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课后答案戴树桂主编第二版47章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8110936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化学课后答案戴树桂主编第二版47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环境化学课后答案戴树桂主编第二版47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环境化学课后答案戴树桂主编第二版47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环境化学课后答案戴树桂主编第二版47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化学课后答案戴树桂主编第二版47章(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1. 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试用它们二者的关系讨论我国南方土壤酸度偏高的原因。根据土壤中H+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两大类。(1) 活性酸度:土壤的活性酸度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又 称有效酸度,通常用pH表示。(2) 潜性酸度:土壤潜性酸度的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 日+和Al3+。 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但当它们经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 溶液后,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 H+浓度,使土壤pH值降低。南方土壤中岩石或成土母质的晶格被不同程度破坏,导致晶格中Al 3+释放出 来,变成代换性Al3+,增加了土壤的潜性酸度,在

2、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土壤活性酸 度,表现为pH值减小,酸度偏高。2. 土壤的缓冲作用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作用原理。土壤缓冲性能包括土壤溶液的缓冲性能和土壤胶体的缓冲性能:(1) 土壤溶液的缓冲性能:土壤溶液中H2CO3、H3PO4、H4SQ4、腐殖酸和其他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具有缓冲作用。以碳酸及其钠盐为例说明。向土壤加入盐酸,碳酸钠与它生成中性盐和碳酸,大大抑制了土壤酸度的提高。Na2CO3 + 2HCI2NaCl + H2CO3当加入Ca(OH)2时,碳酸与它作用生成难溶碳酸钙,也限制了土壤碱度的变 化范围。H2CO3 + Ca(OH)2CaCO3 + 2H2O土壤中的某些有机酸(如氨基酸、胡

3、敏酸等)是两性物质,具有缓冲作用, 如氨基酸既有氨基,又有羧基,对酸碱均有缓冲作用。CHnh2CHNH3CI+ HClCOOHCOOHCHCOOH+ NaOHCHNH2+ H2O(2) 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土壤胶体吸附有各种阳离子,其中盐基离子和 氢离子能分别对酸和碱起缓冲作用。对酸缓冲(M 盐基离子):+ HCI+ MOHH + MCI土壤胶体M + H20Al3+对碱的缓冲作用:在pH小于5的酸性土壤中,土壤溶液中 AI 3+有6个 水分子围绕,当0H 增多时,AI 3+周围的6个水分子中有一、二个水分子离解出 H+,中和 0H-:2AI(H 2O)63 + 2OH Al2(OH)2(H2

4、O)84 + 4出03.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作用的主要机制是什么?不同种类的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不同,同种植物由于其分布和生长的环境各 异可能表现出对某种重金属有明显的耐性。(1) 植物根系通过改变根系化学性状、原生质泌溢等作用限制重金属离子 的跨膜吸收。(2) 重金属与植物的细胞壁结合,而不能进入细胞质影响细胞代谢活动, 使植物对重金属表现出耐性。(3) 酶系统的作用。耐性植物中酶活性在重金属含量增加时仍能维持正常 水平,此外在耐性植物中还发现另一些酶可被激活, 从而使耐性植物在受重金属 污染时保持正常代谢过程。(4) 形成重金属硫蛋白或植物络合素,使重金属以不具生物活性的无毒螯 合物形

5、式存在,降低了重金属离子活性,从而减轻或解除其毒害作用。4. 举例说明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和质体流动的因素(1)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因素主要是土壤水分含量、吸附、孔隙度、温度及农药本身的性质等: 土壤水分含量:研究表明林丹的汽态和非汽态扩散情况随土壤水分含量增 加而变化。 吸附:土壤对农药的吸附改变了其扩散的情况,如土壤对2,4-D的化学吸附,使其有效扩散系数降低了,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土壤紧实度:土壤紧实度对农药的扩散的情况有影响是因为对于以蒸汽形 式进行扩散的化合物来说,增加紧实度就降低了土壤孔隙率,扩散系数就自然降 低了。如二溴乙烷、林丹等农药在土壤中的扩散系数随紧实度增加而降低。

6、 温度:温度增高的总效应是使扩散系数增大。 气流速度:气流速度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药的挥发。如果空气的相对湿 度不是100%,那么增加气流就促进土壤表面水分含量降低,可以使农药蒸汽更 快地离开土壤表面,同时使农药蒸汽向土壤表面运动的速度加快。 农药种类:不同农药的扩散行为不同。如有机磷农药乐果和乙拌磷在 Broadbalk粉砂壤土中的扩散行为就是不同的。(2)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质体流动的因素有农药与土壤的吸附、土壤种类和农药 种类等。 农药与土壤吸附:非草隆、灭草隆、敌草隆、草不隆四种农药吸附最强者 移动最困难,反之亦然。 土壤种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农药在土壤中渗透深度减小;增加土壤 中粘土

7、矿物的含量,农药的渗透深度也减小。 农药种类:不同农药在土壤中通过质体流动转移的深度不同。如林丹和DDT。5. 比较DDT和林丹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归趋的主要途 径与特点。DDT和林丹迁移转化、归趋主要途径与特点比较如下表所示:迁移转化、归趋途径特点DDT1)在土壤中移动不明显,易被吸附2)通过根系渗入植物体3)在土壤中按还原、氧化和脱氯化 氢等机理被微生物降解4)光解1)不溶于水,高亲脂性,易通过 食物链放大,积累性强2)挥发性小,持久性高3)在缺氧和高温时降解速度快4)南方水田里DDT降解快于北方林丹1)从土壤和空气转入水体2)挥发而进入大气1)易溶于水2)挥发性强,持久性低3)在土壤生

8、物体内积累4)植物积累3)在生物体内积累性较DDT低6. 试述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主要转化途径,并举例说明 其原理。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转化途径有非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1)有机磷农药的非生物降解吸附催化水解:吸附催化水解是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途径。如 地亚农等硫代硫酸酯的水解反应如下(RO) 2P SOR,+H20(H+或 0H-(RO)2P+OHR OH光降解:有机磷农药可发生光降解反应, 照射30小时,其光解产物如下如辛硫磷在253.7nm的紫外光下(辛硫磷)S CN(C2H5O)2PONC(辛硫磷感光异构体)(特普)(一硫代特普)(辛氧磷)(2)有机磷农药的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在土

9、壤中被微生物降解是它们转化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化学农药 对土壤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同时,土壤微生物也会利用有机农药为能源, 在体内 酶或分泌酶的作用下,使农药发生降解作用,彻底分解为 CO2和H20。如马拉 硫磷被绿色木霉和假单胞菌两种土壤微生物以不同方式降解,其反应如下:SH2 A (CH3O)2P SH + HOCHCOOC2H5CH2COOC2H5SII(CH3O)2PSCHCOOC 2H5CH2COOC 2h5绿色木霉 CH 3O S: P-SCHCOOC2H5 (CH3O)2PSCHCOOHSII (CH3O)2PSCHCOOHHOCH2COOC2H5河段设置的断面流经时间(h)氨氮浓

10、度(mg/L ) 被硝化的氨氮浓度(mg/L)河段设置的断面流经时间(h)氨氮浓度(mg/L ) 被硝化的氨氮浓度(mg/L)CH2COOHCH2COOC2H5第五章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1、在试验水中某鱼体从水中吸收有机污染质A的速率常数为18.76 h-1,鱼体消除A的速率常数为2.38X 10-2h-1 ;设A在鱼体内起始浓度为零,在水中的浓度可视作不变。计算A在该鱼体内的浓缩系数及其浓度达到稳定浓度95%时所需的时间。河段设置的断面流经时间(h)氨氮浓度(mg/L ) 被硝化的氨氮浓度(mg/L)BCF=a/Ow=ka/ke二 BCF 二= 18.76238 X13 = 7

11、88.2;丁 Cr =- 1-expX;/)二Q95佥生 二1eqGe剧心工得:0.95 = 1 - exp(-2.38 X 104)0-05 = exp(-2.38X10t)两边取In得:2996 二 2.38X10,解得:t= 125.88(h) = 5.25(d)o2、已知氨氮硝化数学模式适用于某一河段,试从下表中该河段的有关数据,写出这一模式的具体形式。河段设置的断面流经时间(h)氨氮浓度(mg/L ) 被硝化的氨氮浓度(mg/L)I02.860n2.372.040.63出8.770.152.653、用查到的新资料,说明毒物的联合作用。4、试说明化学物质致突变、致癌和抑制酶活性的生物化

12、学作用机理。答:(1)致突变作用机理:致突变性是指生物体中细胞的遗传性质在受到外源性化学毒物低剂量的影响和损伤时,以不连续的跳跃形式发生了突然的变异致突变作用发生在一般体细胞时 ,则不具有遗传性质,而是使细胞发生不正常的分裂和增生,其结果表现为癌的形成致突变作用如影响生殖细胞而使之产生突变时,就有可能产生遗传特性的改变而影响下一代,即将这种变化传递给子细胞,使之具有新的遗传特性(2) 致癌机理:致癌是体细胞不受控制的生长其机理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是引发阶段,即致癌物与DNA反应,引起基因突变,导致遗传密码改变第二是促长阶段,主要是突变细胞改变了遗 传信息的表达,增殖成为肿瘤,其中恶性肿瘤还会向

13、机体其他部位扩展(3) 抑制酶活性作用机理:有些有机化合物与酶的共价结合 ,这种结合往往是通过酶活性内羟 基来进行的;有些重金属离子与含硫基的酶强烈结合 ;某些金属取代金属酶中的不同金属 5、解释下列名词概念:被动扩散;主动转运;肠肝循环;血脑屏障;半数有效剂量(浓度);阈剂量(浓度);助致癌物;促癌物;酶的可逆和不可逆抑制剂。答:答:(1)被动扩散: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即顺浓度梯度扩散通过有类脂层屏障的生物膜(2) 主动转运:在需要消耗一定代谢能量下,一些物质可在低浓度侧与膜上高浓度特异性蛋白载体结合,通过生物膜,至高浓度侧解离出原物质(3) 肠肝循环:有些物质由胆汁排泄,在肠道

14、运行中又重新被吸收,该现象叫肠肝循环(4) 血脑屏障:脑毛细血管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进入脑循环血的结构(5) 半数有效剂量(浓度):毒物引起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剂量(浓度).阈剂量(浓度):在长期暴露毒物下,会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低剂量(浓度)(7) 助致癌物:可加速细胞癌变和已癌变细胞增殖成瘤块的物质(8) 促癌物:可使已经癌变细胞不断增殖而形成瘤块(9) 酶的可逆和不可逆抑制剂:抑制剂就是能减小或消除酶活性,而使酶的反应速率变慢或停止的物质其中,以比较牢固的共价键同酶结合,不能用渗析,超滤等物理方法来恢复酶 活性的抑制剂,称为不可逆抑制剂;另一部分抑制剂是同酶的结合

15、处于可逆平衡状态,可用渗析法除去而恢复酶活性的物质,称为可逆抑制剂6、试简要说明氯乙烯致癌的生化机制,和在一定程度上防御致癌的解毒转化途径。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1、为什么Hg2+和CH3Hg+在人体内能长期滞留?举例说明它们可形成哪些化合物。答:这是由于汞可以与生物体内的高分子结合,形成稳定的有机汞络合物,就很难排出体外此外,烷基汞具有高脂溶性,且它在生物体内分解速度缓慢(其分解半衰期约为 70d),因而会在 人体内长期滞留Hg2+和CH3Hg+可以与羟基,组氨酸,半胱氨酸,白蛋白形成络合物甲基汞能与许多有机配位体基团结合,如一COOH, NH2, SH,以及一0H等.

16、2、砷在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化学形态有哪些?其主要转化途径有哪些? 答:砷在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化学形态有五价无机砷化合物 ,三价无机砷化合物 ,一甲基胂酸及 其盐,二甲基胂酸及其盐 ,三甲基胂氧化物 ,三甲基胂 ,砷胆碱,砷甜菜碱 ,砷糖等 .砷的生物甲基化反应和生物还原反应是砷在环境中转化的重要过程.主要转化途经如下 :3、试述 PCDD 是一类具有什么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并说明其主要污染来源。答:1)PCDD 这类化合物的母核为二苯并一对二恶英,具有经两个氧原子联结的二苯环结构.在两个苯环上的 1,2,3,4,6,7,8,9 位置上可有 1-8 个取代氯原子 ,由氯原子数和所在位置的不同可能 组合

17、成 75 种异构体 ,总称多氯联苯并一对二恶英 .其结构式如右 :(2)来源 :在焚烧炉内焚烧城市固体废物或野外焚烧垃圾是PCDD 的主要大气污染源 .例如存在于垃圾中某些含氯有机物 , 如聚氯乙烯类塑料废物在焚烧过程中可能产生酚类化合物和 强反应性的氯 ,氯化氢等 ,从而进一步生产 PCDD 类化合物的前驱物 .除生活垃圾外 ,燃料 (煤, 石油 ),枯草败叶 (含除草剂 ),氯苯类化合物等燃烧过程及森林火灾也会产生PCDD 类化合物 .在苯氧酸除草剂 ,氯酚,多氯联苯产品和化学废弃物的生产,冶炼 ,燃烧及使用和处理过程中进入环境 .另外 ,还可能来源于一些意外事故和战争 .4、简述多氯联苯

18、 PCBs 在环境中的主要分布、迁移与转化规律。答:(1)分布 :由于多氯联苯挥发性和水中溶解度较小,故其在大气和水中的含量较少 .近期报导的数据表明 ,在地下水中发现 PCBs 的几率与地表水中相当 .此外,由于 PCBs 易被颗粒物所吸 附,故在废水流入河口附近的沉积物中,PCBs 含量较高 .水生植物通常可从水中快速吸收PCBs,其富集系数为 1沁04I粒5通过食物链的传递,鱼体中PCBs的含量约在I7mg/kg范围内(湿重)在某些国家的人乳中也检出一定量的PCBs.(2) 迁移 :PCBs 主要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 ,通道挥发进入大气 ,然后经干 ,湿沉降转入湖泊和海 洋.转入水体的PC

19、Bs极易被颗粒物所吸附,沉入沉积物,使PCBs大量存在于沉积物中虽然近 年来PCBs的使用量大大减少,但沉积物中的PCBs仍然是今后若干年内食物链污染的主要来源(3) 转化 :PCBs 由于化学惰性而成为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它在环境中主要转化途径是光化学分解和生物转化 PCBs 在紫外光的激发下碳氯键断裂 ,而产生芳基自由基和氯自由基 ,自由基 从介质中取得质子,或者发生二聚反应 PCBs生物降解时,含氯原子数目越少,越容易降解.5、根据多环芳烃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讨论多环芳烃产生与污染的来源有哪些? 表面活性剂有哪些类型?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什么?第七章 受污染环境的修复1微生物修复所需

20、的环境条件是什么?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 或是使 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它包括自然和人为控制条件下的污染物降解或无害化过 程。在自然修复过程(natural attenuation)中,利用土著微生物(indigenous microorga nism)的降解能力,但需要有以下环境条件:有充分和稳定的地下水 流;有微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物;有缓冲pH的能力;有使代谢能够进行的电 子受体。如果缺少一项条件, 将会影响生物修复的速率和程度。 特别是对于外来 化合物,如果污染新近发生, 很少会有土著微生物能降解它们, 所以需要加入有 降解能力的外源微生物( exoge

21、nous microorganism)。2请列举几种强化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原位强化修复技术包括生物强化法、 生物通气法、生物注射法、 生物冲淋法 及生物翻耕法等。(1) 生物强化法是指在生物处理体系中投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来改善 原有处理体系的处理效果, 如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等。 投加的微生物可以来源 于原来的处理体系,经过驯化、富集、筛选、培养达到一定数量后投加,也可以是原来不存在的外源微生物(2) 生物通气法(bioventing)用于修复受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地下水水层 上部通气层(Vadose Zone) 土壤。这种处理系统要求污染土壤具有多孔结构以 利于微生物的快速生长。另外,污

22、染物应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亨利常数大于 1.01325Pam3 mol-1时才适于通过真空抽提加以去除。生物通气法的主要制约 因素是影响氧和营养物迁移的土壤结构, 不适的土壤结构会使氧和营养物在到达 污染区之前被消耗。(3) 生物注射法(biosparging)又称空气注射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受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地下水及上部土壤。处理设施采用类似生物通气法的系统, 但这里的空气是经过加压后注射到污染地下水的下部, 气流加速地下水和土壤有 机物的挥发和降解。也有人把生物注射法归入生物通气法。(4) 生物冲淋法( bioflooding )将含氧和营养物的水补充到亚表层,促进 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

23、染物的生物降解。 生物冲淋法大多在各种石油烃类污染的治 理中使用, 改进后也能用于处理氯代脂肪烃溶剂, 如加入甲烷和氧促进甲烷营养 菌降解三氯乙烯和少量的氯乙烯。(5) 土地耕作法(land farming)就是对污染土壤进行耕犁处理。在处理过 程中施加肥料, 进行灌溉, 施加石灰, 从而尽可能为微生物代谢污染物提供一个 良好环境,使其有充足的营养、水分和适宜的 pH 值,保证生物降解在土壤的各 个层面上都能发生。3请列举几种强化微生物异位修复技术。异位生物修复主要包括堆肥法、生物反应器处理、厌氧处理。(1) 堆肥法(composting)是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传统技术,被用于受石油、洗涤剂、多氯

24、烃、农药等污染土壤的修复处理,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堆肥过 程中,将受污染土壤与水(达到至少 35%含水量)、营养物、泥炭、稻草和动物 肥料混合后,使用机械或压气系统充氧,同时加石灰以调节pH。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处理, 大部分污染物被降解, 标志着堆肥完成。 经处理消除污染的土壤可 返回原地或用于农业生产。 堆肥法包括风道式堆肥处理、 好气静态堆肥处理和机 械堆肥处理。(2) 生物反应器处理(bioreactor)是把污染物移到反应器中完成微生物的 代谢过程。 这是一种很有价值和潜力的处理技术, 适用于处理地表土及水体的污 染。生物反应器包括土壤泥浆生物反应器(soil slurry bior

25、eactor)和预制床反应 器( prepared bed reacto)r。( 3)厌氧处理对某些具有高氧化状态的污染物的降解,如三硝基甲苯、多 氯取代化合物( PCBs 等)等,比耗氧处理更为有效。但总的来说,在生物修复 中好氧方法的使用要比厌氧方法广泛得多。 主要原因是, 严格的厌氧条件难于达 到,厌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毒性更大、更难降解的中间代谢产物。此外,厌氧发 酵的终产物H2S和CH4也存在毒性和风险。4植物修复重金属的主要过程是什么?根据其作用过程和机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可分为 3 种类型。 (1)植物提取: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从土壤中吸取一种或几种重金属, 并将其转移

26、、 储存到地上部分, 随后收割地上部分并集中处理, 连续种植这种植 物,即可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所谓超积累植物(hyperaccumulator),是指对重金属的吸收量超过一般植物 100 倍以上的植物,超积累植物积累的 Cr、Co、Ni、Cu、Pb 含量一般在 110mg/ kg(干重)以上,积累的 Mn、Zn含量一般在10mg/ kg(干重)以上。超积累植物从根际吸收重金属, 并将其转移和积累到地上部, 这个过程中包 括许多环节和调控位点: 跨根细胞质膜运输; 根皮层细胞中横向运输; 从 根系的中柱薄壁细胞装载到木质部导管; 木质部中长途运输; 从木质部卸载 到叶细胞(跨

27、叶细胞膜运输);跨叶细胞的液泡膜运输。在组织水平上,重金 属主要分布在表皮细胞、 亚表皮细胞和表皮毛中; 在细胞水平, 重金属主要分布 在质外体和液泡。(2)植物稳定:利用耐重金属植物的根际的一些分泌物,增加土壤中有毒 金属的稳定性, 从而减少金属向作物的迁移, 以及被淋滤到地下水或通过空气扩 散进一步污染环境的可能性。其中包括沉淀、螯合、氧化还原等多种过程。(3)植物挥发:利用植物的吸收、积累和挥发而减少土壤中一些挥发性污 染物,即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 释放到大气中, 目前 这方面研究最多的是类金属元素汞和非金属元素硒。5请说明臭氧与有机污染物反应的主要机理。( 1

28、)臭氧分子的直接氧化反应臭氧的分子结构呈三角形, 中心氧原子与其它两个氧原子间的距离相等, 在 分子中有一个离域n键,臭氧分子的特殊结构使得它可以作为偶极试剂、亲电试 剂和亲核试剂。与有机物的直接反应机理可以分为三类: 打开双键发生加成反应。由于臭氧具有一种偶极结构,因此可以同有机物的不饱和键发生 1, 3 偶极 环加成反应, 形成臭氧化的中间产物, 并进一步分解形成醛、 酮等羰基化合物和水。例如:RiC=CR2+O3 RiC(-OOH, G)+R2C=0式中的G代表0H , 0CH3, OC(O)CH3基 亲电反应 亲电反应发生在分子中电子云密度高的点。 对于芳香族化合物, 当取代基为 给电

29、子基团( OH, NH 2等)时,它与邻位或对位碳具有高的电子云密度, 臭氧化反应发生在这些位置上;当取代基是吸电子基团(如一COOH , N02 等) 时,臭氧化反应比较弱, 反应发生在这类取代基的间位碳原子上, 进一步与臭氧 反应则形成醌打开芳环,形成带有羰基的脂肪族化合物。 亲核反应亲核反应只发生在带有吸电子基团的碳原子上。 分子臭氧的反应具有极强的 选择性,仅限于同不饱和芳香族或脂肪族化合物或某些特殊基团发生反应。( 2)自由基的反应 臭氧在碱性环境等因素作用下,产生活泼的自由基,主要是羟基自由基(?0H),与污染物反应。臭氧在催化条件下易于分解形成?0H, 土壤中天然存在 的金属氧化

30、物(aFe2O3), MnO2和AI2O3通常可以作为这种催化反应的活性位 点。因此,臭氧气体能直接或通过在土壤中形成?0H迅速氧化土壤中的许多有害 污染物,使它们变得易于生物降解或者变成亲水性的无害化合物。 进一步的研究 发现,臭氧的氧化作用可以增大土壤中的小分子酸的比例和有机质的亲水性, 并 通过改变土壤颗粒的结构, 促进有机污染物从土壤的脱附, 从而提高有机物被生 物降解的可能性。 然而,臭氧的作用也会由于以下因素而受到限制, 例如土壤有 机质的竞争反应、土壤湿度、渗透性和pH值等。要提高臭氧的氧化速率和效率, 必须采取其它措施促进臭氧的分解而产生活泼的羟基自由基。6写出 FePRB 去

31、除重金属的主要机理。以零价铁为反应活性填料的 PRB 占整个技术的 70,它可以用于可还原有 机污染物、可还原无机阴离子,如硫酸根及硝酸根,及重金属的去除。它的反应 机理非常复杂,包括还原降解;还原沉淀(沉积) ;吸附;共沉淀;表面络合等 化学过程。很多场合,即使是对一种污染物,也是多种过程同时起作用。零价铁 PRB技术用于重金属去除最成熟的是对 Cr、U和Tc的去除,有较多实际应用的 工程实例,去除原理为还原沉淀。以 Cr为例,生成的三价铬,形成氢氧化铬沉 淀以及与铁离子形成氢氧化物共沉淀。0 2- Fe + Cr04 + 4H2O = FexCri-x(OH)3(x 1) + 5 0H零价铁作用于重金属其它主要的机理为吸附和共沉淀, 零价铁在水中放置过程中,逐渐发生腐蚀反应,生成多种形式的铁的(氢)氧化物沉淀,这些新生的沉淀具有高度反应活性,并具有巨大表面积,可以吸附截留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从热力学角度出发, 零价铁对重金属的去除还应包括还原沉积途径, 如铜离 子可与零价铁发生如下反应: Cu2+ + Fe0 = Fe2+ + Cu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