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思考及对策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21868167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思考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思考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思考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思考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思考及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思考及对策王静 摘要随着劳动力市场人才供过于求矛盾的日益凸现,受老式文化、“性别亏损”观念、女性自身素质、政策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就业性别歧视已是一种普遍现象1。女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显得困难,社会应当引起高度注重,协助女性就业。同步高校应协助女大学生更好实现自我价值!核心词:女大学生;就业现状;思考;对策。Abstract:With the conflict of the oversupply of resources in the labor market becoming marked day by day, the employment discrimi- natio

2、n appears.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essure appear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society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help women employment. At the same time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help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better realize self-worth!Key Words: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he emp

3、loyment status; Thinking; Countermeasures.1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特点1.1和男大学毕业生相比,女大学生就业呈现三高二低模式就业成本高:大部分女大学生,大学四年,耗费最多的是大四的最后一学期.找一份工作,女生总要比男生耗费更多的精力和物力.在求职过程中,她们总是要比男生制作更多更精致的求职简历,购买美丽的衣服和化妆品,以弥补自己在就业中某些方面的局限性2.盼望值高:女生对就业比较抱负化.在对云南省部分高校女生的就业意向调查问卷中,对单位性质的选择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排在前二位;在对地区的选择上,67.9%的女生选的是都市,选择基层的只有21.3%,只有

4、10.8%乐意到艰苦的农村去2.依赖性高: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80后的女大学生们普遍具有依赖心理,积极性不高,带有回避择业责任的倾向,一味地期待家长、教师、学校为其承当,这种等、靠的心理,延迟了她们就业准备期的到来.此外,目前女大学生的择业途径仍很狭小,成绩较优秀的学生可以靠学校主管部门的推荐,而学习一般的学生则多数是依赖于家长、亲友等人际关系,自己积极去人才交流中心或人才市场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有点被迫的味道.显而易见,在没有签约的女大学生中,农村的多于都市2.就业率低:特别是对于一般院校的就业竞争剧烈的专业2.就业质量低:目前,诸多女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满意度较低,有些觉得找到的工作与自己

5、的盼望值有差别,有的觉得她们为能找到工作而减少了就业质量.尚有部分女大学生觉得用人单位对她们是“大材小用,人才高消费”2.1.2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着院校、专业、学历差别女大学生就业存在不平衡,就业率差别仍然存在.目前高校就业的市场化限度不断提高,使不同窗校或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浮现差别,重要表目前:一方面是重点的名牌院校与一般院校的差别.一般而言,重点院校的女生就业率较非重点院校女生就业率高. 另一方面是学历层次的差别.在女大学毕业生中,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之间的就业率存在明显差别.同一所院校,同一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比研究生要低,而专科生要比本科生低,可见女专科生是“弱中之弱”

6、. 此外,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的女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存在差别.同一专业同一层次的公办院校女生就业率高于民办院校,就业质量也高于民办院校2.1.3为就业,女大学生谋求多种出路升学:本科生考研,专科生升本.在报考研究生的人员中,应届女大学生的比例在上升,问其因素,有的是由于就业难,逃避就业困境,有的是就业质量低,与抱负值相差较大,通过考研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增强其竞争力.对于专科毕业生,她们不放过任何专升本的机会,一方面参与名额很有限的本专业的专升本考试,一方面参与全国的成人专升本考试,目的不外乎是就业2.1.4 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性别歧视 , 就业机会明显不不小于男生调查发目前人才市场上诸

7、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常常以工作需要为借口 , 明确表白“限招男生”、“但愿要男生” 或 “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同样具有应聘资格的女生被拒之门外 , 使得在本来就不宽裕的就业市场上女生就业屡屡受阻 ,到处遇红灯 。有的单位虽未明确表达回绝女生 , 但最后终能以多种借口把众多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 。有的女生虽然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 , 但单位在合同上附加了一条“5 年之内不得生育” 的苛刻条件 。尽管这种附加合同不近人情 ,但为了工作和前程 ,女大学生们也只得委曲求全 ,被迫就范 3。 由于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理差别,大多数女大学生在体力和精力上往往不如男大学生,这就使得女大学

8、生失去了为数甚多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同步,女性一般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独立性较差,意志力不够坚强。她们在学校多注重理论学习,缺少动手实践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又缺少创新,并且女大学生将来也面临着结婚生子的现实问题,用人单位紧张女性在结婚时还要有分房子的压力,在此后的怀孕、生产、带孩子期间中断正常的工作,因此用人单位:“宁要庸男,不要才女”8。1.5 工作待遇偏低 在相似的条件下女大学生不能找到适合的工作 , 则这一群体不得已减少自己的职位盼望值 , 工资待遇值 。根据厦门大学对本校毕业生的调查发现 , 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明显低于男生 , 用人单位用低层次低收入的岗位来安排这些委曲求全的

9、女大学生 , 用较低的价值换取了较高的“ 使用价值 ”。更多的公司在与女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步更是将劳动保险 , 养老保险等应尽之职规避不谈 , 但部分女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也不得不签下如此“ 霸王 ”合同4。2制约女大学生就业因素的综合分析2.1: 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矛盾锋利化,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5. 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人,国企减员增效,国家机关精简机构,加之世界经济不景气给外资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市场对于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在高校大学人数骤增的状况下,女生比例也呈现递增趋势。女生占总人数比例年,年,年,年。劳动力市场供不小于求的现实为用

10、人单位人为地提高就业门槛,设立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加之受老式筹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学校只管培养,很少考虑社会需要,专业反复设立,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导致就业的构造性矛盾5。2.2老式观念加上雇主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削弱了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备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人力资源也不例外。由于受老式观念的影响,人们总是夸张了女性的负面影响,而低估了女性的价值和能力。觉得女性要有生理上的“三期”,女性退休早,并且根据国内现行福利制度的规定,雇佣单位必须肩负起女性孕产期的补偿费用,因此选择女性职工将给公司带来较高的成本承当。相对男性而言,女性的投入一产出比是比较低的。用人单位从利润最大

11、化原则出发,自然不乐意选用女性职工5。2.3国家劳动与保障政策的不完善或执行的不到位,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政策性因素对于保障女性就业,国内的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均有规定。 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各单位在录取女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回绝录取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取原则。然而在实际求职中,面对用人单位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这些法律法规却无法成为处在弱势地位的女大学生保障自身权益的武器。因素在于这些法律条文原则性太强,在法律实践中可操作性较低,对用人单

12、位的性别歧视无法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5。2.4:女大学生自身较高的就业盼望值与较低的创业意识,是导致自身就业难的主观因素 在问卷调查和个别走访中,发现女生的就业盼望值较高,特别是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此前,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布满一种“浪漫”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大部分女生把“国家机关”、“外资公司”作为自己抱负的工作单位,把“大中都市”作为抱负的就业地区。有的女生还但愿将来的工作单位,有“出国”、“培训”等机会。和男生相比,女生不乐意下调对工作的盼望值。某些用人单位表达她们之因此乐意招男生、是由于她们更加务实,有些本科男生乐意当“技术蓝领”5。相对于女生较高的盼望值,女生的创业意识又

13、比较低,在就业途径的选择上,选择“自主创业”的女生占,在问及创业中最紧张的是什么?排在前面的不是资金,而是自己的能力和失败的风险。可见,女生对自己创业缺少信心,在就业中,比较注重的是稳定,在就业态度上缺少积极性,悲观被动地依赖父母,等待用人单位的录取。加之对老式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的认同,导致了女生创业意识的低下,错过了就业良机5。3针对女生就业的这种状况,可以采用如下对策:3.1:应转变老式的思想观念,建立性别平等的就业环境。在这一方面,我们就充足注重到传媒和宣传机构所起的作用。它们在迅速的传播以及逐渐的渗入力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我们应当充足的运用它们来消除人们思想观

14、念中的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提高女性在社会上的形象,使她们的就业能力可以得到社会公平的评价,在劳动力市场上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竟争环境,发挥良好的媒体性别导向作用。同步,各级党政干部、教育工作者、妇女工作者也应将抵制和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的工作贯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形成有助于公平就业的社会文化环境6。 3.2:高等学校教育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衔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引和服务体系.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立方面,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女性教育特点和社会需求调节专业构造。 加强对女大学生抽象 逻辑思维的训练,注重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多为女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加强

15、对的性别观的引导,增强女大学生的独立、自强的意识.在就业指引方面,应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引队伍,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应聘技巧、职业规划、求职心理指引.及时协助她们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和她们的心理压力,使她们信心十足地走进就业市场 。3.3 加强女大学生全程、全方位就业指引 ,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心态决定行动,对女大学生的全程心理教育是高校应当注重的首要大事,高校就业指引机构应当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服务队伍,鼓励女生将求职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做出倾诉并且作为案例与在校女生交流,协助特定个体分析其受到不公正看待的因素,对于外界因素做出客观分析,鼓励女生在这种环境下努力做到自尊、自信7。 另

16、一方面,应当协助女生发掘女性在职业中的优势,塑造亲切、认真、细致的大学毕业生形象。也可以尝试发掘潜藏在女生身体中的部分男性性格,通过某些竞争性的学生活动培养女生的成功意愿、竞争心理和工作的积极性。可通过定期请女性校友回校做职场经验分享来启发女生的职业意向和职业生涯规划7。 最后,在应聘季节到来时,高校就业指引机构在提供公司招聘信息时,除了担任中介角色发放公司简介、招聘职位简介等固定信息外,还应当积极协助女生理解该公司的公司文化、公司战略等精神层面的信息。而在对学生进行应聘细节技巧指引时,应具体全面,使同窗理解到书写简历、求职信,笔试技巧,面试准备的知识7。3.4 用人单位对的结识和发挥女大学生

17、价值,合理运用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心理效应用人单位之因此回绝女大学生,重要是怕录取女大学生而增长其成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好制度,将有效应对这些顾虑。同步还必须清晰女并非不如男,要对的看待女大学生的价值,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10。3.5对的看待女大学生优势 一般来说女大学生具有如下几种方面的职业能力优势:一是语言能力优势。她们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强于男性,从事文字整顿、教育、接洽等工作更能发挥其特长。二是思维能力优势。在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具有优势,适合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其作品往往让人感到和谐、典雅、优美。三是交往能力优势。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协作中体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合

18、从事行政管理、办公室、公关、推销工作。四是管理能力的优势。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个人修养好,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善于与她人合伙共事。五是忍耐力的优势。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能孜孜不倦的长期工作。因此用人单位不必片面夸张女大学生的负面效应,应对的结识她们的价值,将她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为用人单位做出奉献10。3.6: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构造升级 ,开发和哺育新的就业岗位。大量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解决女性毕业生的就业。较长时期以来,国内许多行业始终处在产业链加工制造这一低端环节,而产品 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送、订单解决 、批发经营 、终端零售等高附加值的服务性环节涉足较少,直接影响

19、了国内大学生特别是女性毕业生的就业。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公司发展的产业升级和品牌战略,不仅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同步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3.7:积极消除性别歧视和性别差别。加强对老式性别文化和男权制度的创新,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发明更好的文化与制度环境。应当从主线上变化社会(特别是女大学生自己)对女性的老式结识,这样才干使女大学生在自身发展、社会参与和成就追求中与男生享有同等的机会。转变老式观念,确立性别平等、就业公平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全社会要致力于消除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广泛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等基本国策和女大学生就业的战略意识,提高对女大学生就业的

20、结识;传媒要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树立美好、成功、多样的女大学生形象,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要变化社会对男女价值的评价体系,充足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3.8:女大学生自己要鼓起勇气创业。创业是目前是女性最佳的出路,由于自己的盼望值高不乐意到小公司去工作也不乐意到基层。目前国家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国家提供贷款资金因此不用怕资金筹不齐!自己要相信自己能干好,要敢于面对失败,总结经验。 总之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工程 ,只有以高度的责任感关怀女大学生就业 , 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增强服务意识 ,优化就业环境 ,拓宽就业渠道 ,打破所有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的壁垒 ,才干实现长期性

21、、 制度化的女大学生用工机制 ,增进女大学生就业11。参照文献:【1】 贺江平.就业性别歧视的思考及对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40.【2】 杨晓菊.有关现阶段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6(3),210.【3】 孙慧敏.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 青少年研究,.【4】 寇全强 ,唐笑 ,陈丽丽.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J. 医学信息,22(7),665.【5】 郭秀芬,杨娟茹, 刘宏全. 变革环境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C.会议论文,.【6】 李 丹. 女性就业难的因素及对策J. 财经界, ,217.【7】 蒋西河. 对高校女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8】 武超英.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因素及对策分析J. 太原都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0).【9】 陈小环.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探析J.,2(24),131.【10】 王星.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D.学位论文,.【11】 温瑛琳.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因素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