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命题问题举隅及思考

上传人:wan****21 文档编号:144552138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语文命题问题举隅及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命题问题举隅及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命题问题举隅及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命题问题举隅及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命题问题举隅及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考语文命题问题举隅及思考潘新和(注:本文刊发于教育科学论坛,切勿用于投稿)语文高考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包含着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相互制衡、相互依存。语文高考改革必须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才可望提高语文高考的整体效能。而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单一角度的思维,缺乏整体观照,头疼医头,脚痛医脚,顾此失彼,因而收效甚微。本文试图着眼于高考语文命题中的几个问题加以思考,从整体、本质上探寻其命题改革的途径。一、甄别选拔与生命关怀:考真语文是底线高考是一种选拔考试,自然有甄别功能。这主要由“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来体现与控制。长期以来,在语文命题中较为关心的是“难度”和“区分度”如何,这自然没

2、错,但是也不是没有问题。别的学科不知道情况怎样,在语文学科考试中,我以为“难度”和“区分度”是比较靠不住的。因为,难度高低的判断标准是根据“平均分”的高低来决定,而语文考试的平均分高低是可以通过人为操控的,评严一点和评宽一点,相差就是好几分。所以,决定试卷“难度”和“区分度”的虽然有题目设置的因素,更取决于评分标准的设定。而语文考试的评分标准是主观性、政策性极强的。因而,“难度”和“区分度”往往不足为凭。比较靠得住的应该是“信度”和“效度”如何。但是,相对而言,“信度”和“效度”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语文试卷充斥着大量“低信度”、“低效度”题即“伪语文”、“伪能力”题。语文试题的“信度”和“效度

3、”,除了要考虑能力的“真伪”、“类别”、“层级”、“相关性”等因素外,最需要考虑的是对考生的生命关怀考的必须是真语文、真能力。这是命题的底线。在语文教育、高考中,这种“生命关怀”具体地说是对每一个学生“言语生命”的尊宠。这就是人本主义、学生本位价值观的体现。有了这种体认,就不会出那些刁钻古怪、莫名其妙的题目、题型来折磨学生了。连题目、题型都莫名其妙,究竟是考“审题”还是考“解题”呢?试想,那些连命题教师自己都“命”不清楚的题目(标准化题型),大部分语文老师对答案都没有把握的题目,于心何忍用来刁难学生?最简单、清楚、明白的题目也是可以考出学生水平的。把试题、题目弄成今天这种文字游戏似的,不但背离

4、了语文的应用性,言语表现的客观规律,也背离了命题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言语生命的成长、成才。这种生命尊宠、生命关怀的深度认知则表现在对学生言语人格的引领与陶铸上。(一)心灵自由心灵窒蔽,是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常态。而心灵自由是言语想象力、创造力的前提,是发挥学生精神能动性的保证。因此,是否具有思维活跃、独立思考的品质至关重要,以高考试题维护这种思想品格,就是维护健全的言语人格。要把言语创新的要求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阅读,要读出“个人发现”,写作要写出“个人反应”。(二)真诚为文简单地说就是说真话。有了自由的心灵,还必须能够真实地表达。语文命题和阅卷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真实表达的条

5、件和环境,需要检验考生言说的真诚度,这是“信度”、“效度”的内在指标。如果说的是一派胡言,是存心说谎,这就违背了言语良知,这样的考生其言语人格就不可问了。(三)遵从普世(普适)价值命题还负有言说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的使命。这一点是对前面两点的限制。因为不是任何自由的思想、真实的言说都是可取的,还有精神境界高低之分,是非、美丑之别。利他、利世情怀是人类共同推崇的,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学生达不到这么高的境界是正常的,但是基本的爱心,悲悯、善良之心要有。这就要求命题者不但要在命题上避免负面诱导,使高考成为文字游戏,或成为巧言令色者的游乐园,而且要负起价值引领的责任。只要是真实的表达,在整体上不违

6、背基本的为人处事的社会规范,和普世的价值观,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二、语文基础与综合素养:考作文才是正道语文考什么,当然是考对将来学习、工作、生活有用的,是现实中可能遇到的语文素养问题。可是,长期以来,考非所用已成为试题的痼疾。在高考试卷中大部分试题应用性差,有的应用度几乎是零。长期以来,语文考试一向是和当下应用拧着干的。语文素养包含的内容很多,有知识的、技能的、智能的、智慧的、悟性的、人格的等等。在知识和能力层面的确是有一些“基础性”的成分,这就是我们以往十分看重的“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零零碎碎的题目,构成了试题的主体。一份试卷的大小题目达到20道左右,有时竟多达26道。这些题目大部

7、分所考查的不是真语文、真能力。什么是真知识、真能力?能在读写中运用才是真知识、真能力。你会分析语法,不等于你不会写病句;你知道某种修辞手法的定义,不等于你会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你懂得文言文的虚词、实词的用法,不等于你就能看懂、理解文言文,更不等于你写文章会活用这些文言词语;你会背100篇经典,不等于你会鉴赏经典。所有该读的都读完了,该有的“基础”都有了,依然不懂得文章好坏,依然不会写文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可见,不是试题越多,语文素养的覆盖面就越大,信度就越高。相反,试题越琐碎,数量越多,势必考的都不是实际应用型的题目。可能伪语文、伪能力也就越多,越不能考出语文综合素养。应用的语文,势必都是

8、以语篇形态呈现的。因此,所考的应该是以“语篇”形式为主,即考成篇的文章,篇幅或长或短,均无不可。因为,只要考查的是语篇,就能较好地显示出学生语文实际应用水平,体现出较为综合的语文素养。就是说,试题要以各类作文为主,才能较好地考查真能力和语文素养。从理论上说,只要题目出得好,考一篇作文就可以了。考公务员不就是考一篇申论吗?就像对于跨栏运动员刘翔来说,它的跨栏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没必要检测他会不会抬腿、迈步、慢跑、快跑、跃栏、冲线以多篇(34篇大小作文大约较为恰当,即一大,两小或三小)不同类型的语篇构成的答卷,在考查“语文素养”上就能达到相对的全面,这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自然也包容了“语文基本能力

9、”的考查。在评价上也能有效地避免“主观性”误差,可望维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提高试卷信度。我国从汉代设立选举制、隋唐设立科举制以来,两千年对人才的选拔主要就是通过考多篇作文达成的。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语文教育,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语文高考基本上考的就是一篇作文(有的加上古文的句读、翻译)。一种选材考试方式能延续2000多年,势必包含着一定的规律性、必然性:作文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体现,没有什么其他方式更能展示人的综合素养。三、语文共能与语文异能:规定与自选并重体操、跳水等比赛,都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前者考查的是“共能”,后者考查的是“异能”。“共能”和“异能”构成总成绩。语文考试也是如此,“

10、共能”需要,“异能”也不可或缺。语文“共能”,就是大家都应该具备的基础性能力:议论能力。议论性写作应当是每一个高中毕业生都必须具备的。议论能力是人的社会认知、交往能力的体现,也是未来升学进入研究的基础。就是说,在高考中应该设置一道专门考查议论能力的题目。封建时代考八股、策论,当今公务员考试考申论,考的都是议论文。福建省从2009年开始新设“时文评说”题,就是用以检测写作“共能”的。有的省的试卷,为了表示对议论能力考查的重视,将大作文限制在写“议论文”上,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大作文的目标效能定位是考查“异能”的。大作文文体是自选的,这就表明考生应当擅长于该文体写作,认为它最适合自己,是有可能发挥

11、得最好的,否则他就不会选择这一文体了。一个学生经过12年的语文基础教育,学习一种文体的写作,而且是所有文体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不说妙笔生花,至少也应该驾轻就熟、挥洒自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语文教学恐怕难辞其咎。“文体自选”,便意味着这是一个提供“逞才”机会的题目。大作文容量最大:选材、立意、构思、表达,大范围地覆盖了语文技能、智能、智慧、想象力、创造力,最能体现一个人综合素养,也最能展示一个人的言语才华。因此,在评价上,也应该可以较为全面地考查出学生的言语素养和个性。所谓的异能,优秀的言语个性,主要指的是言语想象力与创造力:言语灵性与悟性。这是需要教师自身言语智慧的呼应。只有教师本身具备了较高的

12、言语素养,才能识别、养护、培育、评价学生的言语异能与才情。对学生言语异能与才情的考查才能真正实现甄别的功能。四、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客观题并非必要语文知识要不要考,一直是有争议的。纯粹的知识,抽象的知识,如语言学、文章学知识,自然没有什么必要考。而一些学养型、实践性知识可以适当考一些。“死”题目客观题也可以考一些,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读书。仅此而已,并非必要。还可以考一些半主观题,如课内的精彩文句、文段、文篇的品味、赏析,或指定的经典、名著文本(局部)的鉴赏。这样做,对均衡试卷结构有一定的好处,可以控制难度,使试题分布更合理一些,有利于中、低程度考生的区分,提高区分度。但是,必须明白,上述知

13、识性内容都不是非考不可,因为,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是有效的学习。所以,总体上应以考查能力(含语文素养)为主,这一点要十分明确。迁就现状,语文高考不考听、说,所检验的能力主要指阅读和写作能力。而阅读(包括语基)的检测方式,在检验“语文素养”和“高效度”的指标下,势必也是以写作来呈现。这也就决定了语文高考以考主观题为主。语文高考只要以能力立意,就必须以主观题进行检测,这是毋庸置疑的。还需要明确的是,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应该体现在实际应用中,使学生当下受用、终生得益。所学的不论是经典还是时文,是知识还是能力,都应该主要体现为现实的言语交际、应对智慧,面向社会、人生的交互性的文本写作要受到重视,现实生活

14、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应当受到关注,语文能力要体现为能对时事迅速作出反应,对基础性、常识性的思想文化命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考试要与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需求接轨,不是为考试而考试。那些毫无时代感、针对性的陈腐、弱智的作文题目,应从高考试卷中扫地出门。五、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主观评价更客观关于客观性的评价,一般讲求的是精确。在语文试卷中,只有少量的识记题、理解题可采用客观性评价。理解题中的解释与翻译有的也是难以精确的。解释的文字一定存在微小的差别,翻译的差异可能更大些。严格说来,这些题目只能算是半客观题。分析与鉴赏题就不能作客观性评价了,即便是“限制性”题型(介于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之间的一种

15、标准化试题,即提供给改卷者确定或基本确定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评分的客观性强)也是不行的。“强限制性”题型是不适合评价学生阅读水平的。因为,它是以提供参考答案的方式供教师评分的,而解读文本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不论参考答案考虑得多么周全,都难以穷尽学生答题的多样性,而且越是有才华的学生总是希望能标新立异,说出自己的理解,所以他们的答案往往与“参考答案”偏离得很远。需要讨论的是主观题的评价。这也是各方面最为关心也最为担心的问题。毋庸讳言,主观题评价的确存在“误判”的情况,有时误差还比较大。但是,大家都忘了对另一方面也做同样的检讨:客观题(限制性阅读题,以至语基题、语用题)就没有误差吗?客观题的

16、误差就不大吗?只是因为客观题的误差是一种“隐性误差”,主观题的误差是一种“显性误差”。前者难以觉察,所以被忽略了。实际上,客观题(限制性阅读题)的误差是“先天”的、普遍的,因为它考的压根儿就不是语文能力,而且存在着严重的高分低能或低分高能状况。说这种不公平是“先天”的、普遍的,它的“低效”甚至“无效”是题型所决定的,它的误判是必然的、全面的、不可避免的。相形之下,主观题的误判是或然的、部分的,是可以通过教师素养的提高和阅卷方法的改革加以改善,误判的情况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减轻或避免的。相形之下,主观评价比客观评价更客观。因此也就别无选择,应将试卷的权重往“主观评价”题型倾斜。限于篇幅,言不尽意,聊供参考与批评。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州 35000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