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0927245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让法治成为一种信奉 法律必须被信奉,否则它形同虚设。作为政法的一名学生,不久我就想到了“法治信奉”,这是出自政法的“法治信奉,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这16个字也是西法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规格。固然,16字精神也是很深刻体现了我校“严谨 求实 文明 公正”的校训,这对一代一代的政法人我们有较好的敦促作用。通过一种学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我们更加进一步地学习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基本规定。特别是从内容上来说,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本质规定,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主线保证。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我进一步地加

2、深了对法治信奉的结识,并产生了一定的思考。应当说,从宏观层面来看,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是概括的非常到位了。就是要“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动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进一步开展法制宣教,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

3、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容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都是报告的原文,所有摘抄了,由于概括的很精到,因此不便修改,更加重要的是跟法治信奉这个主题是有关的。固然,上面的是当从高度上概括了法治社会的建立与维护,这里我就再从主管方面谈谈我的简朴结识。重要是从简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进行分析。法治信奉是什么?用一种布满激情与理性的口吻来体现,法治信奉就是社会主体对法理性结识基本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是以理性为基本的主体对法律全身心的理性化了的法的激情和激情化了的法的理性。固然,有关法治信奉是什么,回答可以很简朴,但要真正去理解它,还需懂得它的为

4、什么与怎么样。为什么要让法治成为一种信奉?其一,纵观古希腊罗马和西方国家的法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国家公众的法律信奉的培养对于其法治化的形成,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培养社会公众的法律信奉就能较好地促成一国法治精神的形成,从而达到一国法治化状态的确立。此刻,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一方面需要自己的不断摸索,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其她法治国家中吸取经验。而上述的古希腊罗马和西方对法律的崇高追求之情以及信奉之理念正是我们所可以借鉴的,这对于中国法治国家的构筑是不无裨益的。其二,“法治应当优于人治”,这已成为定论,特别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需要法治。从上一点我们也就可以肯定培养社会公众的法律信奉是法治

5、的一种内在需要。 一方面,我们讲一种国家要实现法治化,就必须有足够的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尊重、承认和接受,没有社会公众的尊重、承认和接受,即没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奉,法律就会丧失稳定性,法律就会没有权威,犹如一纸空文,那么法治就会论为人治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所有遵循,仍然不能法治”。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奉,是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保证,或者说是法治的“软件”系统设立的基本,其深刻反映了法治的内在乎蕴、精神气质;反过来说,法治的这种内在乎蕴、精神气质又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情感和意识的反映和体现,而构成整个社会的精神、情感和意识的,无

6、疑是那生活干社会之中的全体社会公众对法律的普遍的、共同的精神、情感和结识,即对法律的信奉之理念。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讲,培养社会公众的法律信奉,有助于整个社会法治的精神的形成,从而有助于法治社会的构建。其三,从法治自身的内涵来讲,法治所要体现的意义是:法治是社会公众普遍具有的共同的一种精神和信奉、意识和观念,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心态;法治的精神在于合法颁布的具有普遍性的法律应当被全社会尊为至上的行为规则。然而,这些“公式”所要成立的条件是社会成员对法律的信奉,没有社会成员对法律的信奉,这一切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诚如伯尔曼所讲,“所有的法律制度都不仅规定我们在理智上承认社会所倡导的社会美德,并且规定

7、我们以我们的所有生命献身于它们,因此正是由于宗教激情、信奉的奔腾,我们才干使法律的抱负和原则具有普遍性。”固然,既然是信奉,那它就绝大部分是个人的主观上的意思表达,但是如何法治成为一种信奉,更大限度上是要让法治发挥它所有的魅力,让人民觉得它可信,并且信了尚有益,那么这样子就会更大限度增进信奉的形成。怎么样让法治成为一种信奉?仅从我来看,我还是习惯了立法、司法、执法、守法这样的思维来分析这个问题。第一,立法且立良法。没有法律,何谈信奉;有了法律,也就有信奉么?这样的问题已不难回答,在古今中外的多次实践中证明了这样问题的回答方式。因而回答这个问题要从问题的本源立法去寻找。那么为什么要立良法?良法众

8、说纷纭,在我看来,适合的就是最佳的。那就是良法必须紧扣本国实际,否则立法就是无本之木。毋庸置疑,当下国人法律信奉的缺失与国内立法的错位不无关系。众所周知,通过三十近年的不懈努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确立,但大都移植西方,与国人的文化及习惯有相称距离。因此让人们一夜之间放弃内心所信奉的千百年来所形成的老式而去信奉陌生的法律,恐怕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此,国内立法必须立基于本土习惯上的博采众长,方能使法律信奉立地生根!其二,司法且正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灵魂,也是哺育国人法律信奉的核心。有了良法,司法不公,法律信奉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良法,虽然司法公正,法律信奉亦是墙上芦苇。对于

9、实际的一种案子,判的公正,人民就会觉得法律可信,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维护权利,但是如果判的不公正,这样的失误就会被放大,放大到整个法律的不公,这是得不偿失的。特别值得司法机关警醒的是,处在当今网络时代,信息传播之快令人始料未及;监督司法公正的大众舆论是检查民众法律信奉的一块重要试金石,正则增进,负则阻碍。既然如此,如何保障司法公正才是问题的核心。我觉得,除贯彻贯彻宪法原则和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外,法院和法官一是要把严于律己、拒腐防变、心中有天平作为遵守不移的神圣职责,二是要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特别是媒体和人民大众的监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箴言应当成为司法机关及其

10、工作者的座右铭,也是保证司法公正的真实写照。只有如此,法律信奉之水才会缓缓流入民众的心田。其三,执法且严执法。严格执法是司法公正的保障之一,由于任何一种法院的判决若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无异于一纸空文。公正执法是严格执法的应有之意,由于此处的执法机关不仅仅是指法院的执行庭,更多的是指向行政机关的执法权。严格执法是政府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不仅事关政府的光辉形象,并且关乎民众法律信奉的形成。对一般百姓而言,不管你是司法机关还是行政机关,均觉得是父母官应当为她们排忧解难,“有问题,找政府”的思维在当下民众中仍然很有市场。若此,如果人们总是从媒体或生活中看到执法人员动辄砸摊子、乱罚款、强行拆迁,而政

11、府机关总是抱着一种“不出事,就没事”的侥幸执法心态,就难免小事酿大祸,想让百姓相信政府公正执法也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了!因而如何做到严格执法就必须做到:无论是司法机关执法还是行政机关执法,都必须严格根据法律的规定和程序,以尽量劝告当事人心悦诚服地执行为上策;虽然要采用强制执行方式,也不能简朴粗暴,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的基本执法观。依此途径,就能逐渐培养出民众的规则意识,为法律信奉的形成夯实基本。其四,守法且重守法。法律信奉是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如果把“法律”看做法律信奉的客体,那么法律信奉的主体无疑应当是人,不仅涉及立法者、司法者、执法者,还涉及数量众多的守法者。不可否认,前三者也许对法律

12、信奉的客体影响成分较大,而守法者对法律信奉主体的影响成分也许更深。固然,这并非说前三者不是守法的主体,恰恰相反她们更应当模范带头遵守法律的规定。不能由于其是法律的制定者、司法者、执行者就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更由于她们的一举一动对一般守法者的守法意识影响更为深远。那么如何哺育守法者的守法意识?愚觉得,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普法教育,注重送法下基层,特别要把那些与民众切身利益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到位,让一般百姓在知法懂法的基本上守法,也就是让民众做到积极守法,而非被动型地悲观守法。悲观守法使民众畏法如虎,只有积极守法才干逐渐哺育公民的守法意识。申言之,积极守法就是要让广大民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给她们带来

13、的或也许带来的利益或不利后果,亦即对于受害人来说,通过法律维护了其合法权益,实现了其心目中的正义;对于侵害方而言,通过法律制裁使其承当后果,从而使之感受到由于自己的过错给自身带来的物质或精神损害。如此日积月累,就必然可以在广大的民众中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守法氛围,然后才干进一步升华为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法律信奉。对于一种是政法而又只是非法学专业的我来说,这样的分析肯定是有法律上惯称的瑕疵的,因而这里我也收集了某些其她学者的见解。有学者觉得从这四个点做:1增强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注重社会主体的自我意识,这是培养法律信奉和哺育法治精神的前提条件。2把法治精神的建设同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建设

14、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培养社会公众法律信奉观念的重要基本。3现代法治理论要消融国家优位理念,树立起社会优位理念。4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执法、司法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她们的法律观念,是培养国民法律信奉的有效保证,也是哺育现代法治精神的重要环节。在法治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属于其物质层面的制度建设和技术层面的“硬件”系统的完备、周详固然重要,但作为其基本以支撑整个法治大厦的精神层面的意识与观念的确立,乃是最为核心的。然而国内法治的现状是,作为基本层面的法治信奉始终很是单薄,并在长期以来受到受到故意无意的忽视。由此看来,中国的法治之路将是艰苦而漫长的。尽管如此,艰苦与漫长也正孕育着但愿。已经写进宪法的依法治国方略,已然是一张蓝图,要把蓝图变成现实,就需要人的努力实践。不仅仅是少数人的实践,而应当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实践。而要吸引社会全体成员来实践法治,就必须让人们对法治产生信奉。党的十八大已经吹响了号角,而作为公民的我,求学在具有浓厚法学气息与法治信奉的政法,肯定要好好接受熏陶,在法律的知识中寻找并树立自己的法治信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