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试验二排除干扰与控制变量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5733092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探究试验二排除干扰与控制变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探究试验二排除干扰与控制变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探究试验二排除干扰与控制变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探究试验二排除干扰与控制变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试验二排除干扰与控制变量(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探究性实验专题(二)排除干扰与控制变量姓名: 班级:一、排干扰思维模型在探究过程中,经常会有多个变量存在,干扰对现象的判断,增大结果的误差。因此,在探究实验中, 为使得实验结果准确而科学,就需要对干扰因素做出一定的处理。1找干扰:找到对实验有干扰的物质或因素,要综合考虑物质的性质重叠。2)若干扰无法去除,则需要对比实验,来排2排干扰:(1)可以去除的,要考虑如何除去干扰因素( 除干扰带来的误差。例题1证明非金属性的强弱:NCSi思路:例题 2 证明溶度积:KspCu(OH) 2KspMg(0H) 2思路:练习1甲同学进行Fe2+还原性的实验,针对异常现象进行探究。步骤一:制取FeCl2溶液。向

2、0.1 mol?L-1 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测得pH1。实验二:向2 mL FeCl2溶液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加 5滴5% H2O2溶液(物 质的量浓度约为1.5 mol?L-1、pH约为5),观察到溶液变红,大约10秒左右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2)。(1)甲探究步骤二中溶液褪色的原因:I. 取褪色后溶液两份,一份滴加FeCb溶液无现象;另一份滴加 KSCN溶液出现红色;II. 取褪色后溶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III. 向2 mL 0.1 mol ?L-1 FeCl3溶液中滴加 2滴0.1 m

3、ol?L-1 KSCN溶液,变红,通入 O2,无明显变化。 实验I的说明; 实验III的目的是。练习2 (2017门头沟)以Al和不同的铜盐溶液间的反应为实验对象,探索Al与不同铜盐溶液反应的多样性。实验向试管中加入2mL溶液实验现象1皿 * * -Al实验川:0.5mol/LCuCl 2 溶 液+1g Na2SO4固体加入Na2SO4固体后速率几乎不变,仍有大量气泡产生,红色 物质生成且剧烈放热,铝片反应完全,溶液沸腾实验 W: 0.5mol/L CuCl 2 溶液+5g Na2SO4固体加入Na2SO4固体后速率几乎不变,仍有大量气泡产生,红色 物质生成且剧烈放热,铝片反应完全,溶液沸腾实

4、验 V: 0.5mol/LCuSO 4 溶液+0.02mol NaCl固体未加入NaCl固体前几乎没现象,加入后,铝片表面迅速产生 大量气体和红色物质,溶液温度上升至沸腾,铝反应完全实验W: 0.5mol/LCuSO 4 溶液+ NH4CI固体未加入NH4CI固体前几乎没现象,加入后,铝片表面迅速产 生大量气体和红色物质,溶液温度上升至沸腾,铝反应完全实验屮的设计目的是: 其中,实验与实验出、W做对比,结论为: 其中,实验H与实验V、屮做对比,结论为: 三、控制变量某些干扰因素无法彻底去除,就需要控制无关变量,通过每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PH、颜色等。控制变量思想可以把几个因素不

5、变。常见的变量有粒子种类、浓度、体积(用量)、温度、 复杂问题简化为单一问题,降低研究化学问题的难度。例题3探究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ML /沁001 ail/ 0Q2 ml2ml. 0, IjikjI/L 液 +2mL 0 JmolL 1H虑5浴浪2ml 0 1 mullK旳紡O,沼液+inL 0.2I1U4L1HjSCUS#0. lrnolL6编号ab试剂0.1mol/LFe(NO 3)30.05mol/LFe 2(SO4)3现象银镜消失较快;溶液黄色略变浅;产生少许白银镜消失较慢;溶液黄色明显变浅;产生色沉淀较多白色沉淀例题4溶解银镜:分别向附有银镜的两支试管中加入5ml Fe( N

6、O3) 3、Fe2(SO4)3 溶液。选用Fe2(SO4)3溶液的浓度为 0.05moL,目的是 例题5向同体积同浓度的 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lml同浓度的CuSO4、FeCl3溶液,比较Cu2+、Fe3+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练习3某学习小组研究溶液中 Fe2+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观察,记录结果。实验I2M0.01 molt*1KSCN常蔽爲2 mL 出翎 ftioJ L-*2 mL molU物质0 min1min1h5hFeSO4淡黄色桔红色红色深红色(NH4) 2Fe (SO4)2几乎无色淡黄色黄色桔红色(1)甲同学提出实验I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可能是(NH4) 2Fe (

7、 SO4)2溶液中的NH4+保护了 Fe2+,因为NH4+具有还原性。进行实验 II,否定了该观点,补全该实验。操作现象取与实验1中(rNH4)2Fe (SO4)2溶液现象相同。加,观察。练习4实验小组探究 KI与Cu(NO3)2的反应,进行实验1酒加 1 rnL hwil * L 1-aL札必色清iftKM ft注:本实验忽略Cu2+在此条件下的水解。(1) 取棕黄色清液,加入少量 溶液(试剂a),清液变为 色,说明生成了 12。(2) 探究生成12的原因。 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向2mL1 mol/LKI溶液中加入1mL溶液(硝酸酸化,pH=1.5),再加入少量试剂a,观察到与 相同的现象。

8、甲同学由此得出结论:实验一中生成I2的原因是酸性条件下,NO3-氧化了 I-。 乙同学认为仅由甲同学的实验还不能得出相应结论。他的理由是该实验没有排除氧化I-的可能性。 若要确证实验一中是 NO3-氧化了 I-,应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行检验 的实验。练习5资料显示“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某兴趣小组探究S0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实验如下。1.探究体现漂白性的主要微粒实验一:将SO2分别通入0.1%品红水溶液和0.1%品红乙醇溶液中观察到前者褪色而后者不褪色。实验二:试管中的液体现象1a. 0.1 mol/LSO 2 溶液(pH=2)溶液逐渐变浅,约 90s后完全褪色U 1Htl

9、KIjiAb.0.1mol/L NaHSO 3 溶液(pH=5)溶液立即变浅,约 15s后完全褪色c.0.1mol/L Na 2SO3 溶液(pH=10)溶液立即褪色d.pH=10 NaOH 溶液红色溶液不变色e.pH=2 H2SO4 溶液红色溶液不变色(1)实验d的目的是(2 )由实验一、二可知:该实验条件下,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 练习6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 SO2气体通入0.1mol L-1的Ba ( NO3) 2溶液中,得到了 BaSO4沉淀,为 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突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溶液中的 NO3-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 O2(1)验

10、证假设一 该小组涉及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在盛有不含。2的25ml0.1mol/LBaCl 2溶液的 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假设一成立实验2:在盛有不含。2的25ml0.1mol/LBa ( NO3) 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的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入下图丫 7_实验I也脸21 I I iSlhi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 ;Vi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验证假设二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

11、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探究性实验专题(二)排除干扰与控制变量例题1在AB之间加一个饱和 NaHCO 3的洗气瓶浓HNO3容易挥发例题2向2ml 0.1mol/LMgCI 2溶液中加入少量 NaOH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再想其中加入 适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沉淀变为蓝色。练习1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SCN-发生了反应而不是 Fe3+发生反应排除H2O2分解产生的 02氧化SCN啲可能0.15练习2通过对照实验,排除 Na+的干抗,证明Na+对该反应不造成影响SO42-对AI与Cu 2+的置换反应没有抑制作用C对Al与Cu 2+的置换反应存在促进作用例题4 保证Fe

12、3+的浓度相同例题5 X练习 32 ml 0.80 mol/L FeSO 4 溶液(pH=4.5 )2 滴 0.01mol/L 的 KSCN 溶液练习4(1)淀粉,蓝(2) 2mol/L KNO 3Cu 2+或 O2NO3 的还原产物练习5 (1)排除碱性对品红褪色的干扰(2) SO-练习6(1)无明显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2) SO2溶于水后生成 H2SO3 ;3SO2+2NO 3-+2H 2O=3SO 42-+4H +2NO;(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作为参考实验假设二成立实验3:将纯净的 SO2气体通入未经脱O2处理的25mL0.1mol/L 的 BaCl 2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