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1794520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82.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资源描述: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启蒙》教学设计(9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2让学生图文结合,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月光启蒙,月光是那样的柔和,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意的月光启蒙,去品读歌谣,品味母爱。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最喜欢文中的什么?生:歌谣师:歌谣也同样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唱了许许多多的歌谣。板书:

2、歌谣课文中写了几首,请你们找出来读一读,可以把你最喜欢的那一首多读几遍,读出你喜欢的原因。生读,师巡视学生,同学读的真投入呀。师:提问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歌谣。生:我喜欢的歌谣是月儿弯弯哪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着太阳。(设计意图:让学生悟出歌谣表达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我从凤凰凤凰一摆头,看出来的,凤凰落在梧桐树上,那里就盖起了瓦房和楼房。师:是啊,凤凰是一种吉祥的鸟,它性格高洁,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传说它落在梧桐树上就会好运连连。师: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喜

3、欢?生:我喜欢的歌谣是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这首歌谣很有趣,很幽默。)师:那谁能用家乡话来读一读这首歌谣?生:读师:我们家乡版的歌谣是不是也很幽默,很风趣,这就是乡音乡韵,充满了乡土的气息。生:读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的老鼠啃锅沿。(设计意图:读出歌谣的韵味,感受歌谣中小动物的可爱)生读听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咯吱咯吱啃锅沿的声音。还有一首谁喜欢的。生:毛娃我觉得毛娃可爱有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谣还有一个特点呀,师范读生:押韵。师:谁喜欢这首歌谣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生:这

4、首歌谣写了一位勤劳善良的母亲在洗衣服的场景。师:现在你们对歌谣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诺贝尔教学实录童年水墨画教案将相和课堂实录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诺贝尔导学案因“推敲”而精彩推敲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生:有趣幽默、押韵、简短易懂、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朗朗上口。生:歌谣中还有许多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之类的东西,都写在上面感觉十分的幽默风趣。师:是啊!记得有一位作家说哥谣是孩子们成长的精神食量,孩子们都很喜欢,孙友田的认识和你们是一样的。课件出示:这些民歌民谣特点: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充满了乡土的

5、气息,浓郁的诗情,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刚才是同学们自己读歌谣,那母亲吟唱的歌谣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童年的夏夜歌谣,(课件出示)师你们听母亲的歌声从篱笆小院里传出来,师唱歌谣。师:听了母亲的歌声有什么感觉?小组内交流。生:我觉得母亲的歌声甜甜的、柔柔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你的感受多丰富,就像一位小诗人);母亲的歌声优美(是啊,母亲的歌声是那样的甜美像春风吹在脸上)师:如果让你们打个比方那声音又像什么呢?生:像优美的小提琴曲、像黄鹂唱的歌(是啊,你们的感受多丰富呀,就像一个个小诗人了。)师:母亲用这甜甜的嗓音唱着,孙友田的感受和你们是一样的,他在文中是这样写的。谁来读一读?生

6、读生: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芳香的音韵那怎样才能让芳香的音韵飘满小院呢生:(芳香)拉长这样香味就能传的更远了。)生:(我们的教师飘满了芳香的音韵)生:听母亲的吟唱是一种享受,听你的朗读也是一种享受师:读到这里,你想象一下,当时的我是怎样听母亲唱歌谣的?生:我坐在月光下认真的听母亲唱歌谣觉得是一种享受(你觉得是一种享受);我坐在月光下,闭着眼睛,摇着头,认真听母亲唱(真有创意)师:听着母亲唱歌谣,我是那样的陶醉,那样的享受,那样的快乐,让我们一起把这种美好的感受也读出来。生读课文。师:读到这里,你们知道了作者为什么要说芳香的音韵,从芳香二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联想歌谣,联系你刚才的感受品味一下。生:我

7、觉得听母亲的歌声就像花儿一样香,一样美。生:母亲的歌声本来是可以听到的,但我却从小院里嗅到了芳香的音韵这是我和母亲情感之间的交流。师:是啊!从着这芳香我品出了母亲的歌声是那样的轻柔甜美,品出了母亲吟唱的歌谣让我们的孩子如痴如醉,品出了那一首首歌谣散发出的美好感受,这就是孙友田所体会到的芳香的音韵。师:学到这里,你们可能会有一个问题,母亲不识子呀,她怎么会唱那么多歌谣,同学们小声读第五自然段,相信你们会找到答案的。生:母亲听 艺人(找出了母亲唱歌的原因)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师:刚才这位同学找的句子里有两个“长”第一个长是什么意思(生长)第二个也是生长的意思吗?生:流传 蕴育 创

8、造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生:黄河留给家乡的古道不生长五谷,却留传孕育歌谣。师:我们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哪里虽然土地贫瘠,但人们勤劳智慧,创造流传了大量的歌谣,这些歌谣就像滔滔不息的黄河水一样,滋养这一代又一代的子孙。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课件出示)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诺贝尔教学实录童年水墨画教案将相和课堂实录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诺贝尔导学案因“推敲”而精彩推敲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生:齐读这句话。师:所以说她真是我的启蒙老师。母亲

9、除了用歌谣给了我启蒙,还用什么给了我启蒙?生:神话、谜语、(师板书)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后面的部分,你从中又受到了怎样的启蒙?师:同学们读的真用心。师:你们听着母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听着听着在那高深莫测的夜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牛郎织女在喜鹊桥上相聚生:孙悟空大闹天宫师:看神话故事把你们带到天上去了,母亲就是用这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启迪着我的童心。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课件出示)。师:为什么在我的眼里,母亲就像一尊玉石雕像呢?生:母亲心底善良纯洁,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生:因为母亲穿着一件白布褂子,在月光照耀下就更新一尊玉石雕像

10、。师:读到这里你们知道课文问什么要用月光启蒙做课题了吗?生:因为母亲是在月光下唱歌谣,讲故事的,所以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生:因为母亲是在月光下启迪我的想象,让我分享诗歌的王国。师:母亲就是用歌谣神话谜语来为我播下了一粒粒爱文学爱生活的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成长,如今孙有田已经成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那是因为母亲在月光下给了他启蒙,孙有田对他的母亲满怀感激怀念之情,他在_的最后写道: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课件出示)生自由读。师: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一起来读一读这诗一般的语言:(课件出示)感谢您,母亲使您用那一双勤劳的双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感谢您,母亲是您让明月星

11、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感谢您,母亲是您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师:40年以后,孙友田赶回老家去看到母亲时,(课件出示)母亲安详的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道我是谁,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师:同学们,每当孙友田看到那一轮明月他会想起些什么?拿起你的笔写到作业纸上。生:每当看到那一轮明月,我就想起了母亲给我唱的那些歌谣,给我讲的神话故事,给我猜的谜语,我就想起了勤劳母亲在月光下洗衣服的那些场景,我就好像看到了母亲头上的白发。生:

12、每当看到那一轮明月,我就想起了母亲在月光下搂着我的那些场面,想起了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教学总结:同学们写得多好啊!是啊,每当看到那一轮明月他就会想起母亲唱的那一首首歌谣,讲的那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猜的许许多多的谜语。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母爱,是母亲给了我终生难忘的启蒙教育。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了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了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课下作业:(课件出示)1、搜集家乡的民歌民谣,也让他们在你的心中生根、发芽、成长。2、母亲节就要到了,希望同学们为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是写

13、一封感恩信,报答你的母亲,相信那是你的母亲收到的最好的礼物。设计理念: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我在讲解这节课时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感悟歌谣的特点,体会母亲歌声的甜美,明白课题的含义,体会作者写这篇课文的深刻用意,让学生学会感恩母爱,回报母爱。月光启蒙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歌谣与童谣的特点。3、结合语境,了解“芳香”的意思,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注意后鼻音。)2、“启蒙”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在文中这位“初学者”是谁?介绍“我”(孙友田)3、孙友田是一位当代作家,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就是出自于他的

14、笔下。想听他的小故事吗?孙友田,出生于安徽北部的小山村,父母都不识字,8岁时他才上镇里唯一的一所小学。父母都不识字,但对他的学习却抓得很紧,因为他们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母亲只要见我放学回到家,第一句话就是“写字去!”写什么字她不管,只是守着他,看着他拿着铅笔在本子上画。3、谁在月下启蒙孙友田?(母亲)可我的母亲不识字,如何是我的启蒙老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二、检查预习1、出示本课9个生字指名读,正音。这些生字你怎样快速地记住它们呢?(鼓励学生组词说句、和熟字比较、也可以提醒其他同学需要注意的地方)2、出示下面句子句1: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指名读,要求读正确、通顺。

15、评价。(提出“笆”和“辰”应读轻声)句2: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豁然开朗。要求同上。(指出“混”是多音字,理解“混沌”与“豁然开朗”)句3: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像一尊玉石雕像。要求同上。(理解“高深莫测”、“已至中天”)3、发现:这三个句子和题目有什么共同之处?(都写到了“月”)4、师:夏夜的月下,你和你的父母都会做些什么呢?(指名说)小结:是啊,如水的月光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清风朗月里,农村的孩子可以去尽情地玩耍,逮蛐蛐、捉迷藏父母在月下喝茶、聊天。城里的孩子会陪着父母逛商场、看电视、玩游戏。可如水的月色却给童年的孙友田不一样的感受,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太多的感受。他难以忘记月下的母

16、亲,忘记月下母亲为他所做的一切。三、初步感知课文1、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童年月下启蒙。(113自然段)2、请同学们自由读113自然段,想想月下母亲为我做了哪些?指名回答,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3、谜语大家一定很熟悉,母亲讲的神话故事你们听说过吗?就讲两个吗?儿时的我听过吗?所以在我眼中(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童话世界。)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竟)4、歌谣和童谣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画出歌谣和童谣的句子读读,读熟后,说说。小结各自的特点,练读.5、想听听母亲吟唱的歌谣吗?有个小要求,请你说说听完后的感受,如果你能用一个比喻句就更好了。(播放后指名说。)师过渡:在我的耳中,母亲的歌声是怎样的呢

17、?6、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自由读,说说这是怎样的歌声,用文中的词语说。(甜甜的、深情的、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一样的、像小溪的流水一样的、芳香的)思考为什么说是“芳香的音韵”呢?(悦耳动听,让我陶醉)指名说,指导朗读(齐读)四、小结本节课1、这篇_作者孙友田主要回忆了月下母亲为我(手势、齐读板书)2、师:为什么童年夏夜下的母亲会让我记忆犹新呢?下节课继续学习。五、指导写字拿出钢笔,在书上认真描一描这9个生字。月光启蒙教学设计3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让学生对歌谣、童谣有一定的认识。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

18、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教学过程:课前教师里响起妈妈唱的歌谣。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下面,让我们静静地来听妈妈为我们唱的歌谣。(音乐响起)二、学习课文:1、在炎热的夏夜,朦胧的月光下,当这一首首歌谣飘过你的耳边,你有什么感觉?2、幼时的孙友田的每一个夏夜都是聆听妈妈的歌谣度过的。每当孙友田听妈妈唱起歌谣时,他觉得妈妈唱的那么轻柔,就象是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这甜甜的,深情的嗓音一直回荡在他的耳边。3、打开课本,快速浏览,找出直接描写妈妈歌谣唱的好的部分。(课件出示第四小节)(1)仔细的读一读,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出了妈妈的歌谣唱的好?(2)指导朗读。4、躺在妈妈的怀里,伴着

19、妈妈的歌谣,我渐渐地陶醉了。(课件出示插图)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看!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母亲?(1)指导学生观察插图。(2)(课件出示: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3)你知道母亲一天忙了些什么吗?(4)试着把这句话读好了。5、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在童年的夏夜为自己的孩子唱着一首又一首动听的歌谣。我们再来听歌谣,在这歌谣中你听懂了什么?(音乐响起,出示歌谣)(1)学生交流。(2

20、)师小结:我的家乡不长五谷,日子过的十分清苦。在妈妈的歌谣里却有美丽的凤凰,有漂亮的云南,有一座座又高又大的房子。妈妈唱歌谣想告诉我们对美好的生活要充满向往。(3)读读这两首歌谣,把你们感受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6、母亲不识字,但她会唱很多好听的歌谣,她用歌谣不仅给我送了月夜浓郁的诗情,更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我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出示)(1)说说你对“豁然开朗”的理解。(2)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3)在第五小节中我们懂了许多,谁来读读这小节。7、这一切都发生在那些美妙的夏夜,我沉浸在母亲的歌谣中。你们听,母亲的童谣又在耳边响起了。(音乐响起)(1)听完了这些童谣,你们仿佛看

21、到了什么?(2)这么有趣的童谣就让我们来读读吧。读出你们看到的,读出你们的心情来。8、母亲不识字,可她的肚里不仅有动听的歌谣,还有很多东西,有什么?(1)你知道母亲还会给我讲什么故事吗?(2)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她唱的那么深情,说的那么投入,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象。(出示)提问:母亲怎么会象一尊玉石雕象呢?(3)夜色越来越浓,母亲还在给我说谜语,可我怎么也解不开,她笑着对我说:“”提问:从她的口中,你听出了什么?9、母亲不识字,她用甜美的嗓音给我唱歌谣,说故事,讲谜语,用她特有的智慧启迪了我的想象,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让我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真不愧

22、是我的(启蒙老师)。10、时光如流水,伴着浓郁的月光,伴着母亲的爱,我展开了想象,飞向了诗歌的王国,长大后的作者成了著名的诗人。再次回到母亲的身边,却发现(出示: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11、面对着已经痴呆的老母亲,作者又回想起童年美妙的夏夜,耳边又荡起母亲那甜甜的,深情的嗓音,那象三月的和风,象小溪流水般的声音。作者不由地提起笔来在_的最后用包含深情的话语赞美了他那不识字,却充满了智慧的母亲。(出示最后一节)(

23、1)试着动情地对妈妈说说。(2)推选你们班读书最好的同学来读。(3)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来赞一赞这位不识字,却充满智慧,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三、总结:1、随着时光的流逝,什么都会慢慢地淡去,惟独母亲那甜甜的歌谣总在我的耳边荡起,让我们再次回味母亲那芳香的音韵。(再放歌谣)2、介绍课外写母亲的_。(出示)3、母亲是平凡的,她们付出了养育的艰辛,换来的是孩子成长的快乐。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部精彩的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是美丽的妈妈。课后同学们从这些_中选择一两篇去读读,听听这些歌曲,还可以搜集一些歌颂母亲的名言警句。月光启蒙教学设计4教学要求:1、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24、。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述语言导入,齐读课题。指导要读出静谧,再读一遍。初读了课文月光启蒙,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我们一起来描述一下这幅画画,3、师引读并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4、学习重点句,质疑。师:有没有想过,在皎洁的月光下,_的作者孙友田受到了怎样的启蒙教育?打开书,找一找。(引导学生说出: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为什么能使我展开丰富的想象,飞向诗

25、歌的王国呢?师板书:飞向诗歌的王国。)5、这个疑问我们是不是有同感,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应该抓住母亲为我唱的那些民歌民谣。)二、学习民歌民谣1、出示学习要求:自主阅读课文中的歌谣和童谣,老师提出三个要求,注意“心”上都加了双引号。第一个要求,用心朗读,把歌谣和童谣读流畅。第二个要求,用心品赏,品就是感悟,你可以抓住重点的词去品味,你也可以联系上下文品赏,更可以结合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第三个要求是用心感受,看母亲为我唱的歌谣和童谣告诉了什么?2、生自主阅读。3、指名读歌谣。师:谁愿意来读这两首歌谣。将你的朗读面貌展现出来。(生读:月亮出来亮堂堂,

26、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4、师生评价(师启发寻找读书方法:老师觉得还不仅要读得流畅,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谁去找找看,课文中有没有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师生讨论:母亲朗读歌谣的时候,是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吟唱,让人觉得非常亲切,非常有节奏。)5、相机启发学生像母亲一样朗读,注意从词到句。6、母亲充满着深情,母亲是多么地温柔,用甜甜的,轻轻的,深情的感觉再去读那两首歌谣。生自读。7、男女

27、生分读两首歌谣。(1)男生吟唱第一首歌谣,我们女生听着。(男生读。有柔情了吗?如果再轻一点,再深情一点就更好了。男生再读。不错,今天老师才明白,什么叫铮铮铁汉,似水柔情。)(2)女生读第二首童谣。(女生读。像母亲,真温柔。)8、配乐吟唱。文中说,母亲在月光下搂着我,轻轻地吟唱,你们想唱吗?当年母亲在月光下吟唱的旋律,已无从考证,今天老师谱了一首旋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在心中默默地唱。师播放音乐,唱。生配乐吟唱童谣。非常甜美,这次唱,老师有个要求,想象在皎洁的月光下,依偎在母亲的情里,轻轻地摇晃,身体要轻松地摇晃好吗?生齐唱。6、交流感受:非常优美,非常恬静的歌谣,还记得老师在前面提到的三个用心

28、读的要求吗?现在老师想听听你对这两首歌谣的感受。(母亲向往着幸福的生活;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获得成功;母亲热爱劳动,爱家庭。)三、学习童谣1、讨论童谣特点。师:学习语文,只有用心,才能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才能品出语文的味道来。除了有动听的歌谣,母亲还给孙友田带来了幽默风趣的童谣,告诉老师,你在读三首童谣时,有什么发现?要善于思考,善于表达,这三首童谣有共同的特点。(形式简单,内容有趣,富有韵味,这就是童谣的特点。)2、节奏读童谣。师:我们打着节拍来朗读,就更有趣。伸出你的小手,打着节拍来吟诵第一首童谣。生边拍手边吟诵。如果把节奏调快一些,变成四拍就更有趣了。用自己喜欢的节奏把第三首童谣吟诵

29、一下。3、试描述童谣画面。师:刚才有的同学边打拍子,边笑,笑我就体会到了,你已经体会到童谣的有趣。我想知道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有趣的画面?四、再次学习重点句。1、再读这句话。出示: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2、解疑。师:这些民歌民谣不仅激发了孙友田的想象,也让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还记得刚才提的问题吗?现在我们看一看板书就知道了。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动人的歌谣,充满着诗情画意,和诗歌有关吗?母亲唱的幽默风趣的童谣。充满韵味,朗朗上口,和诗歌有关吗?怪不得,母亲的民歌民谣,能引领作者飞向诗歌的王国呢,这个问题懂了吗?还有疑问吗?3、了

30、解当时的生活状况。师:文中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母亲在月光下就是这样给我以启蒙的。和母亲在一起,精神生活真是非常的丰富,可那里,我们的日子过得又怎么样啊?(很清苦。)4、齐读造成清苦的原因。出示:黄河留给齐读。5、交流感受,理解两个“长”。师:从这句话中,你感悟到什么?再读,用心读。(我感悟到住在黄河边上的人们,虽然深受黄河的苦难,但也孕育着许多歌谣。)6、体会老百姓创作歌谣的动机。师:黄河边勤劳的人们,他们创造歌谣,主要想表达怎样的感情?(对生活的憧憬、对生活的爱、热爱劳动、让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地丰富。)五、总结全文1、感情激发作者热爱母亲之情。师:永远充满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

31、度,只要是世间美好的事物,他们都爱,他们用这种爱,通过歌谣创造出来,母亲也把这种爱,传递给我,使我从小明白,要爱世间一切的事物,母亲给了我一个明月星光般的童年。配乐:同学们,这就是母亲,母亲老了,曾经,在皎洁的月光下,母亲给我唱歌谣,唱童谣,给我讲故事,猜谜语,在母亲的熏陶下,我渐渐地长大,终于成长成一个优秀的诗人。我长高了,母亲的背却弯了,我长大了,而母亲的头发却白了,母亲献出了毕生的爱,而自己留下的却只有岁月在她额上刻下的深深的皱纹,更为不幸的是,当孙友田写这篇_的时候,她的母亲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母亲曾对自己的子女那么期盼,现在日子好过了,而母亲再也感受不到了。2、出示孙友田

32、的一段: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微风吹乱了母亲的白发,而我的心里永远珍藏着故乡的明月。4、尝试用语言唤醒孙友田的母亲。月光启蒙教学设计5教材解读:月光启蒙选自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是一篇叙事散文,_回忆了母亲在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民歌、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动人情景,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是精神成长的根基,是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文中母亲、歌谣、月光其实

33、已经融为一体,置于“故乡”这一背景下,“母亲”和“月光”已经成为一个统一的意象,成为学生通往“月”文化的一把钥匙。设计理念:基于故乡背景,设置情境,围绕“什么启蒙了我”这个笼罩全篇的主问题,通过再现文本中的民谣、故事、童谣、谜语,细读品味,层层深入地理解“母亲”和“月光”这统一的意象,进而丰富民族文化。教学过程:一、揭题释义,梳理内容1、检查生字,朗读课文。2、借助文中句概括主要内容。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什么?能从文中找一个句子并稍作改动概括_内容吗?(出示:母亲用民歌、故事、童谣、谜语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我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3、追溯字源理解“启蒙”,把握主要内容。(出示:

34、_)这就是“_ ”,它下、上分别是什么?整个字是什么意思?“启蒙”呢?(“蒙”字下面是一只鸟,上面是一个盖子,用盖子盖住鸟是遮蔽的意思;“启蒙”就是打开盖子,就是去蔽的意思。)(指上句)人启蒙前怎样?启蒙之后呢?由“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就是启蒙的过程。读了课文你知道是什么启蒙了我呢?设计意图: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它运用抽象的线条描摹、比附事物,是一幅幅精美、深邃的全息图画。教师带领学生追溯“”的造字原理,弄懂字形与字义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心中留下的就不只是一个符号,而是一幅画、一段故事。“启蒙”是文眼,结合“蒙”的字源分析理解“启蒙”,再结合语境理解“混沌”、“豁然开朗”

35、等词语,它们就不再是字典上的概念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训练了概括_内容的方法,一举多得。二、情景还原,唤醒歌谣作者说是民歌、故事、童谣、谜语让他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了,这些我们也都读了,我们被“启蒙”了吗?为什么没有呢?我们再来读一读。1、民歌。读民歌,批注出你的理解。你对这两首民歌有什么理解?能用朗读唤醒同学们对它的理解吗?课文讲民歌是母亲唱的,我们来听一听。歌声美吗?这一唱,民歌似乎已经被唤醒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故事。入夜,坐在院子里,望着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一女生讲故事嫦娥奔月)听着这迷人的故事,神秘莫测的夜空似乎成了一个神话世界。齐读这段话,想象那些神话

36、故事。3、童谣。童谣有趣在哪儿呢?大家可以自由读一读。4、谜语。谜语是用来猜的,我扮演母亲,你们来猜。设计意图:民歌童谣、神话故事是民族文化源头和根基,具有神奇的魔力,能为孩子打开一扇隐秘的传统文化之门,但它与学生经验之间存在着隔阂,如果不能让文字背景中的美好事物复活,那么文本只是文本,作为读者的学生不可能领略到其中的精彩。这个版块教学,通过设置具体情境,师生一起聆听民歌、神话故事,诵读童谣,猜谜语,文本就能得以复活,民间文学的魅力也能得以展现。三、品词析句,走近母亲1、你看民歌、故事、童谣、谜语似乎不再是抽象的文字,已经复活了,可是我们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了吗?仅仅是这些启蒙了“我”吗?(更有

37、母亲的爱)2、浏览课文,划出写母亲的句子并批注。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音韵怎么会是芳香的呢?(出示: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一是因为“洗完澡”母亲有干净的体香,二是因为“搂着我”让我感受到母亲怀抱的温馨。)试想躺在母亲怀里,聆听着民歌的芳香音韵,然后美美地读这句话。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联系第5节说说从这里你读出一个怎样的母亲?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

38、,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从这一句你读出一个怎样的母亲?3、这一读可以发现我们读歌谣时缺少了一个怎样的母亲?设计意图:通过前后联系、反复揣摩,引燃学生情感点,把民歌、童谣、故事、谜语置于“母亲”这个背景里,使本来孤立的文字更多了一份浓浓温馨的感情色彩,母亲勤劳、聪颖、圣洁的形象,就可以伴随着民间文化扎根到学生心灵的沃土上。四、拓宽背景,走进故乡1、是母亲给了我爱,是爱和歌谣使我豁然开朗。读课文第5节思考:为什么作者却说是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给了我呢?“长歌谣”是什么意思?小结:这些歌谣由大地长给人们,又由人们一代一代相传,这歌谣其实是大地的声音,所以“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

39、”是说把故乡的爱、大地的爱、母亲的爱全部给了我,母亲其实就是“大地”的象征。在理解的基础上重读这段话。2、正是这些歌谣、这样的爱带着我走进了民间文化的王国,读最后一段。(按诗的格式分行改写)“母亲不识字”,不识字就是“蒙”,为什么还能成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小结:“明月星光”是大自然的美,“民间文学”、“民歌民谣”是这片大地上祖祖辈辈文化积淀的美,把这些给了孩子,孩子就能在诗意中成长。带着这种诗意再读最后一段。设计意图:故乡即母亲,母亲即故乡,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提升了对歌谣、故事、谜语等民间文化的认识:它是故乡祖祖辈辈积淀的文化,是我成长的摇篮,就是我的“母亲”。五、融合意象,品味月光1、

40、到这里我们逐渐明白,是母亲用民歌、童谣、故事、谜语,用爱启蒙了我,可课题为什么是“月光启蒙”呢?2、出示第一段:“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这”指什么?这个时辰为什么是最美的呢?“白布褂子”又不是好衣服,为什么要写出来?作者说母亲“像一尊玉石雕像”,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这么比喻吗?3、出示朗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她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了诗歌的王国。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

41、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4、总结:其实,细读整篇_就会发现,母亲和月光是融为一体的,母亲是月光下这一刻的母亲,月光是母亲为“我”创造幸福童年生活的月光。对于作者来说,他说月光的时候,暗示的是母亲,因为没有母亲,没有母亲的爱,月亮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星球而已;但是没有月光,母亲只是一个不识字的平凡母亲,正是这月光,让母亲变得宁静、美丽、圣洁,是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所以,题目是母亲启蒙,是月光启蒙,是月光母亲。5、最后我们来读一读孙友田的原文月光母亲。(开头结尾教师读,月夜、音韵、故事、谜语个别角色扮演读,民歌听音乐,童谣一起打拍子读。)设计意图:借助对母

42、亲、月光融为一体的诠释,月光和母亲的意象会在学生的心目中逐步形成,他们也会对我国传统月文化蕴含的象征意义有所了解,再学习本册望月等文本,或者积累写月的诗词,就有了一个提升的基础。课终让学生走进原文,这样的拓展是基于文本、服务文本的,学生对作品所要表达的主旨,就能有更准确的把握,文本深藏的情感因素就可以得到充分挖掘与展示,在浓郁的人文情怀中,孩子们理解和体验加深了,有所感悟和思考了,情感就能发展到高潮。月光启蒙教学设计6一、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月光启蒙这篇课文,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美妙的童年的夏夜。2、在柔和的月光下,母亲是通过什么给予我启蒙的?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唱歌谣 讲故事 唱童谣

43、 说谜语)二、品味歌谣之美。1、是啊,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在皎洁的月关下为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情景,成了我童年时最美好的记忆,尤其是那动人的歌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出示歌谣。自由朗读,指名读喜欢的歌谣,并说说为什么喜欢。3、自由朗读第1-5自然段,母亲是怎样唱歌谣,从中你体会到什么?4、学生交流,出示“她用甜甜是音韵。”“三月的和风”吹在脸上是什么感觉?“小溪的流水”呢?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读呢?(轻,慢)指名读歌谣,你们想不想做童年夏夜的那个孩子,听母亲来唱一唱?播放歌谣,什么感觉?(美)就课文中所说的那样,引读“她用”理解“芳香的音韵”5、出示:“母亲忙完了歌谣。”“劳累

44、”为什么还要唱歌谣呢?体会到什么?你被妈妈怎样搂过吗?是什么感觉?是啊,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呀,所以作者说:“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让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歌谣。6、同学们,你们也没有发现在母亲的歌谣里,都与什么有关?(月)这两首歌谣都是母亲看到这美丽的月夜,即兴吟唱出来的,这说明母亲会唱许多的歌谣。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而且不识字,怎么会唱这么多歌谣呢?7、品读第5小节。理解“精神生活是丰富的”,两个“长”。出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开朗。”理解“混沌”,“豁然开朗”再读歌谣,透过歌谣我明白了什么?齐读这句话,这就是“启蒙”。8、总结:在那柔和的月光下,母亲通过歌谣传递着她对我的爱,同时

45、也把她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传递给了我,难怪作者说:“童年的”(引读)三、品读童谣之美。1、过渡:美妙的还不仅在那些歌谣,你们再来读一读这些夏夜里的童谣。2、出示童谣。3、自由念,可以用手或脚打节拍。4、这些童谣念着什么感觉?5、在这样的夏夜,有着这么有趣幽默的童谣,所以作者说:“童年的”四、感悟母爱之美。1、过渡:让我们再回到几十年后的今天,现在的孙有田已经是颇有名气的诗人,作家了。此时在回首当年的情形,再细细回味,母亲到底给了我哪些启蒙,仅仅是(指板书)这歌谣童谣吗?2、出示“母亲不识字,王国。”3、齐读,这么有才华的诗人,作家却说母亲这个连字都不认识的农村妇女是她的启蒙老师,为什么?4、

46、是啊,正是这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给了我最初的民间文学的启蒙,想象的启蒙,诗歌的启蒙,让我飞向诗歌的王国。(板书设计:飞向诗歌的王国)5、也许,母亲并不知道她的歌谣,童谣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重要,她只是把她对孩子最朴素,最纯净的爱全部给了我。6、过渡:然而,时间的车轮无情的碾碎了母亲的青春,作者写这篇_的时候,她的母亲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出示原文)。教师深情朗读。7、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了母亲无数的心血和汗水,蕴含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今天当我再读母亲当年唱的那些令我快乐无比的歌谣,童谣,又是这样的心情?为什么?(伤心,感激,心酸,悲伤)8、小练笔:写下你对自己母

47、亲的感激。9、总结:“母亲”,一个多么响亮的字眼,“母爱”,一种多么深沉的爱。让我们感激母亲,感谢她给予我们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的无私的爱。月光启蒙教学设计7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3受到热爱母亲的思想教育。二、教学重点1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2受到热爱母亲的思想教育。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投影幻灯片:课文插图。看到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者想说些什么?2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

48、,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座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中听一听从这小院中传出的动听的歌声。(板书:月光启蒙)二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1书上哪句话描绘了这美妙的月色?2投影幻灯片: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3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4在这美妙的月色当中,母亲为我唱起了动听的歌谣。投影歌谣的幻灯片。5逐一朗读两支歌谣,理解歌谣的意思。齐读,边读边打节拍。6这歌词写得美,母亲的歌声也美。作者怎样描写母亲的声音?7投影幻灯片: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指名朗读理解“芳香的音韵

49、”指导配乐朗读。8简介黄河的改道:作者孙友田的故乡在安徽省。我们知道由于黄河水含沙量太高的原因,黄河经历了多次的改道,曾经黄河就从作者的家乡安徽的北部流过。由于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黄沙沉积,泥土十分贫瘠,自然就长不出丰盛的五谷来。9投影幻灯片: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理解:“长歌谣”10歌谣创造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对于童年的作者来说,歌谣的内容不一定会懂但母亲甜甜的嗓音,芳香的音韵却会久久留在作者幼小的心灵里,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投影幻灯片: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指名朗读理解:“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投影幻灯片: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

50、,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指导配乐朗读。三学习4至8自然段1过渡:母亲用歌声让我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开始懂得要爱什么,要喜欢什么,这就是得到了启蒙的教育。请同学们再读读下面的课文,看看还有什么地方让我受到了启蒙的教育。2学生自由读课文。3交流。唱童谣(1)投影童谣幻灯片(2)逐一朗读,边读边打节拍(3)这些童谣当中都有小狗、小猫、小老鼠之类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是小孩子再熟悉不过的了,自然会引起我的兴趣和联想。(1)分角色朗读猜谜语的段落(2)猜谜活动,又一次使我的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51、使我懂得怎样用联想和想象去猜谜,这又是一种启蒙。四学习第9自然段1过渡:所以作者写到:“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投影幻灯片: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2指名朗读。3练习用“母亲用_让(为)我_。”这样的句式说话。4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吗?(感激)5教师配乐简介写作背景:同学们,你们说的太好了。是的,作者孙友田是多么想对他的母亲说这些话呀!但是在写这篇_的时候,作者的母亲因患上了老年

52、痴呆症而失去了记忆。孙友田在一篇_中这样写到:“当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漠然地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面对着失去了记忆的母亲,如果你就是孙友田,此时此刻,你还想对母亲说些什么?(怀念)6指导配乐朗读这段话。五课外延伸,升华主题1投影幻灯片: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教师配乐引读,学生跟读最后一句话(连续读三遍)2孙友田在月光启蒙的原文

53、的结尾还这样写到,投影幻灯片:“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学生齐读3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篇孙友田所写的散文母爱似水。投影幻灯片:散文母爱似水。教师配乐朗诵母爱似水。4播放歌曲懂你,教师引述:“这首歌歌名叫懂你,唱给天下所有的母亲。歌中唱到:一年一年,风霜着你的笑脸,你寂寞的心还有谁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的成长历程中给了你什么样的关怀与帮助,此时此刻,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吗?5同学们,让我们将她铭记于心,永远地爱她吧,她就是母

54、亲。六完成作业。五、作业设计1说一说对母亲说一句最想说的话。2写一写试着写一两首童谣。六、板书设计唱民谣讲故事月光启蒙母爱唱童谣猜谜语月光启蒙教学设计8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幻灯(月光下的

55、美景)指名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月光启蒙,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理解:“启蒙”,用“启蒙”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幻灯出示_作者孙友田简介,说说你看过这个简介有何感受。(这么有成就的诗人,月光是如何启蒙他的呢?)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词语,读顺课文。2、思考:_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二)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朗读词语,重点指导“篱笆”“时辰”的轻声。出示句子“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指名读,出示“莲花落”的意思,指导该词语的正确读音。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回答问题:_中“我”的启蒙老师

56、是谁?你从哪儿能读出来?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A、轻声读。B、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何疑问?学生质疑。2、出示幻灯,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A、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民歌民谣,是怎样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的?B、母亲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二)今天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疑问。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母亲给我们唱的民歌民谣。(幻灯出示文中的民歌民谣。)1、五首民歌民谣有何不同?理解“歌谣”、“童谣”两个词语的区别。2、大声地读一读这五首民歌民谣,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学生自由地谈谈对歌谣的理解和自己读后的想象)3、通过歌谣的理解来理解最后一小节

57、中“含蓄、明快、风趣、流畅”等词语的意思。4、多么美、多么有趣的民谣啊,正是母亲唱的这些优美生动的歌谣为“我”开启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带来浓浓的诗情,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板书)再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三)拓展:这么美的歌谣你喜欢吗?老师也很喜欢,我也找来了两首歌谣,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幻灯出示)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吗。5、布置作业:收集家乡的民歌民谣,或者自己写童谣。四、结束语:母亲为什么能唱那么多的民歌民谣,她又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同学们回家继续仔细读课文,这将是我们第二节课讨论的内容。板书设计:唱歌谣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

58、歌的王国唱童谣月光启蒙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3、学习抓住重要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_在表达方面的朴实与巧妙。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经典的散文,齐读课题。二、检查自主学习收获1、指导书写生字课前同学们已经充分地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老师在翻阅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卡时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学生出错的情况相机指导。2、交流主要内容。生字同学们已经写得很漂亮了,课前老师还让同学们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遇到困难了吗?我们来

59、看看这个同学概括得怎么样。出示学生的自主学习卡,大家看看这个同学概括的主要内容合适吗?概括要点:时间:作者童年的时候。事件:母亲是怎样对我进行教育的。结果: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3、质疑问难。刚才我们通过交流发现了预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家都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相信收获都不小。在预习中很多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在梳理同学们的问题时发现这两个问题比较集中,而且很有价值。出示学生的问题:“母亲不识字,为什么是我的启蒙老师?课文为什么以月光启蒙做题目?”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个问题中都有个关键的词语启蒙,那什么是启蒙呢?三、理解“启蒙”1、启蒙什么意思?(启:开启。蒙:愚昧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