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培训书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20405985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3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微循环培训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微循环培训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微循环培训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微循环培训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循环培训书(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微 循 环知识手册(内部资料,仅供参照)第一章 微循环的基本概念一、定义: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机体与周边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直接进行传递活动,肢节动物是通过组织间隙中的血淋巴进行传递,但进化至哺乳动物阶段(如人),只有肺和胃肠分别通过气管和食管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其她组织器官的位置、功能、代谢已经定型,构成器官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沟通,只有通过组织液、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微循环就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通过微循环显微镜可以直接观测到细动脉、毛细血

2、管、细静脉内的血液流动,而不做特殊解决是看不清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的,因此,临床上一般觉得微循环就是指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微循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称为微循环(田牛专家于1993)。二、微循环的构成血管系统是持续管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8-30微米),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微血管涉及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等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互换的血管部分。 从血管壁的构造看,小动脉管壁厚,有内弹力板、一至数层平滑肌细胞;小静脉管腔大、管壁较厚、内压低。既有材料都证明,

3、不能通过小动脉、小静脉壁进行物质互换。毛细血管壁的基本构造是内皮细胞、基底膜、外周细胞构成。细静脉管腔增大,外周细胞向平滑肌转化。细动脉管壁稍厚有一层平滑肌细胞。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细动脉的管壁构造适合于物质通过。大量医学实验工作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及毛细淋巴管是血液、淋巴液和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互换的场合。微血管是血管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微血管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与循环血液之间物质互换的血管部分。毛细血管是微血管中最细小的部分,位于细动脉和细静脉之间,管径一般在5-9微米,红细胞需要通过变形才干通过管径不不小于红细胞直径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互换的最重要部位。三、微循环的

4、特点微循环和一般循环相比,具有如下四个明显的特点:1、微循环在属性上既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的部分,又是脏器的重要构成部分微血管、毛细淋巴管都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属于循环系统。诸多脏器的实质细胞、组织都和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毛细淋巴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微血管为重要支架的立体构造,因此它们又是脏器的重要构成部分。2、微循环在形态上既具有脉管的共性,又有脏器的特性微血管、毛细淋巴管在形态上呈空腔管状,便于血液、淋巴液的流动。但微血管的形态和构造在各脏器都各有特点,如小肠绒毛、肺泡、肝、骨髓微血管的排列,形态和构造都不完全相似。甚至同一脏器不同部位,如淋巴结、脏器其小体髓质部位的微血管

5、形态各具特点。3、微循环在功能上既是循环的通路,又是物质互换的场合微血管是循环的通路,全身的循环血液,除部分流经动、静脉短路枝外,几乎所有流经微血管,以灌注组织、细胞。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之间隙,流动于微血管、细胞、毛细淋巴管之间,毛细淋巴管是细胞、组织的重要输出通道之一。因此微循环是细胞、组织与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互换的场合。4、 循环在调节上既受全身性神经、体液的调节,又重要受局部的调节5、 微循环既具有血管、淋巴管、组织间隙等代谢的共同性质,又体现出其所在脏器实质细胞代谢的某些特性。四、研究微循环的意义出名的生物学家贝时璋专家提出:什么是生命活动?根据生物物理学的观点,无非是自然界三个

6、量综合运动的体现,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生命系统中无时无刻地在变化,这三个量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是生命的基本。人体是一种复杂而又奇妙的肌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多种器官都是“血肉相连”。任何一种器官,任何一种部位都遍及着许许多多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最细的仅2微米,最粗的也但是100微米,据估算,人体内大概有100亿根毛细血管,表面积可达500-700平方米,约为一种足球场。身体内几乎没有任何一种功能细胞距离毛细血管的距离超过20-30微米。它们的血管壁均很薄,大概是一张纸的百分之一厚度。把这种细动脉、细静脉之间毛细血管连接起来,其总长度可绕地球直径的一周半,有九百万公里,这样血液从心脏输出后要通过

7、漫长的路途才干达到组织细胞,因此仅靠心脏的收缩能力是不也许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很远的组织细胞中去的,那么血液从心脏输出后靠什么力量才干输送到那么遥远的场合呢?那就是靠微血管自身的自律性活动才干将血液灌注进细胞;同步由于微血管的自律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它有自己的规律,这样微血管起到了第二次调节供血的作用,变成了“第二心脏”。因此微循环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事实上它的功能远远超过了“第二心脏”。由于微循环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和物质互换的,它直接给细胞供血、供氧、供应能量及有关营养物质,同步还把对代谢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废物如肌酸、乳酸、二氧化碳等带出。微循环又具有自我调节的重用作用。调节分

8、为稳定调节和应变调节,稳定调节是为了保证全身或重要器官的循环血量和血流量的相对恒定,并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应变性调节是为了适应组织器官的需要,来调节血液的灌流量。调节是为了维持全身循环的稳定,适应全身或重要器官临时变化的需要。为了保证生命活动,必需维持全身循环的稳定和保证全身或重要器官临时变动所需要,只有及时合适地变化心血管系统的一般循环功能并相应地变化全身及部分器官的微循环状态才干满足上述需要。微循环调节的意义就在于维持全身循环的稳定,保证临时循环变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维持局部组织、细胞物质互换的稳定,保证代谢临时变化的需要,这些调节的主线意义在于维持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微循环就是人体新

9、陈代谢的场合,是人体的内环境,是生命的最基本的保证,人体的任何器官,任何部位(其中涉及心脏在内)都必须要有一种正常的健康的微循环,否则就会浮现相应器官的病变。正常状况下,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器官代谢水平相适应,使人体内部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若微循环不畅通,就好象块块“秧田的水渠”堵塞,禾苗得不到水分就会枯死同样,人体脏器也会因新陈代谢不正常而浮现疾病和衰老等。例如当心肌需求障碍时,人体可以浮现心慌、胸闷、早搏、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等;当脑循环发生障碍可浮现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头痛头晕、甚至面瘫、中风、痴呆等;当肝微循环障碍时会浮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当肾循环

10、发生障碍时会浮现腰痛、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当皮肤微循环发生障碍时会浮现淤斑、老年斑以及手足麻木、身体上有蚁走感,全身不适等异常感觉;全身微循环浮现衰退时也就是人体衰老的开始。人们说微循环通不中风,微循环好心肌梗塞少,微循环流畅健康长寿。一般微循环是非常畅通的,但由于血脂高、血粘度高、红细胞汇集、心脑血管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微循环血流中会浮现白色的微小血栓,它随血液在全身流动,一旦由于血管变细、扭曲变形而堵塞血管(特别是中老年人),就会浮现相应的疾病,轻则头昏、失眠、眩晕、嘴唇麻木、心慌、胸闷,如果浮现大面积的脑部或心脏堵塞则会导致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心肌梗塞等。因此应通过微循环的检查及早发

11、现血栓,积极抗栓溶栓,疏通微循环,防患于未然。目前,发现微循环的重要手段是用微循环显微检查仪,而一般的如CT,磁共振,X光,B超等都不能发现,因此临床微循环比宏观检查具有较早发现较早诊断的作用。同步,亚健康人群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也重要表目前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灌流局限性,血管模糊不清,血流缓慢。通过微循环的检测也可以迅速发现目前身体所处的状况,及时及早的进行改善微循环,提高抵御力和免疫力,改善亚健康状况。如果微循环功能障碍或血流灌流量减少时,就不能满足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需要,是机体产生疾病和早衰、早逝的直接因素,它根据血流循环的整体性和体表内脏的有关性,在一定限度上反映出身体各个部位的疾病。中医

12、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前苏联一位出名医学家说:“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不管你意识到没意识到,你所治疗的每一种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关,微循环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因此微循环是目前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微循环研究的具体问题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重要有如下几种方面:1、 研究微循环的血管内血液流动的一般规律以及管壁和体液的互相关系。2、 研究各脏器(组织)微循环的特点,以及和脏器特殊功能代谢的关系3、 研究多种疾病发生时微循环的变化及其在诊断疾病、判断病情、拟定治疗方针、选择救治措施中的重要意义。4、 微循环变化是许多病理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变化,临床微循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摸

13、索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为临床的防、诊、治提供重要根据。5、 特别对目前普遍流行的心脑血管疾病,通过微循环的检测,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和避免具有重要的意义。6、 证明多种改善微循环的产品的特殊疗效。第二章 甲襞微循环的基本知识临床观测的部位重要是甲襞、球结膜,另一方面有唇、舌、皮肤等,目前开展的重要是甲襞微循环的检测。手指甲襞是覆盖在指甲根部的皮肤皱折。其表皮为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为结缔组织突起形成的真皮乳头,每个乳头内一般有一支毛细血管,走向表皮,接近表皮时与表皮平等,在显微镜下容易看见。因此,甲襞是观测微循环的良好部位,也是临床微循环检查最常用的部位。如下图一、甲襞微循环的血管分布和血液

14、循环通路甲襞的血管来自指动脉。指动脉分出小动脉进入甲襞的真皮,在真皮中分枝为细动脉,互相连接形成乳头下动脉丛。细动脉分枝成毛细血管,走向表皮,是毛细血管的输入枝,在乳头顶端毛细血管急剧反转和输入枝平行,是毛细血管的输出枝。管袢的输出枝单独或汇合2-3条输出枝,注入乳头下静脉丛。乳头下静脉丛互相交连形成浅、深二层乳头下静脉丛。甲襞毛细血管输入枝和输出枝形如发夹,统称毛细血管袢(简称管袢)。甲襞微循环血液循环:沿小动脉细动脉毛细血管输入枝毛细血管输出枝细静脉小静脉方向流动二、甲襞微循环的观测 观测甲襞微循环重要从形态、流态和袢周三个方面进行观测(一)形态正常的微循环图形为发夹形,血管直,输入枝和输

15、出枝平行且管径比例为1:1.5,血管清晰,排列整洁、分布均匀,数目正常。分为如下几种指标:清晰度:清晰度是指可以清晰地看到血管的形状,但要考虑某些因素,如室温、皮肤角质化、皮肤粗糙及某些职业的影响等。(清晰) (不清) (模糊)正常为清晰,异常为不清和模糊,也许由于缺氧,血流不畅,亚健康等引起。 管袢数 以远心端第1排血管袢中部一半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在计数时不应变化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1mm范畴内的均计入。如下图: 阐明:左起第1条应计入,第2、3、5、7、9条管袢亦应计入,第4、8条模糊不清不计,第6条低于测量区不计,第10条超过测量尺度范畴

16、不计。本尺度内管袢数应为6条。图中水平虚线为计数区。正常:监视器上可以看到7-9条(上图管袢数为5条) (上图为9条)异常:A、管袢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管袢少:低血压、血量局限性、感染性休克。 管径:是指血管中上部的直径。分为输入枝管径、输出枝管径、袢顶直径、管长。1-输入枝管径 2-输出枝管径 3-袢顶管径 4-管袢长度异常:(图片见下一页)(A增宽) (B变细) (C短小) (D超长)A、增宽: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血脂、高血粘度等 B、变窄:贫血、急性肾炎、低血压等C、短小: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水肿、休克 D、超长:小动脉硬化,遗传高血压等 管袢形态:正常为发夹形,异常为交叉和畸形,

17、交叉的比例数应不超过30%,畸形应不超过10%(正常血管) (交叉型) (畸形) 异常:交叉和畸形血管比例过高,也许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等1、 流态:流速:由于血液是非牛顿流体,对的测定血流的速度非常困难,田牛专家采用半定量法,根据血液流动状态,将流速分为7个级别。(1) 线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毫无颗粒感,形如塑料带(正常)(2) 线粒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稍有颗粒感,形如绸带(正常)(3) 粒线流:血流较快,持续成线,有明显颗粒感,形如布带(轻度异常)(4) 粒流:血流较慢,轴流、缘流混杂,如泥沙流,形如麻布(中度异常)(5) 粒缓流:血流呈泥

18、沙状,持续缓慢流动。(中、重度异常)(6) 粒摆流:血流呈泥沙状,前后摆动仍能向前流动。(重度异常)(7) 停滞:血流停滞不前。也可使用光点跟踪法,调节软件中的光点速度,使之同血流同步,此光点速度即为血流速度。红细胞汇集:红细胞汇集在血流中,数个或数十个红细胞集合成团块的一种微循环变化,红细胞汇集是活体微循环观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浮现红细胞汇集标志微循环有变化红细胞的汇集限度分为轻、中、重3个级别。 轻度:在管袢内可见2-3个血细胞汇集,呈颗粒状中度:较轻度严重,多数颗粒状汇集重度:汇集呈絮状,团快状,其间有血浆柱,浮现血细胞和血浆分离血管运动性:甲襞管袢自发地浮现管径增宽和变细,或血流速度快和

19、慢的交替变化,称为毛细血管运动性。白细胞:白细胞离开轴流沿着管壁翻滚而过的现象,称为白细胞翻滚。正常状态下,可以有少数白细胞翻滚,但如有多数白细胞沿管壁翻滚,则属于病理现象,白细胞粘附管壁一段时间停滞不动的现象,称为白细胞帖壁。 白微栓:白微栓是由血小板的汇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汇集而形成。因此但凡能引起血小板汇集和凝固活性升高的因素都可导致白微栓的形成。又分为壁栓和流动的白微栓两种。白微栓的判断 白微栓在血管里流动的时候,容易和白细胞、血浆柱混淆,参照如下原则进行判断:1、白微栓体积大,直径不小于30微米或比白细胞大3倍以上的白色团块,体积接近管径或比管径稍大2、形状不规则,像棉花团似的

20、3、通过管袢时比较滞涩,挤涨管袢漂浮而过4、出目前乳头下静脉丛中或明显扩张的管袢中5、浮现部位比较局限,数量比白细胞少6、白细胞的特点是:颗粒小(只有管径的1/3左右)、不透明、不挤涨血管、流过迅速7、 血浆柱的特点是:血浆柱透明、不挤涨血管、通过狭长的细小输入枝时会变长、流过管径较大的流速快的输出枝时会被冲散而不形成团块状、血浆出目前红细胞严重汇集有血球和血浆分离的管袢中。 血色:注意辨别淡红、浅红、暗红、暗紫色。(三)袢周在进行了形态和流态的观测后,还应对周边的状态进行观测: 渗出:是指血管内血浆成分过量地通透血管壁并存积于微血管周边的一种现象,是常用的微循环的变化之一。特性:管袢周边间隙

21、扩大、明亮;管袢影像模糊,长度缩短。 出血:红细胞出至血管外的现象。 应区别外伤或其她非致病因素导致的出血,如果是漏血性出血,重要因素是微血管壁的损伤,导致通透性亢进及血流变等的变化。 乳头下经脉丛:是指多种毛细血管管袢连接于细静脉而成,小儿与老人可见,但不扩张,体循环回流受阻可见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明显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提示:右心衰竭、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疾病,大面积炎症、结缔组织疾病等。 乳头乳头正常呈锯齿状、波浪形,每个乳头下有1-2根管袢,异常可见浅波纹和平坦。 (波浪形) (浅波纹) (平坦)异常的乳头形状提示:血管动力差、免疫力低等。 汗腺导管:在管袢之间可见白色线条

22、或螺旋线条,有时和汗滴相连三、甲襞微循环异常分度诊断原则根据微循环各项指标变化的限度和加权积分值,甲襞臂微循环检查的综合判断可分为:正常、大体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和重度异常等5级。1、甲襞微循环重度异常(1)具有如下1项变化者管袢数减少至3条/mm如下,或减少80%以上。红细胞重度汇集,血细胞与血浆分离且多数管袢血流呈粒缓流甚至全停。血流中浮现非局部因素引起的多数白微栓。管袢出血不小于或等于7条/1指甲襞。(2)综合积分值不小于或等于82、甲襞微循环中度异常(1)具有如下2项变化者管袢数减少40%60%输入枝管径缩小20%60%或增宽60%;或管袢缩短80%或增长50%以上;或输出枝管径增宽1

23、00%以上。明显的渗出。红细胞中度汇集,多数管袢血流为粒流。管袢出血达36条/1指甲襞。血色暗红。管袢形态短时间内变化,畸形加交叉型达40%100%。乳头平坦。(2)综合积分值不小于或等于4。3、甲襞微循环轻度异常(1)具有下列3项变化者输入枝、输出枝或袢顶管径增宽或缩窄达20%,管袢增长250%50%或缩短20%,管袢畸形加交叉达40%。血流呈粒线流。有轻度渗出或出血12条/1指甲襞。乳头下静脉丛明显且扩张变粗。管袢模糊血流中白细胞全无或增多不小于30个/15s汗腺导管34个/1指甲襞(2)综合积分值不小于2。4、甲襞微循环大体正常综合积分值不不小于或等于2。5、甲襞微循环正常综合积分值不不

24、小于1。四、临床意义甲襞微循环重要变化对临床的提示举例1、 短期内管袢数的急剧减少提示:病人也许存在明显的血压减少,循环血量局限性,感染性休克或末梢血管特别是细动脉收缩等。应结合临床判断并提出治疗方面的相应建议。急剧减少的管袢又重新浮现,表白病情也许有好转。2、 管径明显增宽,形态特殊血流减慢提示:病人也许患有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慢性缺氧等。3、 多数管袢血流停滞或呈粒摆事实流,管袢增宽,乳头下静脉丛明显可见,并扩张。提示:病人也许存在心力衰竭,严重感染,多种伤病(血容量不减少)的危重时期。停滞或严重减慢的血流重新逐渐慢快,预示病情可望有所好转。4、严重的红细胞汇集提示:病人也许存在血

25、浆成分的异常,如巨球蛋白血症、高指血症、抗原抗体复合物增多、血粘度增长或红细胞增多症。亦常用于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等。慢性进行性红细胞汇集,是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子,治疗上应考虑相应的对症措施如活血化淤等。5、两手多数管袢及乳头下静脉丛内浮现多数白微栓提示:病人也许存在DIC,常是心、脑血管意外的“先兆”或由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结晶缔组织疾病、妊娠毒血症等所致应结合临床建议医生做相应的检查和采用合适的防治措施。8、 多数管袢持续或进行性出血提示:病人估内存在引致出血的因素或病理变化,应建议临床做进一步的检查。在抗凝治疗或服用大量降血压药过程中,浮现管袢出血(除外月经

26、周期和局部因素的影响)时应结合临床建议停药或减少药量。9、 短期内管袢周边明显渗出提示:病人也许存在严重感染、中毒、过敏、血管通透性亢进等。四、重要指标的变化红细胞汇集(一)定义红细胞汇集在血流中,数个或数十个红细胞集合成团块的一种微循环变化,红细胞汇集是活体微循环观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浮现红细胞汇集标志微循环有变化。(二)发生机理红细胞汇集的发生机理非常复杂,波及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重要有如下几种方面1、正常血流中有四种力作用于红细胞:一是形成汇集的红细胞表面大分子桥接力,二是避免汇集的三个力:电荷斥力、剪切力、膜的弯曲力,正常状况下避免汇集的力和增进汇集的力处在平衡状态,红细胞不会汇集。但当

27、增进汇集的力不小于避免汇集的力时,汇集就形成了2、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的含量增长会增进红细胞汇集,而白蛋白能增进红细胞解聚。3、血浆中内皮细胞Weibel-Palade小体和血小板释放的von-Willfrand Factor的聚合体含量升高会导致红细胞汇集。4、 血浆中的二价阳离子和胶原结合蛋白含量升高会增进红细胞汇集。5、 某些细胞表面的受体会导致红细胞汇集6、 红细胞表面的电荷减低会导致红细胞汇集,如外伤。7、血流速度减慢,剪切力减少,易浮现红细胞汇集。(三)、意义1、 红细胞汇集是最基本的病理反映之一汇集的红细胞不能像正常的红细胞那样运送氧,从而影响组织细胞的物质互换和能量传递

28、,严重汇集的红细胞在动脉中不能解聚时则成为异物或栓塞微血管,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或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2、 静脉中红细胞汇集会引起粘度增高,进一步引起血流停滞,导致血管病加重,动脉中会形成局部狭窄,加重动脉疾病,导致组织构造的严重病变。3、 红细胞汇集是导致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险因素,如导致高血压、冠心病浮现心绞痛、心梗。4、汇集限度 红细胞汇集限度分为轻、中、重度:(1) 轻度:血流较慢呈粒流或粒缓流,有明显的颗粒感,失去流利光滑的状态,红细胞互相粘连,汇集在一起,混杂流动。(2)中度:红细胞粘连汇集在一起,形成较大团块,血流中有明显的颗粒感,并有大小不等的红细胞汇集团块,但没有血球血浆分离。

29、(3)重度:数量较多的红细胞粘连、汇集形成较大的团块,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有明显的血球、血浆分离,中间有明显的血浆柱。见下图白微栓(一)类型:1、壁栓:微血管内皮损伤时,在损伤部位粘附、汇集较多的血小板、白细胞及纤维蛋白原等形成的团块称为壁栓2、流动的白色微小血栓:在血流中浮现的白色不规则的团块漂浮而过,成为白色微小血栓或白微栓。下面重点简介流动的白色微小血栓。(二)定义:白微栓是流动的白色微小血栓,血流中浮现以血小板汇集为主、缠络部分白细胞所形成的直径不小于30微米的,外形不规则的白色团块,是白色微小血栓。(三)形成过程白微栓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血小板和内皮、特别是内皮下胶原组织粘

30、附。2、血小板互相间,特别是和已粘附于管壁的血小板粘附,缠络部分白细胞,形成较为松散的壁栓。3、白色壁栓部分脱落进入血流,形成流动的白微栓(四)基本机理:白微栓重要由血小板及白细胞等构成,基本形成机理就是血小板的粘附、汇集,白微栓形成的直接因素是血小板的汇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汇集,因此但凡能引起血小板汇集的因素都可促使白微栓的形成,1、增进血小板粘附汇集的因素有:血小板与内皮互相间碰撞、血小板反映性、血小板中增进粘附汇集的因子;对抗粘附汇集的因素有:内皮光滑和血小板分散、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的负电荷、内皮和血浆克制粘附汇集的因子,血小板互相间或与管壁间的接触和碰撞是粘附和汇集的先决条件,同

31、步流速、切变率和涡流也是影响因素,流速在300-400微米/秒时白微栓形成达到顶峰,2、微血管内皮损伤时有四种因素可以促使血小板的粘附、汇集:A、损伤的局部内皮带阳电荷可吸附带阴电荷的血小板B、内皮细胞及血细胞破坏释放的ATP,ADP以及组织胺、5-色胺引起血小板汇集形成纤维素C、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胶原纤维外露可使血小板汇集和破坏D、内皮细胞破坏,释放出组织凝血因子等上述因素致使血液凝固性增强时血小板粘附性明显增大,互相汇集并与部分白细胞一起形成流动的微小血栓。(五)意义1、多处部位浮现多种白微栓,表白微循环重度变化,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直接证据2、广泛大量的白微栓又可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血

32、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胞浆素系统激活、纤维蛋白原溶解活性增长,从而导致严重的出血,3、 泛法性白微栓可以阻塞毛细血管,引起严重的微循环重度变化。第三章 多种疾病的微循环的体现一、多种疾病示意图如下:图(1)、高血压:输入枝痉挛、纤细、可见鱼钩形管袢。血管数目减少,瘀血血流速度较快。图(2)、冠心病:管袢数目减少、畸形较重,输出枝及乳头下静脉丛扩张、瘀血。红细胞汇集、血流缓慢、血球血浆分离、重症者血流呈泥沙状。(1) (2)图(3)、低血压休克:管袢隐没、较平缓、僵直、血色较淡,血流缓慢或停滞。图(4)、慢支、哮喘、肺心病:管袢数目减少,袢短或仅见袢顶或消失,管袢畸形,乳头下静脉扩张,血流缓

33、慢。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其管袢较正常,但乳间下静脉丛扩张严重。(3) (4)图(5)、糖尿病:管袢模糊、畸形、管壁不光滑、多见絮状管袢、血粘度高、流速缓慢,有时呈虚线状。图(6)、肝病:管袢畸形、不光滑、有渗出或出血、红细胞汇集严重、血流速度缓慢,重症者静脉丛明显。 (5) (6) 图7、周边血管病(脉管炎):管袢数减少、畸形、袢顶瘀血、有渗出或出血,血流速度缓慢不均匀。图8、风湿病:管袢长度延长、痉挛、消失、动静脉搏明显扩张、瘀血、红细胞汇集、血栓明显、流速慢。 (7) (8)图(9)、肾病:底色苍白、袢周有渗出、出血、瘀班、管袢数目减少不清晰、粗细不均、管袢迂曲扭绞、微动脉端痉挛、微静脉端相对驰张、流速明显减慢。图(10)、动脉硬化:管袢变形、扭曲、管壁毛糙“麻花”和“交叉”状较多,血粘度较大、血流限度较慢。(9) (10)二、典型疾病的实际血管图形示例:心脑血管疾病图形:畸形严重,麻花状血管,如下图: 冠心病或有炎症:输出枝扩张严重,如下图: 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畸形严重,鹿角状血管,如下图:高血压:管袢短小,如下图: 低血压:血管纤细,管袢清晰度差:如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