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327565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第一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目标及教学建议单元主题: 学习本单元几篇课文,从他们的故事中,学习珍惜时间、刻苦勤奋、百折不挠等优秀的品质。课文主题:勤奋自学成大器:学习华罗庚勤奋刻苦德自学精神,并懂得:只要勤奋地学习,你一定会有成功地一天。鲁迅与时间:了解鲁迅先生如何“紧抓时间,善挤时间”,懂得: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失去的一天:从“失去的一天“中,真正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找到“神奇子弹”的人学习欧立希的坚强信念与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单元细化目标:1)继续提高默读和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感情朗读在五年级依然很重要,通过多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领略文章

2、所蕴涵的无穷魅力。 巩固默读课文的本领,逐步提高速度,养成“读思”结合的好习惯。努力做到“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2)进入五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内容是可以自己读懂,或者借助工具书,经过自己努力能够读懂,或者通过小组合作,同 学之间相互启发能够读懂。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尽力将“自主阅读”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3)充分开掘课文的写作资源,设计语言文字训练、读写结合和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4)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伟大的鲁迅先生、数学大师华罗庚、科学奇

3、才霍金,懂得勤奋惜时是成长的基石,顽强不屈是成功的基本。单元训练点: 1) 围绕中心句,将内容写具体!如第一课勤奋自学成大器中的“呆头呆脑”。2)关注文本中重点字词的作用;体会列数字这类说明方法的作用。3) 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警句。4)学会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不同的词语。二、重点篇目解读第1课 勤奋自学成大器(一)教材简析1课文记叙了华罗庚不怕艰难,勤奋自学,终于成为我国数学大师的故事,赞扬了他勤奋刻苦的自学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只要勤奋,自学也能成大器。2课文是从三个阶段来记叙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故事的:(1)幼年的华罗庚就爱埋头琢磨数学题。(2)失学后的华罗庚通过自学,掌握了高中三年和大学的全部

4、数学课程。(3)19岁的华罗庚发表论文,震惊中国数学界。(二)教学重点目标1.默读课文,重点学习课文11节,通过读、分析关键词句,领悟华罗庚在自学道路上,尽力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2.补充适当内容,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 (三)教学建议1. 讲读教学本课要增强“整体意识”,先抓一下“审题”。一,弄清题目的意思,“大器”的意思是“能担当大事业的人”;二,判断题目的关键词语“勤奋自学”;三,看题思文:是谁“勤奋自学成大器”?他为什么要勤奋自学?是怎样勤奋自学的?经过审题,在整体上对课文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深究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自学”的,最后回到整体,明确华罗庚在数

5、学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跟他长期勤奋自学分不开的。2.课文在描写华罗庚的自学生涯时,紧紧抓住了两方面:一是学习条件的艰苦,二是他克服困难,坚持自学。可以让学生找出有关词语:如“全然不顾”、“挥汗如雨”等重点词语的理解,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华罗庚勤奋自学的可贵品质。3.读写结合: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 (四)教学设计片段重点学习11节1.默读11节,思考: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华罗庚不怕艰难,坚持自学?2.出示: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的读书,不停地演算。(1)写出句中一组近义词:( )和( )。

6、(2)“全然不顾”的意思是( ),从“全然不顾”能看出他( )。(3)“挥汗如雨”的意思是( ),从“挥汗如雨”能看出他( )。第2课 鲁迅与时间(一)教材简析 1课文主要介绍了鲁迅先生是如何争取时间的,反映了鲁迅先生能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尽管他只生活了短短的55个年头,但他给我们留下640万字的文化遗产。2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记叙的。第一部分:总叙鲁迅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而又丰富的文化遗产;第二部分:分述善挤时间的鲁迅有熬夜工作和除夕工作的习惯;第三部分:概括说明勤奋、战斗一生的鲁迅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二)教学重点目标1知道列举具体数字与反映鲁迅抓紧

7、时间、善挤时间之间的关系,并能产生崇敬之心,进而争取也做个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的人。2重点理解“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得。”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三)教学建议1课前请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有关鲁迅的文章,并收集关于鲁迅的新资料,这样在阅读时更容易走进名人。2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知道列举数字的作用:这些数字把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写具体了,使文章更具说服力。3阅读时让学生较快地默读课文,思考1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

8、2课文又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鲁迅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得。”?(四)教学设计片断1以理解“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话为突破口。(1)找出句中的重点词语“愿挤”从字面上看是愿意挤,这里指“抓紧、不放松”的意思。(2)看看课文是怎样写鲁迅抓紧时间的?(3)默读全文,圈画课文中出现的一系列的具体数字,他们有什么作用?出示表格:时间贡献字数191851936.1035万多1925年除夕编成华盖集写题记12001932年除夕编成南腔北调写题记1000多1934年除夕翻译少年别,写译后附记1935年除夕编且介亭杂文二集,写序言后记近10000通过“55岁”与“350多万字

9、”的对比,学生知道55岁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是很短暂的,但在这有限的时间内,鲁迅却愿意与时间赛跑,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得。1200字、1000多字、近万字等数字能看出鲁迅是个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人,时间带给他的是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这一系列的数字的学习能激起学生对鲁迅的崇拜之情,内心产生了要珍惜时间的欲望。(4)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候车时,( );饭厅里( );临睡前( )。”2比较“繁忙”与“繁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繁忙”与“繁重”都有“繁”这个词素,都有工作“多”、头绪“多”的意思,但“繁忙”兼有“忙碌”的意思,“繁重”兼有“负担重

10、”、“任务重”的意思,两者在用法上有所不同,提醒学生在运用是要注意合理搭配。第3课 失去的一天(一)教材简析1如果说鲁迅与时间是一篇“惜时”的正面范例,那么苏霍姆林斯基的失去的一天则是一个反面故事,但是它更贴近孩子生活。全文主要写了妈妈下班后发现佩佳在一天内没按要求种树,读书,只是睡觉、吃鲜果、嬉戏,便让她看到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天内的工作和收获,使佩佳为自己一天的游手好闲而羞愧。告诉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天内珍惜时间和佩佳的游手好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在突出“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应了解

11、的一切。”(二)教学重点目标1、 理解“游手好闲、出色”等词义,能用不同的词语替换在不同语境中的“出色”,从而丰富语言。2、 了解佩佳和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天内的经历,领悟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树立珍惜时间为荣,虚度光阴可耻的观念。(三)教学建议1文中“游手好闲”一词概括了佩佳一天的生活内容,点出了他一天中的生活状态,不但突出了课文记叙的重点,而且揭示了佩佳之所以会失去一天的原因。教学时抓住了“游手好闲”就抓住了全文,就抓住了重点和中心,也就抓住了课文的语言文字。2文中“砌工干得多出色”中的出色是“漂亮”的意思,而出色一词在“乒乓健儿的出色球技”中意思是“高超”,在“在歌唱比赛中,小

12、明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中解释为“优秀”。这样以词句为重点,设计各种语言文字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选词用语的能力。3五年级学生对于“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及方法已并不缺失,关键在于意志品质的培养,学生能通过学习内化为自身行为的过程是本课教学的目的。学了失去的一天后,以“我拥有的一天”思考设计说话练习。首先要确立好一天的目标,要做哪几件事,完成哪些任务,其次要想好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这些都想好了,写起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四)教学设计片段一精读课文,领会内涵1 那么佩佳失去的这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呢?请默读课文相关的内容。学生边交流师边板书:清晨 睡觉 太阳当空 闲坐 下午

13、吃鲜果 玩耍 闲坐2 这就是佩佳度过的一天,你能不能按照时间顺序用上课文的语句或自己的话说说佩佳是怎么度过这一天的?3 学生交流。(教师要指导学生说出佩佳当时的想法,使表达更具体。)4 佩佳就这样游手好闲度过了一天,什么事也没做,他羞愧得不敢望着母亲的眼睛。他的妈妈对他说出示妈妈的话,指名读。5 “现在,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妈妈的意思是6 学生交流7 在佩佳度过的这一天中,人们做了些什么事呢?让我们跟随佩佳的妈妈一起去看看,指名读课文7-12节。8交流并板书: 耕地砌墙做面包看书9同样是一天,我们来看看佩佳的一天是怎么丢失的?(指着板书说)常言道:一日之计

14、在于晨,清晨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当佩佳想妈妈上班的时候睡觉才香呢!于是就赖在床上不肯起床的时候,拖拉机手却早已翻耕起了麦茬地,为播撒种子而辛勤劳作,但是佩佳却因睡懒觉而丢失了一个美好的早晨。下面的时间里,佩佳又是怎样丢失的呢?请你也来说一说,好吗?10学生交流。(重点指导学生说好:当佩佳在干什么的时候,人们在图书馆里怎样看书的情景。)11同学们肯定还能想象当佩佳在干什么的时候,人们还可能正在干什么的情景。12学生交流13所以,同样的一天,对于佩佳来说是怎样的一天?(毫无意义的、游手好闲的)而人们的一天是学生答:忙碌的、充实的、收获的、精彩的 师板书:收获的一天14佩佳现在终于想明白了(出示课文

15、最后一节,指名读。再次出示妈妈的那句话,师读。同学们,你认为佩佳“失去的这一天”失去的是什么呢?15学生交流。(失去的是学习的快乐,是因为;失去的是劳动的收获,是因为;失去的是成功的喜悦,是因为;失去的是知识的获取,是因为;失去的是实践的机会)二、读后写作,迁移运用1同学们,我们刚刚过完一个轻松而又愉快的寒假,下面就请你选取寒假一天中的某一个时间段一个早上、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以“我拥有的一天”为题写一写当时你所做的事。(出示有关要求)2学生写作3习作交流第4课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一)教材简析课文记载了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医学家欧立希发明制造了一种只杀死传染病细菌又不伤害人体的

16、新药的事迹。第一段虽不是课文的重点,但这正是欧立希能在实验室中百折不挠的精神动力;第二段是文章的重点,围绕着“废寝忘食”与“百折不挠”这两个中心词展开。其中百折不挠的试验是重点中的重点,欧立希的坚强信念与百折不挠的勇气这两个成功的要素主要体现在此处。(二)教学重点目标1 了解围绕某个中心词语展开文章内容的表达方式。2 能根据课文提供的素材进行合理想像。(三)教学建议本课出现的成语较多,五年级学生已有自己熟习的解词方法。在学生自主交流的基础上尝试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语言环境对号入座,在运用中加深对成语的理解。文章重点部分是欧立希决心用实际行动去实现幻想。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到这两个成语

17、“废寝忘食”和“百折不挠”,在理解成语表面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圈圈画画思考批注,抓住最能表达这两个中心词语说说自己的体会。(四)教学设计片断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讨论“欧立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1学生默读课文后概括出两个中心词“废寝忘食”、“百折不挠”理解这两个成语的意思2“废寝忘食”具体表现为:读大量的书结构:先概括后具体3“百折不挠”具体表现为:做实验结构:先具体后概括欧立希与助手们的实验已经失败了600余次,助手们信心开始动摇,一位好友认为不要白费劲时,( 他内心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通过想像练习,体会欧立希的坚强信念与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4 小结:欧立希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 可以

18、从知识掌握的角度认为他大量地汲取前人的经验是关键;可以从内驱力角度认为欧立希治病救人的坚定信念是成功的关键;可以从意志角度,认为百折不挠的勇气是关键。)。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意简析:“山中留客”,是生活中的小事,诗人却小中见大,悠然有远意,使读者的感觉,并不局限在留客的范围之内。试看他怎样在留客?客到山中来,正是春阳艳发时节,可以充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开头一句就点出山中的优美“物态”,不论草木的发荣,禽鸟的飞鸣,云雾的舒卷,溪涧的进溅,都在春天阳光的照耀下斗妍争奇。 客人为什么要走了呢?不是景色已经看尽,而是看到阴云渐涌,怕逢天雨

19、。“拟”就是打算,“拟归”就是打算回去了。这时主人相留,怎样说来最合适呢?他先说了一句:“不要因为稍有点阴云就打算回家啦!”接着又引申开,说了另外一层意思:“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这样,就把思想和意境都打开了。 首先,这反映了山中的特点。春天是雨水多的季节,云雾缭绕,空气湿润,而阳光又比较柔和。山中的游客,在初晴的时候,穿入山深林密的地方,有时是叶上的露水,有时是空中的云气,会把游人的衣服弄得润滋滋的。不说“入山深处”,而说“入云深处”,增强了水汽湿润的感觉,使语言更形象化了。 其次,针对客人的归意,做了恰当的挽留。你怕下雨吗?在这山中,即使是晴天,没有雨,也一样会打湿衣裳的。这是

20、从反面来说。这可以使人们从另一方面去理解:下雨有什么可怕的,也不过打湿衣裳而已。晴天,雨天,结果几乎是一样,就不必避雨而归了,还是留下来欣赏山中的景物吧,何况雨中还有别样的景色呢?教学建议: 1张旭与李白、杜甫相比学生较为陌生,我们在学习诗歌前了解诗人重在了解他的写诗风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山中留客这首诗。2引导抓住“弄”字展开教学,这个“弄”字,本意为卖弄,加以引申,就和后来宋代词人张失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一样,具有巧妙的含义,使“山光物态”顿时活化起来,给人灵动的美感。山中景色的不断变化,只用这一个字就精确地表达出来了。3读懂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读了这首诗,还能给人另一

21、些启示。一件事物中,包含有多种因素。人们只看到雨天的雨,却没有想到晴天也同样有“雨”。推而广之,世界上许多事物都可以这样看。那末,这两句诗就给人以更深的启发,它的意义,已超出于山中景色之外了。4背诵古诗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诗意简析:本首诗是感物而起兴的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觉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仔细瞧,原来是杜鹃花开了。这杜鹃不是故乡的花吗?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就开始啼鸣了。子规鸟,又名杜鹃,花与鸟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诗人联想的一个

22、原因。这鸟,相传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时节,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昼夜不止 ,一直啼叫得嘴边淌出血来。此刻,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子规鸟的蹄叫声,一声声地呼唤他归去。诗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对仗,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 ,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今日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然而,被乡思苦苦

23、折磨着的诗人,眼下怎能回到故乡去呢 ?青年时代 ,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要到故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去实现宏伟抱负。本想功成名退再荣归故里。谁料功业无成,老来竟落到这步田地,他有何面目见蜀中父老呢?何况,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迈的病体,也无法踏上旅途。飘泊终生的诗人,到头来不但政治与事业上没有归宿,就连此身也无所寄托,遥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三、四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 ,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末句点明时令 ,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

24、“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教学建议:1通过回顾学过的李白诗以及“李白与月”主题诗歌教学活动,揭示李白的写诗风格。(浪漫主义)2本诗背景介绍: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暮之年。他被朝廷判流夜郎,遇赦归来后,此时正流落江南,寄人篱下。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惨。老来思乡,本是人之常情,何况诗人老迈患病,于是,浓重的乡思就袭上了诗人心头。3诗意理解:诗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对仗,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三、四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诗句把“一 ”“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3分析“ 子规鸟”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里子规鸟的叫声除了哀愁, 更多的是其“ 不如归去” 的叫声,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4 小结: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宣泄,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借助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时,可以通过领悟意象,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5背诵诗歌xx.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