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应有效刺激消费需求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23265030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扩大内需应有效刺激消费需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扩大内需应有效刺激消费需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扩大内需应有效刺激消费需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扩大内需应有效刺激消费需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大内需应有效刺激消费需求(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扩大内需应有效刺激消费需求在全球经济趋缓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要保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就必须保持舍理的消费率。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乏力的现象,重点分析了居民收入分配及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对我国消费的影响。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居民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及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导致了消费倾向缺乏。为此,应该进步居民收入程度,调节收入差距,尽快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消费才能,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扩大内需;消费需求;制约因素;对策 一、研究背景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加速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经济趋缓的我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

2、。在这种大背景下,一方面,中国经济不可防止会受到全球宏观经济减速的拖累,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下行趋势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前两年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向过热方向去开展,物价程度不断上涨。2022年开场,中央经济会议确定我们根本目的是双防,防止经济增长偏快转向过热,防止通货膨胀。所以,目前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也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但是,自去年2月份物价涨幅达全年最高8.7之后,我国物价程度上涨幅度连续回落。中国经济刚走出通货膨胀的困境,却又走进了通货紧缩的阴影。我国宏观调控的目的也发生了重大调整。尤其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意义更加重大。对我

3、国来讲,经济增长不只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因为只有经济能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我们才能不断地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压力。LoCaLhOst因此,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更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实现保增长目的的根本途径。 二、加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历史中,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三驾马车拉着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但同时,长期以来消费率过低,单纯依靠投资和出口,这种构造失衡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一方面,我国多年来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而我们的增长方式是高消耗支撑高增长。大量投资意味着大量消费才能的

4、形成,大量的消费才能形成之后,由于消费程度上不去,产能过剩的风险始终存在。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靠出口拉动。2022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17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2万亿美元,分别相当于gdp的66.8和37.4。虽然不能简单地以此来计算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但由此也可看出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开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目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使我们外部需求放缓、减弱,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在出口受阻状况下,再主要依赖投资拉动经济会导致大量产能产量过剩,使风险越来越大。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也屡次出现“过热调整 再过热再调整的经济波动,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消费率偏低、经

5、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有关。 长期以来,消费缺乏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一块短板。在西方兴旺国家中,消费占经济增长的比重非常大,一般都在70左右。美国居民消费占到gdp的72,而2022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仅为3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奉献不力。消费需求是内需的主体和重点,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分析说明,消费需求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拉动作用。一国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就必须保持合理的消费率。消费需求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也是缓解经济剧烈波动的稳定力量。消费需求的波动相对平缓,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投资需求波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动乱,缓解国民经济的大起

6、大落。当前,兴旺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国际需求大幅收缩,而我国人口众多,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内市场广阔,需求潜力宏大。我们必须真正把经济增长的根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利用这次国际经济构造调整的时机,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这是我国经济开展的坚实根底。 三、影响消费需求增长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居民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导致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我国总消费与收入分配有亲密的关系,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偏低且持续下降,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居民所得没有改善,反而也持续下降。收入分配

7、明显影响总消费程度。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缺乏的矛盾虽然有了明显好转,但构造性需求缺乏的矛盾非常突出,社会成员之间消费增长极不平衡。有数据显示,1978年至2022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差近万元。除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镇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均,会加剧居民消费的流动型约束。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递减,高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也呈现相对缩小的趋势,而占城乡人口绝大多数的低收

8、入阶层有消费欲望却无支付才能,形成不了有效需求,消费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难以启动。可见,两股力量互相作用共同制约中国消费的增长。从根上解决消费缺乏的问题,必须调整收入分配制度。 二是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导致居民储蓄意愿增强,消费倾向缺乏。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资料显示,最近几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112,而兴旺国家一般在3050之间。政府只有大幅增加公共支出,才能免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多年来,中国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虽然高储蓄率是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重要保证,但造成我国储蓄率高增长的根本并非完全是居民收入的增加 【1】【2】【3】,而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

9、体系尚不完善。老百姓有钱不敢花,宁愿享受负利率也要将钱存入银行。说明老百姓有着强烈的后顾之忧。如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再加上目前我国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较低,程度不高,险种单一、机制欠灵敏等,都给老百姓增添了许多不确定的担忧,使得我国居民仍然倾向于利用储蓄来防范风险。 三是居民投资渠道单一及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导致居民金融资产缩水,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与兴旺的市场经济国家比拟,我国投资渠道过于单一和集中。我国投资渠道主要有储蓄存款、国债、企业债券、股票及基金等。但从现状看,居民储蓄存款规模居高不下,成为我国居民投资的最主要的投资渠道。另外,股票与基金也正在成为重要

10、的投资渠道。而从2022年10月开场a股连续下跌,至2022年8月最大跌幅已过60。整个股市的市值也大幅度缩水。90以上的投资者处于绝对亏损状态,23以上的流通股股东的损失超过大盘的下跌幅度。股市如此大幅度、长时间下跌,对投资、消费等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呈现出来。居民消费预期也呈现降低趋势,股票缩水导致的负财富效应将对多个行业造成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需要消费拉动的经济大环境。 四是持续的失业压力及就业难度加大,导致居民的消费信心下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十一五期间,城镇每年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而在用人需求方面,按经济增长保持8至9的速度,约为120

11、0万人,缺口达1200万人。更重要的是,农村还有11.5亿劳动力有待转移。同时,受人民币升值、消费本钱上升以及国际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一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消费经营困难,广东、江苏一带外贸型企业甚至出现倒闭潮。此外,2022年也是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的最后1年,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的数量比以往任何1年都大。按照世界银行早前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约在10.8,假如采用2022年就业弹性计算,经济增长率放缓0.6个百分点,对就业影响为0.042个百分点,3200万人就业将受到影响;假如经济增长率为9.8,就业受影响人数可能要增长1倍。城镇就业和构造性下岗失业的压力增大,

12、影响居民的预期收入和即期支出。所以,就业压力得不到缓解,不仅影响短期消费需求扩张,更重要的还影响我国长期有效需求缺乏矛盾的根本性缓解。 五是供应构造与需求构造不相适应,实现消费需求困难。由于多年来的重复建立、重复消费,使供应构造不合理,构造晋级滞后,成为市场有效需求缺乏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几年,我国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产品过剩。商务部发布的600种商品中,供大于求的商品在80左右。在需求方面,消费者的根本消费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恩格尔系数在下降,需求档次已经提升;在供应方面,供应的档次普遍低于消费需求的档次,供应的构造没有随着消费需求构造的变化而及时调整。由于供应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

13、消费需求。另外,制造业和一些市场竞争充分的效劳业开展迅速,但能源消费和国家控制的效劳业开展相对缓慢。在铁路交通、医疗效劳、环境卫生效劳和金融效劳行业,已明显表现出开展的滞后性,压制了消费需求。 四、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启动消费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要使每个人都对消费环境满意,才有可能使消费得到更大的增长。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政府多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第一,进步收入程度,调节收入差距,提升消费才能。收入是消费的根底,只有收入程度进步了,才能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构造。首先,要逐步调整分配制度,进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进步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城镇居民中低

14、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通过税收调节缩小收入差距。在鼓励中高收入阶层消费构造晋级的同时,利用多种途径扩大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其次,要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并划拨专项财政资金,在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或经济社会发生重大波动时,用于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保证在非正常情形下,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程度不出现明显下降。第三,根据我国经济形势相应调整税收政策,通过减税减费,鼓励消费者增加购置支出。在优化税制构造的同时,可以开征一局部新税种,降低一局部税种的税负,以到达刺激经济,扩大投资和需求的目的。第四,通过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力度和加快农村充裕劳动力的转移来进步农民收入,激活农村市场

15、,有效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第二,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作为经济景气的“内在稳定器,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刺激消费需求扩张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稳定居民支出预期,增强消费信心,促进居民当期和长期消费。目前应该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投入和公共效劳投入,较大幅度地增加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和廉租住房建立等公共效劳支出。改革财政支出构造,增加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安排,进步社会保险费征缴率,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标准的转移支付制度,并确保社会保障基金专款专用,建立社会保障管理和社会化效劳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的省级统筹和跨省接续,消除城乡居民即期消费

16、的后顾之忧,将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通过进步保障程度,确保低收入阶层的根本消费才能,降低居民将来预期支出,进步即期消费率。让中国的经济-个新的台阶,社会保障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只有真正做好了社会保障,让老百姓放心,大家才能真正把钱拿出来消费。 第三,改善市场环境,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投资产品的低风险需要完善的投资环境的保障,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赋予居民更大的投资自主权,保障居民权益,促进投融资市场开展,提供居民投资渠道多样化途径,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将产生财富效应,从而刺激居民消费。 第四,调整就业构造,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努力增加就业是今后进步居民消费预期及促进消费增长的关键

17、。要稳定消费,最主要的 【1】【2】【3】是稳定所有劳动者的收入,稳定所有劳动者的就业岗位,这是稳定消费的根本前提。将来几年宏观经济政策必需要把努力增加就业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加大施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力度。一要积极拓展就业空间,创造就业岗位和就业条件。要通过健全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培育和标准各种劳动中介组织,进一步开展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二要通过加强教育普及率和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步居民文化素质,增强就业才能,减少构造性失业。三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或下基层工作。四要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将农民进城就业和城镇居民就业均纳入国民经

18、济和社会开展规划,建立就业目的考核体系。五要继续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尽可能延长本轮经济的扩张期,有效缓解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 第五,依托消费晋级,加快产业构造晋级,增强有效供应。一方面,是对供过于求、消费才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和产品,要坚决实行限产压库,防止边消费、边积压的情况继续发生;另一方面,采用高新技术推进产品构造优化晋级。针对消费品市场出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企业应该尽快摆脱低程度的恶性竞争,应利用国家目前为扩大内需所给予的优惠政策,加快进展技术革新,进步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引导企业优化和调整现有产品消费和产品构造,增强供应对消费需求的牵引力,力求满足由消费构造晋级引发的热点商品的旺盛需求,使供应与需求进一步衔接,促使供应程度及消费程度踏上新台阶。同时,继续推动以“住、行为重点的消费构造晋级,以消费需求增强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拉动作用。 【1】【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