以来,许多启蒙思想家都主张人生来是自由的,自由是个人享有的、与生俱来的、 超越实体法的权利。人身自由神圣不可侵害,无论是政府还是立法者都不得干涉个人的 基本自由幻灯片25 在我国,宪法和法律强调对劳动者人身权的保护。我国历次宪法都确认和保护公民的人 身自由。 现行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 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

17、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幻灯片26 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的人身权可以表现为非法关押劳动者,非法限制、拘禁劳动者,也 可以表现为非法搜查劳动者的身体。对于劳动者人身权的侵犯可以通过多种法律予以救 济。 我国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明确将非法拘禁他人或者 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规定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我国民 法确定人身自由为一种人格权,在这种权利受到侵害时,采取民事赔偿的办法对受害人 的损害提供救济幻灯片27 我国民法通则第120条中的赔偿损失,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当侵害人身自由权给自 然人造成精神损害时

18、,町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 贝心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0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 为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确定其赔偿贵任”。 侵犯了劳动者人身权利,给劳动者人身安全带来影响和损害时,侵害人的行为不仅违反 了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并直接违反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幻灯片28典型案例 职场性骚扰中的雇主贵任幻灯片29深度阅读 1关怀主编劳动法.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5.第二章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 2.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贵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第一章,第二章第二节 3.黄越钦.劳动法新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第二部第二节 4.常凯.劳权论.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4.第一章 5.任扶善.世界劳动立法.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第三章第三节幻灯片30问题与思考 1.我国劳动立法的目的是什么? 2如何理解确立、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3.职场性骚扰案件在我国诉少败多的原因是什么? 4.试述劳动者人身权与一般人身权的异同。 5.劳动者人格权保障中的难点何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