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藏象和精气血精津

上传人:kfc****89 文档编号:114312372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基础学藏象和精气血精津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中医基础学藏象和精气血精津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中医基础学藏象和精气血精津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学藏象和精气血精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学藏象和精气血精津(9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 肝n肝系的组成:肝 胆 目 筋 爪甲 泪 怒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n(一)肝的主要生理1 主疏泄:n涵义: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的特性,能保持全身气机通达、条畅的作用n作用表现:n疏泄气机 由升 动 散的特性决定n 肝气升 气随之升而不抑郁,并助肺降n 其性散 气随之布散而不郁结n 肝气动 疏通经络,宣泄气血具体表现n(1)调畅情志 调节气机,气血调和n(2)促进血津的运行 气行则血行 、津行。n(3)促进脾胃运化 促进脾升胃降n 促进胆汁的生成和排泄。n(4)调节生殖功能:调理冲任,促进女子月经和男子 排精小结:肝主疏泄的表现n调畅气血气血平和,经脉通利,脏腑 机能调和n调畅情志心情开

2、朗,不易郁怒n促进消化调畅脾胃气机,分泌排泄胆汁n促进水液代谢气行则水行n调理冲任冲任脉通盛,调节生殖机能肝失疏泄的病理表现n1、疏泄减退,气的升发不足 肝气郁结 气机郁滞 肝经所过部位的胀痛不适 血瘀津停 刺痛 肿块 痰核 臌胀 失于运化 肝脾不和:腹胀 腹泻 痛泄交作 肝胃不和:恶心呕吐 嗳气呃逆 胆汁生成不足,排泄不畅:黄疸 情志影响 因病致郁,因郁致病 冲任二脉失调 2、肝的疏泄太过 肝气上逆 肝气上逆 头目胀痛 面红目赤 血随气逆 吐血 咯血 昏厥 影响脾胃 胸胁脘腹胀满 呕吐 腹泻 情志影响 急躁易怒 冲任二脉 经量多 经期长 男子排精异常 2、主藏血: n 贮藏血液n藏血 调节血

3、量n 防止出血 n 贮存一定的血量n 补充肝之阴血,化生涵养肝气n 制约肝阳,勿过亢n贮藏血液 调节血量的基础,为经血之源n 维护脏腑功能,濡养肝及筋目n 以藏魂调节血量n 随机体活动变化而调节血量n 调月经,使之按期而至防止出血n肝气收摄血液,使之行脉中肝不藏血的病理表现n贮血不固 各种出血证 肝病变导致出血的原因: 肝气虚收摄无力(疾病后期);肝火旺迫血妄行(疾病的早中期)n藏血不足 对目、筋、神、胞宫的失养肝的生理特性1、肝气喜条达,恶抑郁 抑郁之情易伤肝,肝病易郁易滞2、肝气宜升,肝为刚脏、体阴用阳 刚脏是指肝的病变易亢逆、化火、生风;体阴 肝为阴血之脏,以柔和为贵(描述肝脏血的功能)

4、用阳 肝性生发,肝疏泄之功用(描述肝疏泄的功能)n病理上:临床上肝阴、肝血常不足,肝气、肝阳常有余,简称“肝气易郁、肝阳易亢,肝血易虚,肝阴易亏”,对肝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二) 肝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筋的功能:连接和约束骨节,主持运动。 筋、爪甲 依赖于肝血的濡养 肝血不足,筋失养:筋力不健,手足震 颤 、麻木、屈伸不利。 肝为罢极之本2、肝在窍为目目的功能:司视觉 肝的经脉连于目,肝之阴血上充于目。 肝血足,视物清晰;肝血不足,视物不清或干涩。 3、肝在液为泪泪的分泌,取决于肝的疏泄肝血不足 干涩;肝经风热 痒,迎风流泪肝经湿热 热泪胶粘4、肝在志为怒肝体阴用阳,

5、其气易升易动怒致肝阳气升泄太过,肝阴血不足也易怒五 肾n肾系的组成:肾 膀胱 耳 骨 发 唾 恐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n(一)肾的主要生理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藏精的概念:肾具有摄纳、贮存、封藏精气的 生理功能。精的概念: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 生殖之精精的分类 按来源分 n先天之精:禀受父母的生殖之精n后天之精:脾胃所化,脏腑功能所化n先后天精的关系:先天 生 后天 后天 养 先天 肾中精气的关系: 精能化气供给脏腑功能活动 气能生精通过脏腑功能化为精 并称为肾中精气精的作用n1、促进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 (1)生殖:随肾精充盛产生天癸 生殖能力 精气充盛:

6、维持生殖机能 精气衰退:生殖机能消失 (2)生长发育: 肾气渐盛 齿更发长 青春期:肾气充盛 天癸产生 中年:肾气渐衰 天癸减少 老年:肾精少 天癸竭(形坏无子) 2、主管一身阴阳 推动和调节全身阴阳、脏腑气化n肾阴:阴精的根本,滋润宁静,促进成形,制约阳热,减慢气化n肾阳:阳气的根本,滋润宁静,促进化气,推动血津运行,兴奋精神肾精 肾气 肾阴 肾阳的关系肾气 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对肾精的封藏作用肾精 肾阴、肾阳、肾气的物质基础肾精 肾气:互化无制约关系肾阴 肾阳:互化互制肾阳 肾气:温煦 推动作用 (气重在固摄,阳重在温煦)总结n先天之精 生养 后天之精 肾精 互化 肾气 肾阴 互化互制 肾阳

7、肾精不足的病理表现肾精亏 生长发育和生殖方面的病变 小儿五迟五软 成人早衰 不育不孕肾气虚 失封藏 男:遗精 滑精 女:滑胎 失固摄 小便清长量多肾阴虚 虚热象 男子梦遗 女子梦交肾阳虚 虚寒象 男子阳痿 女子宫寒不孕2、主水液: n概念: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n作用表现:(1)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2)肾气的生尿、排尿作用(3)肾的气化使膀胱开合有度 肾失气化的表现 开多合少 开少合多3、主纳气 涵义: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而进行调节呼吸的作用。 作用表现: 肺 呼 肺的宣发 吸 肾所摄纳 补充肾中精气 呼吸有深度 防呼吸表浅 肾气充沛,气道通利 呼吸均匀和调 肾不纳气,气不归元

8、呼多吸少,动则气喘,呼吸困难肾的生理特性肾性潜藏:是对肾封藏作用的高度概括 守位相火 肾中:温煦 推动相火离位则亢妄为害 (二) 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骨,生齿,生髓,其华在发骨的功能:支撑人体,保护内脏,进行运动 生髓 髓养骨 肾精足,精化髓 齿为骨之余 养齿 生血,精血养发 其华在发2肾在窍为耳及二阴,肾主二便。前阴 尿道 肾的气化生成尿液 排尿 生殖器 肾精产生天癸 生殖后阴 肛门 肾气固摄 肾阳温煦 肾阴濡润3肾在液为唾 唾为肾阴所化,生于舌下,从口中唾出肾精不足 口干少津,入夜更甚肾虚水泛 多唾且唾液清冷4肾在志为恐。 恐使气下 肾气不足 易惊恐,使肾气机逆乱,封藏失职。n附:

9、命门n肾阳是命门之火-生命根本之气n肾阴即命门之水-生命根本之物质。判断改错题n1、中医治病主要是着眼于症的区别。n2、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与脏腑息息相关。n3、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作用。n4、脾为后天之本,是强调脾统血功能在后天生命中的重要作用。n5、肾为气之根,体现了肾藏精的功能。填空题n1、肾精不足,在婴幼儿期可影响( ),青年时可影响( )产生,从而阻碍( )机能成熟;在壮年时可导致( )、( )机能减退。n2、心在液为( ),肝在液为( ),脾在液为( ),肺在液为( ),肾在液为( )。n3、五脏外华具体内容包括:心-( ),肝-( ),脾-( ),肺-( ),肾-( )。n

10、4、脾气主升的运动特点表现为( )和( )两个方面。n5、肾藏精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 )、( )。n6、爪甲薄而枯软,多因( )不足。n7、协调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两脏是()和()。n8肾开窍于( )。第二节 六腑1六腑的概念: 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2、共同生理特点: 形态中空,与外界相通,泻而不藏,实而不满。传化物,排糟粕,以降为顺。六腑的形态部位和生理功能一、胆: 主要生理功能: (一)助消化:贮存和排泄胆汁 (二) 主决断 *为什么胆为奇恒之腑之一? 形态中空,排泄胆汁协助消化,类似六腑;贮藏精汁,不接受水谷和糟粕,主

11、决断,与神志活动有关,类似五脏。 现说法:奇恒之腑的胆当为卵 二、胃:(一)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腐熟水谷。指胃在消化过程中具有接受和容纳水谷及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二)生理特性:主通降 ,喜润恶燥中气中气:脾胃小肠共同之气胃气胃气:广义-指脾胃、小肠之气 狭义-指胃腑本身之气 临床常把胃气的盛衰有无作为诊察疾病、判断预后的主要标志 *为什么要强调胃气须通降?三、小肠:n主要生理功能:n1、受盛、化物受盛、化物:指小肠接受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停留一段时间后,彻底消化,将水谷变为精微和糟粕。n2、泌清别浊泌清别浊:水谷精微被吸收;食物残渣被大肠排出,其中的水液气化后泌入膀胱成为尿液。可见,小肠参与

12、了水液代谢,又称小肠主液小肠主液。 分清吸收 脾散精全身n小肠受盛食糜化物 水 别浊 水份肾化气尿 残渣大肠输送四、大肠:n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包括n接受小肠的下传物n燥化: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n传导粪便至肛门排出体外n需它脏的配合:胃降浊,肺气肃降,肾的气化五、膀胱:n位于小腹中央,形为囊状,为尿胞,贮尿之囊,“州都之官,津液藏焉”n主要生理功能 贮尿 肾气固摄 排尿 肾司气化 不能固约:尿多,失禁 膀胱气化失常 气化不利:尿少,癃闭 膀胱湿热:尿涩、痛、血六、三焦:(一)主要生理功能1、通行元气(总司气机气化)元气(肾) 三焦 分布全身(脏腑气)气的运动 推动脏腑做功 气机气的运动 使物

13、质发生变化 气化2、运行水液(二)上中下三焦划分及生理特点上焦:胃上口至舌下(心、肺、头、面部) 主气的升发和宣散,输布气血。“上焦如雾”中焦:胃上口至胃下口(脾胃、肝胆) 腐熟水谷,运化精微。 “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 “中焦如沤”下焦:胃下口至二阴(肝肾、膀胱、大小肠) 排泄糟粕、尿液;藏精血,元气生发之根。 “下焦如渎”第三节 奇恒之腑特点:形态中空,不藏饮食物,贮藏精汁,无表里配属。一、脑(一)主要功能1、脑主灵机:感官经经络与脑相连;物质基础是精血2、听觉、视觉、嗅觉及言语等功能皆归于脑3、主精神意识(二)脑与五脏的关系与脏腑精气的有关;与肾精有关;与心主血有关二、女子胞n倒置梨

14、形,前为膀胱,后为直肠n(一)主要功能n1、主持月经n2、孕育胎儿(二)与女子胞相关因素 天癸 冲任督带 十二经脉的作用 心肝脾三脏的作用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n一、五脏之间的关系n共同点: 阴阳的根本 肾阴、肾阳 气血的多少 脾胃的盛衰 功能协调 心主神明。 (一)心与肺:气血 宗气 宣降、朝百脉 肺主气 生成 司呼吸 宗气 灌心脉 血行 入息道生血(二)心与脾:生血 行血n1、生血n脾气健运 化源充足心气化赤心血盛n2、行血n心气推动 共同维持血行正常n脾气统摄 n脾气虚 心脾两虚 心血虚(三)心与肝:血的运行与贮藏;神志1、血液 运行调节心主血 血旺 血行流畅 肝有所藏肝血足 疏泄正常

15、气血流通 心主血脉2、神的基础 心血旺 肝血足心血不足 肝血不足 疏泄失常肝血不足 心血不足 心肝血虚(四)心与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精血互化;精神互用1心火下降,资助肾阳,温煦肾阳 肾水不寒 肾水上升,资助心阴,滋养心阳 心阳不亢2神藏精,精以化血,助心主血脉 心主血,血以化精,又补充肾精3积精可以全神,神全益精4君相安位病理n心肾不交:心火不降,肾水不升n水气凌心:肾阳虚水停影响及心n心肾阴虚(五)肺与脾:气的生成;气的输布;水液代谢n气的生成:肺吸入的清气 脾运化的谷气n气的输布:脾气的散精 肺的宣降n水液代谢:脾转输 肺宣降 防止水液内停病理n脾气虚 肺气虚:肺脾气虚n脾失健运 肺

16、失宣降 :水液内停n脾为生痰之源n肺为贮痰之器(六)肺与肝:气机升降调节n肺气降以制约肝升,使勿过亢n肝气升以制约肺降,不过降,支持肺的宣发n肝升太过 肺降不及n肺失清肃 肝失疏泄(七)肺与肾: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液n1 水液代谢 肺通调水道n 肾气蒸腾n2气 肺吸入清气n 肾纳气 呼吸有深度n3阴液 肺阴充足 下养肾阴n 肾阴充足 上滋于肺病理n肺失宣 累及于肾 (风水证)n肾阳虚 水液内停 上泛于肺 (寒水射肺)n肾不纳气 肺肾同虚(八)肝与脾n1气机:肝主疏泄 脾升肺降n2生血藏血:脾气旺生血 肝藏血足n 助肝疏泄n3运血:脾统血 n 肝藏血 调节血量病理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木旺乘土 土

17、壅侮木脾失统血 肝失藏血 血行异常(九)肝与肾:肝肾同源;藏泄协调;阴阳互资互制n1肝肾同源(乙癸同源 精血同源)n肾中精气 气化 血n肝藏血足 血以化精n2肝肾阴液与阳气互资互制n3藏泄协调:男子泄精,女子月经排泄有时病理n肾精不足 肝血不足 肝肾精血不足n肝肾阴虚不制阳 肝阳上亢n肾阳虚 肝脉寒滞n藏泄失调 生殖功能(十)脾与肾:先天后天相互资生;水液的输布代谢n1先后天互相资助n 肾阳温煦n脾阳运化n 谷气充养于肾n2运化水液相互促进n水液转输依赖脾气运化n水液排泄依赖肾司气化n肾阳虚 脾阳虚 脾肾阳虚六腑之间的关系五脏和六腑的关系n1心与小肠:心阴血以滋小肠 心阳气以温小肠n 心病下移

18、 小肠病上传n2肺与大肠:n肺气降 津下以濡大肠 气下推动大肠气下行n肺气闭郁 大肠失传导n肺的湿热可泄大肠 大肠气闭可宣降肺气n3脾与胃:n功能上:纳运结合;n特性上:燥湿相济,升降相因n4肝胆关系n胆汁的生成排泄依赖于肝的疏泄 肝胆同病n5肾 膀胱n膀胱的贮尿和排尿依赖于肾的气化填空n1、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n2、五脏的共同特点是( )n 六腑的共同特点是( )n3、脾为( )之本,( )之源n4、藏象学说中常以( )和( )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n5、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脉管通利、( )、( )为基本条件n6、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四方面观察:面色、( )、(

19、 )和胸部的感觉。n7、脏腑可分为脏、( )和( )三类。n8、肺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 )和( )。n9、五志归五脏,思为( )之志,恐为( )之志。n10、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主( ),二主( )n11、肾开窍于( )和( )。n12、肝的主要功能是:主( )和主( )。n13、六腑以( )为用,以( )为顺。n14、既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是( )。n15、上焦如雾,中焦如( ),下焦如( )。n16、参与机体水液代谢的的主要脏腑是( )n17、心肾相交在理论上认为( )必须下达于肾,( )必须上济于心。n18、气道通畅、呼吸调匀是( )和( )两脏共同作用的结果。n19、

20、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和( )。n20、奇恒之府除( )外,其余都与五脏没有表里配合。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第一节 精概念 构成人体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生成: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精的施泄:化气推动脏腑做功 生殖功能:生殖繁衍 促进生长发育 生髓充脑养骨化血 滋养濡润 防御卫外第二节 气一、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 n特性:活力强 流动性 充满人体 以动为贵 变化性n形态:1细小,弥散;剧烈运动,“无形”;其细无内2凝聚,实体,“有形”;其大无外二、气的生成1、来源于三个方面: 肺-清气 脾-谷气 肾-先天精气气生成的多少与之相关的因素

21、 先天之精是否充足 饮食营养是否丰富 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是否正常三 气的运动及运动形式(一)气机含义:气的运动(二)气的运动形式: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 运动场所:脏腑 经络 组织器官中(三)气的运动和脏腑的关系 1反映脏腑共性 每一脏都有升降出入运动 五脏以升入为主 六腑以降出为主 2反映脏腑个性 心肺 脾肝肾 n3气机是脏腑间内在联系的基础 气机调畅 水道通畅 呼吸乃和 生化有源 生殖协调 肝肺 肺肾 肺肾 脾胃 肾肝气机是实现气化的基础n气机调畅 功能正常 气化实施n气机调畅气机调畅: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n气机失调气机失调:升降出入运动的失衡n调畅气机调畅气机:调节气的运动达到平衡。可调节

22、脏腑功能;调节脏腑之间的功能活动; 调节经络、三焦、血脉的通道 四、气的生理功能:(一)推动作用1、推动血液、津液的运行和输布2、激发生长发育,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血液、津液的生成(二)温煦作用1、维持体温2、温煦脏腑3、维持血津运行(三)防御作用1、护卫肌表,防御外邪2、防止疾病传变(四)固摄作用 1、控制血液、津液运行,精液的分泌和排泄2、固摄脏腑组织,使其位置保持相对恒定(五)气化作用1、概念: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转化2、表现:(1)各自的新陈代谢:食物 精微 气血津精 浊物(2)相互转化:营气+津液 血液 津脉内脉外血 气聚精散气 精互化血(六)营养作用:营养脏腑组织器官五

23、、气的分类:(一)元气:组成-肾中精气+后天之精分布-藏于肾中,通过三焦充沛全身,丹田,气街功能-推动、激发(二)宗气:组成-清气+谷气分布-聚于胸中,入心脉肺脉,行息道功能-司呼吸,行气血(三)营气组成-谷气中较精纯的部分,分布-脉内功能- 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四)卫气组成-谷气中剽悍滑利的部分分布-脉外 功能-防御外邪,温煦,司汗孔开合营卫循环n营行脉内n卫行脉外 营卫相随 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散行于全身(体表)营气与卫气比较同:均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所化生。异:分布营在脉外,卫在脉内性质-营气性质精纯,富于营养;卫气剽悍滑利,易于流行功能-营气内守,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卫气外卫,温养、

24、调控腠理阴阳属性-营属阴,卫属阳营卫关系n营卫调和:气血协调,体表营卫调和。表现为正常体温,抗邪能力,能寤能睡,功能正常n营卫不和:气血失调致多种症状;体表营卫不和见发热恶风n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在表的营卫第三节 血 1、血的基本概念:流行与血管中,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而红色液体。2、血的成份:营气+津液3、生成过程: 脾胃化生谷气、津脾散精肺吸清脉心肺血 ; 肾精气化血4、血液生理功能:营养滋润作用; 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运载作用5、血的运行(1)特点:永恒循环地流动,“环周不休” 有节律地流动(2)血行动力:气(3)血行与脏腑的关系:心 肺 肝 脾(4)维持血行的条件: 气功能正常(

25、推动 固摄) 脉管的通畅度 与血量、血液寒热的关系(5)血行方向:肺 心脉 第四节 津液一、概念: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正常水液 正常分泌液分类 津 液性状 清稀,流动性大 稠厚,流动性小 分布 体表、渗入血脉 骨节、脏腑、脑、孔窍 功能 滋润,组成血液 补充阴液,濡养特点 易耗损,易补充 不易耗损和补充二、津液的代谢生成:胃受纳 腐熟 游溢精气;脾运化 升清; 小肠化物 泌别清浊;大肠燥化输布:脾 肺 肝 肾 三焦排泄:肾、膀胱 尿液 ;肺 汗三、津液功能1、滋润濡养2、化生血液,维持和调节血量、血液浓度 滑利脉道3、调节阴阳平衡4、排泄代谢产物5、运载全身之气生成不足或排泄太多 干燥 阴虚输布排泄障碍 水肿 尿少 无汗第五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1、气与血 不同点 形态:气为不定态血为液态 功能:温煦营养 分布:脉内外脉内 性质:阳阴 气为血帅 气能生血 生成血的物质 血生成过程赖气化 气能行血:推动 调节血行 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2、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行津,摄津 津能载气3、血与津液的关系:同 生成水谷精微 形态液态 属性阴 功能滋润异:分布-津在脉内外,血在脉内关系:生理上互渗,病理上互损 失血 血虚 脉外津入血 津亏 汗吐 津亏 脉内血出脉 血虚治则: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n4精与气n精化气聚精n5精与血n精血同源,互生互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